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生理学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敏色素的激酶性质
蓝光和紫外光反应
一、蓝光反应(blue-light response) • 蓝光和UVA通过隐花色素所控制的光形态建成称
为蓝光效应。 • 藻类、真菌、蕨类和种子植物均有蓝光反应。 • 高等植物典型的蓝光反应有:向光性、抑制幼茎
伸长、促进花色素苷积累、刺激气孔张开和调节 基因表达。 • 蓝光/近紫外光受体(blue/UVA receptor)有隐花 色素(cryptochrome)和向光素(phototropin)。
(一)地下部与地上部的相关
1、相互依赖 — 有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 交流。 “根深叶茂” “本固枝荣”
2、相互制约 — 对水分、营养的争夺
(1)水分 — “旱长根,水长苗”
缺水,根冠比(R/T)增加;水分充足,根 冠比减小
(2)矿物质
缺N,R/T增大
N由根系从土壤吸收再供应地上部分,缺N 对地上部分影响较大;缺N地上部分蛋白质合 成减少,糖分积累多,对根系供应的糖分增多, 促进根的生长
植物生理学
第三部分 植物的生长 生殖成熟衰老和抗逆生理
光合作用
高能光 光能转化为电能 光受体:光合单位
光形态建成
低能光 光作为一个信号 光受体:光敏色素等
• 光形态建成 (photomorphogenesis): 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 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 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
• 暗形态建成 (skotomorphogenesis):植 物在暗中生长所呈现的各种 黄化特征:茎细而长、顶端 呈钩状弯曲和叶片小而呈黄 白色的现象。
光敏色素对光形态建成的调控机理: • 膜假说:可解释快反应 • 基因调节假说:可解释慢反应
棚田效应:红光可诱导 离体绿豆根尖的膜产生 少量正电荷,因此可使 之粘附在带负电荷的玻 璃表面。远红光照射可 逆转该现象。
光敏色素的作用机理
X
红光
Pr
Pfr
远红光
Pf·r·X
细胞反应 生理作用
光敏色素可能的作用机理
P充足, R/T增大
P有利于地上部光合产物的转运,促进根系 生长
3、温度—低温,R/T大 4、光照—光照强,R/T大
在农业生产上,可用水肥措施来调控作物 的根冠比,促进收获器官的生长。
(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
1、相互依赖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物质基础;在生 殖过程中产生的激素类物质作用于营养生长。 2、相互制约 营养器官生长过旺,消耗较多养分,影响 生殖器官的生长 — 水稻。
对光不敏感种子:有光无光都可
三、种子萌发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1 、 种子吸水的变化 种子的吸水分为三个阶段:
急剧吸水阶段 — 吸胀性吸水 吸水停顿阶段
胚根出现 大量吸水阶段 — 渗透性吸水 2、呼吸作用的变化 在吸水的第一和第二阶段,CO2的产生大大超过O2的消 耗 — 无氧呼吸;吸水的第三阶段,O2的消耗大于CO2的 释放 — 有氧呼吸。
2、吸收特性:吸收光谱
3、类型 红光吸收型(Pr): 660nm ,生理失活型 远红光吸收型(Pfr):730nm,生理激活型
4、光化学转换
生色团:植物色素胆汁三烯
多肽
硫醚键
Pr 红光
Pfr
顺式异构体
反式异构体
红光
Pr
Pfr
远红光
暗逆转
3、光敏色素由多个PHY基因编码 目前已在拟南芥中发现了5个编码光敏色素的基因:
N 酰胺、其它氮素 运输化合物
重建 分解
细胞分化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 (一)细胞分化的内部调控机理 1、通过极性控制分化 极性是分化产生的第一步,极性的存
在使形态学上端分化出芽,下端分化出根。
极性产生的原因: 受精卵的第一次不均等分裂 IAA在茎中的极性传导
2、通过激素控制分化
IAA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CTK促 进分化出芽。
生理功能:向光性、气孔运动、叶绿体运动、叶片的 扩展生长等。
二、紫外光反应 UVB受体:植物体内吸收UVB(波长280-320nm) 的光受体。该受体的化学属性还不清楚。
植物在UVB照射下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化、叶面 积减小、光合作用下降、产量下降等。
植物的生长生理
植物生长( plant growth):植物在体 积和重量上的不可逆增加,是由细胞分裂、 细胞伸长以及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增长引 起的。
