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例题讲解 专题 遗传实验设计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题型突破三遗传规律的综合应用教案2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题型突破三遗传规律的综合应用教案2

热点题型突破三遗传规律的综合应用[考情分析] 浙江高考对遗传定律的考查并非单一化,往往呈现综合性,不仅将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综合,更将孟德尔定律与其细胞学基础、伴性遗传、系谱分析及概率求解等予以综合考查。

因此,备考时必须深刻把握两大定律的核心内涵,归纳总结基因传递规律及特点,并能熟练进行基因型、表现型推导及概率计算,同时应具备相当的遗传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主要考查角度有以下几点:(1)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如2015年浙江10月选考,31T;2016年浙江4月选考,31T等。

(2)常见遗传病的家系分析(遗传系谱图),如2016年浙江10月选考,28T等。

(3)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分析,如2017年浙江4月选考,28T等。

(4)杂交实验的设计与分析,如2017年浙江4月选考,31T等。

题型一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1.如图所示,某植株F1自交后代花色发生性状分离,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 )A.F1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MⅡ后期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MⅠ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答案 C解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A正确;F1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且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B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基因一般相同,所以姐妹染色体的分离不是造成此性状分离的原因,C错误;根据题意可知该花色的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

2.家鼠的毛色与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有关。

毛色色素的产生必须有基因A存在,能产生色素的个体毛色呈黄色或黑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毛色呈白色。

高中生物《遗传实验设计专题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遗传实验设计专题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遗传实验设计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 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3. 概述伴性遗传4.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6.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能力目标】1.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2.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流程环节一:导入教学活动:通过大屏幕呈现“一根鱼竿和一筐鱼,你选哪个?”的选择题,让学生选择,并给出理由,预测大部分学生都是选择鱼竿,因为可以钓到更多的鱼,引导学生做出另一种选择方案,即“选择一筐鱼,卖鱼然后买鱼竿,最后钓更多的鱼”,并认同这种思维方式,然后切入课题,将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进行遗传实验设计的专题复习。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选择导入,意在引导产生新的思维方式,增强课堂的吸引力,通过通俗易懂的选择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理念上的创新。

环节二:试题分析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在自习校对答案的基础上,对7 条大鱼即7 到遗传实验设计的答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思考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案给出的7 道例题中的实验设计部分进行分析,重点思考以下方面:1.遗传实验设计题的定义?2.常见考查方向(示例,设计实验方案来判断突变类型)?3.设问形式(具体的答题要求,如选择什么表现型的亲本)?4.做题过程遇到的难点?学生分组活动进行交流和讨论。

设计意图:针对四个问题,各自有特有的目的?1.遗传实验设计题的定义?目的,让学生总结遗传实验设计的总的特点和共同点。

2.常见考查方向(示例,设计实验方案来判断突变类型)?目的:引导学生分析出答题需要具备的教材知识。

3.设问形式(具体的答题要求,如选择什么表现型的亲本)?目的:自我总结。

实验设计题的答题要求 4.做题过程遇到的难点?目的:为后续的突破难点做好铺垫。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部分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四讲人类遗传病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部分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四讲人类遗传病

课堂研考点—— 以案说法
KETANG YANKAODIAN YIANSHUOFA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调查
命题点 1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遗传特点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哮喘病和猫叫综合征三种遗传病中
只有第一种遗传时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0 感性认知 完成情况
1
2.填写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的有关内容 (1)手段:主要包括 遗传咨询 和 产前诊断 等。
(2)遗传咨询:了解家庭遗传史→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 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提出 防治对策和建议 ,如终
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3)产前诊断:包含 羊水 检查、B 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 以及 基因诊断 等。
2
1.口诀法记忆常见遗传病类型
2.明确遗传病中的三个“不一定” (1)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遗传病。如女性色盲基因
携带者 XBXb,不患色盲。 (2)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不患遗传病。如猫叫综合
征、21 三体综合征患者。 (3)亲代患某种遗传病,子代不一定患该病。
(二)
人类遗传病的
监测和预防
而应在该遗传病的家系中调查。青少年型糖尿病为多基因遗
传病,影响因素多,调查难度大,应选单基因遗传病。
答案:D
4.(2018·扬州热身考)遗传性 Menkes 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铜代谢
异常疾病,患者一般 3 岁前死亡,该病是编码跨膜铜离子转
运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的,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主要分布在
胃肠道上皮细胞,负责将铜离子从小肠运进血液。下列叙述
命题点 2 人类遗传病的检测与调查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例题讲解 专题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学案(无答案)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例题讲解 专题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学案(无答案)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一、回顾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基因的分离定律二、杂交实验法及其应用总结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1.杂交实验法(1)(2)2.假设演绎法3.数学统计法(1)计算(2)进行基因定位4.调查法(1)—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2)—调查某种病的遗传方式三、调查法(群体调查、家系分析)进行遗传调查需要关注哪些内容?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注意、等原则如实记录调查结果或数据,做出合理分析判断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情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分析时,有时得不到确切结论的原因?因为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上进行分析,而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和。

