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保系统的构建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89a45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b.png)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概述 (3)1.1 目的和意义 (3)1.2 建设背景和原则 (5)1.3 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 (6)2.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设需求分析 (7)2.1 数据源分析 (8)2.2 业务需求分析 (10)2.3 功能需求分析 (10)2.4 性能需求分析 (11)2.5 安全需求分析 (12)3. 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14)3.1 总体架构设计 (16)3.1.1 数据收集层 (17)3.1.2 数据处理层 (19)3.1.3 数据存储层 (20)3.1.4 应用支撑层 (21)3.1.5 用户访问层 (23)3.2 数据存储与管理 (24)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3.4 应用支撑系统 (26)3.5 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27)4. 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分析 (29)4.1 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 (30)4.2 大数据处理技术 (32)4.3 数据存储技术 (33)4.4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 (35)4.5 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36)5. 平台实施计划 (37)5.1 项目实施周期 (39)5.2 关键里程碑 (40)5.3 项目管理与人员配置 (40)5.4 资金预算与资金分配 (42)6. 平台运营与维护 (43)6.1 运营策略 (45)6.2 用户培训与服务 (45)6.3 系统升级与维护 (47)6.4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49)7.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50)7.1 项目风险分析 (51)7.2 法律与合规风险 (54)7.3 技术风险 (55)7.4 应对策略 (57)8. 保障措施 (58)8.1 组织保障 (60)8.2 法规保障 (62)8.3 资金保障 (63)8.4 技术保障 (64)8.5 环境保障 (65)1.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概述为有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环境监测分析能力,促进科学决策,特制定本“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83c0c0cc22bcd126ff0cbd.png)
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目录1简介 (1)2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 (1)2.1简介 (1)2.2系统架构 (1)2.3系统特点 (2)3环境数据中心 (3)3.1环境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3)3.1.1方案概述 (3)3.1.2系统构成 (4)3.1.3方案特点 (4)3.2水资源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4)4环境质量监控系统 (6)4.1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6)4.1.1简介 (6)4.1.2方案架构 (6)4.1.3系统特点 (7)4.2大气复合污染(灰霾)监测解决方案 (7)4.2.1方案概述 (7)4.2.2系统构成 (7)4.2.3方案特点 (8)4.3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系统解决方案 (8)4.4水质重金属污染源监测解决方案 (9)4.5固体废物监管解决方案 (10)5环境预警预报系统 (12)5.1大气环境预警预报系统解决方案 (12)6环保应急管理系统 (13)6.1环境应急管理系统 (13)6.1.1方案概述 (13)6.1.2系统构成 (14)6.1.3方案特点 (14)7成功案例 (14)7.1LIMS实验室管理平台 (14)7.2长株潭大气污染管理平台 (15)7.3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综合管理系统 (17)1简介“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它是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2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2.1简介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是依托环保综合云,整合环保业务、数据、流程和设备,形成以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为政府提供精准的物联监测数据和多元的智慧监管手段,利用多模式环境质量模型以及大数据分析,科学决策污染管控方案,实现对污染源和大环境的的精细化管理;对企业进行污染排放管控监督和环保行为信用评价;满足公众的环境状况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提升环境数据在公众服务领域的应用和共享价值。
智慧环保(数字环保,环保信息平台)
![智慧环保(数字环保,环保信息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e8b941f804a1b0717fd5dd5e.png)
环卫行业背景介绍 环保局职能
1、贯彻国家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的方针、 政策、法律、法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推进清洁生产; 2、拟定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改 善区域环境质量; 3、依法对辖区内单位和个人履行环保法 律、法规、执行环境保护各项政策、制 度和标准的情况实施环境监察; 4、按照审批权限,对新建、改建、扩建 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5、受理各类环境污染的投诉,紧急处理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6、对辖区内污染源实施管理,征收污染 物排污费; 7、组织环境宣传教育,推广科技治污新 技术; 8、组织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
通过GIS,使分散的数据直观、集中展示 ,为环保机构提供精细化管理手段。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制定 环保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为环境 突发事件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现环保行政执法职能信息化管理
9
提纲
1 环保行业背景介绍
2 e-wise智慧环保应用价值 2 e-wise智慧环保总体构架 2 e-wise智慧环保业务应用 5 e-wise智慧环保应用案例
37
(五)环保质量预测系统 质量预测——大气扩散模型
最大落地浓度
Cmax=
最大落地距离
Xmax=(
)1/d
38
(五)环保质量预测系统 质量预测——水污染评价
C=
39
(六)环保应急指挥系统
重点污染源污染状况及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危险 化学品、加油站、加气站、电磁辐射、放射源等,制定 相应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预案,根据监测到的数 据及视频信息,为应急处置、指挥、资源调度、领导决 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依据。
e-wise智慧环保
环境保护管理信息系统
浅析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
![浅析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https://img.taocdn.com/s3/m/2cb9937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1.png)
浅析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浙江威尔森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海盐3143002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我国环保事业正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态势,全国各个领域对于生态环保事业都调动起了强大的积极性,本文将针对“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发展意义,“智慧环保”的内涵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数字环保”与“智慧环保”的差异,提出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转型发展策略。
关键词:环境保护;数字环保;智慧环保在我国科学技术、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科学技术手段也积极运用到了环保事业当中,通过对环保系统大量开发和数据信息采集,实现环保数据信息积累、挖掘、优化,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进步发展。