3、通过基因调控分化 如开花基因活化,可导致成花。 (二)外界条件对细胞分化的调节 1、糖浓度
低糖(蔗糖)浓度(< 2.5%),有利 于木质部形成;高糖浓度(> 3.5%),有 利于韧皮部形成;中糖浓度(2.5%~3.5%), 木质部、韧皮部形成,且中间有形成层。
2、植物激素 CTK/IAA比值 生长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木质部。 3、光对植物组织分化也有影响 黄化苗分化差,输导、机械组织不发达。
TTC
2H 脱氢E
氧化态 无色
三苯甲瓒
还原态 红色
(2)、利用原生质的着色能力 —(染料染色法)活种子 的原生质膜有选择透性,不选择吸收染料,原生质(胚)不 着色。
(3)、利用细胞中的荧光物质 具有生活力的种子能发出明亮的荧光。
3、种子活力
种子活力(seed vigor): 种子在田间状态 下迅速而整齐地萌发并形成健壮幼苗的能力。
植物的生长
生长大周期(grand period growth):植物在不同生 育时期的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 呈现“S”型的生长曲线。
温周期性:植物的生长按温度的昼夜周期性发生有 规律的变化。
夏季,植物的生长速率白天较夜晚慢;冬季,植物 的生长速率白天较夜晚快。
季节周期性:植物的生长在一年四季中发生规律性 的变化。 季节周期导致年轮的形成
光敏色素的分布和生理作用
一、分布
• 黄化组织的光敏色素含量比绿色组织高。 • 蛋白质丰富的分生组织含光敏色素较高。 • 在细胞中,光敏色素主要分布在膜系统、胞质溶胶和细胞
核等部位。
黄化豌豆幼苗中光敏色素的分布
二、生理作用
高等植物中一些由光敏色素控制的反应
种子萌发
小叶运动
光周期
弯钩张开
膜透性
花诱导
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器 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 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三)组织培养的原理
脱分化:外植体 细胞分裂 无结构的愈 伤组织的过程。
再分化:愈伤组织细胞 适宜的条件下 胚 状体或植株的过程。
再分化
脱分化 再分化
(四)培养基的成分
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必须完全无菌。 1、无机营养物: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碳源:2%的蔗糖,维持组织或器 官的渗透压 3、维生素:VB1必需, VB6 、烟酸、 肌醇对生长起促进作用 4、生长调节物质:2,4-D,NAA, KT等
5、有机附加物:Gly、酵母汁、椰子 乳促进分化
(五)组织培养的应用 1、植物体的无性快速繁殖及脱毒 无性快速繁殖 — 园艺作物、农作物及
林木的育苗 脱毒 — 马铃薯茎尖生长锥
2、花粉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花粉培养—单倍体植株—加速育种进程 3、人工种子 人工种子的胚是体胚。 4、药用植物的工厂化生产 5、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原生质体培养—研究生命活动机理 体细胞杂交—新品系、新品种
正常性种子:耐脱水和低温,寿命 较长,如:水稻、花生
种子寿命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 有关。
二、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足够的水分 吸水是种子萌发的第一步: (1)水分使种皮膨胀软化,氧易透过 种皮,增加胚的呼吸,胚根易突破种皮 (2)水分使原生质从凝胶态转变为溶 胶态,代谢水平提高 豆类作物种子吸水量较禾谷类大。
节间延长
向光敏感性 肉质化
子叶张开
根原基起始 性别表现
叶分化和扩大 节律现象
花色素形成
质体形成
叶脱落
块茎形成
偏上性
单子叶植物叶片展开
• 快反应:光敏色素吸收光子到诱导出形态变化的反 应迅速,反应时间以分秒计。反应可逆转,如光对 转板藻叶绿体运动的影响。
• 慢反应:光敏色素吸收光子到诱导出形态变化的反 应缓慢,反应时间以小时或天计。反应一旦终止, 不能逆转。如光对种子萌发、开花、幼苗弯钩张开 等的影响。
慢 ———— 快———— 慢
整 靠种子 株 贮存的 植 营养物 物 来维持
光合系统 建立,根 的吸收能 力增强
同化能力 , 异化作用 , 消耗>积累
离 以细胞分 细胞吸水 体 裂为基础, 增强,细 器 原生质体 胞体积增 官 生长缓慢 大
达到成熟 大小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相关性:植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制约与协调 的现象
