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提高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提高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101×45=100×45+45 B.(57-43)×18=57×18-43
C.25×12×125=25×4+125×8 D.317-250-50=317-(250-50)2.下图中,()是轴对称图形。
A.B.C.
3.下列各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3cm B.3cm、3cm、3cm C.4cm、3cm、8cm 4.观察下面的物体,从右面看不是的物体是()。
A.B.C.
5.下面各数中,去掉“0”之后大小不变的数是()。
A.120 B.5.04 C.5.40
6.由3个10,2个0.1,6个0.01,3个0.001组成的数是()。
A.3.632 B.3.263 C.30.263
7.两个数相减的差是15.8,现在减数减少1.8,那么现在的差是()。
A.14 B.17.6 C.15.8
8.在一次知识竞赛中,每人答10题,答对一题得3分,不答题不扣分,答错一题扣1分,明明全部解答但只得了22分,他答错了()题。
A.6 B.2 C.1
9.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6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A.12厘米B.15厘米C.12厘米或15厘米二、填空题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0.45( )0.3629.1( )9.10
2.5平方分米( )205平方米 6.59吨( )659千克
11.2.6里面有个0.1,1里面有个0.01.
12.两数相除商是10,如果被除数乘5,除数乘5,那么商是( )。
13.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是56.2,56.2与原来的小数相差( )。
14.一种饼干每盒18元,买5盒送1盒。
那么288元最多能买( )盒。
15.数一数按要求填一填。
有( )个角有( )个三角形
16.小马虎在计算乘法时,把一个因数25看成了52,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多了405,正确的积应该是( )。
17.小红、小丽和小冬三人分别集邮6张、8张、13张,小冬应该共拿出( )张分别分给小红和小丽,三人的邮票才能同样多。
18.一块长方形草坪要改建,原来的面积180平方米,如果将长和宽分别扩大到的原来的3倍,改建后草坪的面积是( )平方米。
19.口算:
125×8=300÷12=(81-81)÷9=63÷7÷9=
299+63=12.6×1000= 2.03×10= 6.6÷100=
2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
+90.128.4
35.7648.97
21.用递等式计算,能用简便方法要使用简便方法。
56+99×569.14-1.43-4.5713.7+0.98+0.02+4.3
228-360÷9×5300÷(150-5×25)150×[(747-669)÷13]
2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33厘米,其中一条腰长是6.5厘米,它的底边长是多少厘米?
23.小红、小强、小艺三人跳高。
小艺跳的最好成绩是1.1m,小强比小艺跳的高0.15m,小红比小强跳的低0.09m,问小红跳了多少米?
24.詹天佑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曾采用“两端对凿法”和“中部凿井法”开凿隧道,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
周总理曾高度评价他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从隧道两头同时施工,甲队每月开凿170米,乙队每月开凿130米,6个月开通。
这条隧道长多少米?(画图整理条件与问题,再列式解答)
25.学校图书馆第一、二季度借出图书情况统计如下表:
(1)将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第二季度()书借得最多,()书借得最少。
(3)第一季度平均每种书借出多少本?
