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广州越秀区培正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
B.若v2<v1,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一定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C.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返回到右端,则返回右端时物体的速率一定为v2
D.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返回到右端,则返回右端时物体的速率一定为v1
9、CD
【解析】A.由图可知0~t1斜率一直减小,即加速度一直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摩擦力f保持不变,则外力F一直减小,故A错误
B.t1时刻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则
外力F不为零,故B错误
CD.在t1~t2秒内,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摩擦力f保持不变,若F与速度同向,有:
得F减小;若F与速度反向有:
得F增大,故C正确,D正确.
10、AD
【解析】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500N,表示人的重力为500N,所以人的质量为50kg;电梯运动时体重计示数600N表示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为600N,由牛顿第二定律
N-mg=ma
解得
方向向上,所以电梯可能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故选AD。
11、BCD
【解析】两个力合成时,合力的范围为F1+F2≥F合≥|F1-F2|,则可知6N和7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13N≥F合≥1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产生的加速度a=F/m可知,该合力作用在2kg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的范围为:6.5m/s2≥a≥0.5m/s2。
D、根据“功能原理”可知,除碎片的重力外其它力即为阻力做的功等于碎片机械能的变化,故D错误
【点睛】应明确“功能原理”是指:除重力以外其它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3、D
【解析】ACD.手拿起玻璃瓶,使瓶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则瓶子竖直方向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据牛顿第二定律,汽车刹车所受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故B错误;
C.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发生位移大小为
由 可得汽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C错误;
D.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从驾驶员发现行人道汽车刹车共需2.5s,故D正确;
故选AD。
8、AC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 ,故A正确;根据速度公式可以知道到达P点时间为: ,故选项B错误;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 ,故C正确;则经过P、Q电线杆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项D错误
D.在t1~t2秒内,外力F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10、一人站在电梯内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500N.若电梯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600N,则电梯的运动可能为( )
A.加速向上,加速度大小为2m/s2B.减速向上,加速度大小为2m/s2
C.加速向下,加速度大小为2m/s2D.减速向下,加速度大小为2m/s2
B.竖直上抛过程中的木箱只受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正确;
C.物体加速度向下为失重状态,所以升降机的加速度向下,可能加速下降,也可能减速上升,C错误。
故选B
5、B
【解析】AB.人随扶梯一起斜向上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沿扶梯向上,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则该顾客受到的支持力比重力大,故A错误,B正确;
(2)乙同学设计 实验如图乙所示,水平长木板上固定有 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物块通过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实验时,多次改变砂桶中砂的质量,每次都让物块从光电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多组测力计的示数 及对应的物块在两光电门之间运动的时间 ;在坐标系中作出 的图线如图丙所示,测得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 。若本实验中物块的质量不能测出。则该同学还应该测出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根据该测量物理量及图线信息,可知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式是s=2t(1+t),则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分别是()
A 0.4m/s,4m/s2B.2m/s,2m/s2
C.2m/s,1m/s2D.2m/s,4m/s2
2、2013年2月15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它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碎片,形成了所谓“陨石雨”.假定某一碎片自爆炸后落至地面并陷入地下一定深度过程中,其质量不变,则( )
A.速度值前面的正、负号与速度大小无关,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
B.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由于两质点的速度一正一负,故两质点做相向运动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
17、(12分)在消防演习中,消防队员通过一根竖直的长绳从楼房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一段时间落地.某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轻绳对消防队员的作用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消防队员质量m=60kg,消防队员脚一触地其与长绳作用力即为零,g取10m/s2.求:
11、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6N和7N的共点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10 m/s2B.6 m/s2
C.2 m/s2D.5 m/s2
12、如图所示,一粗糙 水平传送带以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速率v2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完全失重就是重力完全消失
5、如图所示,某顾客站在商场里自动扶梯上从1楼到2楼。假设扶梯做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顾客受到的支持力比重力小
B.该顾客受到的支持力比重力大
C.该顾客不受到电梯提供的摩擦力
D.该顾客受到电梯提供的摩擦力方向沿电梯运行方向向上
6、北京时间10月13日,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获2014女排世锦赛亚军.主攻手惠若琪扣球跳起可分为下蹲、蹬地(加速上升)、离地上升、下落四个过程,下列关于她蹬地(加速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2、B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涉及到“机械能变化”的问题时,应用“功能原理”讨论,涉及到“动能变化、动能增量”问题时应用动能定理进行讨论;
【详解】A、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碎片动能的增量应等于重力和阻力做功的代数和,所以重力做的功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动能定理,碎片在陷入地下的过程中重力与阻力的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量,故C错误;
A.汽车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发生位移大小为5m
B.汽车刹车所受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C.汽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D.从驾驶员发现行人到汽车停止共需2.5s
8、汽车自A点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的加速度是2m/s2,途中分别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P、Q电线杆相距50m,车经过电线杆Q时的速度是15m/s,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该碎片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B.该碎片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C.该碎片在陷入地下的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小于动能的改变量
D.该碎片在整个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机械能的减少量
3、如图所示,手拿着玻璃瓶,使瓶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瓶的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子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消防员在下滑过程中 最大速度;
(2)楼房的高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D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 at2,即可得到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 at2,可知:v0=2m/s, a=2,得:a=4m/s2,故选D
B.手对瓶子的压力越大,则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越大
