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2D和3D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2D和3D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2种成像方法的优劣。
方法搜集80例胰胆管疾病的患者同时进行3D和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采取双盲法独立阅片,并对图像质量进行分级。
结果3D-FRFFSE MRCP 对胆道系统显示:1级45例,2级
23例,3级11例,4级1例,5级0例。
2D-SSFSE MRCP 对胆道系统显示:1级
41例,2级19例,3级12例,4级5例;5级3例。
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间无显示差异(X2=0.93 P>0.05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肝内胆管和肝门
区胆管的显示3D MRCP 1级13例,2级5例,3级2例,4级0例,5级0例。
2D MRCP 分别为:1级7例,2级4例,3级3例,4级3例,5级5例。
两者间
有显著差异(X2=5.27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FRFFSE 和 2D
-SSFSE MRCP 均能较好地显示肝内外胆管病变,但在肝内胆管病变显示方面3D MRCP优于2D MRCP得到的图像。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成像原理技术参数
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water 2D and 3D imaging of scanning techn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wo kinds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maging is good or bad. Methods: 80 cases of pancreaticobilia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seases were examined and analysed by using 3D MRCP and2D MRCP analysed by double-blind method. Results: Among 80 cases , 3D - FRFFSE MRCP biliary display: rank 1 for 45 cases, rank 2 for 23 cases, rank 3 for 11 cases, rank 4 for 1 cases, rank 5 for 0 cases , 2D - FRFFSE MRCP biliary display: rank 1
for 41 cases, rank 2 for 19 cases, rank 3 for 12 cases, rank 4 for 5cases, rank 5 for 3 cases. comparison of the Both results have no difference (X2=0.93 P>0.05). But for intrahepatic bile ducts and liver bile duct show : 3D - FRFFSE MRCP biliary display: rank 1 for 13 cases, rank 2 for5 cases, rank 3 for 2 cases, rank 4 for 0 cases, rank 5 for 0 cases, 2D - FRFFSE MRCP biliary display: rank 1 for 7 cases, rank 2 for4 cases, rank 3 for 3cases, rank 4 for 3 cases, rank 5 for 5 cases , comparison of the Both results have have very big difference cases(X2=5.27 P<0.05)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3D MRCP images showed lesions in the intrahepatic bile ducts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2D MRCP.
【Key words】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maging principle technical parameters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现虽已成为临
床广为应用的胰胆道成像技术,在应用于观察胰胆管正常解剖和病理形态方面深受临床医生
和患者的欢迎,但因各种难以避免的因素存在,而使一些图像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
本研究
意在对目前主要使用的二维成像方法、三维成像方法两种成像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和
评价各种成像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比较合适的成像方法。
为临床更好地发现、诊断胆道疾病
提供可靠的参考。
1原始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临床怀疑胰胆管疾病而进行MRCP检查的病例80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12例,胆总管结石10例,肝门部胆管癌8例,胆总管癌9例,胆总管结
石22例;胰头癌10例,壶腹部癌9例,上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或ERCP证实。
病例年龄范
围32至84岁,平均58岁。
临床主要症状:右上腹不适,疼痛,厌油。
进行性黄胆和发热。
2检查方法
2.1方法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2D和3D扫描均采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型磁共振机,体表软
体线圈。
所有病例检查前4-6小时禁食、禁水。
检查者进机房后平卧在检查床上,放置体表
软体线圈,中心对准剑突。
先行常规上腹部屏气True FISP序列冠状位和横断位扫描;再行脂
肪抑制T1WI,T2WI横断位扫描;最终以True FISP序列冠状位为定位像,以True FISP序列横
断位为第二定位像设定斜冠状位;根据病变范围纠正取舍范围和角度,选取合适扫描参数进
行扫描。
先行屏气厚块二维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2D-SSFSE)MRCP成像;再行进行自由呼