“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已经成为我国环保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借助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运用等各个过程,将相对分散的数据信息进行规范,实现数据信息的全面转化。
为了实现“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转化目标,需要结合我国环境保护实际情况与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制定出完善的环保事业发展战略,强化我国环保工作管理效率、创新环境保护管理模式,有效实现“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转型发展。
1“智慧环保”内涵概述说白了“智慧环保”,便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信息科技,将传感器技术运用于绿色生态环境检测,借助信息科技即时传送环境检测数据信息,借助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将获得的环境数据信息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剖析精细化管理、动态性的环境趋势分析。
有目的性地找到造成社会发展环境恶变的首要要素,并对相应的异常要素开展系统的提升和调节。
客观性地说,从“数据环境保护”到“智慧环保”的快速发展和拓宽,关键反映在将高新科技方式融进环保工作中,进而充分发挥生态环保和改进环境的功效,为大家带来更为建康绿色环保的日常生活环境。
2 “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发展意义“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是社会发展发展的必定措施,也是中国目前环境保护发展的主要方位。
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措施
![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1ceb54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c.png)
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措施(一)迭代美丽建设综合集成应用。
系统构建综合集成、闭环管理的美丽建设数字化运行体系,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与发改、自然资源、建设、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气象等部门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数据高效共享,完善美丽建设总门户,持续迭代升级“蓝天”“碧水”“蓝海”“宁静”“净土”“无废”“辐安”等重点场景模块,支撑污染精准科学治理,全面提升美丽综合应用实战实效。
(二)统筹生态环境大脑共建共享。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大脑建设,强化全省生态环境各类数据、知识、模型算法集成和共享使用,打造美丽建设的数字化能力中枢底座,形成对重要工作、重大任务的支撑保障作用。
推进生态环境大模型建设,先行在大气监测预报、地表水污染溯源等领域探索应用,强化数字孪生、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研发生态环境领域AI助手,提升趋势研判、预测预警、管理决策等智能化水平。
(三)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智慧监管。
不断完善环境执法非现场监管模式,利用人工智能自动研判输出违法线索,推广“黑匣子”智慧监管, 实现垃圾焚烧厂环保“黑匣子”全覆盖。
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全过程在线监控和信息化追溯,开展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装树联”,加大卫星遥感开展固体废物非正规堆放问题排查力度。
加强固定污染源数字监管,推进环评智慧化编制、审批试点,试点开展排污许可证和执行报告管理智能化审核。
加强核电厂等设施监督性监测数据智能分析,提升异常情况发现能力。
运用无人机自主巡检、无人驾驶巡护车、智能巡护机器人等进行自然保护地监测与巡护管理。
(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
推进生态环境监测设备智能化改造,开展人工智能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推广自动监测站智能运维。
运用信息化手段健全“人机料法环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引导推进生态环境检测机构加快建立并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深化开展重点园区异味监测预警评价,推动水质指纹监测、环境DNA、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机器视觉、声纹识别技术等新技术在环境监测等领域深度应用。
包头市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构想
![包头市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f9cafcb71a37f111f1855bb0.png)
包头市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构想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环保信息化存在的“重硬轻软”、“信息孤岛”现象,至今尚没有统一的环境业务数据库和环境空间数据库等问题,阐明了环境信息化建设,应利用先进的3S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软件与软件、软件与硬件的集成,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包头市环境保护信息管理和运行体系,建立核心环境业务数据库和环境空间数据库,健全网络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包头市环境数据应用水平。
关键词:环保信息化环境业务数据库环境空间数据库数据共享环境数据应用水平包头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有其独特的经济结构和环境特点。
随着近年来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各种环境问题的反应和作出决定越来越要求迅速、及时,大量的信息处理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环保信息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信息化过程中“重硬轻软”及“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至今尚没有统一的环境业务数据库和环境空间数据库,包头市环保局机关和所属二级单位的网络运行水平不高,各个分局局域网建设层次不等,加强环保信息化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能力,都是需要在环境保护信息化能力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信息化工程建设基本原则紧密围绕我市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密切联系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坚持系统建设的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和安全性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网络,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环境监测、监察以及环境监督管理等基础能力建设工作中所涉及的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建设,避免分散建设和重复投资,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分步实施,有机整合、系统提升,实现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网络化,全面提高为我市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水平提供技术支撑能力。
1.1 统一规划是环保信息化建设的最基本要求,是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交换的前提,是保证市环保局各业务部门和下属单位信息交流的基础,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体现信息化建设效果、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的根本要求。
新型“数字环保”业务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
![新型“数字环保”业务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995e7eca5fbfc77da269b1bb.pn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s uc h a s Cl ou d Co mp u t i ng 、 Mo bi l e l nt e me t 、l nt e me t o ft hi n g s a nd t h e s y s t e m imc f t i o n s a r e d e mo n s t r a t e d b y p r a c t i c a l c a s e s F i n a l l y, f or e c a s t s t h e p os i t i v e i n l f ue nc e o n t h e wor k o f e n v i r o nme n t a l ma n a g e me n t.
