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 盈余管理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计算单价的方程式
单价=(固定成本+利润)/销量+单位变动成本
假设前例企业计划销售120件,欲实现利润2500元, 问单价应定为多少?
单价=(2000+2500)/120+60=97.5(元)
以上例子说明,在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的前 提下,企业可以在薄利多销策略下以较低的价格获取 较高数额的利润。
—(变动销售和管理费+固定销售和管理费)
=单价×销量—(单位变动产品成本+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 费)
×销 量—(固定产品成本+固定销售和管理费)
[ 例2 ] 某企业每月固定制造成本1000元,固定销售费
100元,固定管理费20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本60元,单位
变动销售费7元,单位变动管理费3元;该企业产销一种产
主营业务收入——企业经营性的、主要业务所产 生的收入。如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及提供工业性劳 务作业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企业从事主要经营活动以外的 其他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出售原材料,出租、出借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出租及转让固定资产,转让无形 资产等。
对外投资收入——企业将资金投向其外部所取得的收入。
c. 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方程式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利润)/销量
假设前例企业每月固定成本2000元,单价100元,计 划销售6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700元,问单位变动成 本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单位变动成本=100—(2000+700)/60=55(元)
d.计算固定成本的方程式
固定成本=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利润 假设前例企业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单价100元,计
( 一 ) 本量利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本量利分析法——利用产(销)量、成本和 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产品的预计销售数
量、价格和成本资料,确定未来一定时期利润 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一般为:
目 标 利 润 =∑[ 产 品 销 售 量 × ( 销 售 单
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本量利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本和数量的关 系研究为基础,它们通常被称为成本性态研究
为稳定的常量,只有销量和利润两个自由变量。给定销量时,可 利用方程式直接计算出预期利润;给定目标利润时,可计算出应 达到的销售量。
[例1] 兴达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0 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本月售
出100件,每月固定成本是2000元,问本 月利润是多少?
将有关数据代入前述公式,得到:
第十五章 利润规划
第一节 销售预测
一、收入的概念、内容与抵减项目
(一)收入的概念与内容
收入——在财务管理中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对外投资以及让度资产使用权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 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收入按其重要程度及来源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 收入和对外投资收入。
销售退回——交易活动已经完成,销售收
入已经实现后,客户向企业退货,企业退回相
应货款的事项。
二、销售收入的预测
销售预测——根据市场上供需情况的发 展趋势,以及本企业的销售单价、营销 手段、产品质量、扩大销售途径等方面 的计划安排,对某种或某类产品计划期 所实现的销售做出的预计。
涉及销售量、销售单价及销售收入的预 测,重点在销售量的预测。
=2000(元)
制 造 边 际 贡 献 =100×60—100×20=4000
(元)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如果是一种产品,则: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
如果是多种产品,则:
边际贡献率=∑(每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
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制造边际贡献
制造边际贡献—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产品边际贡献
通常,如果在“边际贡献” 前未加任何定语,那么 则是指“产品边际贡献”。
[例3]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0元,单 位制造变动成本20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 本20元,销量100件,则:
产 品 边 际 贡 献 =100×60—100× ( 20+20 )
品,单价100元;本月计划销售50件产品,问预期利润是多
少?
利 润 =100×50— ( 60+7+3 ) ×50— ( 1000+100+200 )
=200(元)
(3) 计算税后利润的损益方程式
所得税是根据利润总额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并 从利润总额中扣除,既不是变动成本也不是固定成本。
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所得税税率
第十五章 利润规划
第十六章 企业利润分配
第十五章 利润规划
利润规划是盈余管理的首要环节。企业财务 人员应在分析利用报告期利润计划的实际执行 情况的前提下,考虑计划期各项因素的变动及 其对影响计划期可实现利润的影响程度。企业 决策层可依据财务人员的预计利润综合考虑其 他因素,确定企业在计划期的目标利润。因此, 在本章中如何预测计划期可实现的利润成为目 标利润规划的关键
划销售60件,欲实现利润740元,固定成本应控制在 什么水平?