因此,为了确定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往往需要得到多个具有该遗传病家系的,并进行合并分析。

例5(1)人类遗传一般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和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的发病除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与有关,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分离比例。

(2)系谱法是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传统方法。

通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括:性别、性状表现、、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

如果不考虑细胞质中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成4类,原因是致病基因有之分,还有位于上之分。

(3)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情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分析时,有时得不到确切结论,因为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上进行分析,而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少和少。

因此,为了确定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往往需要得到,并进行合并分析。

人教版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例题讲解 专题 遗传实验设计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例题讲解 专题 遗传实验设计学案(无答案)

遗传实验设计专题一、遗传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动植物杂交实验法2. 假说演绎法提出→作出(理论解释)→设计(演绎推理)→验证→得出3. 数学统计法计算遗传概率以及进行基因定位4. 调查法群体调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率家系调查——调查某种病的方式二、典型例题1.以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研究为例,写出杂交实验法的过程和思路:⑴选择杂交,获得F1,结果;⑵让,结果;⑶为了解释上述现象,孟德尔提出假设的核心是;⑷验证假设:设计了实验,即;⑸预期结果:。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意义是通过的比例来反映的比例;⑹实施实验方案,得到的_______ __与_____ ____相符,由此得出结论。

2. 科学家从某植物突变植株中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

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①步骤1:选择和杂交。

预期结果:。

②步骤2:。

预期结果:。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与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3. ⑴在一块高杆(显性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

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⑵大部分普通果蝇身体呈褐色(YY),具有纯合隐性等位基因yy的个体呈黄色。

但是,即使是纯合的YY品系,如果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长成的成体也为黄色,这称为“表型模拟”,是由环境造成的类似于某种基因型所产生的表现型。

若有一只黄色的果蝇,你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yy还是“表型模拟”?方法步骤:第一步:用该未知基因型黄色果蝇与交配;第二步:将孵化出的幼虫用饲养,其他条件适宜;第三步:观察。

结果预测:如果后代出现了色果蝇,则所检测果蝇为“表型模拟”;如果子代全为色,说明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不是“表型模拟”。

4. 某植物(2n=10)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现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培优课 探究遗传方式的实验设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培优课 探究遗传方式的实验设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培优课探究遗传方式的实验设计新人教版一、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置的判断1.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皆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①若正交和反交的后代表现型相同,都表现同一亲本的性状,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如下:正交P BB(♀)×bb(♂)反交P bb(♀)×BB(♂)↓↓F1Bb F1Bb②若正交后代全表现为甲性状,而反交后代中雌性全表现为甲性状,雄性全表现为乙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性状,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如下:正交:P X B X B×X b Y 反交:P X b X b×X B Y↓↓F1X B X b X B Y F1X B X b X b Y(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的方法。

①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完全不同,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

遗传图解如下:P X b X b×X B Y↓F1X B X b X b Y②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

遗传图解如下:P bb(♀) × BB(♂)↓F1Bb2.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的判断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基本推论一: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隐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基本推论二: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部分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学案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部分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学案