26.用一根两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框架后,剩下20厘米。
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定律分别求出各算式的值再比较即可。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据此解答。
【详解】
A.101×45
=(100+1)×45
=100×45+45
=4500+45
=4545
B.(57-43)×18
=14×18
=252
57×18-43
=1026-43
=983
252<983
所以:(57-43)×18<57×18-43
C.25×12×125
=25×4×3×125
=100×3×125
=12500×3
=37500
25×4+125×8
=100+1000
=1100
37500>1100
所以:25×12×125>25×4+125×8
D.317-250-50
=67-50
=17
317-(250-50)
=317-200
=11717<117
所以:317-250-50<317-(250-50)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的掌握与运用。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选择即可。
【详解】
A.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B.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C.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辨别,可以用对折或画对称轴的方法辨别。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此题依此判断即可。
【详解】
A.1+2=3(厘米),3=3,因此这一组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B.3+3=6(厘米),6>3,因此这一组可以组成三角形。
C.4+3=7(厘米),7<8,因此这一组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B
解析:B【解析】
【分析】
画出各个选项物体从右面看到的形状即可解答。
【详解】
A.,从右面看到的是;
B.,从右面看到的是;
C.,从右面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方位感和观察力。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
A.此选项不是小数;
B.此选项是小数,但是“0”不在末尾处;
C.此选项是小数,同时“0”在末尾处,因此5.40=5.4;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点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一个数由3个10,2个0.1,6个0.01,3个0.001组成,因此这个数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0,十分位上2,百分位上是6,千分位上是3,根据对数位的认识进行选择;
【详解】
A.3.632这个小数个位上是3,十分位上6,百分位上是3,千分位上是2,因此不满足;B.3.263这个小数个位上是3,十分位上2,百分位上是6,千分位上是3,因此不满足;
C.30.263这个小数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0,十分位上2,百分位上是6,千分位上是3,因此满足;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差已知,如果减数减少1.8那么差增加1.8,据此回答即可。
【详解】
现在的差是:15.8+1.8=17.6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和与差的变化规律,减数减少则差增加。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假设明明全部答对,分别计算出总分数、实际总分与总分数的差,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的得分差,然后用总分数差除以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的得分差,得到的数就是答错的数量。
【详解】
10×30=30(分)
30-22=8(分)
3+1=4(分)
8÷4=2(题)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鸡兔同笼相关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为6厘米,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相加即可得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
6+6+3=15(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填空题
10.>=<>
【解析】
【分析】
(1)根据小数比大小的方法比较即可。
(2)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3)(4)化成通一单位再比大小。
【详解】
0.45(>)0.3629.1(=)9.10
2.5平方分米(<)205平方米 6.59吨(>)659千克
【点睛】
小数的大小与小数位数的多少无关,比较时从高位起逐位比较。
11.26,100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求2.6里面有几个0.1,1里面有几个0.01.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分别解答即可.
解:2.6÷0.1=26(个);
1÷0.01=100(个);
故答案为26,100.
点评:此题应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12.10
【解析】
【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详解】
两数相除商是10,如果被除数乘5,除数乘5,那么商是(10)
【点睛】
熟悉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58
【解析】
【分析】
先用56.2除以10计算出原来的小数,然后计算出56.2与原来的小数的差即可,用减法计算。
【详解】
56.2÷10=5.62
56.2-5.62=50.58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小数与小数的减法计算,要熟练掌握。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求出288元买的盒数,然后根据“买5盒送1盒”,用除法求出所买的盒数里面有5盒,也就赠几盒,再与所买的盒数相加即可。
【详解】
288÷18=16(盒)
16÷5=3(盒)……1(盒)
16+3=19(盒)
【点睛】
明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15
【解析】
【分析】
(1)第一个图中,单个小角有6个,由2个小角组成的角有2个,所以共有6+2=8个角。
(2)第二个图中,单个小三角形有5个,由两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4个,由三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3个,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2个,由五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1个,所以共有5+4+3+2+1=15个。
【详解】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和三角形定义的掌握。
16.375
【解析】
【分析】
因数×因数=积,因此用52减去25计算出多算了多少个另一个因数,然后用405除以多算了另一个因数的个数,从而计算出另一个因数,然后用另一个因数乘25即可。
【详解】
52
解析:375
【解析】
因数×因数=积,因此用52减去25计算出多算了多少个另一个因数,然后用405除以多算了另一个因数的个数,从而计算出另一个因数,然后用另一个因数乘25即可。
【详解】
52-25=27
405÷27=15
15×25=375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先计算出另一个因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4
【解析】
【分析】