吸三维斜冠状位稳态快速自旋回波(3D-FRFSE)MRCP成像,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方法
进行MRCP重建。
2.2 技术参数
斜冠状位多角度厚块屏气MRCP检查,主要技术参数为:TR=4500ms,TE=752ms,视野:350X350mm,矩阵:384×384,层间距:50%,厚层40mm,扫描时间为5s,采集次数1次,每
次可获得1幅MRCP图象,一般每个病例根据需要进行5-6次扫描,获得5-6幅MRCP图像。
自由呼吸三维斜冠状位稳态快速自旋回波(3D-FRFFS),多层投影技术的主要参数:
TR=1800ms,TE=678ms,视野:380×380,层间距: 50%,层厚:1.5-2.0mm,总层数40,扫描时间3:32分。
每隔10度得到一幅重建图像,共18幅。
2.3 影像评价
所有图像记录在胶片上,由2位影像科高年资主治医师在无病史的情况下双盲法进行独
立阅片,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如有分歧通过随后协商达成共识。
将胆道的显示情况分为5级,每级1分。
1级:胆道显示清晰,诊断明确;2级:胆道显示较清晰,诊断较明确;3级:胆道显示一般,诊断需参考平扫图像;4级:胆道显示较差,诊断需参考平扫图像;5级:
胆道显示很差,无法诊断。
2.4 统计学分析
比较2种MRCP成像方法的优劣,应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3结果
80例均一次性完成检查,无病例有明显异常反应。
厚块二维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2D-SSFSE)MRCP成像和自由呼吸三维斜冠状位稳态快速自旋回波(3D-FRFFSE)MRCP成像对80例胆道系统病变显示情况如表:
表1 2D-FRFFSE MRCP和3D-SSFSE MRCP对胆道病变显示情况
结果显示:对胆道系统病变的显示,2D-FRFFSE MRCP和3D-SSFSE MRCP间无明显差异
(X2=0.93,p>0.05)但对肝内胆管结石和肝门部胆管癌的显示,3D-FRFFSE MRCP优于2D-
SSFSE MRCP(P<0.05)而对其它部位的病变显示,3D-FRFFSE MRCP和2D-SSFSE MRCP间均
无明显差异(P>0.05)。
4MRCP的成像技术原理
MRCP应用适当的磁共振扫描序列和参数,可以获得重T2加权图像,腹部胰胆管内静止
或缓慢流动的液性结构信号很高,主要利用长TE长TR序列,长TE是MRCP成像成功的关键,采用长TE扫描技术使人体组织的横向磁化矢量因充分衰减而信号几乎为零;而静态液体具有长T2驰豫时间,横向磁化矢量衰减较少,因而在重T2加权上胆汁、胰液等流动缓慢或相对
静止的液体均呈高信号,而T2较短的实质器官及流动血液则表现为低信号,从而使胰胆管
显影获得较清晰MRCP图像,目前有2种成像方法。
一种是三维多层技术,用于产生多层薄
层图像,一般层厚为1.5~2.0mm,可对胰胆管系统进行简单而全面的观察。
另一种方法是二维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技术,单层的厚度一般为40mm,因而又被称为单次激发厚层MRCP技术。
有作者对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MRCP成像技术和标准的RARE、HASTE进行比较,认为评价是否存在异常胆管疾病的可信区间方面,高分辨率的RARE或HASTE明显优于
标准RARE或HASTE,本研究中三维多层投影的原始图象采用EXPRESS技术,并通过MIP后
处理方法进行重建。
三维薄层自由呼吸斜冠状位稳态快速自旋回波(3D-FRFFSE)MRCP成像优缺点在于:3D
的激励与采集方式都是针对整个采集块的进行的,可在一次采集中获得全部胰胆管成像信息。
然而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就是其采集时间相对较长,采集的图像易于受检查者主观因素和
呼吸运动频率的干扰;第二个缺点在于其很难完整地显示解剖信息,尤其对复杂解剖结构。
MIP重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陷,但仍不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MIP重建图像可能
因互相重叠而导致无法明确诊断胆管下端的疾病。
有学者认为,与屏气二维单次激发快速自
旋回波(2D-SSFSE)MRCP成像相比较,三维多层投射MIP重建的图像在显示小的管腔内病
变方面有所缺陷。
二维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2D-SSFSE)MRCP成像优缺点:优点在于能较清楚显示肝
外胆管病变,尤其对壶腹部以外胆总管、壶腹部胆总管、十二指肠边缘、胰头部胰管、胰体
部胰管、胰尾部胰管都能较清楚显示,用时短,一次成像需5秒钟,但须受检者在神志清楚
的状况下,良好屏气配合,如遇不能配合或屏气不佳者,可以让家属配合捏住鼻孔和捂住嘴巴,亦可得到同样效果。
另外,就我们此次的实验而言,3D-FRFFSE MRCP方式得到的图像在肝内胆管病变显和肝
门区胆管的显示示质量方面明显比2D-SSFSE MRCP方式得到的图像要清晰得多,1级:13例,2级:5例,3级:2例,4级:0例,5级:0例。
2D MRCP 分别为:1级:7例,2级:
4例;3级:3例,4级:3例,5级:5例。
两者间有显著差异(X2=5.27,P<0.05认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参见上表;我们考虑可能除了SNR的原因以外,还与3D-FRFFSE MRCP具有可重建性有关。
3D-FRFFSE MRCP可以根据临床的需要重建出任意旋转需要的角度,不需要病人屏气配合,这一点对于某些自身情况差等一些主观因素而不能良好配合和屏气的
患者来说,3D-FRFFSE MRCP 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既舒服又可靠的选择。
这些特点相对于
2D-SSFSE MRCP的不可重建性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对扫描技术人员和病人的依赖也相对较低。
当然,本次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在选择病例的时候,并没有针对单一
病种进行。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本次研究的代表性。
MRCP成像技术只是对胰胆管系
统进行显影,但对于小病灶的诊断有它的局限性;另外增加感兴趣区T1WI和T2WI脂肪抑制
加薄层扫描,加做弥散加权(Diffusion weighted image) 序列,将有利于疾病鉴别诊断及检查结
果准确显示。
这些,也将是我们下一步将要实践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卢廷,张雪哲.磁共振水成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9:14-15.
[2]刘定西,于群.医学影像丛书MR成像分册[M].湖北科学出版社,1999.
[3]陆建平,刘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