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四大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鬼门”概况
一般的说法是:清朝皇帝死后梓宫由东华门 出入,因送殡迎灵都由东华门出进,所以东华门俗 称“鬼门”。因此门钉数用阴数,为纵九横八七十 二颗,为偶数。而紫禁城的午门、西华门、神武门 每扇门的门钉都是九行九列八十一颗为奇数,即阳 数。是符合定制的。 真正实质原因是什么呢? 故宫的宫墙四门与正殿太和殿的关系是一个正 五行方位系统,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生克关系, 就宫殿来说,以吉为上,这是最重要的基本要求。 在阴阳五行学说中,东、西、南、北、中为五 方,东属木,西数金,南数火,北数水,中属土。 而相生相克的关系为:木 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 生水 水生木 ,木 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在故宫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系统中, 南北轴线上是火生土、土克水的关系,即外生内, 内克外,这样,生进克出为吉宅,而东西轴线是 木克土、土生金的关系,即外克内、 内生外, 这样,克进生出则呈凶宅,而凶象中尤以木克土 为甚。 为了避凶化吉,我国古代建筑师运用阴阳五 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将门钉数变为纵八横九七十 二颗,即把木化为阴木(偶数为阴),因为木能 克土,然而阴木未必能克阳土。 而横行还是九路,又不失帝王 之尊。聪明的建筑师就这样巧 妙地解决了这个不小的难题。
西华门
西华门是紫禁城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 西华门西向,与东华门遥相对应, 门外设有下马碑石。西华门与东华门形制基本相 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汉白玉须弥座,城台 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门钉为纵九横九。 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 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 廊,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门楼用于安放 阅兵所用棉甲及锭钉盔甲。西面檐下“西华门” 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 种,辛亥革命后只余铜质汉字。
东华门
1介绍
东华门门楼自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始用 于安放阅兵时所用的棉甲。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三 月,下旨在东华门外护城河边空闲围房中选用70间, 设立仓廒,用于存贮太监应领米石,赐名“恩丰仓”。 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 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 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 出廊,梁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东面檐下“东华门”匾 额原为满、蒙、汉三种 文字,后减为满、汉两 种,辛亥革命后只余铜 质汉字。
说法一 曾经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东华门的门钉与别处不同,尺 寸稍大。由此推断当年必是有一批门钉做大了,若仍用九排就 显得拥挤,去掉一排看着舒服些。这其实是用百姓的思维来解 释皇家的事务。封建社会为一个尊号都能争个你死我活,更何 况是代表等级的门钉了?照这样说佛香阁的拆塔改阁耗资巨万 该怎么解释?所以这话应该倒过来说:因为设计上要求少一排, 为避免显得稀疏才特意将这批门钉尺寸做大一些。 说法二 另一种说法是皇家成员死了以后灵柩、卤 簿皆出东华门,所以该门主丧,属阴,门钉就 不能是阳数,故去掉一排。但是又有人考证说, 据记载也有从西华门抬出灵柩的情况,且皇帝 外出巡幸也走东华门,不能认为东华门只办丧 事,所以此说也难成立。总之讨论的结果仍是 莫衷一是,这区区一排门钉竟成了难解之谜。
北京故宫四大门神武门坤 Nhomakorabea宫交泰殿 乾清宫
御花园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太和门 东华门
西华门
金水桥 午门
图示
门 宫 园 殿 楼 河
目录
一、午门
1.简介 2.建筑规格 3.历史用途
二、东华门
1.介绍 2.鬼门来历 3.门钉之谜
三、西华门 四、神武门
1.简介 2.建筑 3.历史
午门
1.简介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前有端门、天安 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 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 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 列整齐的廊庑。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 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 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 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 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 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 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这组城 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 高峰。
