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转课堂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王华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第10期
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手段相融合的产物。
翻转课堂的内涵在于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具体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为学生在微视
频的辅助下,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其二,促进学生个体差异化和个性化教育,翻转课堂教学
模式的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反复多次地温习同一内容,以
弥补自身的学习不足。
传统经济法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先教后学特点突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内化率较低在传统经济法教学模式下,先
教后学特点突出,经济法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且忽视了对
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具有抽象性特点的经济法理论知识,致使学
生对经济法的理解和认识只能停留在表面层次,对经济法知识点的深层内涵仍然认识不到位。
因此,该方法弱化了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经济法知识来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
2. 学生学习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性,教学设计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由于不同的学生主体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同,因此,经济法教师无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来满足所有学生
的学习需求。
在经济法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也无法依据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来开展多样化
的教学活动,因此,因材施教成为传统经济法教学模式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3. 教学过程保存率低,学生错过的课程无法自主进行补充由于经济法课程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较多,且各个知识点之间又具有极大的关联性。
如果学生在经济法学习过程中遗漏了对
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就有可能造成经济法知识的脱节,加之传统经济法课堂教学不能记录教学
过程,学生无法对遗漏的知识进行自主补充。
因此,传统模式下经济法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局限性就凸显出来了。
翻转课堂在经济法教学
中的实用性分析
1. 翻转课堂能够将经济法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堂外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经济法教学之中,一方面能够将经济法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堂外,使学生能利用课前时间对经济法教学中所涉
及的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和初步训练;进而使学生更好地跟随教师的引导来吸收、内化经济法知识。
另一方面在经济法课堂教学课后,学生还能根据课上学习效果的反馈,自主进行知识点巩
固和补充。
2. 为经济法教师提供了更多与学生互动的机会,且增加了重难点讲解时间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经济法教师能够在授课前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从而让学生有了更多课前
预习的机会。
这样在真正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集中对经济法的重难点进行讲解,还有了充分的时间来和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在提高课堂活跃氛围的条件下,使学生积极学
会独立思考。
3. 学生可自主掌控经济法学习进度,为弥补自身不足创造了条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首先,学生在学习经济法微视频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
身掌握知识的情况,自主进行学习进度的调控;其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个体能够根据视频后
教师所提供的学习链接,进行资料查询和课后练习,从而拓展经济法知识空间;学习能力弱的
学生个体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来强化知识点记忆和应用。
4. 经济法教学视频的设计能够突破传统教材内容的限制,更加丰富和生动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经济法教师需要制作教学微视频,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提
炼和精简,还要大量搜集网络教学资源,从而有效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材教学的限制。
另外,随着普法栏目剧和普法节目的增多,经济法教师可以多选取一些具有经济法教育意义的节目进行案例教学,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翻转课堂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流程和步骤在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经济法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前知识获取、课中知识内化和课后知识考评。
具体的教学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1. 确定经济法翻转课堂教学的目标首先,在学生知识教育层面,要明确翻转课堂经济法教学的知识目标,如经济法知识点的概念、特点和原则等;其次,在学生能力培养层面,要以培养学生的经济法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具体目标;最后,在学生素质提升层面,要以提升学生守法、用法等素质为目标。
2. 分析经济法目标学习群体的特征确定完教学目标后,要对经济法学习主体的特征进行层次性分析,如学生现有经济法知识水平、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差异以及学习经济法的常见困惑等。
3. 确定经济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微视频
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新旧知识点的衔接和跨越。
其一要对经济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微视频进行精心设计,以确保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其二要提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引导性。
4. 为学生设计和提供自主学习经济法的教学环境
首先,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将经济法知识微视频前置到了课前,因此,微视频的设计最好以微课作为主要形式,方便学生能够进行移动学习;其次,积极鼓励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进行经济法知识的探讨和沟通;最后,可以结合小组学习模式来提高学习任务的完成效率。
5. 对经济法教学效果进行课前和课中评估
经济法教师要重点对课前预习效果和课中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然后不断改进教学计划和两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6. 设计有效的经济法教学活动
首先,经济法教师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经济法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其次,要在评估完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加强对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以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知识内化吸收率。
7. 加强学生间对经济法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反馈
首先,结合小组教学进行经济法教学,能够促进学生间对经济法学习成果的交流和沟通,以拓宽学生思维模式;其次,在交流形式上,可以采取辩论式、报告式或比赛式等形式。
8. 对课堂所授经济法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
由于翻转课堂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因此,经济法教师能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来对难点、重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补充,从而强化学生理解。
9. 对经济法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考核和评价
首先,要加强教师、学习小组和学生本人三方联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其次,既要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又要对学习计划安排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