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贸易中支付方式选择及风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选择及风险
摘要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开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间经济的联系更加严密,然而,不可无视的是在进出口贸易的过程存在着一些风险,特别是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选择问题,给外贸企业带来比拟严重的财务性和经营性风险,给国家间贸易带来了诸多障碍。

国际贸易传统的支付方式有三种,汇付〔remittance〕、托收〔collection〕、信用证〔document letter of credit,简称“L/C〞〕。

支付条款是合同的一个主要容,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财务性风险以及经营性风险都是不同的。

支付方式的正确选择有利于进出口双方在货款的收付方面得到足够的平安性保障,并且有利于进出口双方的资金周转,从而促进贸易的达成,使进出口双方趋向于共赢。

本文采用比拟的方法,研究了三种传统支付方式,并分析了每种支付方式存在的风险,以便给进出口企业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促进贸易的顺利达成,到达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国际贸易;支付方式;风险;UCP600
The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Trade Payment and Risk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ties between countries more closely, however,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process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re are some risks, especiall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Payment Options issu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o bring more serious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risks, to bring a lot of inter-country trade barriers.
International trade, there are three traditional payment methods, remittance (remittance), collection (collection), the letter of credit (document letter of credit, referred to as "L / C")[1]. Payment terms are a key element of the contract,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payment for both sides in terms of trade, in trade settlement of financial risk and operational risk is different.Correct choice of payment methods benefit both import and export adequate security safeguards in payment terms of payment, and facilitate liquidity of both the import and export, thus promoting trade reached, so that the import and export sides tend to win[2]. In this paper, the parative metho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raditional payment methods , and analyzes the risk exists of each payment order to rationalize the import and export enterprises to provide advice, promote trade reached smoothly, achieve win-win situation.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the method of payment;risk;UCP600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
一、绪论1
〔一〕选题背景1
〔二〕选题意义2
〔三〕研究目的4
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采用的支付方式4 〔一〕汇付5
1.汇付概述5
2.汇付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6
〔二〕托收6
1.光票托收7
2.跟单托收7
〔三〕信用证8
1.信用证的作用8
2.信用证的种类9
三、我国主要采用的支付方式的风险分析10 〔一〕汇付中存在的风险分析10
1.赊销中的风险10
2.货到付款中的风险10
3.预付货款中的风险11
〔二〕托收中存在的风险分析11
1.信用风险11
2.经济环境风险12
3.政治法律风险12
4.地区“习惯做法〞的风险12 〔三〕信用证中存在的风险分析13
1.买方欺诈13
2.卖方欺诈13
3.卖方与承运人合谋进展诈骗14
四、防和回避风险所采取的措施14 〔一〕汇付风险的防和躲避措施14 〔二〕托收风险的防和躲避措施15 〔三〕信用证风险的防和躲避措施16 结论17
致19
参考文献20
附录22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体制和运作机制不断的完善,国家间的经济往来呈现扩大化的趋势。

我国也逐渐与东盟、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往来日益频繁,对外贸易稳定开展,再加上今年开场中国推进互联网+行动方案,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方案不断推进,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信息根底设施建立,开展现代效劳业,将释放出巨大的需潜力。

特别是积极推进新一轮扩大开放,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面积围,设立、XX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为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创造新的增长空间,未来对外贸易更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9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8.1%。

其中,出口11.46万亿元,下降2%;进口8.47万亿元,下降15.2%;贸易顺差2.99万亿元,扩大75.3%。

0.00
50,000,000.00
100,000,000.00150,000,000.00200,000,000.00250,000,000.00
201
4年2月
2014年4月2014年6月2014年8月
2014年10月2014年12月2015年2月2015年4月2015年6月2015年8月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月份
额度(千美元)
图1 2014年2月份至2015年12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月度走势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经济年鉴?,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在进出口贸易额稳步增长同时,我们更无法无视的是我国的进出口企业逐年增加的海外应收账款、坏账率和因信用问题而出现的死账等问题。