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感性认知][理性归纳]3.填写遗传图解中的常见符号的含义3.需辨析的三个概念(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突破点(一)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假说—演绎”过程分析—融会贯通保住分—1.(2018·赣州调研)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及其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的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遗传D.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解析:选D 孟德尔时代还未提出基因的概念,当时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2016·天津高考)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

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

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

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2a4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

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________条带。

(3)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

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如下所示。

据图分析,三倍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控制鲤鱼GPI形成的等位基因是a1和a2,控制鲫鱼GPI形成的等位基因是a3和a4,a1、a2、a3、a4分别控制多肽链P1、P2、P3、P4的合成。

北京市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例题讲解 专题 遗传实验设计学案(无答案)

北京市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例题讲解 专题 遗传实验设计学案(无答案)

遗传实验设计专题一、遗传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动植物杂交实验法2. 假说演绎法提出→作出(理论解释)→设计(演绎推理)→验证→得出3. 数学统计法计算遗传概率以及进行基因定位4. 调查法群体调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率家系调查——调查某种病的方式二、典型例题1.以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研究为例,写出杂交实验法的过程和思路:⑴选择杂交,获得F1,结果;⑵让,结果;⑶为了解释上述现象,孟德尔提出假设的核心是;⑷验证假设:设计了实验,即;⑸预期结果:。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意义是通过的比例来反映的比例;⑹实施实验方案,得到的_______ __与_____ ____相符,由此得出结论。

2. 科学家从某植物突变植株中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

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①步骤1:选择和杂交。

预期结果:。

②步骤2:。

预期结果:。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与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3. ⑴在一块高杆(显性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

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⑵大部分普通果蝇身体呈褐色(YY),具有纯合隐性等位基因yy的个体呈黄色。

但是,即使是纯合的YY品系,如果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长成的成体也为黄色,这称为“表型模拟”,是由环境造成的类似于某种基因型所产生的表现型。

若有一只黄色的果蝇,你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yy还是“表型模拟”?方法步骤:第一步:用该未知基因型黄色果蝇与交配;第二步:将孵化出的幼虫用饲养,其他条件适宜;第三步:观察。

结果预测:如果后代出现了色果蝇,则所检测果蝇为“表型模拟”;如果子代全为色,说明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不是“表型模拟”。

4. 某植物(2n=10)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现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遗传专题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遗传专题教案

一、一对性状的遗传图解
1.常染色体(6种交配类型)
2.伴X遗传(6种交配类型,标出哪几种可以判断是伴性遗传)
二、常见题型答题范式
1.推显隐性和基因位置,写出基因型
例1.果蝇的长翅(A)与短翅(a)、红眼(B)与白眼(b)是两对相对性状。

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第31题表
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红眼短翅白眼
雌蝇(只)151 0 52 0
雄蝇(只)77 75 25 26 请回答: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

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

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

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果蝇灰身黑身深黑身
雌蝇(只)151 49 ---
雄蝇(只)148 26 28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

B、b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________。

(2)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_____。

例1.(2)让F1长翅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长翅白眼雄果蝇占_____。

甲性状(常染色体)。

2019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 实验专题解析版

2019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  实验专题解析版

2019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纲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一、知识网络状元笔记1.教材基础实验5个易错点(1)进行显色观察时宜选择白色或近白色材料,以防颜色遮蔽作用。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3)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时,可以选择的材料有动物的精巢和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4)用物理或化学试剂诱变时,处理的材料应该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或细胞;观察染色体变异时,一定要选择正处于分裂期尤其是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5)进行调查研究时,所选择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且要满足样本数量足够多的条件,以减小误差。

2.“验证”≠“探究”验证实验的结论为“预料之中”的,可直接写出,而探究实验的实质在于“探究未知项”,其结论必须依据“结果”书写,应具体讨论即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等。

状元反思1.在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中为什么不宜选择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提示因为雄配子的产生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易观察到减数分裂。

2.选用菠菜叶观察叶绿体时,为什么要取稍带些叶肉细胞的下表皮?提示因为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而数目较少。