固定成本=100×60—60×60—740=1660(元)
(2) 包含期间成本的损益方程式
为符合多步式损益表的结构,不但要分解产品成本,而且
要分解销售费、行政管理费等期间成本。将它们分解后, 方程式为: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销货成本+固定销货成本)
=766.67(件)
2. 边际贡献方程式
边际贡献——也称贡献利益,是指销售收入减去
变动成本以后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为: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也可以具体分为制造边际贡献(生产边
际贡献)和产品边际贡献(总营业边际贡献),其公
式如下:
a=(∑y-b∑x)/n
或:
∑y=na+b∑x
∑xy=a∑x+b∑x²
在预测销售量时,可用y代表销售量,x代表时 间间隔期。
第二节 利润规划
利润规划——也称目标利润规划,它是 根据影响企业利润变动的各个因素,对 企业在预测期所达到的利润水平进行预 测,然后在利润预测的基础上,企业决 策层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平衡以确定合 理的目标利润及与目标利润实现相关的 目标收入和目标成本的过程,是企业编 制计划及预算的基础。
销售收入的比重)
通常,边际贡献率是指产品边际贡献率。
第五篇 盈余管理
盈余即企业纯收益、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 收入抵减全部支出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它涉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投入资金的收回,盈余的取得和 分配及股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内容。盈余的管理是企业财 务管理阶段的终端,是各项财务活动的最终体现,同时又影 响企业未来的投资、筹资及资金运营等财务活动的进行,并 最终影响公司价值。在盈余管理中,尤为敏感的是股利政策 的制定和实施,它是各方利益的体现,直接影响股东的眼前 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的资金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应配合经营 者综合企业财务状况、企业发展状况及股东利益考虑选择恰 当的股利政策。
混合成本——随业务量变动而增减,但与业务量增减不成比例的 成本。混合成本介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可以根据一定的 方法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部分。
本量利关系的数学表达主要有三种形式:
1. 损益方程式
损益方程式又进一步分为基本的损益方程式及其变换形式、包 含期间成本的损益方程式、计算税后利润的损益方程式三种情况。
F=aDt-1+(1-a)Ft-1 式中:Ft——本期预测值
Dt-1——前一期实际销售额 Ft-1——前一期的销量平滑预测值 a—直线方程式
y=ax+b,按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来求其预测值
的方法。
其常数项a和b需利用已知数据由下式求得:
b=(n∑xy-∑x∑y)/[n∑x²-(∑x)²]
Ⅱ=PQ—(F+VQ)
=100×100—(2000+60×100)
=2000(元)
以上为基本的损益方程,由此可得出 以下4个损益方程式的变换形式:
a. 计算销量的方程式
销量=(固定成本+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假设前例企业拟实现目标利润2200元,问应销售多少 产品?
销量=(2000+2200)/(100—60)=105(件)
销售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验判断法 2、市场调查分析法 3、趋势预测法——又称时间序列法。它主要利用经济事物的发展趋势来进行销售预
测的一种定量分析法。具体有: (1) 简单平均法 (2) 加权平均法 (3) 指数平滑法——一种加权平均法,离预测期越近的历史数据所用
权数越大。具体方法有几种。 一次指数平滑法表示如下:
(1) 基本的损益方程式及其变换形式
利润=销量×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如用字母代替,则为:
Ⅱ=QP—(QV+F)
这个方程式是明确表达本量利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方程式,它
含有5个相互联系的变量,给定其中4个,便可以求出另1个变量 的值。
在规划期间利润时,通常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视
营状况对预测期利润的影响程度,然后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预 计预测期的销售收入及成本的变化情况,测定多因素的变化及其 对目标利润的影响程度及方向。 第二 参照利润增长的趋势及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确定初步 的利润目标。 第三 在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全面评价与综合平衡, 最后确定目标利润。
二、 本量利分析
当业务量变化以后,各项成本有不同的性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 种: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 务量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如折旧费、租金、管理人员薪 金等。
变动成本——在一定业务量的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成正 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成本性态——成本总额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在这里,业务量是 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标志量。它可以是产出量也可以是 投入量;可以使用实物度量、时间度量,也可以使用货币度量。 例如,产品产量、人工工时、销售额、主要材料处理量、生产能 力利用百分数、生产工人工资、机器运转时数、运输吨公司等, 都可以作为业务量大小的标志。