根据美国世达律师事务所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至少有6%的坏账率并预测在2015年我国的坏账金额将到达2000亿美元。

海外坏账的持续增加,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压力和经营性风险,严重影响了进出口企业的经营运作。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兴旺国家的坏账率保持在0.35%—0.7%之间,而我国的坏账率为6%,大大的超出了兴旺国家的水平。

研究导致较高坏账率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外贸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中的风险了解缺乏,尤其是关与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选择了解不够透彻,不清楚每种支付方式存在的风险躲避风险的措施。

〔二〕选题意义
为了推动进出口贸易的顺利开展,本文展开了以下研究[3]。

在第一局部中,本文简要的论述了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包括汇付、托收、信用证等相关支付方式。

在第二局部中,对三种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风险及其防措施作了系统性的分析,并对其他贸易中容易出现的风险,如:国家性风险、汇率风险进展了研究。

作者发现,在使用汇付作为贸易双方结算货款的支付方式中,进出口双方的信用风险是占主导地位的,针对汇付中出现的风险,外贸企业要提前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展细致慎重的调查和适度增加对方在交货前后的货款比例。

当以托收方式作为双方结算相关款项的支付方式时,进出口双方务必要提前对托收方式的概念和延伸有较为详尽的了解。

托收方式的存在根底是企业信用,使用托收方式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进口双方的商业信用风险、财务性风险和经营性风险,因此,防托收方式带来的风险的措施就是在交易前对对方的企业信用进展调查了解并对对方企业的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及时跟进了解。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因为引入了银行信用,所以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要小很多,但是信用证支付方式依然存在其本身的软硬条款风险和对方企业恶意欺诈风险,因而外贸企业要加强对信用证的认识,理解信用证相关的适用规那么,尤其是要详细了解开证行的资信状况,以防银行与开证人的合谋欺骗。

第三局部中,将3种传统支付方式的防风险问题进展了比照研究,详尽分析了三种传统支付方式的好坏及其适用,并且对我国外贸企业在实践中的实际情况进展了研究,以便综合、合理的选择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以便将由于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问题带来的外贸风险降至最低。

国际贸易中支付方式的选择将会对外贸企业结算款项产生影响,而且也决定着了外贸企业能否继续正常运转,顺利开展外贸业务。

因此,本论文在分析了外贸企业应如何选择正确、合理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进展结算,进而防止因支付方式选择不当而带来不应有风险,影响贸易的顺利开展。

贸易风险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外贸企业切不可掉以轻心,但是,外贸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正确、合理的支付方式趋利
避害,这也正是我国外贸企业应着重学习的重点。

〔三〕研究目的
在本文中,通过对现在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研究,准确且清晰的向进出口商展现了不同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所面临的风险,对于其在国际间贸易的顺利达成,减少国际间贸易因为支付方式引起的不必要冲突,推动我国国际贸易持续开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是推动我国经济开展的重要动力,对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探讨,进而对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进展一个全面的了解,熟悉选择不同支付方式所面临的风险,帮助外贸企业选择恰当的支付方式,躲避风险,使进出口双方顺利的达成交易,持续推动国际贸易的开展。

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采用的支付方式
国际间因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等原因,产生的国家政府间、企业间和个人间的以货币表示的债权债务关系,尤其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行为引起的跨国货币收付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依赖于运用一些支付手段和支付方式清偿不同国家和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货币收付业务称为国际支付。

国际间的跨国货币的收付方式,在买卖合同中也叫支付条件,特指国家间清偿债务债权关系的途径、渠道、和手段,解决的问题为,如何将资金顺利的从进口地转移至出口地。

支付方式一般分为两类:记账结算和现汇结算。

其中记账结算是以政府间签订的支付协议为根底的,通过清算账户,根据实际交易情况来进展记账结算;现汇结算那么是通过银行汇兑来进展清算的[4]。

汇付、托收、信用证是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也是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使用比拟广泛的支付方式。

