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研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师范大学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析
2010年硕士研究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学理论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按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后果自负。
新闻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2*6=12分)
1. 新闻价值
2. 报道
二.问答题:(10*2=20分)
1. 社会责任论对报刊提出了哪些要求?
2. 一般而言,新闻事业对社会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三、论述题(18分)
结合当前舆论监督的现状,论述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四、材料题(15*2=30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材料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1
2009年7月17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前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与世长辞,享年92岁。
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现在我得走了”。
人是走了,影响却还在。
在他去世的这一天,以奥巴马为首的美国三位总统(注包括克林顿、小布什)都发表声明向这位杰出的新闻人表示哀悼,并且表达敬意。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去世在中国新闻界也引起了很大震动。
他离开新闻主播台已经28年,而在他担任新闻主播的黄金岁月——6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国绝大多数人还没有电视。
——摘自人民网:《追忆与世长辞的沃尔特·克朗凯特》
材料2
克朗凯特从来不用耸动的词语,从来不搞花哨的噱头,甚至从不提高他的音量。
他似乎永远保持一种洞察世事的睿智,以充满磁性的男次中音,沉稳地报道每一天发生的天下大事,绝不踵事增华,添油加醋,也不躲闪议题,转移视线。
他从不哗众取宠,却能让你日复一日,看着他诚挚的眼神,听他一直说到节目终了:“事实如此”……
约翰逊总统知道克朗凯特开始质疑越战政策之时,曾说:“失去了克朗凯特,就失去了美国。
”总统的感慨,反映了克朗凯特在美国民主运作中的分量,也反映了言论自由的真谛。
——摘自东方早报《克朗凯特:“最可信任的人”》
材料3
对于美国人民来说,沃尔特·克朗凯特不仅仅是一个声音。
引用总统奥巴马的话,克朗凯特“不仅仅是个播音员。
他是让我们信任并引导着我们走过那个时代最重大事件的人。
他是一个不安定的时代里一个安定的声音。
”他去世后,以他名字命名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沃尔特·克朗凯特新闻与大众传媒学院为他降下半旗致哀。
的确,沃尔特·克朗凯特这个名字是与美国当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
而让美国人民对克朗凯特肃然起敬、并使他得到“最值得信任的人”称号的,来自美国政府最不
被公众信任的时刻。
那是他对越南战争的袒露直言。
为了弄清楚这场战争的真相,克朗凯特走出主持了多年的演播室,亲赴越南战场,目睹了美方在战争中的日渐失利。
回到美国,克朗凯特制作了一期半个小时的特别节目,与美国军方和政府鼓吹的“美国正在赢得这场战争”论调截然相反。
克朗凯特告诉美国人民:这场战争我们打不赢,唯一的前途是和谈。
那一刻,是克朗凯特,作为一个新闻人,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新闻人,一个说真话的新闻人站出来告诉美国人民:政府在撒谎!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CBS主播克朗凯特辞世曾被称美公众最信任的人》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你认为克朗凯特受到美国新闻界,甚至中国新闻界尊重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中国媒体在社会转型期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
传播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6*5=30分)
1、社会信息系统
2、信息社会
3、象征性社会互动
4、5W模式
5、内省式思考
二、问答题(10*2=20分)
1、试析“受众即市场”这一观点
2、简述库尔特·卢因的主要学术贡献
三、论述题(20分)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答案(仅供参考)
新闻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的总和。
新闻价值要素包括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
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
2、报道: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
这里所谓“可以查证的事实”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有据的事儿。
二、问答题
1、要求:1)新闻报道的真实、全面、理智
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
4)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2、作用: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3)实施舆论监督
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三、论述题
答: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第一、新闻的舆论监督能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迫使违法乱纪者不得不收敛,或改过自新,促使问题得到很快地解决。
第二、新闻的舆论监督就是把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置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有利于防止、克服腐败行为和一切不正之风。
第三、新闻的舆论监督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密切党群关系。
第四、新闻的舆论监督体现了我国新闻媒介的根本宗旨,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尺度。
实例可以举官员腐败被新闻媒体揭露从而得到惩罚的案例。
四、综合题
答:1、真实性、忠于事实、敢于说出真话等等,结合资料详细谈一谈。
2、媒体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包括:1)大众传媒是现在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提供者,在满足社会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3)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社会转型期的民众对于信息的需求的特点(对于硬性新闻的需求增强,对于社会变动的信息的需求增强等等)展开谈一下。
传播学部分
名词解释
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系统,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以下特点: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信息社会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有的学者将象征符社会互动称为符号互动,也有的学者称为意义互动。
5W模式是由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的,他认为传播有5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这就是“5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
这五个W分别是: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内省式思考是一种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它并不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
二、问答题
1、“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如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某些行为特点。
但是,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这个概念是不完善的,它有以下几个问题:
(1)它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
传媒负责提供,受众只能在被提供的商品范围内进行选择;对媒介而言,最大问题是如何通过“营销”使受众接受这些商品,而对受众来说最大问题则是如何“盘算”着花钱。
在这里,复杂的社会传
播关系被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
(2)这种观点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如收入、性别、年龄、学历等,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3)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4)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因为在受众看来,他们并不单纯是消费者,而且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是拥有传播权利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能将受众简单地等同于物质商品的消费者,也不能将传媒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和提供物质商品的企业,归根到底,这是由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2、库尔特·卢因是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
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称为揭示新闻或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三、论述题
答:背景: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也称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产生于17、18世纪,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同极权主义制度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代表人物是弥尔顿、米尔、托马斯·潘恩和托马斯·杰佛逊。
主要内容:
(1)出版自由是人人都拥有的权利,人们可自由行使此种权利而不必事先取得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2)对政府和官员进行除人身攻击之外的其他形式的批评,属于报刊所拥有的合法权利;
(3)新闻出版有权拒绝任何第三者所提出的事先检查的要求,其出版内容不受来自任何方面的强制;
(4)在观点与意见的传播问题上,真理和“谬误”拥有同样的权利。
评价:1)早期的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作用。
2)自由主义理论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
3)以后的历史发展证明,自由之一理论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它最初设想的社会理想。
4)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则进一步演变成了个别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