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二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带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二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并列运动。

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下列哪幅图()
A B C D
参考答案:
A
2. (多选题)四个图中,各运动物体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投出的篮球运动路径
B.
观众欣赏体操表
C.
研究地图绕太阳公转D.
研究子弹头过苹果的时间
参考答案:
BD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解答】解:A、研究投出的篮球运动路径的时候,可以将篮球看成质点;
B、观众欣赏体操表演时,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否则无法欣赏起动作;
C、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可以看作质点;
D、研究子弹头过苹果的时间时,不能把苹果看做质点;
本题选不能看做质点的,故选:BD
3. 如图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
B.从开始到当弹簧受F
1
=200 N的拉力时,拉力对弹簧做功20 J
C.当弹簧受F
2
=8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量为x
2
=40 cm
D.从开始到当弹簧伸长量为x
1
=20 cm时,拉力对弹簧做功80 J
参考答案:
C
由题图知,当弹簧所受的拉力F
1
=2×102 N时,其伸长量x
1
="10" cm
;当弹簧所受的拉力
F 2=8×102 N时,其伸长量x
2
="4" cm,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由胡克定律,则有:
F 1=kx
1

F 2=kx
2

代入数值,得k="20" N/cm=2×103N/m,故选项C正确
4. 有关重心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位于几何中心
B.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于几何中心
C.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只有物体的重心才受重力作用
参考答案:
C
5. (单选题)关于曲线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可能为零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
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参考答案:
A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所示是一种简易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演示仪,图中 A、B 为两个穿在水平滑杆上并通过棉线与转轴相连的重锤. 试结合下列演示现象,分析影响向心力的因素.
(1)使线长,质量,加速转动横杆.
现象:连接 A的棉线先断.
表明:在半径和角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随的增大而增大.
(2)使质量,线长,加速转动横杆. 现象:发现连接 A的棉线先断.
表明:在物体质量和角速度一定的条件下,
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随的增大而增大.
(3) 对任一次断线过程进行考察.
现象:并不是横杆一开始转动就断线,而是加速了一段时间之后线才断的.
表明:在物体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条件下,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随的增大而增大.
参考答案:
(1)物体质量(2)转动半径(3)转动角速度
7.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平抛运动实验后在白纸上描出的轨迹和所测数据,图中0点为物体的抛出点,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1.60m/s(g取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物体从P点运动到Q点经历的时间t=0.1s.
参考答案:
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专题:实验题.
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下落的高度求出运动的时间,通过水平位移和时间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解答:解:当h=20.0cm时,根据h=
得,t=
则初速度v0=1.60m/s
当h=45.0cm时,同理解得t=0.3s,
从P点运动到Q点经历的时间t′=0.3﹣0.2=0.1s
故答案为:1.60,0.1.
点评:对于平抛运动问题,一定明确其水平和竖直方向运动特点,尤其是在竖直方向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推论解题.
8. 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后静止。

如图,AC=100 m,BC=30 m,若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则出发点的位置为________,B点位置为________,C点位置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9. 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皮带不打滑。

三个轮的半径分别为r、2r、4r,则图中a、b、c各点的线速度之比va∶vb∶vc = ;
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
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 = 。

参考答案:
1:1:2 2:1:1 2:1:2
10. 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1m和2m时,物体的动能之比是________;下落1s和2s后物体的动能之比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1:4
11. 图-5所示的是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闪光照片,由此你能得出结
论: .
.
参考答案:
12. 现有大小分别为5N、6N、7N的三个共点力,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N,最小值为__________N。

参考答案:
_18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0____
13. 如图为某探究小组设计的测量弹簧弹性势能的装置,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作平抛运动(小球与弹簧不相连),现测得小球的质量为m,桌子的高度为h,小球落地点到桌边的水平距离为s,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为.
参考答案: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平抛运动.
【分析】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作平抛运动,根据高度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再根据水平距离求出抛出时的初速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只有弹簧弹力和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是守恒的,跟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出弹簧的弹性势能.
【解答】解: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作平抛运动,根据h=gt2得:t=,所以v0==
小球从初位置到被抛出前,只有只有弹簧弹力和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是守恒,
选取桌面为零势能面,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1=E2
即:E P弹+=E K+0,所以E P弹=mv02=.
故答案为:.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距离地面5 m处将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以10 m/s的速度水平抛出,若g=10 m/s2。

求:(1)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是多少?
(2)水平飞行的距离是多少米?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
参考答案:
(1)1s,(2)10m,(3)m/s
.......... ..
(2)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得小球水平飞行的距离为:
s=v0t=10×1 m=10
m。

(3)小球落地时的竖直速度为:v y=gt=10
m/s。

所以,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v=m/s=
10m/s,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向下。

15.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 Hz)。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或不必要的是 ______。

(填选项前的序号)
A.长木板的一端必.须垫高,使小车在不挂钩码时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B.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 选择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
(2)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段纸带,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m/s,其余计数点1、
3、4、5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已在坐标纸上标出。

(3)在坐标纸上补全计数点2对/的数据,描点作图,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

参考答案:
(1). AD (2). 0.60 (3). 如图所示
(1)此实验要研究小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不需要平衡摩擦力,选项A不必要;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选项B有必要;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C有必要;选择计数点时,应该从点迹较清晰的开始选点,没必要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选项D不必要;故选AD.
(2)根据图中x1=3.80cm=0.0380m,x3=15.70cm=0.1570m,所以有:;
(3)根据描点作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
直线的斜率即为小车的加速度,所以加速度为:.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5,物体受到大小为20N、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时,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sin37°=0.6,cos37°=0.8,取g=10m/s2)
参考答案:
解:受力分析如图:
Fcos37°-f=ma
Fsin37°+N=mg
f=μN
代入数据解得a=0.5m/s2
17. 如图5,GA=100N,GB=40N,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弹簧的伸长量。

参考答案:
(1)60N,(2)8 cm
18. 某运动的物体在6 s内的v-t图像如图所示。

求:在0—2 s内,在2—5 s内,在5—6 s 内,加速度分别是多少?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