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构建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情景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构建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情景的方法
长期以来,关于思想品德学科的内容,很多学生会认为比较枯燥、乏味的感觉。

我们作为一线农村思想品德教师一直尝试着各种努力,想尽办法使我们的课堂情景充满活力,使其对学生有吸引力、有趣味性。

那么,如何为农村中学生构建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情景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山区教学实践,并参考了其它方面的积极做法,浅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与大家共勉。

1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打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师生关系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由于留守学生比较多,平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多地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

每个学生内心都有自己的想法,渴望父母和老师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他们,独立意识比小时候明显得到增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掌握不同的沟通艺术与技艺,不断增强亲和力,设法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这样师生才能心相通、情相连,共同构筑师生情感的桥梁!
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打造,为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了前提条件。

只有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有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打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亲近学生,学生同样也会尊重他、亲近他,教与学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也是教好思想品德、学好思想品德的关键。

2 激发学习动机,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不仅要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更主要的是教师要做到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

学习思想品德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形成的。

因此,只有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语
言本身的实用功能,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无数实践表明,一个人如果学习得到进步了,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便会激发无止境的追求欲望和动力。

教师要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力争创造平等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分享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从而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就会孕育学习兴趣。

3 努力构建有效情景,把活力带进课堂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积极的互动过程。

在实施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想品德课堂的主人,让思想品德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有效的情景,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要以新课标为理念,紧紧围绕以创设积极有效教学情境为中心,讲究思想品德新教材课堂教学情景的教学策略。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自信,同时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

教师的表情、运作要自然优美,抑扬顿挫的语调去设计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并自觉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这样,教与学才能达到趋于完美的预期效果。

由于农村中学生年知识面比较狭窄,加上生活经验比较贫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感性认识着手,充分运用身边的生活和社会现象,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去感悟和实践。

可见,情境创设得巧妙,再结合上学生们的兴趣,两者达到完美结合,一定能让思想品德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4 提倡课堂组织灵活化,教学方法多样化
组织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师上好课的一个基本条件。

要扎实提高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科学地安排课的结构,优化教学过程。

我们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比如说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主要是围绕法律知识展开,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生活中、社会中的一些现实案例给学生探究,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一种更为轻松、热烈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积极能动地参与学练。

教学方法是教学系统中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及其与教材的载体和桥梁。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农村大
部分中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受外界不良诱惑的影响较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加上注意力较缺乏稳定性,情感易变等因素,导致学习兴趣也比较低。

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须充分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教学,经常变换教学方法,每上一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养成自觉的行动,使他们的情感更加深刻、更加持久。

5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动评价人性化
课堂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达到以评促教和促学的双重效果。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特别讲究评价策略和方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人,积极推动评价人性化,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用事实说话,不带任何偏见,恰如其分地把握评价的时机,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评价方法,全面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使学生如鱼得水,让课堂充满无穷活力。

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智能,充分展示课堂评价的独特魅力,成功开启学生心灵与智慧之门,以便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总之,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和效益,需要构建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情景。

它既是现代中学生所需要的,也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所追求的,需要我们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继续不懈地探索和努力地实践!
参考文献
[1] 廖晓红.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84-86.
[2] 夏卫东.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5(3):75-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