税 后 利 润 =[100×60— ( 60+7+3 ) ×60— (1000+100+200)]×(1—50%)
=(6000—4200—1300)×50%
=250(元)
销量=[(1000+100+200)+500/(1—50%)]/[100— (60+7+3)]
=(1300+1000)/(100—70)
=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
将损益方程式代入上式的“利润总额”,得出
税后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
量—固定成本)
×(1—所得税税率)
此方程式经常被用来计算实现目标利润所需的销量, 为此常用下式表达:
销量=[固定成本+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单 价—单位变动成本)
例如,前述企业每月固定制造成本1000元,固定 销售费100元,固定管理费20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 本60元,单位变动销售费7元,单位变动管理费3元; 该 企 业 生 产 一 种 产 品 , 单 价 100 元 ; 所 得 税 税 率 50%,本月计划产销60件产品,问预期利润是多少? 拟实现净利500元,应产销多少件产品?
目标利润的规划是盈余管理的首要环节, 它为盈余及其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一、 目标利润制定应考虑的因素及步骤
具体说来,制定目标利润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 企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二) 投资者的需要 (三) 充分考虑客观环境制定利润目标 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目标利润按下列程序制定: 第一 以上期实际利润及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为基础分析上期经
(二)收入的抵减项目
销售折扣、折让和销售退回是收入的抵减项目。
销售折扣——根据客户购货批量的大小和
付款时间及时程度而给予客户的一种价格优惠。
分为商业折扣 和销售折扣。
销售折让——企业向客户交付商品后,因
客户对所收商品的质量、品种、规格等提出异
议,经双方协商,客户接受商品,而企业则在
价格上给与一定的让度。
单价=(固定成本+利润)/销量+单位变动成本
假设前例企业计划销售120件,欲实现利润2500元, 问单价应定为多少?
单价=(2000+2500)/120+60=97.5(元)
以上例子说明,在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的前 提下,企业可以在薄利多销策略下以较低的价格获取 较高数额的利润。
—(变动销售和管理费+固定销售和管理费)
=单价×销量—(单位变动产品成本+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 费)
×销 量—(固定产品成本+固定销售和管理费)
[ 例2 ] 某企业每月固定制造成本1000元,固定销售费
100元,固定管理费20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本60元,单位
变动销售费7元,单位变动管理费3元;该企业产销一种产
主营业务收入——企业经营性的、主要业务所产 生的收入。如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及提供工业性劳 务作业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企业从事主要经营活动以外的 其他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出售原材料,出租、出借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出租及转让固定资产,转让无形 资产等。
对外投资收入——企业将资金投向其外部所取得的收入。
c. 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方程式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利润)/销量
假设前例企业每月固定成本2000元,单价100元,计 划销售6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700元,问单位变动成 本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单位变动成本=100—(2000+700)/60=55(元)
d.计算固定成本的方程式
固定成本=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利润 假设前例企业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单价100元,计
( 一 ) 本量利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本量利分析法——利用产(销)量、成本和 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产品的预计销售数
量、价格和成本资料,确定未来一定时期利润 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一般为:
目 标 利 润 =∑[ 产 品 销 售 量 × ( 销 售 单
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本量利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本和数量的关 系研究为基础,它们通常被称为成本性态研究
为稳定的常量,只有销量和利润两个自由变量。给定销量时,可 利用方程式直接计算出预期利润;给定目标利润时,可计算出应 达到的销售量。
[例1] 兴达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0 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本月售
出100件,每月固定成本是2000元,问本 月利润是多少?
