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通用版冲刺三轮高考题型训练辑:训练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深圳2019年一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国务院自1985年3月10日起实施新的《进出口关税条例》和《海关进出口税则》。

前者规定了关税的基本制度和纳税人的权利
和义务。

后者按照国际通行的商品分类目录进行编排,是《关税条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比1951年,1985年税则的进口税率平均水平下降了近10%,55%的税目降低了税率,比如发展新技术需进口的新材料、新技术产品、信息传输设备,与改善人民生活相关的餐料、物料、食品等。

对一些我国自主生产已能满足基本需求的产品,新税则适当调高了税率。

此外,对绝大多数出口商品都不征出口税,只对30多种商品征收10%—60%的出口税。

1985年税则
强调关税独立自主,国家主权、利益不受侵犯,关税税率的世界协调。

它的颁布是海关税则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步骤。

——摘编自尉亚春《中国海关关税税率的变迁(1912—2001)》
(1)根据材料,概括1985年关税改革的主要特点。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85年关税改革的历史意义。

(8分)
答案 (1)特点:适应时代发展,与国际接轨;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强调关税的独立与
自主;制度化与法制化;鼓励出口。

(2)意义:推动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对外交往;有利于发展外贸;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
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芜湖市2019届三模,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
特勒的新战场。

7月21日丘吉尔在回信中拒绝了。

当1942年7月英美暂时搁置登陆西欧的“痛击”计划时,斯大林迫于苏德战场的紧急形势和对盟军军备物资的需求,只好接受这个既成事实。

当1943年5月“三叉戟”会议上和8月魁北克会议上,英美决定进攻西西里,
斯大林为第二战场的再次延迟而愤怒了。

本来就不太好的英美与苏联的关系现在变得更加恶化,于是,斯大林把驻华盛顿大使李维诺夫和驻伦敦大使麦斯基分别召回了苏联国内。

这时候,盟国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恐慌的局面。

英美与苏之间是一种非零和的共生互利关系,美英武装部队最终于1944年6月6日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在法
国的诺曼底登陆,三大国的结盟也维持到击败法西斯德国和日本。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与英美在1941—1943年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不同
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在1944年急于在诺曼底登陆的原因。

(6分)
答案 (1)态度:苏联急于要求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原因:让英美盟军牵制德军的力量,以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

态度:英美两国搁置了苏联的要求。

原因:一是美英的战略重点集中在太平洋战场对付日军;二是为让苏德军队两败俱伤以坐收渔人之利。

(2)原因:1944年,一方面,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能够腾出手来;另一方面,苏联红军对德军的战略反攻突飞猛进,英美出于抢夺对德战争胜利果实的需要。

3.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 黄旭华,1926年生于广东省海丰县,194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中的专业——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

194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开始了为党的事业默默贡献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黄旭华开始从事舰船研制工作,负责苏联舰艇转让制造和仿制的技术工作。

195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向国家提出研发核潜艇的计划,党中央、毛主席很快批准。

毛泽东发奋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65年,中央批复同意该工程上马,我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从此正式开始研制,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先后取得了成功,其中一些成果已经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终于,中国的核潜艇搞出来了!核潜艇各项性能也均超过美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予他的颁奖词是: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摘编自《中国“核潜艇之父”为保密“人间蒸发”30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在“一穷二白”的背景下,黄旭华也要挺起胸研制核潜艇。

(9分)
(2)根据材料概括黄旭华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6分)
答案 (1)认识:两极格局形成,美苏等国垄断了核技术;美国包围、封锁、孤立新中国;中国百废待兴,教育、科技远远落后于世界,为了建立强大的国防,新中国有必要研制核潜艇;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使核动力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核潜艇的研制成功可以使新中国跨进大国行列,有利于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2)不计名利、默默无闻、献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忠厚坦诚、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