先计算出小红、小丽和小冬三人集邮的总张数,用加法计算,然后用三人集邮的总张数除以3计算出平均每人集邮的张数,再分别计算出小冬应该拿给小丽、小红的张数,最后计算出拿出的总张数即
解析:4
【解析】
【分析】
先计算出小红、小丽和小冬三人集邮的总张数,用加法计算,然后用三人集邮的总张数除以3计算出平均每人集邮的张数,再分别计算出小冬应该拿给小丽、小红的张数,最后计算出拿出的总张数即可。
【详解】
6+8+13
=14+13
=27(张)
27÷3=9(张)
9-6=3(张)
9-8=1(张)
3+1=4(张)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先计算出三人集邮的总张数和平均每人集邮的张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1620
【解析】
【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如果将长和宽分别扩大到的原来的3倍,则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因此用原来的面积乘9即可。
3×3=9
180×9=1620(平方米)
【
解析:1620
【解析】
【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如果将长和宽分别扩大到的原来的3倍,则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因此用原来的面积乘9即可。
【详解】
3×3=9
180×9=1620(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16……8 0 1
362 12600 20.3 0.066
【解析】
【详解】
略
解析:16 (801)
3621260020.30.066
【解析】
【详解】
略
20.73;61.7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列竖式时要将小数点对齐。
【详解】
=84.73 =61.7
验算:
解析:73;61.7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列竖式时要将小数点对齐。
【详解】
35.7648.97+=84.73 90.128.4-=61.7
3 5.7648.978 4.73+ 验算:8 4.7348.973 5.76- 90.128.46 1.7
- 验算:90.16 1.728.4- 21.5600;3.14;19;
28;12;900
【解析】【分析】
56+99×56此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9.14-1.43-4.57 此题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13.7+0.9
解析:5600;3.14;19;
28;12;900
【解析】
【分析】
56+99×56此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9.14-1.43-4.57 此题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13.7+0.98+0.02+4.3此题先运用加法交换律,再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28-360÷9×5此题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300÷(150-5×25)此题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150×[(747-669)÷13]此题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详解】
56+99×56
5619956=⨯+⨯
()56199=⨯+
5600=
9.14-1.43-4.57
()9.14 1.43 4.57=-+
9.146=-
3.14=
13.7+0.98+0.02+4.3
0.980.02=13.7+4.3++
()()13.7 4.30.980.02=+++
181=+
19=
228-360÷9×5
228405=-⨯
228200=-
28=
300÷(150-5×25)
()300150125=÷-
30025=÷
12=
150×[(747-669)÷13][]7813=150⨯÷
1506=⨯
900=
22.33厘米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周长和腰长已知,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所以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减去两条腰长,即可解答。
【详解】
20.33-6.5-6.5
=13.83-6.5
=7.33
解析:33厘米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周长和腰长已知,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所以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减去两条腰长,即可解答。
【详解】
20.33-6.5-6.5
=13.83-6.5
=7.33(厘米)
答:它的底边长是7.33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23.16米
【解析】
【分析】
用小艺跳高成绩加上0.15m ,求出小强跳高成绩。
再用小强跳高成绩减去0.09m ,求出小红跳高成绩。
【详解】
1.1+0.15-0.09
=1.25-0.09=1.16
解析:16米
【解析】
【分析】
用小艺跳高成绩加上0.15m,求出小强跳高成绩。
再用小强跳高成绩减去0.09m,求出小红跳高成绩。
【详解】
1.1+0.15-0.09
=1.25-0.09
=1.16(米)
答:小红跳了1.16米。
【点睛】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24.图见详解;1800米
【解析】
【分析】
已知甲每月开凿170米,即甲工程队的工作效率,乙每月开凿130米,即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又知道他们6个月开通,即工作时间是6个月,根据(甲队的工作效率+乙队
解析:图见详解;1800米
【解析】
【分析】
已知甲每月开凿170米,即甲工程队的工作效率,乙每月开凿130米,即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又知道他们6个月开通,即工作时间是6个月,根据(甲队的工作效率+乙队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就是这条隧道的总长。
(答案不唯一)
【详解】
(170+130)×6
=300×6
=1800(米)
答:这条隧道长1800米。
【点睛】
此题是工程问题,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是解题关键。
25.(1)见详解
(2)故事;科技
(3)80本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结合题目中的信息绘制即可。
(2)哪一个种类对应的灰色条状最高,第二季度这一个种类借出去的书最多;哪
解析:(1)见详解
(2)故事;科技
(3)80本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结合题目中的信息绘制即可。
(2)哪一个种类对应的灰色条状最高,第二季度这一个种类借出去的书最多;哪一个种类对应的灰色条状最矮,第二季度这一个种类借出去的书最少。
(3)将第一季度借出去的所有书都加起来,然后除以4即可。
【详解】
(1)
(2)根据观察可知:第二季度故事书借得最多,科技书借得最少。
(3)110+65+90+55=320(本)
320÷4=80(本)
答:第一季度平均每种书借出80本。
【点睛】
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与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60厘米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用去铁丝的长度,再除以3即可解答。
【详解】
2米=200厘米
(200-20)÷3
=180÷3
=60(厘米)
答: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0厘米。
【点睛】
解析:60厘米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用去铁丝的长度,再除以3即可解答。
【详解】
2米=200厘米
(200-20)÷3
=180÷3
=60(厘米)
答: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0厘米。
【点睛】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