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日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考日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
吴娟
高考日语总分共150分,其中听力部分占30分,考生听力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高考外语成绩的高低,甚至决定了一些考生能否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也成为很多考生困惑的难题。

本文结合高考听力目标和考纲要求,通过分析高中日语听力教学模式和学生现状,从日语听力语言知识特点和高考背景出发,谈谈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日语高考听力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随着国际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发展,高考外语语种不再是英语语种一枝独秀,日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也进入了中国高考外语科目的历史舞台。

本人2011年伊始有幸成为一名高中日语教师,从事了近10年的高中零起点日语教学工作,并积累了一些浅薄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在这里分享一点高考日语听力方面的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希望能为要参加日语高考的考生们提供一点借鉴和思考。

高考日语总分一共150分,期中听力占30分,也就是说听力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考生外语成绩的高低,或许还会导致部分考生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日语听力能力,来为自己的高考成绩添光添彩,也成为了很多学生困惑的话题。

本文结合高考听力目标和考纲要求,分析高中听力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听力学习现状,从日语语言知识特点和高考背景出发,谈谈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日语听力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1 高考日语听力影响因素
1.1高考日语听力考核目标和考纲要求
听力是与外国人直接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能力。

高考大纲对于该部分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单独白和对话。

考生应该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1.1.1理解听力内容主旨要义
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总会围绕一个主旨或者一个中心思想展开。

有时主旨要义会比较明确;有时则会贯穿整个对话和独白,考生需要自己去归纳、概括。

1.1.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为了说明和支持主旨,对话或独白中总会出现一些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这些信息是理解和把握对话或独白主旨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常常是听力部分重点考查项目。

1.1.3对所听内容做出简单推断
话语发生的场合、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对话语含义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推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人对口语的理解能力,因而也是听力测试所要考查的重点项目之一。

1.1.4理解说话者意图观点和态度
一般来讲,说话者总会有说话的意图,或是提出或是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或是表达自己的态度或意见,对此的理解或推断在一般交往中非常重要。

有时,说话者的意图或观点是明说出来的,有时则是隐含在对话的字里行间,需要听者自己去揣摩、推断。

1.2高中日语听力教学和学生现状
我国日语科目的开设不同于英语科目,英语科目是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开设,大多数学生升入初中时已达到基本的听力能力要求。

但日语科目是初中一年级才开始开设,近年来更有很多学校是高中零起点开设日语科目。

那么在短短的三年内,既要让考生在高考之前达到文字、词汇、阅读的考纲要求,又要满足考纲中的听力理解的要求。

这使得高中日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捉襟见肘,无法充分合理的安排听力训练的时间和比例。

日常教学大多以讲解文字、词汇、语法,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

听力能力的训练往往被忽略,只是在上课期间简单播放单词、课文的录音磁带,又或是高三复习时做做模拟试题的听力内容即可。

以此作为听力教学的基本模式勉力达到考纲要求。

此间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和专门的听力训练课程来帮助学生提高和培养听说方面的能力。

面临高考,大部分的考生听力能力较弱,做听力时永远都是云山雾绕、似懂非懂。

高考试卷30分的听力部分,平均得分也只有10分左右。

那么在此种状况下,学生在课下通过自主学习,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 高考日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
2.1高考背景下的日语语言听力知识特点
日语高考大纲要求考生在听力部分能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

所以首先我们要知道和了解日语语言的听力特点和播放习惯。

日语不同于英语,在说话时不会出现单词的连读现象,单词与单词之间的发音是独立的,不会让听者对单词产生迷惑不解的状况。

但日语读音也有其发音特点,那就是浊音、促音、长音的存在。

如果在平日学习时没有将单词的读音准确的掌握,当听力材料播放时就会出现误解和弄错的情况。

所以对一个考生来说,想要练好听力,第一步就是用准确的读音反复朗读单词,来训练耳朵对日语这门语言的“敏感度”。

第二就是习惯日语听力的播放习惯。

众所周知,日语是一个语速较快的语言。

那么学会适应其播放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课下反复并快速的诵读听力材料,来提高自己的日语语速。

