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20 功和功率-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功和功率
【根底过关】
1.(2016届海淀重点中学月考)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的俯视图如下列图,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 1和F 2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图中v 0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经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F 1和F 2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3 J 和4 J ,如此两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
A .3 J
B .4 J
C .5 J
D .7 J
解题思路:功是标量,几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就等于各个力单独对物体做功的和. 解析:当有多个力对物体做功的时候,总功的大小就等于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和,由于力F 1对物体做功4 J ,力F 2对物体做功3 J ,所以F 1与F 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就为W =3 J +4 J =7 J ,应当选D.
答案:D
2.(2017届甘肃定西五丰中学期末)如下列图,汽车在拱形桥上由A 匀速率地运动到B ,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 .牵引力与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B .牵引力和重力做的功大于摩擦力做的功
C .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
D .重力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
解析:汽车运动过程中,牵引力做正功设为W F ,摩擦力做负功,其大小设为W f ,重力做负功,其大小设为W G ,支持力不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W F -W f -W G =0,故A 错误;牵引力、重力和摩擦力三个力所做总功为0,牵引力和重力做的总功等于抑制摩擦力做的功,故B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汽车由A 匀速率运动到B 的过程中动能变化为0,所以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故C 正确;重力的大小、方向不变,但是汽车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因此根据P =Fv =mgv ,可知速度在重力方向上的分量越来越小,所以重力的功率是变化的,故D 错误.
答案:C
3.(2016届陕西镇安中学月考)质量为m 的物体从倾角为α且固定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为h ,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
A .mg 2gh
B .12
mg 2gh sin α
C .mg 2gh sin α
D .mg 2gh sin α
解析: 由于斜面是光滑的,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a =g sin α,2a h sin α=v 2,故物体滑至底端时的速度v =2gh .如下列图,可知重力的方向和v 方向的夹角θ为90°-α.如此物体滑至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P =mg 2gh cos(90°-α)=mg 2gh sin α,故C 正确.
答案:C 4.(多项选择)(2016届山东潍坊七中月考)质量为4 kg 的物体被人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0.25 m 后速度达到1 m/s ,如此如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g 取10 m/s 2)( )
A .人对物体做的功为12 J
B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2 J
C .物体抑制重力做的功为10 J
D .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
解析: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即W 人=mgh +12
mv 2=12 J ,A 正确,D 错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即W 合=12
mv 2=2 J ,B 正确;物体抑制重力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即W =mgh =10 J ,C 正确.
答案:ABC
5.(2016届河南郑州一中模拟)质量为m 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 ,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 ,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v 4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P mv B .2P mv
C.3P mv D .4P mv
解析:当汽车速度为v 时,有P =Fv ,F =f ,P =fv ,当速度为v 4时,牵引力为F =P v 4
=4P v
=4f ,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a ,a =3P mv
,应当选C. 答案:C
【提升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届贵州遵义航天中学模拟)提高物体(例如汽车)运动速率的有效途径是增大发动机的功率和减小阻力因素(设阻力与物体运动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即F f =kv 2,k 是阻力因数).当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 0时,物体运动的最大速率为v m ,如果要使物体运动的速率增大到2v m ,如此如下方法可行的是( ) A .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2P 0
B .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k 4
C .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8P 0
D .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k 16
解析:根据P =Fv 可知,当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 0时,物体运动的最大速率为v m ,如此P 0=kv 2m v m =kv 3m ;如果要使物体运动的速率增大到2v m ,如此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8P 0,A 错误,C 正确;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k 8
,B 、D 错误. 答案:C
2.(2016届安徽巢湖无为陡沟中学期末)如下列图为电动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Oa 段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 段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bc 段是与ab 段相切的水平直线,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
A .0~t 1时间内电动车做匀加速运动且功率恒定
B .t 1~t 2时间内电动车牵引力做功为12mv 22-12
mv 21 C .t 1~t 2时间内电动车的平均速度为12
(v 1+v 2) D .在全过程中,t 1时刻的牵引力与其功率都是最大值,t 2~t 3时间内牵引力最小 解析:0~t 1时间内电动车做匀加速运动,牵引力F 大小恒定,但电动车的速度v 逐渐增大,所以其功率逐渐增大,选项A 错误;t 1~t 2时间内,牵引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合外力做功之和等于动能的改变量,所以选项B 错误;根据“面积〞法求位移,t 1~t 2时间
内汽车的位移x >12(v 1+v 2)(t 2-t 1),所以平均速度v =x t 2-t 1>12
(v 1+v 2),选项C 错误;在全过程中t 1时刻的斜率最大,加速度a 1也最大,根据F 1=F f +ma 1可知,此时牵引力F 1最
大,此时的功率P 1也是在0~t 1时间内最大的,在t 1时刻之后,电动车的功率保持P 1不变,所以P 1是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值,在t 2~t 3时间内牵引力等于摩擦力,牵引力在整个过程中最小,选项D 正确.
