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科申请,推荐信应该怎么写?推荐人应该怎么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本科申请,推荐信应该怎么写?推荐人应该怎么选择?
在美国本科申请中,推荐信是一个往往被忽视的材料。
其实推荐信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的文书都是你自己在写自己,推荐信是唯一一项可以从别人口中认识你、了解你的方法。
在美国其实是非常看重推荐信的。
因为如果你在美高的话就会清楚推荐信都是由你的老师直接递交给学校,自己是完全看不到的(当然网申中会让你选择是否waive看推荐信的权利,一般都是要选择YES的)。
所以其对你的评价在招生官眼中是客观可信的。
虽然国内的老师往往是学生写了之后老师确认签字,力度会有所下降,但是还是要格外重视的。
那么我们首先来讲一下推荐信都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1.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往往在开头,要说明推荐人是谁,在哪里任职,和申请者是什么关系,和申请者认识多长时间了。
第一段可以写出对申请者的总体印象。
2. 主题内容
这个部分要说明你为什么推荐该申请者。
原因例如看到了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性格是什么,对申请专业有哪些天赋,等等。
这个部分要将观点落实在实际的案例或者活动当中,不能凭空夸奖。
比如,是通过哪堂课上的表现?还是在某个活动或者项目中看到了该学生的能力等等。
例子不要多,1-2个,但是要具有代表性,不要过于通俗化。
3. 结论部分
因为上述的观点,认为申请者更适合该学校该专业的申请。
强调一下对申请者是充满信心的,相信该学生在贵校一定能利用贵校的优质资源,对贵校做出什么样的共享等等。
最后表达一下如果在申请审理中有任何的疑问,可以随时和自己联系。
4. 落款
落款位置可以不定,要有推荐人姓名、t i tl e、就职机构、e-m ai l、电话等联系方式。
其次在写作上应该注意哪些:
1,最好使用正式的信签纸:即印有推荐者工作单位抬头的信纸,学校公文纸,以免被学校视作是对推荐申请者这件事不严肃不认真,影响推荐效果。
落款处亲笔签名或电子签名均可。
2,避免夸夸其谈、缺乏实际内容:国内大家写评语写惯了,甚至有模版化的评语,看似写了很多的内容,但多为对学生的夸奖而且没有任何个性化的东西。
这样的推荐信是没有用的,要结合实际发生的内容和故事来写。
3,推荐信的篇幅要控制好:控制在A4一页纸之内比较合适。
Couns e lor的可以相对长一些但不要超过两页纸,要注意措辞和精简,不要把信写的过长,这样也会对推荐效果有所影响。
4,推荐信内容与推荐人身份不符:一个纯粹的高中数学老师是永远不可能知道你以秘密的笔名发表在杂志上的散文的,或者你的学校老师也并不会详细地知道你在课余学习钢琴的
细节。
写推荐信站在推荐人的角度,不要写着写着就变成自我的角度去写出一些不合逻辑的信息。
6,推荐信中信息重复、多余:在E ss a y或者CV中已经出现的项目就不要在推荐信中反复提到了,美本的文书整体最忌讳重复,招生官希望在每个材料中了解不同的关于你的信息。
不要觉得某个活动很有价值就放在每一类的文书中都要体现。
7,提交的推荐信数量并非越多越好:比如,有些大学明确要求申请者只需提供2封,“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对其它学生公平,我们没有多余时间去阅读那些额外的。
”于是,他们往往随便挑选两封来看,提交过多的只会漏掉你想让招生官看到的核心推荐信。
下面谈一谈更重要的,我们应该选择谁来作为我们的推荐人。
如果你的老师是外教那么不用你写,但是要选对人。
推荐信的首要条件就是推荐人对申请人是格外了解的。
有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应该找大牛,有影响力的,甚至一些是父母的朋友,认为是某个领域比较强的。
但是这样的推荐人和申请者没有交流基础,这样的推荐信是没有说服力的。
所以根据Common Appl i c a t i on系统上的要求,推荐人主要找寻的方向有两个:
1。
本校的老师(Counselor + Teacher)
这个是由你就读高中的授课老师将他们对学生的观察所写的评价。
美国大学普遍认为,越接
近高中毕业年限所做的观察,越能帮助他们预估学生在大学求学时的成功几率。
(1)一封来自Couns e lor(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年级组长)的:重点放在申请者的性格特点、综合素质、能力特长、课内课外整体表现等方面。
比如,你在班级、年级、学校的位置。
(2)两三封来自科任老师的:重点放在申请者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专业相关社会实践以及学业潜力等学科表现。
比如你的课堂表现,如发言、讨论、小组活动等;课外表现,如课外活动、小组学习、调查研究、作业等。
应该尽量与自己申请的专业相结合,例如,申请理工类专业可以请数学、物理老师来写,申请社科类的专业可以请历史或者艺术老师来写。
英语老师最好可以有,表明你的语言能力和适应能力。
时间点上争取在高二暑假之前或高三一开学要来推荐信。
老师都很忙,注意平日和老师处好关系,一定要早准备,提前与老师充分沟通。
2. 项目的导师(others)
这类的如果有的话也是推荐递交的,例如我们参加的竞赛的培训导师、或者参加项目的项目负责老师、实习实训的带队老师等等。
这类的老师从你在专业上的表现、项目当中的团队领导力或者创新性给出推荐的理由,也是十分有效的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可能的话多准备1-2个推荐人作为备选。
有的老师开始答应的好好的,后来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及时帮你操作,那么我们就很被动了。
不用担心最后不用而
得罪老师,可以说名额有限等等,还是很感谢老师的认可,一般老师不会和你计较的。
但是做足准备对我们申请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