1、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seed germination):种子吸水 到胚根突破种皮(或播种到幼苗出土)之间 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
2、种子生活力
种子生活力(seed viability):指种子能够萌发的 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鉴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1)利用组织还原能力(TTC染色法)
生殖器官的生长抑制营养器官的生长。 一次性开花植物 — 水稻、竹子 果树的大小年现象。
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三基点与植物的原产地有关。
作物 最低温度 水稻 10~12 小麦 0~5 南瓜 10~15
最适温度 20~30 25~31 37~44
光处理 R-FR-R-FR
萌发率(%) 6
R-FR
6
R-FR-R-FR-R
76
R-FR-R
74
R-FR-R-FR-R-FR
7
二、性质
1、化学结构 光敏色素(phytochrome)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蓝 色色素蛋白,分子量约为250kD。是由两个亚基 组成的二聚体,每个亚基又由生色团 (chromophore 或 phytochromobilin)和脱辅基蛋 白(apoprotein)组成,两者合称全蛋白。
2、充足的氧气 — 有氧呼吸
种子萌发要求含氧量高于10%。花生、大 豆、棉花等含脂肪较多的种子萌发时,较淀粉 种子需更多的氧气。
3、适宜的温度—酶促反应
不同作物种子萌发时需要温度高低不同, 与其原产地密切相关。
4、光 — 有的种子萌发需光
需光种子:光下才能萌发的种子, 如莴苣、烟草、杂草种子
需暗种子:光抑制种子萌发,如 茄子、番茄、瓜类种子
• 隐花色素:是植物体内吸收蓝光(波长400-500nm) 和近紫外光(UVA,波长320-400nm的光)的一类光 受体。其广泛存在于单子叶、双子叶植物、苔藓、 蕨类和藻类等中。作用光谱特征:“三指”状态
生理功能:去黄化、控制植物开花、调节植物生物钟 等。
• 向光素:一种能够被蓝光诱导发生磷酸化作用的质 膜蛋白,其在离体状态下发生强烈的蓝光依赖型的 磷酸化作用。
光受体系统 • 光敏色素:感受红光及远红光区域的光; • 隐花色素:感受蓝光和近紫外区域的光; • UVB受体:感受紫外光B区域的光。
光信号的感受 信号转导 生理反应
光敏色素的发现和性质
一、发现
“莴苣种子发芽试验”
黑暗
红光
远红光
交替暴露在红光(R)和远红光(FR)下的莴苣种子萌发率
光处理 R
萌发率(%) 70
PHYA,PHYB,PHYC,PHYD,PHYE,各自执行不
同的生理功能。
4、光稳定平衡 在一定波长下,具生理活性的Pfr和Ptot浓度的比例就 是光稳定平衡(photostationary equilibrium, Ф ),即 Ф =[Pfr]/[Ptot] Ptot=[Pfr]+[Pr]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反应的Ф值为0.01-0.05时即可 引起显著的生理变化。
3、酶的变化
酶原的活化:种子吸胀后立即出现, 如:β-淀粉E
重新合成:如α-淀粉E
其mRNA 可能由DNA转录而来 已经存在于干燥种子— —长命mRNA
4、贮藏物质的动员
幼苗 种子
蛋白质 新的氨基酸 N 酰胺等
CO2 细胞壁物质
有机酸 糖类

脂类
运输
贮藏物质
脂肪
乙醛酸循环
淀粉
糖类
蔗糖
Pr aa
有机酸 CO2
包括种子萌发成苗的能力和对不良环境的 忍受力两个方面。
种子活力与种子的大小、成熟度、贮藏条 件和贮藏温度有关。
种子活力能更准确地评价种子的播种品质和 田间生产性能。
4、种子寿命
种子寿命(seed longevity):从种子 成熟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顽拗性种子:不耐脱水和低温,寿 命很短,如:热带的 可可、芒果种子
四、组织培养
(一)定义、Biblioteka 点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指在无菌 条件下,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离体植物组织、 器官或细胞的技术。
理论基础: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优点:可以研究外植体在不受其它部分干扰 的情况下的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可用各种培养 条件影响外植体的生长和分化。
(二)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