答案:D
3.(2016届江西余江一中二模)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 的作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 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如此( )
A .0~t 1时间内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B .t 1~t 2时间内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C .t 2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
D .t 2~t 3时间内物块抑制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增大
解析:在0~t 1时间内水平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保持不动,摩擦力大小逐渐增大,故A 错误;t 1~t 2时间内,拉力逐渐增大,摩擦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逐渐增大,故B 错误;t 1~t 3时间内,合力向前,物块一直加速前进,t 3时刻后合力反向,物块要做减速运动,所以t 3时刻物块速度最大,故C 错误;t 2~t 3时间内物块速度逐渐增大,摩擦力大小不变,根据P =fv 可知物块抑制摩擦力的功率增大,故D 正确.
答案:D
4. (2017届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如下列图为牵引力F 和车速倒数1v
的关系图象,假设汽车质量为2×103
kg ,它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且行驶中阻力恒定,设其最大车速为30 m/s ,如此正确的答案是( )
A .汽车所受阻力为2×103
N
B .汽车车速为15 m/s ,功率为3×104 W
C .汽车匀加速的加速度为3 m/s 2
D .汽车匀加速所需时间为4.5 s
解析:当速度为30 m/s 时,牵引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F =f ,所以f =2×103 N ,故A 正确;牵引车的额定功率P =fv =2×103×30 W=6×104 W ,匀加速直
线运动的加速度a =F -f m =6 000-2 0002 000 m/s 2=2 m/s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v =P F =6×1046×103 m/s =10 m/s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 =v
a
=5 s ,因为15 m/s>10 m/s ,所以汽车速度为15 m/s 时,功率已达到额定功率,故B 、C 、D 错误.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5.(2017届河北衡水中学二调)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从t =0时
刻开始受到方向恒定的水平拉力F 作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体在12
t 0时刻开始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假设可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如此( )
A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 0mg
B .物体在t 0时刻的加速度大小为2v 0t 0
C .物体所受合外力在t 0时刻的功率为2F 0v 0
D .水平力F 在t 0到2t 0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为F 0⎝ ⎛⎭
⎪⎫2v 0+F 0t 0m 解析:物体在t 0
2时刻开始运动,说明阻力等于此时的水平拉力,即f =F 0,动摩擦因数为μ=F 0mg ,故A 正确;在t 0时刻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F 0-f =ma ,a =2F 0-f m =F 0m
,故B 错误;t 0时刻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F =2F 0-f =F 0,功率为P =F 0v 0,故C 错误;2t 0时刻速度
为v =v 0+F 0m t 0,在t 0~2t 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v +v 02=2v 0+F 0m t 02
,故平均功率为P =2F 0v =F 0⎝ ⎛⎭⎪⎫2v 0+
F 0t 0m ,故D 正确. 答案:AD
6.(2016届安徽皖江名校联盟月考)完全一样的两辆汽车,都拖着完全一样的拖车(与汽车质量相等)以一样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 匀速齐头并进,汽车与拖车的质量均为m ,某一时刻两拖车同时与汽车脱离之后,甲汽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乙汽车保持
原来的功率继续前进,经过一段时间后甲车的速度变为2v ,乙车的速度变为1.5v ,假设路面对汽车的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g 取10 m/s 2,如此此时( )
A .甲、乙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4∶3
B .甲车的功率增大到原来的4倍
C .甲、乙两车在这段时间内抑制阻力做功之比为12∶11
D .甲、乙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解题思路:此题的本质类似于汽车的两种启动方式:一种是以恒定的牵引力做匀加速运动,另一种是以恒定的功率做加速运动,考虑到P =Fv ,以恒定功率加速运动的汽车随着速度的增大而牵引力减小,故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开始时甲、乙的初速度一样,加速度一样,但甲始终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固甲车在乙车前,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即可求解.
解析:据题意可知,甲汽车的牵引力:F =0.2mg ,两车原先的功率:P =0.2mgv ,以甲车为研究对象,由于做匀加速运动,所以加速度a =F -0.1mg m
=0.1g =1 m/s 2.据运动学公式得运动的时间:t =2v -v a =v ,所以运动的位移:x 1=32
v 2.由于甲的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所以功率为原来的2倍;再以乙为研究对象,乙以恒定功率运动,据动能定理:Pt -0.1mgx 2=12m ⎝ ⎛⎭
⎪⎫94v 2-v 2,解得:x 2=118v 2,所以:x 1∶x 2=12∶11,故A 、B 错误;据功的公式可知,甲、乙两车在这段时间内抑制阻力做功之比为12∶11,故C 正确;甲的牵引力做功为W 1=
Fx 1=0.2mg ×32v 2=3mv 2,乙以恒定功率运动,据动能定理:Pt -0.1mgx 2=12m ⎝ ⎛⎭
⎪⎫9
4v 2-v 2,解得:Pt =2mv 2.所以甲、乙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故D 正确.
