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绿色通道的火眼金睛tc-scan绿色通道快检设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通道的“火眼金睛”
文/图曲海波沈琐
为建立顺畅、便捷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支持鲜活农产品运销,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1月,国务院七部委联合下发《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起,交通运输部单独或会同相关部委分别在2002年7月、2007年12月、2008年10月和12月,以及2009年12月,先后五次发布了有关“绿色通道”政策的有关通知。

在2010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三部委又一次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严格执行国务院的决策要求。

不折不扣的落实好免收车辆通行费等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鲜活农产品流通成本,服务群众生活。

绿色通道政策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发展,改善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在巨大经济利益诱惑面前,开始有部分运输业户开始假冒鲜活农产品偷逃通行费,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影响了道路运输秩序,影响了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也妨碍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可喜的是,一种新的绿色通道运输车辆快速检测系统的面试,有望改变业内这种尴尬的状况。

系统的由来
目前公路行业对绿色通道车辆的检查,主要采取人工抽查、望闻问切、车辆衡重、雷达、背散射、轮廓检查等方法,但都存在种种问题,无法满足“绿色通道”车辆检查要求,如不有效解决该问题,将给国家和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带来损失,而且易引发运营单位管理问题。

迫切需要有效的检查设备和手段,对打击假冒绿色通道车辆行为、保障绿色通道政策有效实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在2010年11月26日三部委联合印发的紧急通知的文件中,就强调了要加强和规范检测工作,以提高“绿色通道”通行效率。

根据工作需要,在“绿
色通道”收费道口配备数字辐射成像检测设备,逐步建立以自动检测为主、人工查验为辅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检测体系,利用科技手段。

尽可能的缩短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查验时间,提高合法运输车辆的通行效率。

重点打击假冒鲜活农产品车辆骗逃通行费等违法行为,确保运输行业公平竞争和运输市场秩序稳定。

为此,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河北省唐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核研院等单位共同研发全国首套“TC-SCAN射线透视成像绿色通道车辆检查系统”,并在唐津高速丰南西收费站投入运行,该系统的诞生,解决了我国绿色通道车辆检测的难题。

该系统主要是利用射线辐射成像技术原理,实现对满载货物车辆的透视成像。

虽然是首次应用于高速公路领域,但其实使用该技术原理的大型车辆/集装箱检查系统早已在国内外海关、港口领域广泛应用。

该技术来源于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在90年代初,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但走私活动日益猖獗,中国海关迫切需要大量装备集装箱检测系统,为此由清华大学核研院、工物系、物理系联合进行加速器型集装箱检测系统国家“八五”科技攻关,95年完成首台国产加速器型集装箱检测系统样机,96年通过国家科委验收获得国家八五攻关重大成果奖,“八五”攻关成果表明,加速器型集装箱检测系统性能优良,但造价高、占地大、复杂性高,为此清华大学核研院进行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研发,97年完成系统样机,并被评定为国家“九五”攻关19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系统技术原理
TC-SCAN 车辆//集装箱射线透视成像技术为国家“八五”和“九五”重大攻关成果,围绕该技术研发、制造的各类检查产品在海关和港口已广泛使用多年。

利用射线辐射成像原理,射线源发出的扇形射线穿透封闭车厢和内部货物,被另一侧探测器接收。

由于物品不同部位密度不同,因此对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则探测器输出的信号强弱也不同,将强弱不同的信号经图像处理后,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就形成了车辆内部物品的轮廓和形态,通过视线查看就可知封闭车厢内装载物品。

原理如图1所示。

计算机水果
图3 电子产品与农产品混装
从以上检测图像中,可查看到封闭车厢内水果和其他物品存在明显的区别,因此借助射线辐射成像免开箱检查技术,可实现对“绿色通道”车辆的检查。

系统在交通领域应用
依据交通部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解决海上滚装运输安全,有效杜绝安全隐患的指示精神。

2004年9月22日交通部在京召开渤海湾客滚运输车辆安全检测系统专家论证会,确认TC-SCAN集装箱检查设备的技术能够满足滚装运输车辆安全查验的要求,2005年4月全国第一套TC—SCAN钴60滚装运输车辆安检系统在山东省烟台港投入运行,试点项目运行期间共检查车辆60938辆,查处可疑车辆11714辆,拒载250辆。

至今,已在渤海湾、琼州海峡、长江三峡各滚装码头成功广泛使用,有效保障了船舶和航运的安全。

系统检查有效性
2010年3月底全国第一套射线透视成像绿色通道检查系统在河北省唐津高速公路投入试运行,运行初期查获大量假冒绿色通道车辆,根据唐津公司数据统计,在唐津高速安装绿通车辆检查设备2010年3月-9月6个月期间,与唐津高
速联网全路网绿通车流量增加17.88%,唯唐津段绿通车流量下降9.3%。

全网绿通车免费损失增加了12.1%,唯唐津段下降了33.38%。

而设备安装地丰南西收费站,自安装设备后绿色通道车辆较同期日均减少120台次,减幅达38.70%。

较未安装设备前月份日均减少110台次,减幅36.67%,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当前假冒绿通车辆给运营单位带来的损失。

系统安全性
与常规机电产品不同,该检查系统为含射线源的大型检查设备,以往主要应用于海关缉私、安保反恐领域,其中最核心的不是核电子学技术和机械控制等设备,而是所包含辐射安全联锁系统是否成熟可靠,而这些关键技术必须经过多年的安全经验积累和大量的产品实践验证,才能证明了系统的安全性、成熟性、可靠性,才能保障在系统长期使用过程中,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因此该产品技术门槛高,全世界仅有德国、美国、中国拥有该技术。

依托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成果,华力兴公司独有的TC-SCAN辐射防护、安全联锁装置自1999年起开始应用到TC-SCAN各系列车辆/集装箱检查系统中,在国内外海关、港口领域广泛应用,并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车辆安检,其辐射防护、安全联锁装置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验证,经受过各种复杂环境条件考验,能可靠、稳定运行,保障人员、环境安全。

TC-SCAN绿色通道检查系统还通过了国家级实验室资质单位的检测认证、通过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组织的专家组技术论证、通过了多个省级环保部门的评价、审批,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要求,也说明了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已在唐津高速丰南西收费站稳定运行了1年多的时间,说明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