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 读书分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目的阅读分享
分享时间:2023年05月 分享人:xx
1
目录CATALOG
01.作者简介 02.书中收获
03.联系实际 04.总结
2
01.作者简介
3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1861-1947),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 家。与罗素合著《数学原理》,哲学代表作《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 险》,他主张教育应当充满活力、反对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的自我发 展之路;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学习者如果不能经 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怀特海出身于教育世家,他的祖 父是当地一位有名望的教育家,曾任当地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他的父亲 先后从事教育、宗教工作,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受家庭的影响,他对教育 很感兴趣。他早年就读并留校于英国剑桥大学,中年任教职于英国伦敦大 学,晚年受聘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的目的》(1929)是他的教育代表 作,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影响深远,闪耀着不朽的智慧 光芒。
03 强调了以人为本,尊重教育差异化。学生是有血有 肉的人。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收器,生硬地灌输 知识不可能取得任何有效的教育效果,只能够是劳 而无功,甚至扼杀学生的灵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失 去学习的兴趣,成为人云亦云的“呆滞”者。教育 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
马卡连柯:如果教育是用一个模子来培养 人,是毁灭性的。
教什么?如何教?
(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二)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避免填鸭式灌 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
教育的用处?
理解一切、理解世界、理解生活。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教育 只 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彩多姿的生活。
教师的天赋、 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学校外部(邻近环境)
不同学科的阶段是错位对应的。
语言:浪漫--精确--综合运用
科学:
浪漫--精确----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阶段是从少年迈向 成人的阶段。大学课程或是 相当于大学水平的课程是很 重要的综合运用阶段。
综合 运用
浪漫 阶段
➪ 循环
浪漫阶段覆盖了儿童前十二年的学习生活。各种概 念、事实、关系、故事、历史、可能性和艺术性等, 它们以语言、声音、形状、颜色,一齐涌入孩子的 生活, 激发他的感情,刺激他的鉴赏力,激励他 去做相似的活动。
4
02.书中收获
5
一、教育的目的
1、教育培养什么人?
3、教育的用处?
2、教育教什么?如何教?
4、最理想的教育需要什 么?
6
一、教育的目的
培养什么人?
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 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 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
前后联系解读:
谈起技术教育、文学教育、科学教育,怀 特海认为,在这三种课程中,每一门课程 都应该包括另两门课程。同时,他认为对 不同的学生,学习又应该有所侧重:“即 使是最有天赋的学生,由于人生时间有限, 也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全面发展。“也就 是说,课程应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同 时课程的学习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 需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怀特海特别 重视学校课程建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指 出:“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必须 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有自己的经过 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 需要由其自己的教师开发出来。”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教育的节奏
教育的节奏指的是一个为每一个有教育经
验的人所熟悉、并在实际中要用的原则。这 个原则其实就是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 应该釆用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幼年期
智力发展阶段
必要优先原则。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应该从简单的事情 学起,难却必要的事就暂时不教。怀特海认为如果这件事 是孩子必须学会的,对孩子也有用,即使现在孩子理解起 来困难,也要优先学习。如性教育。
11
四、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摘录
“ 在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有三种主要的教育形 式,即文学课程、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这些课 程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包括另外两门。意思是, 教育的每一种形式都应该向学生传授技术、科学、 各种一般的知识概念和审美鉴赏力, 学生所受到 的任意一种训练,都必须与其他两方面的训练相 得益彰。
最理想的教育
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
7
一、教育的目的
01 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把所学应用于实践。“不能 加以利用的知识是有害的”一针见血地指出知识 需要去验证,去实践,去证明。“不能让知识僵 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
02 强调了生活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只有一个主 题——那就是多彩多姿的生活。教育的问题是如 何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树林”。使生活 嵌入任何普通教育的计划之中。
智慧
教育两要素
自由与训练
自由一训练一自由
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 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 定有关问题时所需知识 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 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 价值。对知识的掌握就 是智慧,是可以获得的 最本质的自由。
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 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 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 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 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 的训练。自由和训练 是教育的两个要素。
精确 阶段
精确阶段包含了整个中等教育的整个学校教育。 提高书写、 拼写和计算能力,掌握一连串的简单 的事实(比如说历史)。
10
三、自由和训练的节奏
教育是通过自由和训练进行。本章强调"智慧",知识堆砌 无法变为智慧。可是,当下的教育追求标准,追求一致, 追求高分,一定程度扼杀了孩子获得智慧的可能。教育学 史上,赫尔巴特提出将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强调" 兴趣"的作用,后续也越来越多的人强调兴趣的内驱力。自 由探索,产生兴趣后进而精确训练,或许才是最理想的教 育状态。
自由和训练,这两个原 则并不对立,应该在孩 子的生活中得到调节, 使之适应其个性发展自 然变化。这种在儿童身 心发展过程中对自由和 训练的调节,就是“教 育的节奏”。
在教育的开始和结束阶 段主要的特征是自由 (浪漫、综合运用), 但是中间会有自由居于 次要地位的训练阶段 (精确)。智力发展的 过程中由多个这样的 “自由一训练一自由” 循环周期组成。
怀特海把黑格尔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正、反、合)运用 于教育理论,将智力发展过程分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 综合运用阶段。浪漫阶段是开始有所领悟的阶段。精确阶 段代表了知识的积累。综合运用阶段是理论综合。
浪漫阶段:感知、好奇、兴奋 精确阶段:系统化、条理化 综合运用阶段:整合利用
9
二、教育的节奏
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自始至终地存在。但是交替地占据主 导地位,这种交替形成了不同的循环周期。
分享时间:2023年05月 分享人:xx
1
目录CATALOG
01.作者简介 02.书中收获
03.联系实际 04.总结
2
01.作者简介
3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1861-1947),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 家。与罗素合著《数学原理》,哲学代表作《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 险》,他主张教育应当充满活力、反对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的自我发 展之路;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学习者如果不能经 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怀特海出身于教育世家,他的祖 父是当地一位有名望的教育家,曾任当地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他的父亲 先后从事教育、宗教工作,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受家庭的影响,他对教育 很感兴趣。他早年就读并留校于英国剑桥大学,中年任教职于英国伦敦大 学,晚年受聘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的目的》(1929)是他的教育代表 作,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影响深远,闪耀着不朽的智慧 光芒。
03 强调了以人为本,尊重教育差异化。学生是有血有 肉的人。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收器,生硬地灌输 知识不可能取得任何有效的教育效果,只能够是劳 而无功,甚至扼杀学生的灵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失 去学习的兴趣,成为人云亦云的“呆滞”者。教育 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
马卡连柯:如果教育是用一个模子来培养 人,是毁灭性的。
教什么?如何教?