答案:CD
7.(2017届山师大附中模拟)如下各图是反映汽车(额定功率P 额)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随时间以与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答案是( )
解析:汽车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达到额定功率时,匀加速完毕,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最后匀速运动.开始匀加速时:F -f =ma ,设匀加速刚完毕时速度为v 1,有:P 额=Fv 1,最后匀速时:F =f ,有:P 额=fv m ,由以上各式解得:匀加速的末速度为v 1=P 额f +ma ,最后匀速速度为v m =P 额f
,在v t 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汽
车开始加速度不变,后来逐渐减小,A 正确;汽车运动过程中开始加速度不变,后来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加速度为零,B 错误;汽车牵引力开始大小不变,然后逐渐减小,最后牵引力等于阻力,C 正确;开始汽车功率逐渐增加,P =Fv =Fat ,故为过原点直线,后来功率恒定,D 正确.
答案:ACD
8. (2016届四川成都七中第一次理科综合)如下列图,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放置一质量m =1 kg 的小球,小球此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在小球上,使小球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0.2 s 弹簧刚好恢复到原长,此时小球的速度为1 m/s ,整个过程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g 取10 m/s 2
.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 .在0~0.2 s 内,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 W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cm
C .在0.2 s 时撤去外力,如此小球在全过程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5 cm
D .在0~0.2 s 内,拉力F 对小球做的功等于1.5 J
解析:小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0.2 s 弹簧刚好恢复到原长,此时小球的速度v =1 m/s,0.2 s 内小球的位移x =v 2t =0.1 m ,加速度a =v t
=5 m/s 2.刚开始弹簧静止,故mg =kx ,解得k =mg x
=100 N/m ,故B 错误;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拉力和弹簧的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k ⎝ ⎛⎭
⎪⎫x -12at 2=ma ,解得F =5+250t 2(t ≤0.2 s),拉力F 的功率P =Fv =Fat =(5+250t 2)×5t ,当t =0.2 s 时,拉力功率达到最大,为P m =15 W ,故A 正确;撤去F 后,小球离开弹簧做竖直上抛运动,能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v 2
2g
=0.05 m ,故小球在全过程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x +h =0.15 m =15 cm ,故C 正确;在0~0.2 s 内拉力F =5+250t 2
(t ≤0.2 s),逐渐增加,最大为15 N ,位移为0.1 m ,故拉力做的功W <15 N×0.1 m=1.5 J ,故D 错误.
答案:AC
9.(2016届福建泉州一诊)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的粗糙且足够长的斜面的底端,一质量m =2 kg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 =0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b 段为曲线,bc 段为直线,g 取10 m/s 2,sin37°=0.6,cos37°=0.8.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 .在滑块与弹簧脱离之前,滑块一直做加速运动
B .滑块在0.15 s 末的加速度为-8 m/s 2
C .滑块在0.1 s 末抑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32 W
D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解析:0~0.1 s 为滑块和弹簧接触的过程,由图象可知,滑块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
运动,故A 错误;v t 图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0.1~0.2 s 内滑块的加速度a =Δv Δt =0.8-1.60.1
m/s 2=-8 m/s 2,故B 正确;在0.1 s 末滑动的速度为1.6 m/s ,抑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P G =mgv sin37°=19.2 W ,故C 错误;在0.1~0.2 s 内,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 sin37°-μmg cos37°=ma ,解得μ=
-a -g sin37°g cos37°
=0.25,故D 正确. 答案:BD
三、计算题 10.(2017届江西上饶横峰中学月考)汽车发动机的额定牵引功率为60 kW ,汽车质量为5 t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试问:(g 取10 N/kg)
(1)汽车保持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启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假设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0.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解题思路:(1)当a =0时,即F =f 时,汽车的速度最大.(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汽车的牵引力,再根据v =P F
,求出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从而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解析:(1)当a =0时,速度最大,此时F =f ,如此v m =P F =P f =60×1030.1×5 000×10 m/s =12 m/s.
(2)牵引力F =f +ma =5 000 N +5 000×0.5 N=7 500 N ,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 =P F
=60 00075 00 m/s =8 m/s ,t =80.5
s =16 s. 答案:(1)12 m/s (2)16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