o v e r a l l s t r uc t u r e o f a n e w “ di g i t a l e n v i r on me n t a l p r ot e c t i on”s y s t e m
,
d i s c u s s e s t he d e s i g n s a nd i f mc t i on s o f e a c h s u bs y s t e ms ,i n t r o d uc e s t he t l s e o f ne w
智慧环保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整体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835b5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9.png)
领导高度重视需求更为迫切建设百家争鸣公众意识强烈
智慧环保建设目标
8
如何“更快速”感知影响城市环境、人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实时指标?如何“更全面”感知污染排放、环境污染、应急事故的变化过程?如何“更有效”判定环境监察执法与应急处置工作的执行状态与效果?如何“更智慧”决策重点城市、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管理问题?
2
智慧环保总体概述
智慧环保方案架构
1
2
3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感知层建设网络技术方案应用系统建设安全体系建设
一、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16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标准体系
感知层
安全体系
标准体系建设
17
Text
Text
Text
感知层标准
传感器技术标准传感器基础通用标准传感器方法标准传感器产品标准短距离传输与自组网技术标准
无缝的整合和控制下层网络和感知层的各类信息和设备,并能对上提供整体、同意的运行支撑
各部门物联网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系统接口技术规范网路安全标准规范
标识与解析;业务与网络 安全网络管理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标准体系
感知层
安全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原则
18
环境数据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原则
再好的系统,没有完备的更新维护机制,也不会持久的有生命力
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重点风险源监控系统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环境质量预测预报系统
环境生态遥感监测系统
放射源监控系统
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监控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感知层
标准体系
安全体系
感知层监测终端
20
从“数字环保”迈向“智能环保”——重庆环保物联网的“123工程”
![从“数字环保”迈向“智能环保”——重庆环保物联网的“123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5850aff524ccbff121844c.png)
年第期近年来,物联网因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而备受关注,开展物联网研究和进行物联网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
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智慧地球”到国家总理温家宝的“感知中国”,作为新兴高技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物联网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热门话题。
环保部作为最早开展物联网探索和实践并大力推进的部门之一,在物联网的探索与应用方面已完成了两个梯次的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行环保物联网第三梯次的推进,通过投资、考核和创新,按照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把物联网最新技术用到环境在线监控中,建立运维体系,实现三级数据贯通。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343个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对1.5万多家重点污染源实施了自动监控。
重庆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是环保的敏感地带,亟需构建和完善物联网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重庆环保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旨在综合考虑重庆市环保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构筑完善的三峡流域水环境物联网监控预警和综合管理体系为突破,实施从“数字环保”迈向“智能环保”——重庆环保物联网的“123工程”■文/罗庆俊重庆环保物联网“123工程”。
1个平台,2个体系重庆的三峡库区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环保问题。
由于三峡库区上游流域水环境安全状况日益严峻,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风险概率不断增加,库区流域水污染控制亟待加强,水文水动力条件变化使库区水环境问题更趋复杂,适合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需求的高效适用关键技术尚待突破,水库调度中的水质改善和水华控制理论与实践尚待探索等,迫切需要在重庆大力开展环保物联网建设。
因此,重庆环保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被提上议程,将以构建三峡流域水环境物联网监控预警和综合管理体系为突破,基于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服务支撑层和智慧应用四个逻辑层次,实施重庆环保物联网“123工程”。
其中,“1”是指构建1个环保物联网数据资源云计算平台,“2”是指开展2项物联网创新体系研究。
环保物联网数据资源云计算平台,包括水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警监测、总量减排与排污权交易、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信用和环保公共服务、GIS 支撑平台服务等内容。
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
![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e8da83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2.png)
ECOLOGY区域治理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绿蜻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杨俊伟摘要:生态环境治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方向,这是新时期国家对绿色环境治理的发展要求。