二、高考真题考点一教材基础实验典例引领1.(2017·江苏卷,4)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解析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转换器小心缓慢转动,不能手握物镜,A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是高度分化的活的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只是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B错误;脂肪遇苏丹Ⅲ染色后显现橘黄色颗粒,C正确;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由于细胞中的叶绿体可能会相互遮挡,计数结果不够准确,因此无法计数,D错误。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6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听课学案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6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听课学案

学习资料专题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试说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类型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图6-17-1(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方法: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

(2)实验过程及结果图6-17-2(3)结论: 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理性思维1.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是否已导致DNA和蛋白质变性?2.体外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遗传物质、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科学探究格里菲思设计的实验,除教材中的四组以外,他还设计了一组:将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和加热后杀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而艾弗里设计的实验中,有一个关键的对照组:S型细菌的DNA+DNA酶→R型细菌的培养基→R型细菌。

结合两位科学家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的条件是。

1.比较格里菲思实验和艾弗里实验2.辨析细菌体内的转化问题(1)格里菲思实验只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2)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实质是S 型细菌的DNA 片段整合到R 型细菌的DNA 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3)使小鼠死亡的是S 型肺炎双球菌而不是S 型菌的DNA 。

(4)并非所有的R 型细菌都被转化。

由于转化受到DNA 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 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 型细菌,而只是少部分R 型细菌被转化成S 型细菌。

1.[2018·江淮十校联考] 某同学对格里菲思的实验进行了改良,将R 型菌、S 型菌、加热杀死的S 型菌、加热杀死的S 型菌和R 型菌的混合物分别接种到甲、乙、丙、丁四组相同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情况如图6-17-3所示。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四讲 人类遗传病与基因定位精选教案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四讲 人类遗传病与基因定位精选教案

第四讲 人类遗传病与基因定位[基础知识·系统化]知识点一 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2.人类基因组计划(1)内容:绘制人类遗传信息的地图。

(2)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 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3)意义: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有利于诊治和预防人类疾病。

知识点二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实验)1.实验原理(1)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遗传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发病情况。

2.实验步骤[基本技能·问题化]1.连线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2.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不患遗传病吗?提示:不一定。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也会导致遗传病发生。

如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猫叫综合征。

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且可能遗传给子代B.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表现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C.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适合进行遗传病调查D.先天愚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遗传病,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解析:选C 染色体遗传病不携带致病基因,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遗传病调查常选择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先天愚型即21三体综合征,可通过显微镜下计数染色体辨别。

考点一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调查1.列表法明辨不同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特点2.口诀法记忆常见遗传病类型3.明辨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与遗传病的关系1.判断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叙述的正误。

(1)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2)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3)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数目异常造成的(√)(4)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5)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都属于多基因遗传病(√)(6)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2.(2017·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解析:选D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除了基因结构改变外还有其他因素可引发人类遗传病。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专题实验设计及答案(含高考题和模拟题)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专题实验设计及答案(含高考题和模拟题)

遗传设计专题练习1、某植物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植物的叶鞘被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被毛为显性性状)。

现有纯合雄性被毛植株与纯合雌性无毛植株杂交,F1中雄性全为无毛植株、雌性全为被毛植株。

研究小组拟通过假说演绎法探究相关基因的位置。

请完善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提出以下两种假说:假说一:控制叶鞘被毛与否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假说二:控制叶鞘被毛与否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从表现为________,aa表现为__________,Aa表现为_________。

请帮助他们从现有材料中选择合适的亲本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假说是否成立。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

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

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

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___种。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例题讲解 专题 实验分析和设计学案(无答案)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例题讲解 专题 实验分析和设计学案(无答案)

实验分析和设计专题一、考试说明对此部分的要求1.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的生物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试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2.对生物学研究中的科学思想和一般方法的要求◆验证性实验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探究性实验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⑴包括作出假设和预期、确认变量、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利用合理的实验装置,收集、分析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