将有关数据代入前述公式,得到:
第十五章 利润规划
第一节 销售预测
一、收入的概念、内容与抵减项目
(一)收入的概念与内容
收入——在财务管理中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对外投资以及让度资产使用权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 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收入按其重要程度及来源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 收入和对外投资收入。
销售退回——交易活动已经完成,销售收
入已经实现后,客户向企业退货,企业退回相
应货款的事项。
二、销售收入的预测
销售预测——根据市场上供需情况的发 展趋势,以及本企业的销售单价、营销 手段、产品质量、扩大销售途径等方面 的计划安排,对某种或某类产品计划期 所实现的销售做出的预计。
涉及销售量、销售单价及销售收入的预 测,重点在销售量的预测。
=2000(元)
制 造 边 际 贡 献 =100×60—100×20=4000
(元)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如果是一种产品,则: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
如果是多种产品,则:
边际贡献率=∑(每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
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制造边际贡献
制造边际贡献—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产品边际贡献
通常,如果在“边际贡献” 前未加任何定语,那么 则是指“产品边际贡献”。
[例3]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0元,单 位制造变动成本20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 本20元,销量100件,则:
产 品 边 际 贡 献 =100×60—100× ( 20+20 )
品,单价100元;本月计划销售50件产品,问预期利润是多
少?
利 润 =100×50— ( 60+7+3 ) ×50— ( 1000+100+200 )
=200(元)
(3) 计算税后利润的损益方程式
所得税是根据利润总额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并 从利润总额中扣除,既不是变动成本也不是固定成本。
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所得税税率
第十五章 利润规划
第十六章 企业利润分配
第十五章 利润规划
利润规划是盈余管理的首要环节。企业财务 人员应在分析利用报告期利润计划的实际执行 情况的前提下,考虑计划期各项因素的变动及 其对影响计划期可实现利润的影响程度。企业 决策层可依据财务人员的预计利润综合考虑其 他因素,确定企业在计划期的目标利润。因此, 在本章中如何预测计划期可实现的利润成为目 标利润规划的关键
划销售60件,欲实现利润740元,固定成本应控制在 什么水平?
固定成本=100×60—60×60—740=1660(元)
(2) 包含期间成本的损益方程式
为符合多步式损益表的结构,不但要分解产品成本,而且
要分解销售费、行政管理费等期间成本。将它们分解后, 方程式为: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销货成本+固定销货成本)
=766.67(件)
2. 边际贡献方程式
边际贡献——也称贡献利益,是指销售收入减去
变动成本以后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为: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也可以具体分为制造边际贡献(生产边
际贡献)和产品边际贡献(总营业边际贡献),其公
式如下:
a=(∑y-b∑x)/n
或:
∑y=na+b∑x
∑xy=a∑x+b∑x²
在预测销售量时,可用y代表销售量,x代表时 间间隔期。
第二节 利润规划
利润规划——也称目标利润规划,它是 根据影响企业利润变动的各个因素,对 企业在预测期所达到的利润水平进行预 测,然后在利润预测的基础上,企业决 策层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平衡以确定合 理的目标利润及与目标利润实现相关的 目标收入和目标成本的过程,是企业编 制计划及预算的基础。
销售收入的比重)
通常,边际贡献率是指产品边际贡献率。
第五篇 盈余管理
盈余即企业纯收益、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 收入抵减全部支出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它涉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投入资金的收回,盈余的取得和 分配及股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内容。盈余的管理是企业财 务管理阶段的终端,是各项财务活动的最终体现,同时又影 响企业未来的投资、筹资及资金运营等财务活动的进行,并 最终影响公司价值。在盈余管理中,尤为敏感的是股利政策 的制定和实施,它是各方利益的体现,直接影响股东的眼前 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的资金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应配合经营 者综合企业财务状况、企业发展状况及股东利益考虑选择恰 当的股利政策。
混合成本——随业务量变动而增减,但与业务量增减不成比例的 成本。混合成本介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可以根据一定的 方法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部分。
本量利关系的数学表达主要有三种形式:
1. 损益方程式
损益方程式又进一步分为基本的损益方程式及其变换形式、包 含期间成本的损益方程式、计算税后利润的损益方程式三种情况。
F=aDt-1+(1-a)Ft-1 式中:Ft——本期预测值
Dt-1——前一期实际销售额 Ft-1——前一期的销量平滑预测值 a—直线方程式
y=ax+b,按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来求其预测值
的方法。
其常数项a和b需利用已知数据由下式求得:
b=(n∑xy-∑x∑y)/[n∑x²-(∑x)²]
Ⅱ=PQ—(F+VQ)
=100×100—(2000+60×100)
=2000(元)
以上为基本的损益方程,由此可得出 以下4个损益方程式的变换形式:
a. 计算销量的方程式
销量=(固定成本+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假设前例企业拟实现目标利润2200元,问应销售多少 产品?