需要建立智能、科学和数字化的信息系统来促进环保工作。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图分类号:[R1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8-0143-0001一、生态环境治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不可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5G技术等不断涌现,并且不断与各个行业融合。
随着新的基础设施开发需求,智能技术以及行业的发展,深度集成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趋势。
这种趋势将影响许多行业的产业结构。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中心是国家对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发展领域。
这些还将在将来进行大规模技术更新和迭代。
对于生态环境的管理,运用新技术是必然的选择。
此外,公众对生态环境治理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社会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上,绿色环保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促进企业发展。
二、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近年来,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投资建设生态治理系统的信息化系统,但相关的建设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在此阶段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方面是当前信息系统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协调能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相对混乱的数据传输系统和缺乏系统的协调中。
同样,由于各个地区生态环境管理的深度不同,推动信息系统建设的主体也不同。
引起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管理问题。
另一方面,在治理中使用信息建立创新机制的能力不足,缺乏数据转换功能。
数据转换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该行业信息化人才的缺乏,难以有效地将人才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相匹配,导致管理问题频发。
三、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路及措施(一)构建清晰的信息化体系顶层设计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工作是优化顶层设计。
智慧环保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adef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0.png)
智慧环保建设方案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智慧环保建设方案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
通过技术和创新的引入,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以下是一些智慧环保建设的方案,旨在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1. 智慧垃圾处理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慧垃圾处理系统,对垃圾的收集、分类、处理和利用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智能垃圾桶和垃圾回收设施的网络连接,可以实时监测垃圾容量,优化垃圾收集路线,最大限度地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2.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立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能源消耗情况,优化能源利用和分配。
系统可以自动调控设备的运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减排。
同时,通过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清洁能源的更高比例利用。
3. 绿色建筑设计与建设通过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和建设,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增加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在建筑过程中,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节水措施的采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 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建立智慧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灯、车辆跟踪和信息共享技术,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和排放。
同时,引入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和便利性,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
5.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利用物联网、无人机和传感器等技术,实施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精准的农业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农民节约水资源、减少农药使用量,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智慧环保建设方案的实施,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些方案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以确保环境和人类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企业建立“智慧环保”系统平台的意义和建议
![企业建立“智慧环保”系统平台的意义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00f6e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2.png)
企业建立“智慧环保”系统平台的意义和建议1. 引言1.1 了解“智慧环保”系统平台的概念"智慧环保"系统平台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和监控系统。
这种系统平台可以实现环保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帮助企业快速了解环保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环保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通过"智慧环保"系统平台,企业可以实现对环保工作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实现全流程、全要素的环保控制。
