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盎(àng)司 扒(pá)窃? 一打(dá)笔 锃(zèng)光瓦亮
B.薄(bò)荷? 找茬(chá) 炸(zhá)酱面? ?量(liáng)体裁衣
C.处(chǔ)方? 淬(cuì)炼 ?潜(qián)规则 ?霓裳(shāng)羽衣
D.龋(jù)齿 眼睑(jiǎn)? ?牛皮癣(xuǎn) ?丢车(jū)保帅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是( ?)
? A.搬入新居后,孩子经常剧烈咳嗽,扁桃体发炎,且久治不愈;盛先生因而怀疑房子装修污染所致,经专业机构检测,发现原凶竟是甲醛超标三倍的地板。
B.面对突如其来的冰雪灾情,电力、交通、公安等系统的干部职工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诠释着“责任”这沉甸甸的字眼。
C.哪些传统是可以与现代文明并行不背的,哪些又是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实际要摧毁现存一切文明规则的:这些我们都必须洞察。
D.欧洲某些国家经济萧条,财政入不敷出,失业率高居不下,在这样的状况下,承诺将在短时间内增强国力、改善民生无异于天方夜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基础教育从PISA(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全球领先”的排名,而是继续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让所有学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的信心。
B.同学中哪家生活困难,谁睡眠不好,作为班长的李曼都一清二楚,正因为她咸吃萝卜淡操心,有一副90后孩子少有的热心肠,所以深得大家赞赏。
C.与大型百货商店相比,超市里的商品同样林林总总,而顾客在超市选购物品时更为自由从容,更需要具有对商品质量辨别的能力。
D.语速适中,抑扬顿挫,是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倘若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快人快语,就会使学生的“耳朵”跟不上教师的“嘴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严肃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以及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职务犯罪。
B.尽管经济学家和战略分析家更看重硬实力,但一个大国的影响力往往也可以通过传媒这一软实力体现,印度便被西方媒体誉为是“软实力超级大国”。
C.随着电影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日益紧密,因一部影片而影响出品公司的股价,《私人定制》不是首例,《泰》就曾导致光线传媒的股价出现波动。
D.国土资源部领导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缩减发放稀土采矿证,是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决定的。
5.填入横线处的诗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说,美好的事物常常是短暂的,欲留而不得,因此要学会珍惜。
诗句“”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A.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B.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6.,要求答题。
(分)
(1) 简要说明用字母“T”来命名这类人才的理由。
(分)
(2)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T’型人才”的。
(不超过0字)(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0分)
时光涂抹的油漆
---周玉洁
在城西我家老屋里,放着一把木质的老圈椅。
估计打那把太师椅的木匠手艺不精,也或许因为木料的欠缺或是因为贫寒人家用,不必那么精细。
所以那太师椅的椅背和扶手连在一起,被简化成了一个半圆。
靠背是无屏的,省了雕花镂空的工艺,甚至连漆也不上了。
据我奶奶说,不上漆有不上漆的讲究,因为那椅子的木料是上好的黄花梨木。
我注意到那椅子的时候,它已经很老了。
已失去了木料的本色,成了黑褐色。
它油光满面,稳重敦实,通体泛出柔和的光泽,好像是从榨油坊脱胎换骨一般,油汪汪,亮闪闪。
我爸爸说,它亮,是因为它被镀上了几层时光。
它被我老老太爷的大手抚摸了几十年,被我太爷爷的长布衫打磨了
几十年,还有我奶奶,生前也是爱坐这把椅子的。
每当有人提起我太爷爷,总是会扭头四处找我,我大姑姑就曾点着我的脑门,咬牙切齿地笑着说:“就数你划算,看看这帮老的小的,老太爷子当年抱过谁?就你,整天把你兜在长布衫里,坐在老圈椅上,把你当个稀奇宝。
”
我怎么不记得了呢?我当然不记得这些。
可表姐坚持说我应该记得。
那时候老太爷时常抱着我,在圈椅上打瞌睡,我在他怀里也睡得打呼噜。
即便是老太爷已经老得不省人事了,还是抱着我,用长衫的下摆裹着我,整天坐在圈椅里,谁进来都不瞧一眼,唯有我哭时,他才抬抬眼皮。
可那时我仅仅不到两岁啊,我如何能记得?
