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整本书阅读实践探索--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英语专业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英语专业整本书阅读实践探索--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英语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2-09-08T06:17:56.043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第9期作者:杜家兴
[导读]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整本书阅读和课本精读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
杜家兴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整本书阅读和课本精读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
“文学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优质的语言输入,提高学生与语言接触的频率,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度,培养对语言的良好感知,还能激发学生的乐学情趣,发展其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探究能力。
(张利琴,2020)”通过阅读英文整本书,可以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并且接触大量的英文输入,对其专业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进行阅读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阅读动机,最重要的是现有英语水平。
尤其是英语水平的把握至关重要。
这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坚持完成阅读任务,有个良好的开始。
如果选择作品过难,学生很难坚持下来,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对于英文整本书阅读习惯的培养造成阻碍。
如果选择作品过于简单,也达不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提供优质语言输入的要求。
所以选择作品话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品难度适合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的书籍,学生才能积极地投入阅读活动中去。
张利琴(2020)也提到文学作品的选择要靠近学生的语言水平,同时兼顾思想性,可读性和多样性。
所以选取的书籍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熏陶学生的人文品格,能够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视野”(张利琴,2020)。
基于以上思考和调研,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21级英语专业本科三个班中,以读书会自主参加的形式,招募愿意读书的同学们。
最终选择的书目是《Tuesdays with Morrie》,这本书主要讲述一个临终的老人,即使在生命最后的时间依然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并且寻找生命意义的故事。
这对于大学所来说正是非常具有特殊意义的,因为很多大学生经历了高中三年紧张的有人监督的生活后,来到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失去了方向或者找不到意义感。
这本书的选择和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的关系是很大的,并且能给他们提供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去探索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拓宽他们看待问题的视野。
并且这本书的语言较为简练,没有过多的复杂词汇和语法,但却精准地塑造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景。
所以其语言水平也是非常适合大一英语专业的学生来阅读的。
读书会第一本书选择《Tuesdays with Morrie》,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英文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和信心,之后循序渐进。
有了成功阅读一本英文书的经验后,之后的阅读就更容易坚持下来了。
在举办读书会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自主阅读和读书会共读分享完成阅读体验。
因为自主阅读对于一些同学是很难坚持的,读书会的分享和共读给了他们动力和督促。
相比于初中高中的整本书阅读,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阅读过程没有设计的过于复杂,相对的束缚也较少。
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文学语言的魅力和集中于阅读活动本身。
没有设计绘制流程图、绘制任务行动图等课堂性任务。
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学生们在阅读时就已经做了标记,以便读书会时分享。
这些流程图等形式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成果展现了,学生阅读的成果通过这样的图清晰地展现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这种方式符合OBE教学理念,但是其任务性质会更强一点。
张利琴(2020)提到的设计情节任务链,分享个人观点是读书会主要在进行的一项活动。
“回顾和分析情节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故事,并在交流讨论中深入思考,厘清故事的发展逻辑,探究故事给读者带来的启示”(张利琴,2020)。
通过回忆书中情节,分享最触动自己的感动的情节,进行分享和交流。
对于小说中的不同设计和不同的巧合,学生需要突破情节进行分析。
对于人物分析这个部分,读书会的设计是分享情节时,不可避免每个情节必须有人物的参与,所以人物分析自然地融入了情节分析和分享中。
较为刻意地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人物反而有些重复和冗杂。
对于语言的品读在读书会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部分主要体现在全体成员共读和成员分享部分。
阅读是一件个人的私密的事情,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你来感受和体会,所以语言品读部分教师引导后,大部分的工作还是由学生自主完成。
有的学生喜欢在书上勾画,有些喜欢通读,尊重每一学生的习惯和特点。
读书会的目的是体会阅读一本书的乐趣,如果设置过多的要求就会影响同学们的阅读体验了。
所以尽量简化流程,把大块的时间都留给真正的阅读输入过程和分享输出的过程。
通过输入和输出相互促进,达到一种自然愉悦的阅读心流。
讨论和分享可以使阅读过程变得有趣而多元,学生为了每周的讨论和分享会把阅读变成他们的主动行为,而非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且能够避免碎片化思维。
通过阅读和研究,对于读书会后期的发展和改进做出如下思考:对于每本书的阅读时间有一个大致的把握,提升阅读效率。
把撰写读后感和书评作为固定长期任务布置下去。
本学期收到了很多质量较高的读后感和书评,下个学期需要更加规范。
张利琴(2020)提出了做好阅读记录的重要性,通过记录持续阅读的页数和时间,摘录书中的好词好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记录和反思。
同时建立阅读成长档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体验阅读的喜悦。
本学期的阅读读后感契合这样的想法,通过记录所思所想,每一期都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收获。
但作者对于阅读记录的方法持保留态度,精细记录和好词好句是很好的学习方式,然而,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也可能变成阅读过程中的一个负担,反而容易将注意力从阅读上转移到写笔记上。
英语整本书阅读在高校中的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方法论的支持。
而在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课堂中已经开始了英语整本书阅读课堂实践。
所以高校的阅读可以对一些优秀的案例进行学习,同时在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探索出一条适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方法。
甚至可以将其普及运用到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去,这将是一条有效、有趣的英语学习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利琴.名著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J].教育视界:外语教学版(南京),2020.3.39-43
2.张利琴,李箭.英语名著“整本书”课外阅读的区域推进[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9(10).
3.周雪晴.英语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四步骤教学策略——以TheReailwayChildren为例[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9(10).
4.王蔷,陈则航.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杜家兴,女,1992年9月生,汉族,内蒙古自治区乌海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