"智慧环保"系统平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环保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监测、智能预警、智能决策等功能,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地制定环保政策和措施。
这种系统平台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环保管理水平,降低环境风险和成本,还可以帮助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智慧环保"系统平台对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探讨企业建立“智慧环保”系统平台的必要性企业建立“智慧环保”系统平台的必要性在当今社会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企业作为重要的环境保护主体,需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而建立智慧环保系统平台,则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环保管理手段。
智慧环保系统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环保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及时响应环保问题,降低环境风险。
智慧环保系统平台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环境风险和成本。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避免环境事故的发生,减少环保投入。
建立智慧环保系统平台还可以增强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
企业建立“智慧环保”系统平台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是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提升环保管理效率提升环保管理效率对于企业建立“智慧环保”系统平台至关重要。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在线监控网络构建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在线监控网络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17d47f55312b3169a451a408.png)
环境质量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 的直接体现 ,环境信息与质量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积极适应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环境信息工作 的建设 目标为 :建立适合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管理机 制 ,实现环境信息 的统一管理、统一发布和信息共享 ;建成全 国性的环境信息资源 网络平 台、环境管理 业务应用平 台、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 台、环境信息资源服务平 台;保持与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 同步的发 展水平 ,实现环境政务与业务信息化 、环境 管理信息资源化 、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环境信息服务规范 化 ,向“ 数字 环保 ” 的战略 目标 进一 步迈进 I。 自九十 年代 末始 ,随着 我 国社 会 的发展 ,对 于环境 管 理 的要 】 】 求越来越高 ,而环境监督管理 由原来的浓度管理向总量控制 的转化 ,常规化的环境监测手段越来越不能 适应现代化 的环境管理 的要求 ,因而建设环境在线 自动监控系统势在必行 。
s i b ea dt e s se wa e t r h iet t e i e o sr c n io me t l n o a i no l emo i rn y t m. u t l n y t m s ab te o c o h r t st c n t t v r n n a i f r t n i n t i g s se a h c o c i o u e m o n o Ke r s u b n e v r n n a if r lt ns se n t o k o l e mo i r g y wo d : r a ; n i me t I n o l a i y tm: ew r ; n i ; nt i o T o n o n
维普资讯
第 2 O卷 第 2 期 20 年 6 07 月
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控与智慧环保体系建设
![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控与智慧环保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fcabe5fcaaedd3383c4d38f.png)
Text
服务支撑 层标准
Text
应用层 标准
跨层技术 标准
无缝的整合和控 制下层网络和感 知层的各类信息 和设备,并能对 上提供整体、同 意的运行支撑
各部门物联网技术 标准; 数据传输标准; 系统接口技术规范 网路安全标准规范
标识与解析; 业务与网络 安全 网络管理
智慧环保建设内容——标准规范体系
环境信 息化
“智慧环保”概念的提出
智慧地球:2009年初,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美国总统奥巴马 将“智慧地球”上升为国家战略。“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 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 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实现信息基础架构与基础 设施的完美结合。
水质监测
卫星遥感系统
辐射监测
气体监测
无人机感知系统
感知特点:小体积、低功率、能定位、能传输、多因子、组件化、插件化 、大面积、立体化
智慧环保建设内容——感知层建设
包括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质量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设施运行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 连续在线监控,提供一体化应用,准确、及时地反映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变化。
将于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对外颁布,40万亿投资大戏启幕。 大环保概念:
从单纯的环境保护到生态环境,再到生态文明。从广义上讲,生态环境不仅仅是环保局的事,更是市 政府、省政府的大事。
政策-“三个说得清”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哨兵”、“尺子”,是政府宏 观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基础。
2009年2月16日周生贤部长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三个 说得清”。
合,摆脱了传统物联网中RFID的狭义定义,使感知更全面、方式更灵活,使物联网在环保中的 应用更可持续发展。
智慧环卫建设方案
