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中长跑教学心理训练的实验研究中学生中长跑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中长跑教学心理训练的实验研究中学生中长跑教
案
一、前言耐久跑是贯穿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之一,也是锻炼身体、增
强心肺功能极为普通的手段,近年来许多地区又把它列为中考项目。
在传
统的教学方法上,我们观察到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采用在统一要求的基
础上的反复耐久跑,来增强学生耐久跑能力,但实际结果是学生为考试而跑。
久而久之,易产生厌跑情绪,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要使中长
跑教学能够真正成为增强学生素质,提高学生成绩,乃至今后走上社会一
生受用的锻炼方法,成为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重要手段。
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有关在体育学习中心理控制的问题,国内外已有很多的学者进行了研究,而仅对中学阶段中长跑的心理训练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本文在中学
生体育焦虑控制的实验研究指导下,对中长跑教学心理训练进行实验研究,力求为中长跑教学的心理调控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初三年级两个自然班男生共60名,实验班和对照班各30名,实验前对两班学生初三入学的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处理,两班可比条件基本一致。
(见表1)
2、研究方法
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实验班运用心理训练方法进行实验。
(1)心理生理法。
在实验前正常状态下和实验后3分钟,对学生进行心率测量。
(2)对照班按常规教学,不进行任何心理训练。
A、讲解跑的动作要领。
B、实践(包括纠正错误动作)
实验班在上述教学的同时,以和对照班同样的课时数(10课时,20课次)同步教学,并结合以下心理训练方法作为控制手段:
A、认知训练。
让学生明确长跑的当前意义和终身意义,了解长跑的能理供应“极点”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原理。
B、调整教学手段。
a。
根据各学生的能力,采取同终点不同起点的方法,让能力差的学生起点前伸。
这样也能体会可能跑第一的“成功”感觉。
b。
通过谈话诱导,设计“逃跑、追踪”等情境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c。
分组设队,组织趣味竞赛:将实验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组组成“国家队”。
在比赛中记团体部分,促使学生相互帮助、团结进取。
C、暗示控制。
在跑的过程中,教师可暗示学生:“放松摆臂、协调呼吸”,跑后用轻柔的语调暗示学生:“全身放松、深呼吸、吸…呼…、我的体力在慢慢在恢复。
”等,提高学生的恢复速度。
(3)观察法
在教学现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复观察、记录。
三、结果与分析
1、实验班和对照班测试成绩比较
由表1的测试指标可以看出,初三学生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的平均水
平没有显著差别,而在同样的教学时数,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后在初
三学年即使结束时进行测试,所得结果经统计处理,出现了差异(见表2),经过对成绩的分析。
我们还发现,实验班成绩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基础较差
的后15名学生成绩的提高。
(见表3)
由表2可知,实验班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合理的心理训练手段。
能取得较对照班更大的进步。
识知训练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全面了解。
从而能够正
确对待运动中常见的现象,如“极点”、跑中偶发的腹痛等,在心理上有
所准备,从而能够正确地对待,从容解决,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对所有的学生统一要求,因而那些基
础较差的学生每次都跑在后面,他们接受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教育。
经过实验,通过调整教学手段,让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的中长跑起点前伸,这样可以改变这些同举的原来练习申长跑时,由于在同一起点。
一次次只
能体验失败的感受,让他们也能得到跑第一的可能,体验成功的感受,从
而消除他们对中长跑的厌倦心理,激发他们的斗志培养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同时也有利于成绩的提高(见表3)
在中长跑中的暗示控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跑的动作,使不该
紧张的肌肉放松(如摆臂),减少能量的损耗。
跑后的暗示控制,可以帮助
学生在生量和心理上得到较快的恢复。
由表2可以看出,通过一年的中长
跑学习,实验班在跑后3分钟的心率恢复比对照班快。
四、结论
(1)在中长跑教学中,合理采用心理训练,有助于学生中长跑成绩的提高。
(2)分别用不同的起点改变中长跑传统的教学方法,能有助于培养全体学生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3)跑后的暗示调控可促进机体的放松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