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国学经典选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国学经典选摘
笔者从部分国学经典中挑选一些形成本章节。

这样的内容,每一个中小学生都应该能熟读成诵。

因为,德在其中,法在其中,成长在其中,珍爱生命在其中。

(1)《弟子规》选
【原文】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译文】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原文】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译文】如果不是传输圣贤道理的书籍,一概摒除一旁不要理它,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

【原文】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译文】赞美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为对方知道了,就会更加勉励行善;宣扬别人的过恶,就等于自己作恶,如果过分的憎恶,就会招来灾祸。

(2)《朱子家训》选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译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

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有善心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心;有恶心怕别人知道,这就是大恶。

(3)《大学》选
【原文】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

【原文】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译文】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

(4)《论语》选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们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诚实可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5)《中庸》选
【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

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原文】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译文】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

【原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

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6)《孟子》选
【原文】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诗经》说:长久地与自然规律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原文】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译文略)
【原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略)(7)《老子》选
【原文】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有德行的人言行方正但不伤人,脾性刚强但不把人刺伤,直率而不放肆,明亮但不显得刺眼。

【原文】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原文】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8)《黄帝内经》选《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原文】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译文】
远古时候的人所知道的养生法则是,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使用一些正确的养生方法,饮食有节制,生活作息有一定的规律,不过度的劳累。

所以能够达到形体与神气的和谐统一,因而能活到他应该达到的寿命,生活到一百多岁才离开人世。

现在人就不是这样了啊!他们把酒当作米浆喝;经常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喝醉酒后行房;尽其所有的欲望,耗竭他的精气;尽其所有的嗜好,耗散他的天真之气。

不知道应当谨慎他保持精气的盈满;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志活动;务求使自己的心情得到一时的快乐,性情得到一时的欢乐;生活作息没有规律。

所以只活到他正常生命的一半就衰老了。

(9)《易经》选
【原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译文略)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略)(10)《诗经》选
【原文】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译文】为人却没有道德,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原文】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译文】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