神武门
1.简介
故宫的北门,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后门明永 乐十八年(1420年)建,清康熙时重修。玄武为 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 前朱雀,后玄武。后来为避康熙(玄烨)的讳, 改为神武门。玄武门因是后门,所以在形制上比 午门低一个等级,尽管也是重檐式屋顶,但大殿 只有五开间,也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 神 武门旧设钟、鼓,由銮仪卫负责管理,钦天监指 示更点,每日由博士1员轮值。每日黄昏后鸣钟 108响,钟后敲鼓起更。其后每更打钟击鼓,启 明时复鸣钟报晓。皇帝住宫内时则不鸣钟。
据《宸垣识略》载,按明朝制度,在内皇城周围, 共设四十铺,每铺有护军十名,昼夜进行守卫。并备 有铜铃二十八个,每夜起更时,即从午门前西侧的右 阙门第一铺发铃,军提一铃,摇至第二铺,连续传递, 至左阙门第一铺止,已自西北而东南绕皇城一周,夜 尽天明,将铃仍送右阙门第一铺收存,待次日再行传 用。清入关后,皇城守卫仍依明制,亦从右至左巡护, 只是改“传铃”为“传筹”。宿卫大内的护军统领, 在神武门内值夜,由其掌握神武门南顺贞门钥匙。 封建时代的帝王都城,依据古制应为“前朝后 市”,即都城正中的前方是朝廷,后方是市场。明代 的“后市”除在地安门(明称北安门)北一带外,还 于神武门前设有“内市”,每月逢四开市营业,届时 听凭商贾贸易,以备宫内及达官显贵们采购。在这条 横贯东西的长街上,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如宣德的 铜器,成化的瓷器,永乐果园厂的髹器,景泰宫内监 造的珐琅,无不应有尽有。至于清代,亦有内市之设。 慈禧太后居住西苑时,命宫监在北海承光殿团城旁, 开设市场,陈列百货。慈禧还亲自去游逛问价,竟将 此举称为“考镜商贾之情”(《清宫词注》)。
3.历史
据《养吉斋丛录》等书载,清代“三 楼”,即神武门钟楼与地安门北的钟、鼓 楼,都由銮仪卫掌管。并由 仰望神武门 负责天象和历法的钦天监逐日委派漏刻科 博士一员,轮值神武门,指示更点。每到 黄昏,神武门钟楼先鸣响一百零八声而后 再“起更” 。当时,一夜分为五更,亦 称五夜或五鼓。一更约两小时。每到一个 “更次”,则由旗鼓手鸣 鼓,直至第二天早上,五 更已尽,再鸣晨钟,也是 一百零八声。地安门北的 钟、鼓楼,同样如此,所 以古有“晨钟暮鼓”之说。 但皇帝住在宫中时,规定 神武门不再鸣钟。
曾经故宫博物院的一位早期职员对此现象的解释, 而该职员是听原宫里的太监说的。说是当年刘伯温建 北京(其实刘伯温不曾参与北京和紫禁城的营建,至永 乐十五年兴建紫禁城时,他已故去四十多年。只因刘 伯温颇具传奇色彩,所以明初的许多大事便都附会到 他身上。姑且不管姓字名谁,总之系指北京和紫禁城 的设者),他自称是偷了天宫的图样来建紫禁城的,为 了表示对天帝的敬畏,只好去掉一排门钉以示人间帝 王与天上玉帝的区别。那位读者说了,人家是在探讨 问题,你这不是说故事吗?我说,谁能说谜底就一定 不是故事呢?当年紫禁城的设计者以如此郑重的方式 讲述出一个荒唐的故事,其政治用意是明显的:即强 化臣民对皇帝的所谓“天子”的半人半神身份的认识。
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重要门禁,明清两代皇后行亲 蚕礼即由此门出入。清代皇帝从热河或圆明园回宫时 多从此门入宫。此门也是后妃及皇室人员出入皇宫的 专用门。皇帝出外巡幸,可由午门出宫,但随行嫔妃 必须由神武门出宫。如果皇帝侍奉皇太后出宫,则一 同出神武门。
2.建筑
门总高31m,平面矩形。基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城 台辟门洞3券,上建城楼。楼建于汉白玉基座上,面阔5间, 进深1间,四周围廊,环以汉白玉石栏杆。楼前、后檐明 间与左、右次间开门,菱花隔扇门。东西两山设双扇板门, 通城墙及左、右马道。四面门前各出踏跺。楼为重檐庑殿 顶,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上层单翘重昂七踩斗栱,梁 枋间饰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上檐悬蓝底鎏金铜字满汉文 “神武门”华带匾。顶覆黄色琉璃瓦。楼内顶部为金莲水 草天花,地面铺墁金砖。神武门面对是景山。
西华门的位置不在紫禁城西侧城垣正中而偏向午门 一侧,与宫城总体规划有很大关系。紫禁城分外朝和内 廷两部分,武英殿、太和门、文华殿构成贯穿外朝的横 轴,东、西华门分处于轴线两端。如此布局既便于外朝 使用,也可减少人员出入对内廷生活的干扰。将这一横 轴继续向东、西两方延伸至皇城,恰为东安门与西安门, 显然东、西华门乃连接皇城与宫城的重要枢纽。
清代皇帝后妃的来源与历代不同,它创立了“选秀女”制度, 而神武门则是被选看八旗秀。 这种严格的选秀女活动,由户部主管,每三年举行一次。选看的 前一日,各旗的参领、领催等要事先排定车次,然后按顺序鱼贯 衔尾而进。每辆车上挑挂双灯,傍晚发车,入夜经地安门至神武 门外,等候启门,再以次下车入宫。所乘车辆,由神武门夹道出 东华门,再由崇文门大街一直向北,绕道仍进地安门回到神武门, 估计时间已是次日中午左右。选看完毕的秀女,复按次序退出神 武门,登车各归其家。虽千百辆车,却井然不乱,所以人们称之 为“排车”。 据说乾隆年间,选秀女时,车马杂沓,应选者各自争路,车 不得进,经常有交通事故发生。嘉庆六年(1801年)谕旨规定, 应选当日,进宫的大臣官员不准走神武门,皆须由东华门、西华 门入内,就连王子也不准由神武门行走。神武门既是皇后妃嫔及 选看秀女出入的主要宫门。
