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市宜中学高中语文 燕歌行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高中语文燕歌行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赏》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一知人论事
(一)作家与作品
1. 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
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
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此外,著名的边塞诗人还有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名篇分别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军行》《出塞》。
2. 边塞诗的主要内容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又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情况相当复杂。
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
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有下面几种:
(1) 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主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2) 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陆游)
(3) 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的悲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
(4) 描写边塞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二)背景见课本
二、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燕.歌旌旆
..功勋.
..逶迤
碣.石塞草腓.玉箸.蓟.北
2.朗读诗文,划分诗节: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内容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八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八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议疑解惑
1. 通过关键词分析赏读诗文:
山川萧条
..。
..极边土,胡骑凭陵
..杂风雨
战士
...!
..帐下犹歌舞
..军前半死生
...,美人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概括。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种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3.“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4.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5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四、课堂检测
《一》诗歌鉴赏
从军行王昌龄塞上听吹笛高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___________ 。
两首诗都写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2、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二》诗歌鉴赏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睹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
范仲淹①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②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范仲淹写作此词时正在西北地区抗击西夏。
②燕然:山名,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
勒,雕刻。
就内容和形式作一比较,谈谈自己看法。
《燕歌行》导学案答案
课堂学习学案
二.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三1.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③“风雨”天气之恶劣。
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2.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3.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5.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课堂检测答案
《一、》
①边塞诗乐曲声月色。
②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
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注:“借问梅花何处落”,用了拆字离合的手法,又称“离合体”。
《二、》
两首诗都描写了西北边塞将土们生活环境的艰苦,歌颂了边关将士为国家献身的精神,王诗激越雄壮,范词有些孤寂、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