〔一〕汇付
1.汇付概述
汇付即汇款,是指债务人或进口商将相关款项交给其所在地区的银行,银行通过其自身的结算网络,将款项交付给债权人或出口商的的一种国际间清算债权债务关系的支付方式。

但是,在汇付的过程中,银行只提供效劳而不提供信用。

汇付方式中的当事人有:汇款人、汇出行、汇入行和收款人。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是债权人,进口商是债务人。

资金的流向通常都是有债务人或进口商流向债权人或出口商。

但是,资金的跨国流动是通过银行建立的通汇网络进展的,其传递可以是双向的,因此,资金的跨国收付分为两种根本方式,即,
委托解付
指示
图2 汇付支付方式流程图
实践中,依据使用的汇款工具不同,可以将汇付划分为:票汇、信汇和电汇[5]。

票汇的支付工具为银行即期汇票,是指汇出行〔进口地银行〕在汇款人〔进口商〕的申请下,开出以其国外联行或代理行为付款行的即期汇票并指示其将票面金额解付给汇票上指定收款人〔出口商〕一种汇付方式。

票汇具有经过背书后可进入市场流通转让,取款灵活,手续简洁方便等优点,但是,速度较慢且容易发生汇票纠纷。

信汇是汇款人向汇出行提出申请,使用航空信函将信汇委托书或支付委托书邮寄给汇入行并指示其解付一定金额给指定收款人的一种汇付方式。

信汇的费用较低,缺点为速度慢且有可能受到不可抗的因素影响造成丧失或延误。

电汇是在汇款人的申请,汇出行通过使用加押电报、电传或SWIFT网络指示汇入行解付相关款项给指定收款人的一种汇付方式[6]。

电汇相对于票汇和信汇,更加平安可靠,速度快,汇款人亦可充分利用资金,减少利息的损失,然而,汇款人也要多付一定的电报费用和手续费,本钱比拟高。

2.汇付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汇付在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中运用较为普遍的主要有预付货款、货到付款。

第一、预付货款也简称为先结后交,是指买方在发出订单时或者进出口双方在签订进出口合同后,进口商先将一局部或者全部货款汇给出口商,出口商再发货,表现为随订单付现。

这种方式对出口商是有利的,可以降低出口商的出口风险,减少资金的占用,而进口商那么有钱货两空的风险。

第二、货到付款又被称之为先交后结,是指出口商先发货,进口商在收到货物后,及时或者在一定的时间将货款汇至出口商,也可以称之为赊销或延期付款。

其又包括两种方式,即售定和寄售。

这种支付方式对进口商是有利的,有利于降低进口商的贸易风险,而出口商那么面临资金被占用、收不到货款的风险。

总的来说,汇付相对于托收和信用证,手续简便,费用少,但是对于进出口双方来说,风险不平衡。

〔二〕托收
托收简称为委托付款,即指债权人〔出口商〕在发货后为了向债务人〔进口商〕收取货款,开出与货物等值的发票及其他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向进口地银行要求
买方如期按照发票上的金额付款的贸易结算方式。

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是跟单托收和光票托收,并且,进口商也只有在付款后才能取得货权凭证。

主要当事人有以下四个:委托人、托收行、代收行、付款人[7]。

委托
付款
图3 托收支付方式流程图
1.光票托收
光票托收是指不附带其他商业单据,只凭借汇票的托收方式,也被业界称为资金单据托收、非货运单据托收[8]。

光票托收因为没有相关单据,不直接涉及货物的转移和处理,银行只需根据票据进展收款,相对于跟单托收,业务比拟简单。

但是,这种托收方式对出口商来说,风险较大。

贸易实践中,就出口商来讲,光票托收这种支付方式带来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其他结算方式。

光票托收涉及的金融单据有汇票、本票、支票等。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票据清算系统和清算方法,如兴旺国家通常都有自己的票据清算系统及清算方法,票据清算的过程较为复杂,因国家而异,并且所涉及的票据受到各国票据法的约束,再加上进口商不履约的风险,对出口商来说,风险较大。

2.跟单托收
依据银行付款交单条件的不同,跟单托收又可分为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两种不同的托收方式。