⑵包括运用观察、试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实验评价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生物学重大发现的启迪二、通过实例学习实验设计的原则、程序和注意问题实例1:请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是否是蛋白质,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唾液淀粉酶溶液、标准蛋白质溶液、2支试管、双缩脲试剂实例2:请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预测实验结果并解释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和用具:唾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蛋白酶溶液、试管若干支、碘液、37℃恒温箱、蒸馏水等三、典型例题1. 1.请用给出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并回答问题I. 高温能使唾液淀粉酶失活,那么,高温能否使甲状腺激素失活呢?实验材料用具: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15只;饲料甲——普通饲料;饲料乙——含适量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料丙——含适量100℃热水处理过的甲状腺激素的饲料;池塘水;大小和其他条件相同的玻璃缸三只。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听课学案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听课学案

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考试说明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实质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优点①豌豆是严格的传粉、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为。

②具有的相对性状。

(2)人工杂交实验操作: →套袋→→。

2.分离定律发现的实验过程(假说—演绎法)3.分离定律的内容(1)研究对象:控制的遗传因子。

(2)时间:形成时。

(3)行为: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4)结果: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中,随遗传给后代。

正误辨析1.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2.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 )3.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须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 )4.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5.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理性思维1.[归纳与概括]孟德尔杂交实验中F2呈现3∶1性状分离比必须依赖哪些条件?1.遗传学核心概念及其联系(1)基本概念的联系图5-14-1(2)相同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辨析图5-14-2①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如图5-14-2中A和A就叫相同基因。

②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图5-14-2中B和b、C和c、D 和d就是等位基因。

③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5-14-2中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

(3)遗传学研究中5种交配类型的比较2.分离定律实质的解读(1)细胞学基础:图5-14-3表示一个基因型为Aa 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

图5-14-3由图可知,基因型为Aa 的精(卵)原细胞可能产生A 和a 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

(2)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回顾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6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教案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回顾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6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教案

考点互动探究
[答案] C [解析] 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表现在:基因、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保持完整 性、独立性;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单一存在;成对的基因和 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 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考点互动探究
(3)若研究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若都为伴性遗传,则不符合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例:同时研究色盲遗传、血友病遗传,因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都 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属于上述情况。 (4)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书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 联系。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角度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考点互动探究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 验证据(实验者:摩尔根) (1)果蝇的杂交实验—— 问题的提出
红眼
白眼
性别
分离
红眼
图5-16-1
考点互动探究
(2)解释——提出假设 ①假设: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 Y 应的等位基因。 ②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如图5-16-2)
[答案] D
[解析] 生物的遗传 物质是DNA或RNA, 染色体是DNA的主 要载体,基因是具有 遗传效应的核酸片 段,D错误。
考点互动探究
3.[2017·武汉调研] 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 B.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D.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1)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补上一课4 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实验设计教案 高三生物教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补上一课4 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实验设计教案 高三生物教案

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实验设计巧用逆推法,判断基因位置第一步⇨破解疑难,明确原理,把握方法1.真核细胞基因的三种“位置”(1)主要位置:细胞核内(即染色体上),包括(2)次要位置:细胞质内(位于线粒体、叶绿体中)→遗传时只能随卵细胞传递,表现出“母系遗传”特点。

2.实验法确认基因的位置(1)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 染色体上①已知性状的显隐性②未知性状的显隐性(2)在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 染色体上(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①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 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观察F 2表现型情况。

即:②结果推断⎩⎪⎨⎪⎧a.若F 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若F 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 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 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3.数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除以上列举的方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分析如下:(1)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体遗传。

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4∶0,雄蝇中1∶1,二者不同,故为伴X遗传。

(2)依据遗传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推断第二步⇨透析典型例题,理清解题思路【典例】(2018·北师大附中考试)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大麻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①据图分析,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种。

②如果两个不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F1全都能产生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和。

F1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

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配套导学案设计:7.2染色体变异无答案

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配套导学案设计:7.2染色体变异无答案

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配套导学案设计:7.2染色体变异无答案课题7.2人染色体变异时间【考纲要求】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

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考纲解读】1.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的特征及判定2.单倍体的概念、特征及在育种上的价值【自主预习】完成优化探究P134-135一、染色体结构变异二、染色体结构变异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预习自测】(1)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2)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3)低温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4)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 )(5)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6)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

( )(7)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8)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9)由二倍体加倍后产生的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是同一个物种。

