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老师再见了》含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编辑专员:
大班音乐教案《老师再见了》含反思
教学对象:大班幼儿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体验离别的情绪,学会表达感恩和再见。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 学会歌曲《老师再见了》的歌词和旋律。

2. 能够用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理解歌曲的意义,体验离别的情绪。

2. 集体合作完成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包括歌曲《老师再见了》的歌词和旋律。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动作卡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5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离别的看法。

二、歌曲学习(10分钟)
1. 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老师再见了》,并播放歌曲。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注意教导幼儿正确的歌词和旋律。

3.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意义。

三、动作编排(5分钟)
1. 教师根据歌曲的节奏,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拍手、摆动等。

2. 教师将动作卡片分发给幼儿,并教授他们如何根据卡片上的动作进行表演。

3. 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表演,注意指导幼儿的动作准确性。

四、实践活动(10分钟)
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分组演唱等。

2.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3.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活动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音乐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教学活动以歌曲《老师再见了》为主题,通过热身活动、歌曲学习、动作编排、实践活动和总结与反思等环节,让幼儿体验离别的情绪,学会表达感恩和再见。

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

但在动作编排和实践活动环节,
部分幼儿表现出动作不准确和配合度不高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幼儿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六、教学延伸(5分钟)
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老师再见了》的延伸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共同分享幼儿的学习成果。

七、家园共育(5分钟)
1. 教师与家长交流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2. 教师向家长提出建议,鼓励家长在家陪伴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如一起唱歌、跳舞等。

八、教学评价(5分钟)
1. 教师对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歌唱能力、动作协调性和集体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2.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评价,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教学总结(5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音乐活动的收获和经验。

2. 教师强调音乐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幼儿继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十、课后反思(教师)
和不足。

2.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活动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
1. 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老师再见了》的延伸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共同分享幼儿的学习成果。

家园共育:
1. 教师与家长交流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2. 教师向家长提出建议,鼓励家长在家陪伴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如一起唱歌、跳舞等。

教学评价:
1. 教师对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歌唱能力、动作协调性和集体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2.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评价,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总结:
1.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音乐活动的收获和经验。

2. 教师强调音乐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幼儿继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课后反思:
和不足。

2.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活动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十一、教学拓展(5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探讨离别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例如在家庭、朋友间的离别。

2. 教师鼓励幼儿创作简单的离别歌曲或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十二、学生作品展示(5分钟)
1. 幼儿展示他们在延伸活动中制作的手工或绘画作品,分享创作思路。

2. 教师和同学们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十三、教学反馈(5分钟)
1. 教师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教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十四、教学资源整合(5分钟)
1. 教师整理本次教学活动所使用的资源,包括音乐、动作卡片等。

2. 教师计划如何重复利用或更新这些资源,以提高教学效率。

十五、教学计划预告(5分钟)
1. 教师预告下一节音乐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幼儿的期待感。

2.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经历,增进家庭互动。

教学拓展:
1. 探讨离别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例如在家庭、朋友间的离别。

2. 创作简单的离别歌曲或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作品展示:
1. 展示在延伸活动中制作的手工或绘画作品。

2. 分享创作思路,接受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馈:
1.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教学资源整合:
1. 整理本次教学活动所使用的资源。

2. 计划如何重复利用或更新这些资源,以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计划预告:
1. 预告下一节音乐课的主题和内容。

2.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经历。

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文教案主要针对大班音乐教学活动《老师再见了》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幼儿体验离别的情绪,学会表达感恩和再见,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让幼儿学会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歌曲的意义,体验离别的情绪,以及集体合作完成音乐活动。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案通过热身活动、歌曲学习、动作编排、实践活动、教学拓展、学生作品展示、教学反馈、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计划预告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使得他们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掌握歌曲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方法上,教案注重通过互动、创作、展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案还关注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以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