这样的争论之后,我开始远远地看在圈椅里打盹的奶奶。
我蹲在墙角看着她蓝布的大襟衣裳,和袖筒里露出的枯柴样的手,如何扶着扶手。
我以此想象老太爷抱着我打瞌睡的样子,想那苍老的身躯是如何搂着一个娇嫩的小人儿安然入睡的。
老太爷有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山羊胡子,五官清瘦,穿着长衫,坐着。
照片上的那个老人如此陌生,可他坐的那把椅子却那么熟悉,是那把老圈椅。
我坐在那宽大的椅子上,双脚离了地,背靠着椅背,手抚着扶手。
我闭着眼睛,试图在幻想中去寻找老太爷的呼吸,体味那曾当了我摇篮的长衫的衣襟;有时也去回想奶奶坐在这圈椅上给我讲过的故事和那些老掉牙的儿歌。
我屡屡落空,被突然的惊骇吓倒。
老老太、老太爷、奶奶都曾安详地坐过这把椅子,可是现在,他们竟然都不在了,他们什么时候离开的?他们去了哪里?
我从椅子上跳下来,仔仔细细地查找,椅座的缝隙、椅子腿的木楔、扶手上隐隐的纹理,我看得那么仔细。
那椅子散发出一股气味儿,那是复杂的混合。
我深吸一口气,辨出里头有秋雨绵绵的季节湿漉漉的落叶,有翻开一本发霉的旧书时飘出的淡淡油墨,有壁橱里经年的棉絮,有尘土、有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太多气息。
我的嗅觉好像出了问题,有点喘不过气来。
就在那时,爸爸问我,“你在找什么?”
“找老老太、太爷爷和奶奶。
”我说,“他们坐这椅子那么久,怎会什么痕迹也不留下?”
爸爸楞楞地看着我,忽然转身去找了一把小刀来。
他蹲在我身旁,用锋利的刀刃在老圈椅的扶手上刮了一下。
刀片上有一层黑色的污垢,而那被刮过的地方露出了清新的黄色,那么嫩的木色,鲜亮、刺眼。
“看看,那些老辈们留下的。
”爸爸笑着,指着刀片上的那团黑,开玩笑般地说,“他们留下的垢痂。
”
我被他脸上的笑激怒了,鼻子一酸,眼泪就要掉下来。
那个无情的人,竟然这样去说我们逝去的亲人们。
我甩开他的胳膊,愤愤地。
可是他依然笑着,“这是他们拿时光给这椅子上的漆。
”
爸爸在我愤怒地走开后,独自坐在了圈椅上,他的双手捂着眼睛坐了很久。
妈妈说,我走后,他几乎哭出了声。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他对着我要笑,背着我却哭。
因为那时,我还是个孩子,还不能明白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无望的思念,他无法对一个孩子描述死亡的残酷和时间的无情。
他笑得虽然很蹩脚,那玩笑也开得不合时宜。
但从那以后,我再坐那圈椅时,却从未因为想起老老太、太爷爷和奶奶而惊骇。
我不再去找他们留下的痕迹,在我的脑海中没有关于死亡的任何蛛丝马迹。
我安然地蜷在圈椅上,嘴里含着一粒冰糖,懒洋洋地看书。
时钟滴答滴答,光线透过窗棂照进来,很静谧,很祥和,我觉得一切都那么好,那么好……
11.概括文章第2段中描写的老圈椅的特点及效果。
(4分)
12.分析文中2个画线句的深层含义。
(4分)
(1)我屡屡落空,被突然的惊骇吓倒。
(2分)
(2)我不再去找他们留下的痕迹,在我的脑海中没有关于死亡的任何蛛丝马迹。
(2分)
13. 文中多次提到“油漆”、“气息”、“痕迹”,有什么艺术效果? (6分)
14. 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20分)? 叶嘉传? ?---苏轼? ?叶嘉①,闽人也。
其先处上谷。
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
”茂先葬郝源,子孙遂为郝源民。
? ?至嘉,少植节操。
或劝之业武。
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②,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③遣诣京师。
?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
嘉未就,亲至山中,为之劝驾,始行。
天子见之,曰:“吾久饫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
”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 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
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
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
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
颜色,久之,曰:“叶嘉真清白之士也。
其气飘然,若浮云矣。
”遂引而宴之。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
《书》曰:启乃心,沃朕心。
嘉之谓也。
”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由是宠爱日加。
?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
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
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
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思困,颇思嘉。
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