第一,付款交单在实际操作中又称为D/P,是指进口地银行〔代收行〕将进口
商的付款作为其交单的条件。

依据付款时间不同又可将付款交单分为即期付款交单和远期付款交单[9]。

即期付款交单是指在代收行提示进口商付款时,进口商即刻付款,代收行收到货款后及时将货权单据交给进口商的托收方式;远期付款交单为出口商出具远期汇票及其他附带单据通过托收行一并转交至代收行,代收行在汇票到期时提示进口商付款并移交相关单据的托收方式
第二,承兑交单在实际业务中成为D/A,指委托人委托托收行和代收行在付款人承受单据时,付款人先办理汇票承兑手续,然后代收行将相关单据交给进口商,待汇款到期付款人在进展兑付的一种托收方式。

总之,托收对出口商的风险较大,如果进口商不可以按时付款,容易造成出口商钱货两空的风险,并且,使用托收的支付方式,出口商的资金负担较重。

但是,相对于信用证,托收具有结算简单、迅速、费用低的优点。

〔三〕信用证
信用证是解决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不信任问题的重要的支付方式。

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为商业信用所作的一种担保,是银行承受申请人的申请,或者主动为受益人开具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凭规定的单据,在交单相符的情况下进展偿付的一种不可撤销的、确定的付款承诺或保证[10]。

信用证作为一种独立的自足文件,同时也是一种单据的买卖,银行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单据涉及到的货物、效劳或履约行为。

信用证的当事人较多,有开证申请人、开证行、受益人、通知行、付款行、议付行、保兑行、偿付行和寄单行等相关当事人。

1.信用证的作用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解决了进出口双方不信任的矛盾,有力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开展。

出口商、进口商、银行都从中得到了其期待的利益,
对于出口商而言,信用证的支付方式不仅可以解决贸易中带来的资金风险,而且还有利于出口商进展资金融通,解决出口商的资金紧问题;对于进口商而言,可以通过制定控制信用证条款,确保出口商按时、按质、按量装运货物;对于银行而言,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信用证的支付方式,银行可以取得相比汇付和托收更多的效劳费,并且,银行还可以利用进口商申请开证时交付的押金或者担保金为银行提供资金的便利,扩大其业务量,增加收益。

图4 跟单信用证流程图
2.信用证的种类
不同的业务种类需要不同的信用证,广泛的来讲,依据信用证使用的目的不同,可以将信用证分为商业信用证、备用信用证和旅行信用证。

商业信用证是指以清偿因国家间贸易出现的债务和债权问题,由开证行向受益人开立的信用证。

备用信用证是指具有银行担保的支付承诺,多用于履约保证、投标保证、赊购保证等业务类
型。

旅行信用证是指银行为了方便客户使用,可以使客户随时取得所需的旅费和杂费而开立的信用证类型。

按照是否需要提供货运单据,信用证又被分为光票信用证和跟单信用证。

其中,光票信用证是指付款条件可以为不附有商业单据的汇票,多用于非贸易类的债务债权清偿,如:旅费、工资的发放、佣金回扣等业务种类;跟单信用证是开证行凭借跟单汇票或者仅凭信用证中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一种信用凭证,这也是该论文研究信用证的重点,因为国际贸易中所使用的信用证绝大多数为跟单信用证。

三、我国主要采用的支付方式的风险分析
〔一〕汇付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汇付是建立在商业信用根底之上的,而且在使用汇付来作为清偿国际贸易中的债权债务关系时,进出口双方的资金负担是不平衡的,因此各个汇付当事人所面临的风险也是不同的。

从贸易方的角度来看:如果进出口双方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彼此间对对方的资信状况不够满意,采取汇付的方式风险是很大的。

表达在三种贸易形式中,分别是:赊销、货到付款和预付货款。

1.赊销中的风险
赊销的前提是进出口双方都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出口商在未得到进口商支付的货款以及没有得到进口商任何承诺的情况下,预先发货给进口商,并将货权单据给对方直接让对方提取货物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