东华门夜景
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 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 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 华门以西是文华殿,迤南为銮仪卫大库。 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 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 门,券洞外方内圆。 与其他三门不同的是,东华门靠近 太子宫,是专供太子出入紫禁城的,所 以东华门上只有8排门钉。 清初,东华 门只准内阁官员出入,乾隆朝中期,特 许年事已高的一、二品大员出入。清代 大行皇帝、皇后、皇太后的梓宫皆由东 华门出,民间俗称“鬼门”、“阴门”。
3.历史用途
立诏: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 刑罚: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起 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 (1519)皇帝朱厚燳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 帝发怒。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 场打死。 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漗,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 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 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所以民 间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 为森严,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 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 彰显皇威: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 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
2.建筑规格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 宫含元殿(总宽近58米)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 制,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 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正中开三门, 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 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 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 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又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 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 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 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墩台上正中门 楼一座,重檐庑殿顶。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 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 亭。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 坛、地坛祭祀则鸣钟,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 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 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 称。
3.门钉之谜概况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举凡服饰、车轿、府第等方方 面面皆有定规。 按清代典制,规定皇家宫苑的宫门“朱扉金钉,纵 横各九”,因九为阳数,又是数字之极,九九八十一颗 门钉最能体现帝王的尊贵, 亲王府第的门钉即减为“纵 九横七”,亲王以下递减。紫禁城的四个城门中,午门、 神武门、西华门的门钉均为纵九横九,只有东边的东华 门门钉为纵九横八,内含阴数,这就令人费解了,皇帝 主动放弃一排表征地位的门钉究竟用意何在? 相传也与此有关。嘉庆年间林 清之变,农民军由太监刘得才等 人经东华门引入紫禁城,但因于 门前与卖煤人争道,情急之中露 出所藏兵刃,从而为守门官兵察 觉,骤然关闭东华门,故而仅十 数人闯入,起义旋即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