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考试题答案.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 外与 n1,n2 有关,但与滴定剂及被测溶液的浓度无关。
(2)
对于可逆对称氧化还原反应: s p
n 1
1
'n 22
,与'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无
n1 n2
关;对可逆不对称氧化还原反应 n2Ox1+n1Red2=an2Red1+bn1Ox2
sp
n11 ' n 2 2
n1 n 2
'
0.059 n1 n 2
C.甲基红(pkHIn=5.0)D.酚酞(pkHIn=9.1)
10.用 K2Cr2O7 法测 Fe2+,加入 H3PO4 的主要目的是(D)
A. 同 Fe3+形成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减少黄色对终点的干扰
B.减小Fe3+/Fe2+的电极电位数值,增大突跃范围
C.提高酸度,使滴定趋于完全D.A 和 B
三、简答题(共 4 题,25 分)
化学计量点前
0.1%:
'
Ox2/Red 2
0.059 n2
lg
cOx2
cRed
2
' Ox2/Red2
3 0.059 n2
化学计量点后
0.1%:
' Ox1/Red1
0.059 n1
lg
c Ox1 c Red1

'
Ox1/Red1
3
0.059 n1
所以凡能影响两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如滴定时的介质)都将影响滴定突跃范围,
99%的平均值的置信范围。(13 分)
解:将测定值由小到大排列 8.32,8.38,8.44,8.45,8.52,8.69.可疑值为xn
(1)用 Q 值检验法
xn xn1 8.698.52
Q 计算= xn x1 = 8.698.32 =0.46
查表 2-4,n=6 时,Q0.90=0.56Q 计算<Q 表
3
学 海 无涯
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特定组分形成稳定的过饱和溶液中。无论是共沉淀还是后沉淀 , 它们都会在沉淀中引入杂质,对重量分析产生误差。
四、计算题(共 5 题,50 分)
1.测定试样中 P2O5 质量分数(%),数据如下:8.44,8.32,8.45,8.52,8.69,8.38 .用
Q 检验法对可疑数据决定取舍,求平均值、平均偏差d 、标准偏差 s 和置信度选 90%及
学海无 涯
黑龙江科技学院考试试题 第 1 套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班级):化工 11 级 1-2 班共 4 页
命 题 人:
教研室主任:
第1 页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在待测溶
液中加入指示剂,当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2. 沉淀形式是指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指沉淀经过烘干 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 3. 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曲线的类型 为
A.催化反应B.自动催化反应 C.诱导效应D.副反应
5. 只考虑酸度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酸度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B.酸度越小,酸效应系数越大 C.酸效应系数越大,络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D.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突跃越大
6. 下列叙述中,哪个不是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C)。 A.称量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B.称量形式必须稳定
用将因进行缓慢而使终点拖长,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僵化。想避免这种现象,可以加
入有机溶剂或将溶液加热,以增大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及加快反应速率,接近终点时要缓
慢滴定,剧烈振摇。
3. 哪些因素影响氧化还原滴定的突跃范围的大小?如何确定化学计量点时的电极电位? (8 分) 答:(1)对于反应 n2Ox1+n1Red2=n2Red1+n1Ox2
故 8.69%应予保留。两种判断方法所得结论一致。
(2)
x
(
8.448.328.458.528.698.38) 6
)
%=8.47%
d (0.03 0.15 0.02 0.05 0.22 0.09) %=0.09% 6
s=
(0.03)2(0.15)2 (0.02)2(0.05)2 (0.22)2(0.09)2 %
NH4 NH
NH
3
3
1
NH4
NH3
1
1 Ka
H
10 0.071
又NH3(H)=cNH3/[NH3]则[NH3]=0.1/100.071=100.93
α 2
1 10 10 10
2.27
0.93
4.61
10 0.93
2
10 7.01
10 0.93
3
10 9.06
10 0.93
4 10
多少?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计量点时HCl+NaA→NaCl+HA
c(HA)=0.05000mol·L -1
c Ka
0.050000 109.21
105
cK·a=0.05000×10
-9.21﹥10Kw
4
学海无 涯
H 0.050000 109.21 5.55 106
pH=5.26
计量点前NaOH 剩余 0.1﹪时
a
a
接滴定。
2. 什么是金属指示剂的封闭和僵化?如何避免?(7 分)
答:如果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而不能被 EDTA 置换,则虽加入过量的
EDTA 也达不到终点,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封闭。想避免这种现象,可以加入适当的配
位剂来掩蔽能封闭指示剂的离子。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如果是胶体或沉淀,在滴定时指示剂与 EDTA 的置换作
8. 分析纯的下列试剂不可以当基准物质的是(C) A.
CaCO3B.硼砂 C.FeSO4·7H 2OD.邻苯二甲酸氢钾
9. 用 0.1mol/L 的 HCl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 NH3H2O(Kb=1.80×10 -5)时,适宜的指示剂为(C)
。 A.甲基橙(pkHIn=3.4)B.溴甲酚兰(pkHIn=4.1)
二、选择题(每题 10 分,共 10 分)
1
学海无涯
1. 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A)。A.