赊销使用于合作时间长、进口商资信状况较好的国际交易中。

假设出口商不考虑进口商的资信状况而将货物按照赊销的方式将货物交给进口商,如果进口商收到货物后拒不付款的行为,出口商就将面临财货两空的风险。

因此,赊销方式对出口商来说比拟不公平,出口企业承当较大的风险,所以,国际贸易中赊销方式使用的频率较低。

2.货到付款中的风险
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出口商承当了较大的风险,出口商在收回货款时容易出现
问题。

具体表现在一旦出现进口商违约,,出口商很可能会出现钱货两空。

再者,出口商收到货款的时间间隔较长,对出口商的资金周转不利。

货到付款的方式对进口商。

第一、在于进口商无需承当资金风险,交货后付款即可,货物如有问题亦可拒绝付款,在贸易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第二、是进口商延迟支付货款,会占用出口商的资金,可缓解进口商资金紧的局面。

3.预付货款中的风险
预付货款与货到付款相反。

预付货款的较大风险承当者为进口商,具体表现为进口商预先支付全部或者一定比例货款后,出口商不按时发货或者不发货,这样一来,进口商就将面临交易延迟和钱货两空的风险,同时也造成了资金的占用。

先结后出的结算方式对出口商较为有利,出口商可以收款后再发货,这样在贸易过程中就占据了主动的地位,这样不紧可以缓解出口商资金紧的局面,也防止了发货后收不到货款的风险。

〔二〕托收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当前,在国际贸易中托收这种支付方式的使用频率相比照汇付要高,尤其是跟单托收这种结算方式,卖方对货物的控制权较大,买房到期付款后才能得到提货单据,这样卖方承当的风险就小一些。

并且,托收和汇付相比,托收对进出口双方来说更公平。

但不可无视的是,托收方式也存在着诸如信用违约、政治法律等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更多的是指进口商的信用问题,在一些外贸业务中,出口商在没有对进口商的资信状况及其他重要信息详细调查就贸然与其进展合作,还有,一些进口商为了实现其不法目的,成心隐瞒公司真实信息,使出口商无法进展正确的判断,最终造成了出口商钱货两空或者回收货款延迟的结果,如:在D/P即期票据提示时,进口方以各种理由如手头资金短缺、市场销路不好,要求降价等为借口,拒付单据;
在D/P远期或者D/A方式下,买方提走货物以后,在单据的付款期限到期后却迟迟不到银行支付货款等等。

在一笔以跟单托收作为支付方式的外贸业务中,出口商根据合同要求将货物装船运出,运至进口商所在地后由于当地市场的货物价格持续下跌,进口商以此为借口要延迟支付货款,由此,进口商将要承当相应的风险。

2.经济环境风险
该风险表达在在托收中出口商提前发货,在货物运至目的地时,进口商依据当地市场情况重新定价,要求出口商减免货款或者降低货物价格[11]。

比方2013年,XXC 公司与国D公司常年合作,一直都以光票托收作为双方的结算方式,但在2014年2月份国D公司与XXC公司签订了6批货物合同,8月份时国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持续大幅度下跌,国D公司已预先支付给了XXC公司4批货物的货款,剩下的2批货物国D公司以市场价格下降为理由要求XXC公司降价或减免相关款项,当时XXC公司拒绝了国D公司的要求,国D公司就一直推迟支付最后两批货物的货款,给XXC 公司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3.政治法律风险
政治法律风险是指进口商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化。

受恐惧主义影响较大的国家国形势不稳定和相关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利于货物的正常出口。

比方当前的乌克兰和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国动乱,国政治形势严峻和美国、欧盟为了保护本国、本地区行业而出台一些贸易保护条例以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等都会对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造成不便,给出口商带来较大的风险。

4.地区“习惯做法〞的风险
将托收作为结算方式的出口业务中,承兑交单〔D/A〕相比付款交单〔D/P〕出口商承当的风险较大,然而在拉丁美洲地区、欧洲地区和南美洲地区的一些银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