(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二)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避免填鸭式灌 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
教育的用处?
理解一切、理解世界、理解生活。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教育 只 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彩多姿的生活。
教师的天赋、 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学校外部(邻近环境)
不同学科的阶段是错位对应的。
语言:浪漫--精确--综合运用
科学:
浪漫--精确----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阶段是从少年迈向 成人的阶段。大学课程或是 相当于大学水平的课程是很 重要的综合运用阶段。
综合 运用
浪漫 阶段
➪ 循环
浪漫阶段覆盖了儿童前十二年的学习生活。各种概 念、事实、关系、故事、历史、可能性和艺术性等, 它们以语言、声音、形状、颜色,一齐涌入孩子的 生活, 激发他的感情,刺激他的鉴赏力,激励他 去做相似的活动。
4
02.书中收获
5
一、教育的目的
1、教育培养什么人?
3、教育的用处?
2、教育教什么?如何教?
4、最理想的教育需要什 么?
6
一、教育的目的
培养什么人?
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 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 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
前后联系解读:
谈起技术教育、文学教育、科学教育,怀 特海认为,在这三种课程中,每一门课程 都应该包括另两门课程。同时,他认为对 不同的学生,学习又应该有所侧重:“即 使是最有天赋的学生,由于人生时间有限, 也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全面发展。“也就 是说,课程应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同 时课程的学习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 需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怀特海特别 重视学校课程建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指 出:“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必须 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有自己的经过 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 需要由其自己的教师开发出来。”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教育的节奏
教育的节奏指的是一个为每一个有教育经
验的人所熟悉、并在实际中要用的原则。这 个原则其实就是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 应该釆用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幼年期
智力发展阶段
必要优先原则。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应该从简单的事情 学起,难却必要的事就暂时不教。怀特海认为如果这件事 是孩子必须学会的,对孩子也有用,即使现在孩子理解起 来困难,也要优先学习。如性教育。
11
四、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摘录
“ 在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有三种主要的教育形 式,即文学课程、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这些课 程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包括另外两门。意思是, 教育的每一种形式都应该向学生传授技术、科学、 各种一般的知识概念和审美鉴赏力, 学生所受到 的任意一种训练,都必须与其他两方面的训练相 得益彰。
最理想的教育
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
7
一、教育的目的
01 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把所学应用于实践。“不能 加以利用的知识是有害的”一针见血地指出知识 需要去验证,去实践,去证明。“不能让知识僵 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
02 强调了生活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只有一个主 题——那就是多彩多姿的生活。教育的问题是如 何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树林”。使生活 嵌入任何普通教育的计划之中。
智慧
教育两要素
自由与训练
自由一训练一自由
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 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 定有关问题时所需知识 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 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 价值。对知识的掌握就 是智慧,是可以获得的 最本质的自由。
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 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 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 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 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 的训练。自由和训练 是教育的两个要素。
精确 阶段
精确阶段包含了整个中等教育的整个学校教育。 提高书写、 拼写和计算能力,掌握一连串的简单 的事实(比如说历史)。
10
三、自由和训练的节奏
教育是通过自由和训练进行。本章强调"智慧",知识堆砌 无法变为智慧。可是,当下的教育追求标准,追求一致, 追求高分,一定程度扼杀了孩子获得智慧的可能。教育学 史上,赫尔巴特提出将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强调" 兴趣"的作用,后续也越来越多的人强调兴趣的内驱力。自 由探索,产生兴趣后进而精确训练,或许才是最理想的教 育状态。
自由和训练,这两个原 则并不对立,应该在孩 子的生活中得到调节, 使之适应其个性发展自 然变化。这种在儿童身 心发展过程中对自由和 训练的调节,就是“教 育的节奏”。
在教育的开始和结束阶 段主要的特征是自由 (浪漫、综合运用), 但是中间会有自由居于 次要地位的训练阶段 (精确)。智力发展的 过程中由多个这样的 “自由一训练一自由” 循环周期组成。
怀特海把黑格尔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正、反、合)运用 于教育理论,将智力发展过程分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 综合运用阶段。浪漫阶段是开始有所领悟的阶段。精确阶 段代表了知识的积累。综合运用阶段是理论综合。
浪漫阶段:感知、好奇、兴奋 精确阶段:系统化、条理化 综合运用阶段:整合利用
9
二、教育的节奏
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自始至终地存在。但是交替地占据主 导地位,这种交替形成了不同的循环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