Ce4++Fe2+=Ce3++Fe3+B.2Fe3++Sn2+=2Fe2++Sn4+
C.I2+2S2O32=- 2I
-
+S4O6
D2-.MnO4
-
+5Fe
2+
+8H
+
=Mn
2+
+5Fe
3+
+4H2O
1.为什么 NaOH 标准溶液能直接滴定醋酸,而不能直接滴定硼酸?试加以说明。(4 分)
2
学海无涯
答:因为醋酸的 pK 为 4.74,满足 cK ≥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 NaOH 标准溶液直接
a
a
滴定;硼酸的 pK 为 9.24,不满足 cK ≥10-8 的准确滴定条件,故不可用 NaOH 标准溶液直
NH4+的离解常数为Ka=10-9.25。(13分) 答案:
Zn2+2e-=Zn(=0.763V)
' 0.059 lg Zn
2
Zn2
CZn Zn2NH3
2
Zn2
Zn2
ZnNH Zn NH
Z3 n2
32
5
学海无 涯
1
1NH 3
2
NH32
4NH
3
4
而 NH3H
C.称量形式的颗粒要大 D.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7. 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A) (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必要条件
(2)高的精密度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 (3)精密度差,所测结果不可靠,再衡量准确度没有意
义 (4)只要准确度高,不必考虑精密度
A.1,3B.2,4
C.1,4
D.2,3
61
=0.13%
(3)查表 2-2,置信度为 90%,n=6 时,t=2.015
因此μ=(8.47±
2.0 1 50.1 3 6
)=(8.47±0.11)%
同理,对于置信度为 99%,可得
4.0 320.13
μ=(8.47±
6 )%=(8.47±0.21)%
2.某弱酸的 pKa=9.21,现有其共轭碱 NaA 溶液 20.00mL 浓度为 0.1000mol·L-1,当用 0.1000mol·L-1HCI 溶液滴定时,化学计量点的 pH 为多少?化学计量点附近的滴定突跃为
4
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 Ka1=1×10 -2,Ka2=1×10 -6,Ka3=1×10 -12。用 NaOH 标准 溶液滴定时有 2 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 pH=_4_,可选用_甲基橙 _ 作指示剂。
6.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1.683+37.42×7.33÷21.4-0.056= 14.4 。 7. 测得某溶液pH 值为 2.007,该值具有_3 位有效数字 8. 对于某金属离子 M 与 EDTA 的络合物 MY,其 lgK'(MY)先随溶液 pH 增大而增大 这是由于_EDTA 的酸效应减小,而后又减小;这是由于 金属离子水解效应增大_。 9. 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主要有 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
NaCl 和 NaBr 的质量分数。(7 分)
解:设 m(AgCl)为 x(g),AgBr 的质量为(0.4403-x)g
已知:M(AgCl)=143.32,M(AgBr)=187.78,M(NaCl)=58.44,M(NaBr)=102.9
x
M(AgCl) +
0.4403-x
pH=4.30
滴定突跃为 6.21-4.30,选甲基红为指示剂。
3.称取 0.1005g 纯 CaCO3 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 100mL 溶液。吸取 25mL,在 pH﹥12 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 24.90mL。试计算: 1 EDTA 溶液的浓度;
2 每毫升EDTA 溶液相当于多少克 ZnO 和 Fe2O3。(9 分)
c(A-)= 0.02 0.1000 5.00 105 c(HA)=19.98 0.1000 0.050
20.00 19.98
20.00 19.98
H 109.21 0.050 6.16107 5.00 105
pH=6.21
计量点后,HCl 过量 0.02mL
H 0.02 0.1000 5.00 105 20.00 20.02
lg
b[Ox2]b-1 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有 a[Red1] a-1
关,对有 H+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还与[H+]有关。 4.什么是共沉淀和后沉淀?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对重量分析有什么不良影响?(6
分) 答:当一种难溶物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时,溶液中的某些可溶性杂质会被沉淀带下
来而混杂于沉淀中,这种现象为共沉淀,其产生的原因是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吸留和 包藏等。后沉淀是由于沉淀速度的差异,而在已形成的沉淀上形成第二种不溶性物质 ,
T
= 1 c(EDTA)×M ×10-3= 1 ×0.01008×159.7×10-3=0.008048g·mL-1
2 Fe2O3/EDTA
Fe2O3
2
4.计算pH=10.0,cNH3=0.1mol.L-1Zn2+/Zn的溶液中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
影响)。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1=2.27,lg2=4.61,lg3=7.01,lg4=9.067;
强碱滴定弱酸_,宜选用 酚酞_为指示剂。
pH 指示剂变色范围 pH 苯胺黄 1.3—3.2
甲基橙 3.1—4.4 10 甲基红 4.4—6.2
9.7 酚酞 8.0—10.0 8 硝胺 11.0—12.3
7.7
6
4
2 50100150200 标准溶液加入量% 4、 4.NH4H2PO4 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NH3]+[OH-]+[HPO 2-]+2[PO43-]=[H+]+[H3PO4]。
5.37
Zn NH3
' 0.763 0.059 lg 1 0.920V
2
105.37
5.称取含有NaCl 和 NaBr 的试样0.5776g,用重量法测定,得到二者的银盐沉淀为0.4403g;
另取同样质量的试样,用沉淀滴定法滴定,消耗 0.1074mol·L-1AgNO 25.25mL 溶液。求 3
答案:(1)c(EDTA)=
m 25.00
250.0
=
M CaCO3V 103
0.10051205.0.0.00 100.124.90103
=0.01008mol·L-1
-3
-3
-1
(2)TZnO/EDTA=c(EDTA)×MZnO×10 =0.01008×81.04×10 =0.008204g·mL
2. 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属偶然误差的是(D)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C
.砝码生锈D.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读不准确
3.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D)。
A.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反应必须完全
C.反应速度要快D.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4 . 用 KMnO4 法滴定Fe2+时,Cl-的氧化被加快,这种情况称(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