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
1.(2011·黑龙江五校)《大众日报》在2008年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的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蔺相如是战国时代的人,故只有C
2.(2011·江西联考)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

这种变化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发展原因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元曲及小说并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市民文学的主流,专制皇权的加强是八股取士制度。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3.(2011·宁波)右图为一只四系瓷瓶,盛酒器,上饰“……今日少
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不见了。

”关于其制作的可能的时代,
说法较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本题判断的重点是作品内容而不是书法,A、B两项起到了
迷惑作用,A项秦代和B项晋代不可能出现这样内容的作品,C项“作品为诗歌”说法也错误。

酒器上所饰正确的应是元曲中的散曲(包含小令等),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而且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
4.(2011·东营)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如果设《诗经》代表1,明清小说代表7,那么5代表的是(
A.楚辞
B.
C.宋词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其基本历程是:《诗经》--楚辞--汉赋--唐
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故选C
5.(2011·南昌一模)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

”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元朝建立后,废除了科举考试,使得大量读书人投身于元杂剧的创作中,由此元杂剧“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

由此可知B
6.(2011·淄博)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

这项技术促使欧洲(
A.告别了骑士时代
B.
C.推动了地理大发现
D.
【答案】 C
【解析】与“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的技术是指南
7.(2011·临沂)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

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
A.①②③
B.
C.②③④
D.
【答案】C
【解析】
8.(2011·杭州)林语堂说:“在书法上,也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写出“天下第一行书”,把行书艺术推向极致的古代书法家是( )
A.顾恺之
B.
C.王献之
D.
【答案】B
【解析】
9.(2011·淄博)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一集的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日常生活的繁华景象,此片头取材于当时的一副著名绘画,该画可能是( )
A.《女史箴图》
B.
C.《清明上河图》
D.《送子天王图》
【答案】C
【解析】展现北宋都城汴梁日常生活繁华景象的绘画应是民间风情画,只有《清明上河图》
10.(2011·日照)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

《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两者都没有提倡经世致用,排除B项;否定教会权威和宣扬理性主义的是《十日
谈》,排除C、D两项;两者都追求个性解放,故选A项。

11.(2011·淄博)右图是我国发行的一套邮票,邮票的主题与明清小
说中一部重要作品有关。

冯其庸先生认为这部作品的主人翁说话疯疯
颠颠,什么也不干,平时不肯读书,不屑仕途,反对男尊女卑,提倡
平等友爱。

这部作品应该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的信息,冯其庸所说的人物是贾宝玉,他是《红
12.(2011·福建质检)湖南耒阳高铁车站的屋顶造型像一张飘逸的纸,
其设计用意是为了纪念( )
A.屈原
B.
C.王羲之
D.
【答案】 B
13.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指南针
B.印刷术
C.火药
D.
【答案】D
【解析】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最为显著的是造纸
14.鲁迅说:“(近代以来)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考查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在不同环境下科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故选D
A.自然经济的存在
B.
C.手工业发达
D.
【答案】A
【解析】
16.(2010·潍坊质检)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认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

同时指出:儒家思想把注意力倾注于人类社会生活,而无视非人类的现象。

只研究“事”(affairs),而不研究物(things)。

这段论述全面揭示了儒家思想(
A. B.
C. D.
【答案】C
17.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适宜的是(
①文明传承--的助跑器----荡
--
A.①②③
B.
C.②③④
D.
【答案】B
【解析】造纸术外传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指南针传到欧洲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火药传到西欧,对摧毁封建骑士阶层起到了重要作用,印刷术传到西欧为西欧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18.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之夜,已经永久铭刻在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上。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就是宣传中国现代化建设理念和五千年文明的巨大舞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概括了中国对人类文明(传统文化)做出的重大贡献的是()
①四大发明
A.①②③
B.
C.①②④
D.
【答案】 D
19. (2011·稽阳)有关右图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成就及学习历史的方法,
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及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

根据
对图画及说明信息的解读可知,“竹简”上的文字为隶书,排除A
项;根据考古发现,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已经出土了印有地图的纸,排除B项;《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出现于春秋时期,所以C项错误。

只有D项正确,《论语》记载的是孔子的言论,可以用作研究先秦时期儒家学说的重要资料。

20.(2010·南通质检)在2008年8月8日晚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晚会上,京剧被作为表演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中国向世界展现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舞台,因而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亮点呈现出来,故C
21.(2010·安庆质检)自2008年1月1日起,我国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我国端午节有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的习俗。

屈原受到尊崇的原因是()①他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答案】B
【解析】屈原的事迹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成就和爱国爱民、不屈服旧势力方面。

他是楚国
22.经济史学者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要籍,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李清照
D.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排除选项C、D,李白的诗歌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
与抱负,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杜甫的诗则重在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23.我国古代文学形式丰富多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
C.宋词、唐诗、楚辞
D.
【答案】 C
24.把我国小说的发展推到一个新阶段,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基础的是(
A.魏晋志怪小说
B.
C.宋代话本
D.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宋朝供说书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
25.(2010·天星调研)明代小说中的主人公,已不再局限于那种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过去最普通的人开始成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这一现象反映出(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反封建思想开始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品经济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体现了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对考生分析解读材料能力的考查。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0分,共计50
26.(2011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1分)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2
(2)图二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
(3)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1分)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6
(4)某一研究小组围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恰当的一
个题目。

(2
【答案】(1
(2)画种:年画。

特点:内容喜闻乐见;以民间风情为主;具有
(3)体裁:(长篇章回体裁)小说。

主要背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答出其中3
(4)题目: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浓缩人生精华的明清文艺等
27.
材料一造纸术的外传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两宋时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材料四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们,所以它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

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
——《孙中山选集》
(1)材料一所示,中国作为一个科技中心,其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
(2)据材料二指出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

(2
(3)材料三中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的观点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史学家的认同。

国内外许多史学家也指出,诞生于宋代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的发明是什么。

(3
(4)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3
(5)如果用上述材料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活动,请你帮助拟一个研究课题的题目。

(2
【答案】(1)政治上国家统一;
(2)1~15
(3)指南针、印
(4
(5)拟题目必须概括两个以上材料(含两个材料),如: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
28.
材料一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字之一,而且具有极强的承载功能。

下图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分别指哪几种书法?(4分)
(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请列举出四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4
(3)从材料二中的图一,你可获得哪三种历史信息?(2
(4)观察材料二中的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吉祥物画属于什么画种。

(2
【答案】(1)①甲骨文、②小篆、③草书、④行书。

(2)魏晋时期。

书法家:王羲之、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

(其中任四位即可)(3)中国的汉字、中国书法艺术、中国篆刻艺术等。

(4)写意画。

29.
材料一
——李白《望庐山瀑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
——杜甫《春望》材料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
——李清照《如梦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暧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李清照《声声慢》请回答:
(1)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迭出,流派纷呈。

阅读材料一中的诗句,说出各自的特点及所处的时代的特征。

(6
(2)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词人,材料二中两首词出自一人之手,风格却有天壤之别,你能联系所学知识推理其中的原因吗?(4
【答案】(1)第一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第二首诗描写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忧虑国家命运,惦念家人的伤感之情。

体现了中唐由盛转衰的剧变。

(2)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变化在作品中的必然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