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误差的特点及防止措施共21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不重视质检 员的意见
对检验人员反映的正确意见和要求,管理部门因某些原 因,不理不睬,不支持。与检验人员反映质量标准或工 位器具不合理,测试设备不健全等问题得不到明确答复 时,检验人员限于条件、无奈了事。
3 领导的欺骗 行为
某领导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需在质量上作假时,有的检 验人员为了迎合、讨好领导自愿参与,怕不参与将遭打 击报复,从而被动参与了弄虚作假行为。
4.采用复核检验的方法,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审核 ,查出欺骗行为时要给予严肃处理。对敢于坚持原则, 如实反映质量情况的检验人员则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5.选用经证明是作风正派,能坚持原则的人员从 事检验工作,对弄虚作假的检验人员应调离岗位.
18
2020/4/28
结束语
1* 以上所述,在检验过程中作为人的因素 ,检验人员造成了大部分的检验误差。 2* 不言而喻,要想真正做好检验工作,把 总的检验误差减至最小,必须要在防止检验 人员的检验误差的同时,尤其要重视造成检 验误差的这些原因,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7
2020/4/28
防止技术性误差的措施
进行技术培训。
总结、推广误差较少的检验 人员的经验和技巧,对所出 现的错检,漏检及时分析原 因,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对有生理缺陷等不宜做 检验工作的人,应另行 分配做其他适当工作。
防止技术 性误差的
措施
对检验人员、竞争上岗 。进行应知、应会考核 ,以及错、漏检率的考
技术性误差的发现
1.复核检验: 2.循环检验: 3.重复检验:
由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员来复检其他 检验人员已检过的合格品。
对同一件产品先后有几个检验员各自进行 检验,看谁发现的缺陷多。
由检验人员对本人已检过的产品再检验一次,二 次检验结果是否 一致。
4.建立标准 样品:
把标准样品排列在被检的产品一起作比较。境测量量













































3
2020/4/28
检验人员产生检验误差的分类
检验误差
技术性误差
粗心大意误差
程序性误差
明知故犯误差
4
2020/4/28
技术性误差
指检验人员缺乏判 断产品合格与否的 能力、技能和技术 知识而造成的误差 。
16
2020/4/28
检验人员本身引起的误差
3.讲义气,和为贵,不轻易得罪人。
与同事相处多年了,低头不见抬头见,和和气气关系好,犯不着得罪 人; 或者同事说上几句好听的,因而这次破例,下不为例,也就过 关.
4.偷工作弊。
私自减少抽检数量; 一次检验不合格,因怕费事,不作再次抽检或 全数检验,对脏、累的检验工作马虎从事,造成检验数据不可靠。
▪1.检验人员对检验过的产品必须按规定 做好检验标记。各工序的搬运人员识别标记 (包括工艺流程卡上的检验标记)。
▪2.制造部门应对照工艺和工艺图纸进行 加工,检验人员同样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 检验,发现有工艺和图纸不符的应及时通知 工艺部。
▪3、严格按照检验制度要求进行交验避免 首件不交验现象。
▪4.规范生产流程,严格按流程作业,防止 漏加工。
核, 或持证上岗。
8
2020/4/28
粗大性误差及特点
▪由于检验人员粗 心大意而造成的差 错。
9
2020/4/28
粗大性误差及特点




1.非有意的。检验人员不希望产生误差
造。

2.不知不觉的。检验人员往往没 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或已经造成误差。

3.不可预测的。误差的类型、时

间、人员、原因都表现出随机性。
5
2020/4/28
技术性误差的特点


1.非有意的。

2.一贯性、不可避免的。这是由于检验人员缺 乏技 术能力造成的,如检验技术不熟练;不会

正确使用量、器具;或看不懂图纸;或没有工作

经验和技巧(通常所称的诀窍)。 3.特殊性。检验人员有生理缺陷, 如色盲、视

力过低等。


6
2020/4/28
目录
▪ 检验误差的概念 ▪ 产生检验误差的因素 ▪ 检验人员产生检验误差的分类 ▪ 技术性误差和特点 ▪ 技术性误差的发现 ▪ 防止技术性误差的措施 ▪ 粗大性误差及特点 ▪ 防止粗大性误差的措施 ▪ 程序性误差及防止措施 ▪ 明知故犯产生的原因种类 ▪ 明知故犯的防止措施
1
2020/4/28
检验误差的概念
17
2020/4/28
防止明知故犯误差的措施
▪1.加强“质量第一”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增 强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
2.企业领导以身作则。从管理上消除引起明知故 犯误差的弊端。
3.明确检验人员责任。明确每个检验人员的工号 ,并在检验过的制品上或检验记录上打印、签字,以示 负责,保证质量的可跟踪性。
真值(Y)
被测量(可以是 几何量,也可以 是其他物理量)
的真实值
概念
检验 误差
检验误差
被测量的测得值与 被测量真值之差。 即定义为△Y=y-Y
任何检验都不能检验出真值, 因为检验误差不可避免
几何量的测量准确度常用绝对误差表示
2
2020/4/28
产生检验误差的因素
产生检验误差的因素:








13
2020/4/28
明知故犯产生的原因种类
明知故犯的误差是检验人员在各种各 样的压力之下,放弃原则而造成的误 差。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能是由 管理部门引起的,也可能由检验人员 本身引起的,或者是多方原因引起。
14
2020/4/28
管理上引起的误差
检验人员屈服于生产部门或操作人员重产量、轻
1 不坚持原则 质量,对检出的不合格品请求放行的压力;或为 了切身利益,不汇报、不干涉、甚至回避此事。



10
2020/4/28
防止粗大性误差的措施
进行工作 间歇调整
简化检验 操作
防止粗大性 误差的措施
采用先进的 自动化检测
仪器
建立标准样 品,采用比
较法
产品的重 新设计
11
2020/4/28
程序性误差
工艺和图纸 不符
流程错误
首件不交验
程序性误差
未检转序
混料
不合格品转 序
12
2020/4/28
程序性误差的防止措施
15
2020/4/28
检验人员本身引起的误差
1.工作马虎,不负责任
有的检验人员利用由于领导不重视检验工作, 因此工作时漫不 经心,产品是否合格, 心中根本无数,检验制品只是过个手, 盖 了检验合格章放行了事。
2.对质量认识不足,私自放宽检验标准
对小毛病认为超差一点不会出现大问题;或者是上一次超差 比这次还多,有关领导照样同意处理,而且用户也没退货,甚至 为此讨好领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