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
”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多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闽之居者又多,而郝源之族为甲。
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
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注】①叶嘉:叶之嘉者,指茶叶。
②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
“茶圣”。
③传:传车,驿站的车马。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劝之业武? 业
:从事;以……为业 B.吾久饫卿名? 饫:饱。
指所闻已多? C.计欲倾之? 倾:倾慕 D.神思困?:疲倦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其试哉!?其可怪也欤? B.不觉洒然而醒?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嘉之谓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上以不见嘉月余?愿以十五城请易壁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介绍了叶嘉的家世,他的原籍是福建,祖先曾居上谷
,曾祖父茂先迁居武
夷,死后葬在郝源,从此茂先的子孙都成了郝源人。
? B.叶嘉出身布衣,从小树立气节操守。
因品行出众被皇上征召入朝,在朝中他宠辱不
惊,气度非凡,敢于直谏,忠心报国。
? C.本文表面写人,实际写茶叶。
通篇无一“茶”字,却又无处无茶,从茶的历史到茶
的采摘、制作、品质、功效,其中蕴含着丰厚的茶文化内涵。
? D.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同时也
通过对叶嘉生平的叙述,劝诫人们对名利不必汲汲以求,而应功成身退。
18.用“/”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多
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2)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0---21题(7分)
泛舟---(明)薛蕙
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
晚棹沿流急,春衣逐吹轻。
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
20.这首诗记述了 (季节)泛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2分)
21.这首诗的颔联“藏”和“乱”字是诗眼,结合全诗分析其妙处。
(5分)
(三)经典诗文填空。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劝学》)
(2)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3) ,佳木葱茏而可悦。
,木遭之而叶脱。
(欧阳修《秋声赋》)
(4)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5)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材料一: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 材料二:小时候,得到一块糖果便喜出望外,长大后,拥有名车豪宅也难称其心。
? 材料三:最先成熟的永远不是身体,而是那颗充满欲望的心;最先衰老的从来不是
容貌,而是那份清澈纯粹的情。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可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发表议论。
【注意】1.观点必须从材料中引出。
2.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不得抄袭与套作。
?
答案
11.老圈椅设计简单,用料讲究,突出了老圈椅的朴素和珍贵。
12.(1)“屡屡落空”指找不到老老太、老太爷、奶奶的踪迹;“惊骇”是指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
(2)父亲蹩脚的玩笑让“我”对长辈们的“离开”释然,“死亡的残酷和时间的无情”没有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
13.①呼应题目。
②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紧凑。
③构成多重象征,丰富文章内涵。
1. ①“我安然地蜷在圈椅上” 营造了静谧祥和的气氛,与前文我的困惑和惊骇相照应。
②以“一切都那么好,那么好”收束全文,总结全文,肯定了老圈椅及它所代表的一家人的生活、几代人之间和睦的亲情。
③“时钟滴答滴答”暗示这一切将继续延续,含蓄蕴藉,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