蜂蜜对维生素C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蜜对维生素C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一)
作者:张红月,王地,郁崴岳,历春,王雅璕
【摘要】目的研究蜂蜜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将维生素C做成蜜丸和水丸,以两种丸剂中维生素C含量为指标,进行高温、高湿加速实验。

结果维生素C蜜丸的稳定性高于维生素C水丸。

结论蜂蜜可降低维生素C的降解速度,显示出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蜂蜜维生素C稳定性
蜂蜜是蜜蜂从植物的蜜腺采集的花蜜,经过酿造储藏在蜂巢里的甜味物质。

蜂蜜中含有人体代谢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补中、润燥、止痛及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1〕。

蜂蜜还含有大量的还原糖,能防止药材有效成分的氧化变质,既可食用,又可药用〔2〕,由于具有良好的粘合性经常作为辅料应用于中药的炮制、制剂中。

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临床上有广泛用途,在生物氧化还原和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脂、增加机体抵抗力,并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及抗组织胺作用,维生素C结构中有连二烯醇,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各种剂型中易发生降解反应〔3〕。

维生素C的性质十分活跃,易受光、热、氧、湿度、金属离子的影响而遭到破坏。

常用的维生素C产品在空气和水中极不稳定,易氧化形成脱氧抗坏血酸,从而使维生素C的有效利用率降低,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氧化速度加快〔4〕。

因此保持维生素C性质的稳定是药物制剂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对普通维生素C的稳定性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但有关蜂蜜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少见报道。

本实验将维生素C制成蜜丸和水丸两组药物,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进行加速实验,通过对两组药物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考察蜂蜜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抗氧化作用。

1仪器与试剂
恒温恒湿箱(LHS-100CH型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101-2型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小型蜜丸机(HMA-700型北京鑫环亚科技有限公司),抗坏血酸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荆条蜜(百花牌),淀粉,糊精,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60g/L冰乙酸溶液,0.5%淀粉指示液,0.1mol/L碘标准溶液。

2实验方法及结果
2.1蜜丸及水丸的制备采用塑制法,将蜂蜜炼成中蜜,称取两份维生素C各25g,按照蜜丸和水丸各自成分比例制成丸块,利用小型蜜丸机制丸,水丸在温度(T)<50℃的干燥箱中干燥1.5h,封好,冷藏保存备用。

蜜丸成分比例为维生素C:淀粉:蜂蜜=8:3:6。

水丸成分比例为维生素C:淀粉:水: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糊精=17:9:10:3:6。

2.2加速实验精密称取水丸5.4g,蜜丸4.7g,各7份,置称量瓶中,打开称量瓶盖,同时置温度84℃,相对湿度(97±0.5)%的恒温恒湿箱中,分别于第1.5、3、4.5、6、7.5、9h取样,按《中国药典》2005版第一部,维生素C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3药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将称量瓶中药物取出,加新煮沸过的冷蒸馏水与稀醋酸25ml 溶解,过滤,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精密量取25.00ml,加入5%的淀粉指示剂1ml,立即用标定过的0.05mol/L碘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在30s内不褪色为止,读取碘液消耗数,按公式(1)计算维生素C含量。

按公式(2)计算维生素C降解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