![智慧环卫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22352831126edb6f1a1041.png)
4000亩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智慧环卫建设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述 (3)1.1智慧环卫的背景和发展机遇 (3)1.2智慧环卫建设的必要性 (4)1.3智慧环卫建设目的 (4)二、架构设计 (4)2.1设计约束原则 (4)2.2设计目标 (5)2.2.1当前环卫信息化存在问题 (5)2.2.2建设目标方向 (5)三、软件工程的总体构架 (7)3.1框架构建基准 (7)3.2框架设计 (8)四、业务应用层主要功能模块 (8)4.1数据字典管理模块 (8)1).(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8)2).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9)3).平台接口管理系统 (9)4.2监控监测管理模块 (9)1).(GPS)全球卫星定位管理系统; (9)2).射频标签(RFID)应用管理系统; (9)3).视频监控系统; (9)4).传感监测系统; (9)4.3业务管理模块 (9)1). 垃圾清运管理系统; (9)2). 清扫保洁管理系统; (10)3). 调度智慧管理系统; (10)4). 业务巡检管理系统; (10)4.4工作流管理模块 (10)1).OA系统; (10)2).物资管理系统 (11)3).基建项目管理系统 (11)4.5财务管理系统 (11)4.6党建云管理系统 (11)4.7档案管理系统 (12)五、业务应用层各模块设计简述 (12)5.1设计原则 (12)5.2数据字典管理模块 (12)5.3监控监测管理模块 (15)5.4业务管理模块 (16)5.5业务模块各系统设计 (16)5.6工作流管理模块 (18)5.7财务管理系统 (24)5.8党建云管理系统 (26)5.9档案管理系统 (27)六、聚门户产品概念及核心技术 (28)6.1数据层:聚门户——大数据整合及移动化中间件 (28)6.2聚门户技术是实现政务大数据的核心之一 (29)6.3server侧功能组件 (30)6.4客户端功能组件-微门户APP (30)6.5客户端功能组件-微网站 (31)6.6项目开发技术描述 (32)6.6.1爬虫技术描述 (32)6.6.2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 (33)6.6.3技术原理图 (33)一、总述1.1智慧环卫的背景和发展机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进入加速发展期。
环保行业智能监测与数据分析平台搭建方案
![环保行业智能监测与数据分析平台搭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f50e9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6.png)
环保行业智能监测与数据分析平台搭建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2)1.1 项目背景 (2)1.2 需求分析 (2)2.1 功能需求 (3)2.2 技术需求 (3)2.3 业务需求 (3)第二章:平台架构设计 (3)2.1 架构设计原则 (4)2.2 系统模块划分 (4)2.3 技术选型 (4)第三章:数据采集与传输 (5)3.1 数据采集方式 (5)3.2 数据传输协议 (5)3.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6)第四章:数据存储与管理 (6)4.1 数据存储方案 (6)4.2 数据库设计 (7)4.3 数据备份与恢复 (7)第五章:数据处理与分析 (8)5.1 数据预处理 (8)5.1.1 数据清洗 (8)5.1.2 数据整合 (8)5.1.3 数据规范化 (8)5.2 数据挖掘与分析 (9)5.2.1 数据挖掘方法 (9)5.2.2 数据分析方法 (9)5.3 模型训练与优化 (9)5.3.1 模型选择 (9)5.3.2 模型训练 (9)5.3.3 模型优化 (9)第六章:智能监测模块设计 (9)6.1 监测指标体系 (10)6.1.1 设计原则 (10)6.1.2 指标体系内容 (10)6.2 实时监测算法 (10)6.2.1 算法选择 (10)6.2.2 算法实现 (10)6.3 异常报警机制 (11)6.3.1 报警标准 (11)6.3.2 报警方式 (11)6.3.3 报警处理流程 (11)第七章:数据可视化与展示 (11)7.1 可视化设计原则 (11)7.2 数据报表 (12)7.3 大屏展示设计 (12)第八章:系统安全与运维 (12)8.1 系统安全策略 (12)8.1.1 安全架构设计 (12)8.1.2 安全管理制度 (13)8.2 系统运维管理 (13)8.2.1 运维组织架构 (13)8.2.2 运维流程与规范 (13)8.3 故障处理与恢复 (14)8.3.1 故障分类与处理流程 (14)8.3.2 故障恢复策略 (14)第九章:平台部署与实施 (14)9.1 部署方案 (14)9.2 实施步骤 (15)9.3 项目验收 (15)第十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6)10.1 项目成果总结 (16)10.2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6)10.3 未来发展展望 (17)第一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保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智能环保解决方案
![智能环保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213dc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c.png)
智能环保系统与技术需求
(2)不确定性数据处理技术
➢ 面向环境监测的应用往往具有很大的数据量,且由于测量和采样等误差以及网络传输的 延迟导致这些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些不确定性。不确定数据的特 点是每个数据对象不是单个数据点,而是按照概率在多个数据点上出现。
智能环保系统与技术需求
(2)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
由于地下环境特殊,与陆地传感器网络和水下传感器网络有很大不同,体系结构、硬件节点设 计以及各层通信协议都需要重新考虑,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 与水下传感器节点相比,能量问题更加具有挑战性。这是因为土壤对电磁波的衰减作用 较大,因此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不能够靠减小发送功率的方法来节省能量。此外,由于 传感器节点埋藏在地下,无法对节点无法进行能量补充。
智能环保系统与技术需求
大气污染监测的目的在于通过气体传感器识别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掌握其分 布与扩散规律,监视大气污染源的排放和控制情况。从本质上讲,气体传感 器是一种将某种气体体积分数转化成对应电信号的转换器。
根据气体传感器使用的气敏材料以及气敏材料与气体相互作用的效应不同, 可以大致将气体传感器分为以下几类: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电化学气体传感 器、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光化学型气体传感器、 石英谐振式气体传感器、表面声波气体传感器等。
大气污染监测系统
智能环保系统与技术需求
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 使陆地和海洋生物中毒甚至死亡,还会使生物组织中含有有毒物质,
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 ➢ 对物体的腐蚀,如金属建筑物出现的锈斑、古代文物的严重风化等; ➢ 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频发等。