( )(10)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 )(11)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可育,如果是奇数则不可育。

( )(12)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 )(13)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 )(14)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 )(15)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 )三、我的疑问【高考回顾】1、(2015·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2、(2015·高考海南卷)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3.【学习笔记】考点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1)判断上述4幅图解分别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哪种类型?(2)结果: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______或________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5.3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教学案) 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5.3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教学案) 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基因在染色体上2.伴性遗传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1.萨顿的假说(1)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具体如下表所示。

比较项目基因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对稳定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成单成单体细胞中来源成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证明者:摩尔根。

(2)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3)研究过程①实验P 红眼(♀)×白眼(♂)↓F 1 红眼(♀) × 红眼(♂) ↓F 1个体之间交配 F 2 34红眼(♀、♂) 14白眼(♂)②提出问题⎩⎪⎨⎪⎧F 1全为红眼⇒红眼为显性F 2:红眼∶白眼=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③提出假说,进行解释a .假设: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b .用遗传图解进行解释(如图所示):④演绎推理,实验验证:进行测交实验(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与F 1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

⑤得出结论: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

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应用分析 1.伴性遗传的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

2.红绿色盲遗传(1)子代X B X b的个体中X B来自母亲,X b来自父亲。

(2)子代X BY 个体中X B来自母亲,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

(3)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遗传实验设计专题
一、遗传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动植物杂交实验法
2. 假说演绎法
提出→作出(理论解释)→设计(演绎推理)→验
证→得出
3. 数学统计法
计算遗传概率以及进行基因定位
4. 调查法
群体调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率
家系调查——调查某种病的方式
二、典型例题
1.以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研究为例,写出杂交实验法的过程和思
路:⑴选择杂交,获得F1,
结果;
⑵让,结果;
⑶为了解释上述现象,孟德尔提出假设的核心是

⑷验证假设:设计了实验,即

⑸预期结果:。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意义是通过的
比例来反映的比例;
⑹实施实验方案,得到的_______ __与_____ ____相符,由此得出结
论。

2. 科学家从某植物突变植株中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

为验
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和
杂交。

预期结果:。

②步骤2:。

预期结果:。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如果与相符,可证明该
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3. ⑴在一块高杆(显性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

请设
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
结论)
⑵大部分普通果蝇身体呈褐色(YY),具有纯合隐性等位基因yy的个体呈
黄色。

但是,即使是纯合的YY品系,如果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长成
的成体也为黄色,这称为“表型模拟”,是由环境造成的类似于某种基因型
所产生的表现型。

~ 若有一只黄色的果蝇,你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yy还是“表型模拟”?
方法步骤:
第一步:用该未知基因型黄色果蝇与
交配;
第二步:将孵化出的幼虫用饲养,其
他条件适宜;
第三步:观察。

结果预测:如果后代出现了色果蝇,则所检测果蝇为“表型模拟”;
如果子代全为色,说明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不是
“表型模拟”。

4. 某植物(2n=10)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
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现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
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
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⑴该物种基因测序应测条染色体,在雌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可形
成个四分体。

⑵纯合子BBEE和bbEE杂交,应选择做母本,得到的F2代中表
现及其比例为。

⑶BbEe个体自花传粉,后代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可育个体中纯
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⑷请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

有已知性状的纯合子植
株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②。

结果预测:
如果,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如果,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5.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

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
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
色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 对t,G对g为显性。

⑴雄蚕的性染色体为_____,雌家蚕为________。

⑵现有一杂交组合:ggZ T Z T× GGZ t W,F1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所占
比例为____, 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
例为_____。

⑶雄性蚕产丝多,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

现有下列基因型的雄、雌亲本:
GGZ t W、GgZ t W、ggZ t W、 GGZ T W、 GGZ T Z t、gg Z T Z t、 gg Z t Z t、 GgZ t Z t,请
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易区别的特点,从F1中选择结
天然绿色茧的雄蚕用生产(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述)。

6.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
因,分别用A、a和B、b 表示。

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
杂交实验(如下图)。

~
⑴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
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__________。

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
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⑵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
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还
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
失而无法区分。

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
型。

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