销量=(2000+2200)/(100—60)=105(件)
销售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验判断法 2、市场调查分析法 3、趋势预测法——又称时间序列法。它主要利用经济事物的发展趋势来进行销售预
测的一种定量分析法。具体有: (1) 简单平均法 (2) 加权平均法 (3) 指数平滑法——一种加权平均法,离预测期越近的历史数据所用
权数越大。具体方法有几种。 一次指数平滑法表示如下:
(1) 基本的损益方程式及其变换形式
利润=销量×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如用字母代替,则为:
Ⅱ=QP—(QV+F)
这个方程式是明确表达本量利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方程式,它
含有5个相互联系的变量,给定其中4个,便可以求出另1个变量 的值。
在规划期间利润时,通常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视
营状况对预测期利润的影响程度,然后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预 计预测期的销售收入及成本的变化情况,测定多因素的变化及其 对目标利润的影响程度及方向。 第二 参照利润增长的趋势及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确定初步 的利润目标。 第三 在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全面评价与综合平衡, 最后确定目标利润。
二、 本量利分析
当业务量变化以后,各项成本有不同的性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 种: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 务量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如折旧费、租金、管理人员薪 金等。
变动成本——在一定业务量的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成正 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成本性态——成本总额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在这里,业务量是 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标志量。它可以是产出量也可以是 投入量;可以使用实物度量、时间度量,也可以使用货币度量。 例如,产品产量、人工工时、销售额、主要材料处理量、生产能 力利用百分数、生产工人工资、机器运转时数、运输吨公司等, 都可以作为业务量大小的标志。
税 后 利 润 =[100×60— ( 60+7+3 ) ×60— (1000+100+200)]×(1—50%)
=(6000—4200—1300)×50%
=250(元)
销量=[(1000+100+200)+500/(1—50%)]/[100— (60+7+3)]
=(1300+1000)/(100—70)
=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
将损益方程式代入上式的“利润总额”,得出
税后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
量—固定成本)
×(1—所得税税率)
此方程式经常被用来计算实现目标利润所需的销量, 为此常用下式表达:
销量=[固定成本+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单 价—单位变动成本)
例如,前述企业每月固定制造成本1000元,固定 销售费100元,固定管理费20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 本60元,单位变动销售费7元,单位变动管理费3元; 该 企 业 生 产 一 种 产 品 , 单 价 100 元 ; 所 得 税 税 率 50%,本月计划产销60件产品,问预期利润是多少? 拟实现净利500元,应产销多少件产品?
目标利润的规划是盈余管理的首要环节, 它为盈余及其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一、 目标利润制定应考虑的因素及步骤
具体说来,制定目标利润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 企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二) 投资者的需要 (三) 充分考虑客观环境制定利润目标 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目标利润按下列程序制定: 第一 以上期实际利润及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为基础分析上期经
(二)收入的抵减项目
销售折扣、折让和销售退回是收入的抵减项目。
销售折扣——根据客户购货批量的大小和
付款时间及时程度而给予客户的一种价格优惠。
分为商业折扣 和销售折扣。
销售折让——企业向客户交付商品后,因
客户对所收商品的质量、品种、规格等提出异
议,经双方协商,客户接受商品,而企业则在
价格上给与一定的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