浅谈环保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浅谈环保档案的数字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44d35f319e8b8f67c1cb9e1.png)
浅谈环保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摘要】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电子档案日渐成为环保档案采用的新载体形式,这对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及效能提高带来全新的挑战。
紧跟环保档案数字化的步伐,要加强对环保档案信息的管理,有效集中环保检测数据、专业文献及多媒体信息等环境保护档案并进行高效整合。
【关键词】环保档案;数字化建设;问题;策略数字化,是一种新的概念,它通过数据库、数字扫描、数据压缩等技术手段,把传统的纸质文件、声像文件以及已归档的电子文件,系统地整合,组成信息资源库。
环保档案数字化即是实现环保档案职能实现、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数字化的过程。
它可以有效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也可以轻松实现对环保活动中所产生的大量专业性强、形式新颖的环保档案材料进行管理,这意味着提高了环保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环保事业。
1.环保档案数字化的必然性档案真实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量迅速膨胀,信息的变化日新月异,随时随地互通信息、共享信息已成为的常态需求,只有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最有效的信息,才能实现体现出信息的价值。
在这一点上,传统意义上的纯手工档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们要挣脱海量信息的束缚,寻求一种有效的信息分类整理办法。
计算机技术的推广使档案信息多元化、网络化。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形势,改变常规的手工整理档案的落后模式,转而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使环保档案工作适应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步伐。
计算机技术在环保系统各个部门的普及,使电子档案材料成为环保档案中比较常用的载体形式,更好地实现纸质档案无法实现的功能。
如在环保监测中对空气、水和污染源进行的在线监测,大型电子监测点位的分布图、设计图以及部分超文本电子文件等,平面纸张无法对其做出完整记录。
只有采用高效、快捷的信息处理方式,才能使环保档案工作适应环保事业发展,因此环保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环保系统的构建][关颖]-[374040073]2014年9月30日摘要: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数字环保系统概念及组成要素。
文章首先阐述了数字环保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结构,分析了数字环保系统的架构体系。
然后针对数字环保系统架构的各个层次展开详细的说明。
数字环保是以环保为核心,融入现代化的自动控制、数字通讯、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实现环境保护的数字化。
它是一个以满足基础应用、延伸应用、高级应用和战略应用的多层环保监控管理平台集成而来的系统。
本系统作为市级环境信息应用系统之一,主要建设市环保局的环境自动监测监控集成系统;完善对重点污染源,有关部门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和区域环境质量的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点位的数据提取及信息传输,建立与环保局的信息传输通道。
关键词:数字环保,环境自动监测,数据通讯传输、数据采集一、“数字环保”概述数字环保是近年来在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基础上衍生的大型系统工程。
数字地球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联合框架上以地球为参照系的多学科融汇。
数字环保是数字地球在环保信息化和环境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在我国数字地球战略的基础上实施数字环保,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必然选择。
数字环保是以环保为核心,融入现代化的自动控制、数字通讯、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实现环境保护的数字化。
它是一个以满足基础应用、延伸应用、高级应用和战略应用的多层环保监控管理平台集成而来的系统。
具体包括以下子系统:环境测控跟踪子系统环境预测预报子系统污染源平面显示管理子系统污染源异动跟踪报警子系统污染事故预警子系统环境状况领导速查子系统环保增值业务子系统环境GIS子系统环保业务工作流管理子系统环保决策支持子系统环保动态仿真子系统分布式万维拟境子系统二、系统介绍2.1、系统建设目标本着“以环境监测为驱动,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以环境监测为基础,全面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方针路线。
开发了对环境进行全面监测的环保监控平台。
通过建设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区域的环境监测信息自动采集网络,实现对重点排污单位防治设施运行状态、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监控数据的自动传输和异常报警,实现重点流域水质量、重点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实现总量控制,防止偷排漏排。
通过建设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环境信息分析系统和一个交互式的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的动态信息发布平台,方便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环境质量监测资料或环境指令状况,向公众发布状况信息,全面提高环境的监测力度,有效推动环境治理;通过扩展OA办公系统,提高环境管理水平;通过对大量环境数据的分析提炼,为进一步环境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本系统作为市级环境信息应用系统之一,主要建设市环保局的环境自动监测监控集成系统;完善对重点污染源,有关部门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和区域环境质量的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点位的数据提取及信息传输,建立与环保局的信息传输通道。
通过国家、省监测信息网络或CDMA/GPRS方式向上级环保部门采集所辖区域的污染源,城市区域,流域的大气和水质监测数据。
为省市领导,省市环境保护局的环境宏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对全市主要污染源,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实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流域环境质量的日报,并自动﹑及时向公众网﹑政务网分级发布。
