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疏肝和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8
2019.02
中医中药
中药疏肝和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陈巧君
余姚市鹿亭乡卫生院 浙江省余姚市 315434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疏肝和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纳入我院88例2017.5至2018.11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随机数字表分组,西医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则采取常规西药加上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
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效果;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副反应。
结果:中西医组效果、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相比较西医组更好,P<0.05。
中西医组副反应和西医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常规西药加上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理想。
【关键词】中药疏肝和胃汤;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作用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液回流到食道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中医将其纳入 “反酸”和“胃痛”等范畴[1]。
本研究分析了中药疏肝和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用药方法
1.1 基本资料
纳入我院88例2017.5至2018.11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随机分组,其中,西医组年龄22岁-71岁,平均41.25±2.23岁。
男25例、女19例。
反流性食管炎病程1年-12年,平均(6.21±0.45)年。
中西医组年龄22岁-72岁,平均41.48±2.81岁。
男26例、女18例。
反流性食管炎病程1年-12年,平均(6.26±0.42)年。
西医组、中西医组基本资料可比。
1.2 方法
西医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莫沙必利,每次5mg ,每天三次。
奥美拉唑每次20mg ,每天一次。
治疗4周。
中西医组则采取常规西药加上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
西医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疏肝和胃汤:黄连 3g ,党参 10g ,枳壳 10g ,旋覆花 20g ,茯苓 10g ,甘草 6g ,吴茱萸 5g ,乌贼骨 20g ,柴胡 10g ,代赭石 10g ,白芍 10g 。
水煎,每天 1 剂,分 两次服用,治疗4周。
1.3 指标
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效果;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副反应。
显效:病情恢复正常,嗳气、脘腹胀满、
泛酸、食欲不振消失,胃排空正常;有效: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均有所改善;无效: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等无明显改善。
效果=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版本进行X 2、t 检验, 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
中西医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
如
表1。
2.2 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西医组、中西医组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幅度更大,P<0.05。
如表2。
2.3 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
中西医组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更好,P<0.05,见表3。
<<下转179页
表1:西医组、中西医组效果比较[例数(%)]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西医组4413171430(68.18)中西医组443293
41(93.18)X 28.624P
0.002表
组别例数时期
胃排空时间(min )
中医证候积分中西医组44治疗前47.13±6.968.34±2.28治疗后33.56±3.21 1.19±0.12西医组
44
治疗前47.25±6.568.31±2.35治疗后37.24±3.02 3.25±0.57
表3:西医组、中西医组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比较
(
组别例数嗳气消失时间脘腹胀满消失时间泛酸消失时间食欲不振消失时间西医组44 6.44±1.11 6.23±1.357.44±2.258.21±1.51中西医组
44 4.02±0.24 4.02±0.54 5.11±1.427.35±0.24
t 6.846 6.014 6.843 6.021P 0.0000.0000.0000.000
表4:西医组、中西医组副反应比较[例数(%)]
组别
例数发生率西医组444(9.09)中西医组44
4(9.09)X 20.000P
1.00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79
2019.02
中医中药
针刺配合龙氏整骨治疗腰肌劳损案一例
陈珊珊1 司元红2
1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25 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 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因在工作及生活中长期的不良姿势,腰肌劳损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工作。
临床上针刺配合龙氏整骨治疗腰肌劳损取得较好疗效,其远期疗效好,介绍验案一则,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腰肌劳损;针刺;龙氏整骨
腰肌劳损是慢性腰痛中一种常见病,多由于腰部韧带、筋膜、肌肉等软组织损伤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性腰骶部酸痛不适,
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也可两侧腰部同时疼痛,时轻时重,缠绵难愈,劳累后尤甚,休息后可缓解[1]。
本病多由于腰部急性扭伤后失治误治,或腰部长期反复损伤,或因姿势不良导致腰部软组织积累性受损[2]。
随着现代社会就业压力的剧增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此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向低龄化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对于此病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消炎镇痛药等对症治疗,尚无特效
2.4 副反应
中西医组副反应和西医组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4。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中年和老年人群中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胃排空减慢以及中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加上硝酸盐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的治疗可导致括约肌松弛而引发抗反流屏障病变有关,治疗关键在于对胃酸分泌和反流进行抑制。
西医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多。
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多为饮食不节、过度劳累、脾胃紊乱、肝气郁结等引起,中药疏肝和胃汤可以改善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的排空,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和食管肌肉的功能,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抑制食管内容物的反流。
胃和十二指肠[3-4]。
它对消除临床症状有很好的效果,且对食管黏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的治疗方法,症状虽可暂时缓解,但易复发率,而且有消化道不良反应、甚至出血等风险;中医方面,按摩 、理疗虽可缓解症状,但作用短暂。
而在临床上本人采用针刺配合龙氏整脊治疗腰肌劳损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易复发,现报道一则案例如下:
患者林某,女,66岁,因“反复腰痛1+年,加重3天”为主诉于2017年10月24日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
现病史:1年前患者因劳累出现腰部疼痛,呈酸胀样,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无双下肢反射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经休息后缓解,患者未予重视,未系统治疗。
此后患者因劳累或
可降低其复发率。
现代药理学证实,疏肝和胃汤中药物具有抗炎,抗溃疡和镇痛作用,对应激性溃疡具有预防作用,可有效保护胃黏膜,改善胃肠动力学[5-6]。
本研究中,西医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则采取常规西药加上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
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效果、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相比较西医组更好,P<0.05。
中西医组副反应和西医组无明显差异,P>0.05。
总之,常规西药加上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赵瞻元,关俭.加减柴胡疏肝散联
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4):67-69.
[2]向开波.观察疏肝调胃汤治疗反流性
食管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效果[J].智
姿势不当,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曾就诊于外院,行腰椎CT 未见明显异常,间断在外院理疗。
3天前患者因劳累后上症复发,腰部疼痛加重,疼痛以酸胀样为主,腰部活动受限,无双下肢麻木、无力等症,遂就诊于我院,门诊以“腰肌劳损”收入我科。
入院症见:步行入院,腰部疼痛,疼痛呈酸胀样,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腰部活动受限。
查体:脊柱四肢无畸形,L3-L5棘突、棘间及棘旁3cm 压痛明显,无明显下肢放射痛,其余脊柱各棘突、棘间及棘旁无明显压痛、叩击痛,双侧骶髂关节压痛,右侧以骶髂关节外上方压痛明显,左侧以骶髂关节内下方压痛明显,腰
慧健康,2018,4(04):179-180.[3]张西嫔,孙媛,李瑞,张玄,高
晓敏.胃力康颗粒联合疏肝调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6):4034-4036.
[4]李新年,闫芳.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38例[J].中医研究,2017,30(11):25-27.[5]李川,汪春春,李淑兰.疏肝清胃
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17,30(17):133-134.[6]阙任烨,沈艳婷,林柳兵,李
勇.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08):1948-1953.
作者简介
陈巧君,任职于余姚市鹿亭乡卫生院中医科。
<<上接178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