C.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瓶子受到 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有关超重和失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
B.不计空气阻力,竖直上抛的木箱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必定处于下降过程
15、(12分)如图所示,小车的顶棚上用绳线吊一小球,质量为m,车厢底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当小车沿水平面匀加速向右运动时,小球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木块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2)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6、(12分)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4m/s,则
14、(10分)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放于粗糙的水平面上,现在给物体施一水平力F,使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运动2s时将水平力F撤去,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水平力F=_________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g=10m/s2)。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
A.汽车经过P点的速度是5m/s
B.经过7.5s汽车运动到P点
C.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是5s
D.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平均速度是12m/s
9、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0~t1秒内,外力F的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的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A.两过程中她都处于超重状态,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两过程中她都处于失重状态,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前过程为超重,后过程为完全失重,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前过程为完全失重,后过程为超重,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7、AD
【解析】A.汽车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生位移大小为
B.手用力捏只是增大了瓶子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始终与重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故选D
【点睛】用手握住瓶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再根据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B
【解析】AD.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AD错误;
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6分)甲、乙两同学均设计了测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
(1)甲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长直木板A的质量为 ,质量为 的物块 放置在木板A上, 为物块 右端连接的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从 的下方水平抽出,通过 的示数 即可算出动摩擦因数。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能测出___________(选填“A与 ”或“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
C.人随扶梯一起斜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人相对于扶梯有向后运动趋势,人要受到扶梯的静摩擦力,故C错误;
D.如图所示,人相对于扶梯有向后运动趋势,所以顾客受到电梯提供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前,故D错误。
故选B。
6、C
【解析】在蹬地的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从而使人产生向上的加速度,所以此时人处于超重状态;当离开地面后,地面对人就没有作用力了,此时只受重力作用有向下的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为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A.10 m/s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A.两过程中她都处于超重状态
B.两过程中她都处于失重状态
C.前过程 超重,后过程为完全失重
D.前过程为完全失重,后过程为超重
7、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止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若v2<v1,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一定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C.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返回到右端,则返回右端时物体的速率一定为v2
D.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返回到右端,则返回右端时物体的速率一定为v1
9、CD
【解析】A.由图可知0~t1斜率一直减小,即加速度一直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摩擦力f保持不变,则外力F一直减小,故A错误
B.t1时刻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则
外力F不为零,故B错误
CD.在t1~t2秒内,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摩擦力f保持不变,若F与速度同向,有:
得F减小;若F与速度反向有:
得F增大,故C正确,D正确.
10、AD
【解析】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500N,表示人的重力为500N,所以人的质量为50kg;电梯运动时体重计示数600N表示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为600N,由牛顿第二定律
N-mg=ma
解得
方向向上,所以电梯可能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故选AD。
11、BCD
【解析】两个力合成时,合力的范围为F1+F2≥F合≥|F1-F2|,则可知6N和7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13N≥F合≥1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产生的加速度a=F/m可知,该合力作用在2kg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的范围为:6.5m/s2≥a≥0.5m/s2。
D、根据“功能原理”可知,除碎片的重力外其它力即为阻力做的功等于碎片机械能的变化,故D错误
【点睛】应明确“功能原理”是指:除重力以外其它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3、D
【解析】ACD.手拿起玻璃瓶,使瓶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则瓶子竖直方向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据牛顿第二定律,汽车刹车所受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故B错误;
C.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发生位移大小为
由 可得汽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C错误;
D.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从驾驶员发现行人道汽车刹车共需2.5s,故D正确;
故选AD。
8、AC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 ,故A正确;根据速度公式可以知道到达P点时间为: ,故选项B错误;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 ,故C正确;则经过P、Q电线杆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项D错误
D.在t1~t2秒内,外力F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10、一人站在电梯内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500N.若电梯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600N,则电梯的运动可能为( )
A.加速向上,加速度大小为2m/s2B.减速向上,加速度大小为2m/s2
C.加速向下,加速度大小为2m/s2D.减速向下,加速度大小为2m/s2
B.竖直上抛过程中的木箱只受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正确;
C.物体加速度向下为失重状态,所以升降机的加速度向下,可能加速下降,也可能减速上升,C错误。
故选B
5、B
【解析】AB.人随扶梯一起斜向上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沿扶梯向上,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则该顾客受到的支持力比重力大,故A错误,B正确;
(2)乙同学设计 实验如图乙所示,水平长木板上固定有 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物块通过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实验时,多次改变砂桶中砂的质量,每次都让物块从光电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多组测力计的示数 及对应的物块在两光电门之间运动的时间 ;在坐标系中作出 的图线如图丙所示,测得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 。若本实验中物块的质量不能测出。则该同学还应该测出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根据该测量物理量及图线信息,可知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式是s=2t(1+t),则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分别是()