建立污染源排放计算机管理系统,对重点污染源的主要环保设施和排污口进行监测,提供直观的GIS图形界面,为各级环保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2.2、系统结构数字环保系统为一个多层架构的可扩展平台。
其骨干有三层,分别是:现场数据采集与自动控制单元、企业数据处理分中心、主管部门数据处理中心。
通过外部扩展模块,可以将系统扩展为多级。
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监控平台系统结构外部扩展是指独立于本系统以外的上级系统,主要是指省﹑国家级的环境监控中心系统。
它负责接受属下的地市级系统的汇总数据,并可在必要时对下级的企业排污现场监控点进行在线的实时监控。
本系统同时提供各个监控点接受系统外模块的监控功能。
同时,地市级系统负责接受省级环境监控中心系统的数据上传的要求,提供数据上传的功能。
该系统的市级、县级的二级监控网络和企业监控网络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克服了以往其它在线监控网络软件在通信上的相互撞车干扰现象,具有从最高级网络中心到各监控点直至监测仪器的系统时间同步功能,避免了不同系统段因时间误差而带来的功能不协调。
具有从监控点到各级网络监控中心的数据自动采集功能,并有效地解决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各级环保监控中心通信费用负担过重的矛盾。
当监测项目超过设定标准值、污染治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转、自动采样分析仪异常或故障等情况发生时,系统能自动识别并按权限向上级报警。
各级监控网络中心可根据管理权限对相应的监控点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如监控点现场工控机运行状态远程控制、工控机通信条件的远程控制、报警标准等参数的远程设定、自动采样频率及相关参数的远程控制等)。
根据管理权限,各级监控中心录入或修改的企业基本信息以及相关参数的设定、修正等都能在系统相应监控中心上自动同步。
各级环保监控中心可通过网络系统可随时检查企业排污实时状况。
对采集到的各类监控数据,系统提供了智能化的数据处理技术,用户可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来制订各种统计报表及多维图形。
提供对其他系统的良好接口(如在OA 系统中可实现对收集数据的统计,查询),并可按统一的数据格式导入,导出数据,以便于和其他系统达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
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自动/手动备份可由用户选择。
GIS系统类似的优美,直观的地图监测画面,可使用户及时了解监控现状。
三、中心站系统监控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系统中心站监控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系统是本应用系统的核心子系统,承担各个监测站的中心接入服务和日常控制,维护等的功能。
主要由通信传输控制层,自动业务流程控制层和人机交互界面层等构成。
由于系统的任务,特别是通信业务的复杂性使得系统不可能在一台计算机上得以实现。
所以我们采用了分散网络平台技术来协调分布在多台计算机上的各个功能层的不同功能模块。
3.1、数据采集部分数据采集中心同时支持自动轮询与监听工作方式。
在自动轮询工作方式下,中心主动以轮询的方式采集各个监测子站的数据信息;在监听方式下,由监测子站主动向中心上报采集数据。
数据采集中心支持数据与图像两种数据格式。
本系统支持的数据通信方式主要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
有线通讯能选择:PSTN、ADSL等通连方式,无线通讯能选择:CDMA、GPRS等。
3.1.1、GPRS通信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简称,它突破了GSM网只能提供电路交换的思维方式,只通过增加相应的功能实体和对现有的基站系统进行部分改造来实现分组交换,这种改造的投入相对来说并不大,但得到的用户数据速率却相当可观。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一种以全球手机系统(GSM)为基础的数据传输技术,可说是GSM的延续。
GPRS和以往连续在频道传输的方式不同,是以封包(Packet)式来传输,因此使用者所负担的费用是以其传输资料单位计算,并非使用其整个频道,理论上较为便宜。
GPRS的传输速率可提升至56Kbps甚至114Kbps。
而且,因为不再需要现行无线应用所需要的中介转换器,所以连接及传输都会更方便容易。
如此,使用者既可联机上网,参加视讯会议等互动传播,而且在同一个视讯网络上(VRN)的使用者,甚至可以无需通过拨号上网,而持续与网络连接。
3.1.2、CDMA通讯CDMA 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
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
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3.1.3 、ADSLADSL方式ADSL理论上能提供上行最高640Kbps,下行最高8Mbps,实际中,中国电信各地分公司提供的带宽为理论值的1/4~1/16,即下行512Kbps~2Mbps。
通常ADSL采用拨号方式登录,每次登录将随机获取一个动态的公网IP,远端设备每次访问都事先重新设定服务器IP地址相关的参数将会很麻烦,解决方法是采用动态域名解析的方法。
3.1.4、图像采集、传输远端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工控机通过RS232接口与CDMA IP Modem相连,工控机配置视频采集卡,外接摄像头,数据分析仪,探头。
数据采集互控软件运行于Windows 2000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Windows CE 或Linux)平台之上,图文并茂、操作简单,与管理中心的中心服务器协调运作,对各远端数据采集点的各项数据采集视频监控事务进行有序、周到的管理,使镇各系统管理科学、快捷、方便。
视频采集卡控制摄像头拍摄现场图像,将图像数据传给视频采集卡。
监控中心将可以看到多个现场的照片,对比接收到的数据,可以更加及时准确的做出判断。
数据采集互控软件负责将静态图像,从数据分析仪和探头到的数据通过RS-232串口传给CDMA IP Modem,同时将从CDMA IP Modem获得的监控中心的控制指令传给下面的视频采集卡,摄像头,数据分析仪,探头等,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
CDMA IP Modem是作为数据采集端的无线传输设备,通过CDMA 2000 1X 网络连接到Internet,与拥有公网IP的通讯接入服务器建立Socket连接,实现全双工通讯。
没有固定IP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动态域名解析方式。
CDMA IP Modem提供完全透明的传输通道,通信两端可以实现裸数据传输。
提供掉线重拨功能,保证了传输通道的实时在线。
CDMA IP Modem内置一个Web Server,允许操作人员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从Internet通过浏览器进行登录,察看传输状态,更改传输方式,更新参数,升级固件程序。
极大方便了拥有相应权限的操作人员在野外现场,旅途中没有有线上网接入的情况下对通信进行检测和设定。
3.2、数据处理软件功能描述监控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具有以下功能:1)定时或随时收集各监测子站计算机采集的监测数据和校准结果;2)定时或随时收集监测子站计算机采集的监测子站工作状态,如:设备的运行及环境状态、报警和控制信息以及留言记录;3)对各时段的污染监测数据和状态信息进行统计处理和异常值判断处理;4)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显示器和打印机以报表或图形的形式显示或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