A 0.4m/s,4m/s2B.2m/s,2m/s2
C.2m/s,1m/s2D.2m/s,4m/s2
2、2013年2月15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它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碎片,形成了所谓“陨石雨”.假定某一碎片自爆炸后落至地面并陷入地下一定深度过程中,其质量不变,则( )
A.速度值前面的正、负号与速度大小无关,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
B.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由于两质点的速度一正一负,故两质点做相向运动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
17、(12分)在消防演习中,消防队员通过一根竖直的长绳从楼房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一段时间落地.某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轻绳对消防队员的作用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消防队员质量m=60kg,消防队员脚一触地其与长绳作用力即为零,g取10m/s2.求:
11、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6N和7N的共点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10 m/s2B.6 m/s2
C.2 m/s2D.5 m/s2
12、如图所示,一粗糙 水平传送带以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速率v2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完全失重就是重力完全消失
5、如图所示,某顾客站在商场里自动扶梯上从1楼到2楼。假设扶梯做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顾客受到的支持力比重力小
B.该顾客受到的支持力比重力大
C.该顾客不受到电梯提供的摩擦力
D.该顾客受到电梯提供的摩擦力方向沿电梯运行方向向上
6、北京时间10月13日,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获2014女排世锦赛亚军.主攻手惠若琪扣球跳起可分为下蹲、蹬地(加速上升)、离地上升、下落四个过程,下列关于她蹬地(加速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2、B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涉及到“机械能变化”的问题时,应用“功能原理”讨论,涉及到“动能变化、动能增量”问题时应用动能定理进行讨论;
【详解】A、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碎片动能的增量应等于重力和阻力做功的代数和,所以重力做的功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动能定理,碎片在陷入地下的过程中重力与阻力的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量,故C错误;
A.汽车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发生位移大小为5m
B.汽车刹车所受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C.汽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D.从驾驶员发现行人到汽车停止共需2.5s
8、汽车自A点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的加速度是2m/s2,途中分别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P、Q电线杆相距50m,车经过电线杆Q时的速度是15m/s,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该碎片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B.该碎片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C.该碎片在陷入地下的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小于动能的改变量
D.该碎片在整个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机械能的减少量
3、如图所示,手拿着玻璃瓶,使瓶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瓶的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子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消防员在下滑过程中 最大速度;
(2)楼房的高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D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 at2,即可得到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 at2,可知:v0=2m/s, a=2,得:a=4m/s2,故选D
B.手对瓶子的压力越大,则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越大
C.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瓶子受到 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有关超重和失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
B.不计空气阻力,竖直上抛的木箱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必定处于下降过程
15、(12分)如图所示,小车的顶棚上用绳线吊一小球,质量为m,车厢底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当小车沿水平面匀加速向右运动时,小球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木块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2)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6、(12分)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4m/s,则
14、(10分)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放于粗糙的水平面上,现在给物体施一水平力F,使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运动2s时将水平力F撤去,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水平力F=_________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g=10m/s2)。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
A.汽车经过P点的速度是5m/s
B.经过7.5s汽车运动到P点
C.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时间是5s
D.汽车经过P、Q电线杆的平均速度是12m/s
9、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0~t1秒内,外力F的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的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A.两过程中她都处于超重状态,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两过程中她都处于失重状态,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前过程为超重,后过程为完全失重,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前过程为完全失重,后过程为超重,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7、AD
【解析】A.汽车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生位移大小为
B.手用力捏只是增大了瓶子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始终与重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故选D
【点睛】用手握住瓶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再根据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B
【解析】AD.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AD错误;
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6分)甲、乙两同学均设计了测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
(1)甲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长直木板A的质量为 ,质量为 的物块 放置在木板A上, 为物块 右端连接的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从 的下方水平抽出,通过 的示数 即可算出动摩擦因数。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能测出___________(选填“A与 ”或“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
C.人随扶梯一起斜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人相对于扶梯有向后运动趋势,人要受到扶梯的静摩擦力,故C错误;
D.如图所示,人相对于扶梯有向后运动趋势,所以顾客受到电梯提供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前,故D错误。
故选B。
6、C
【解析】在蹬地的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从而使人产生向上的加速度,所以此时人处于超重状态;当离开地面后,地面对人就没有作用力了,此时只受重力作用有向下的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为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A.10 m/s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A.两过程中她都处于超重状态
B.两过程中她都处于失重状态
C.前过程 超重,后过程为完全失重
D.前过程为完全失重,后过程为超重
7、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止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