当你朗读的速度和录音播放速度同步时,自然而然地就习惯了日语语言的语速。

第三就是学会总结和归纳日语高考听力试题材料中大概会涉及的话题和场景,以及材料中被高频使用的词汇短语和句子。

因为任何听力会话或独白都会有其相对应的语言环境。

而听力材料就是围绕这个语言环境展现出
(下转第156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失去了灵魂,只能局限于原有技术的发展,最终被淘汰。

在语文课程中探索对学生职业创新思维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发展中,传承与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在中国传统的诗歌进程中,由四言的《诗经》再到以屈原为代表的杂言《楚辞》,以及汉末抒情诗的时代,再到魏晋南北朝的山水诗、田园诗的出现,到唐代诗歌的七言律诗与绝句,诗歌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创新达到了巅峰。

在唐代诗歌已经无法被改变,而宋词正在慢慢崛起,在元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每个行业都存在创新改革的变化,而传统文学巨作《易经》就深刻阐释了变是发展的精髓,从另一方向解释了创新的灵魂和意义,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精神。

万众创新,全民创新是国家对新时代下职业发展的要求,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家稳定持续发展的目标,语文教学以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5 助力学生养成职业协作的意识
职业协作在职业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职业活动中依据任务的不同既要有所分工又要相互合作。

每个人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团队目标,需要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发挥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取得最终成果。

在团队中每个人的贡献都是渺小的,但是全体工作人员如果分工协作好并且团结一致最终的结果则是可观的。

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这些俗语是前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可见从古至今团结就是力量。

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能够达到三分天下,也是因为他有很好的作战团队。

关羽、张飞、赵云的英勇善战、诸葛亮的运筹帷幄都是刘备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团队目标明确,分工合理,胜利才能指日可待。

在语文教学中选取具有团队合作意义的传统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职业协作意识是可取的方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职业院校语文课程中,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文化传承、历史事件、作者经历、传统文学作品等中包含的职业信息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再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其中,明确学生的职业目标,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接第154页)
来的即时场景对话。

比如旅游、购物、开会、出差、就餐、环境、卫生等等,将这些场景的材料反复诵读熟练。

当听到新的听力内容时就会瞬间想到已熟知的材料,脑海中立马就会映射出一个具体又生动的画面。

此时要想获取材料内容的主旨大意或说话者的观点意图也是易如反掌,当然对材料所设置的问题时也会得心应手。

2.2高考日语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
那么在以上背景条件下,考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呢?下面来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听力能力的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2.2.1基础准备阶段
1.首先第一步,考生要做的基础准备工作就是要对简单的听力词汇和寒暄语句进行积累和诵读。

每天用15分钟左右来反复朗读已经学会的单词、短语、句子,并慢慢加快速度诵读,让耳朵渐渐适应和熟悉日语的发音和语速。

这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

2.用磁带跟读前期已经熟读过的单词、短语、句子等的录音内容,并同时将所听内容速记在练习本上。

可以省略主语、助词等,也不必逐字逐句,将重要信息罗列下来即可。

总之,能听懂并能同时写出来的单词越多,对提高听力能力帮助越大。

2.2.2实践训练阶段
1.找一些简单的基础入门听力材料,边播放,边速记,看看自己大概能听懂多少单词和句子,大脑是否已经对这门语言不再抵触。

然后对照听力文字材料,将刚才听过的内容仔细翻译之后并开始大声朗读。

朗读的熟练程度要达到录音内容再次播放时,播放上句,顺势可以接出下句,并能联想到后述播放内容。

这大概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抽出半小时即可。

若是达到上述效果,说明听力能力已经进入入门阶段。

2.接下来想要形成良性循环,要做的就是加大难度,寻找一些更难更加复杂的材料,结合材料后面所设置的问题,有目的有重点的去练习材料内容。

尤其对材料中有设置问题的语段要仔细研读翻译,并校正问题答案,以便彻底地掌握材料内容。

坚持下去,最后会达到听读合一的效果,同时也会慢慢摸索出一些听力材料问题的设置规律。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个星期,同样每天半小时。

2.2.3深入提升阶段
至此,普通听力材料中的常用听力词汇、短语、句子已经是耳熟能详,熟练者甚至可以张口即诵。

接下来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就可以应运一些媒体文件进行深入提升训练。

比如通过看一些喜爱的动漫、电视剧等来了解日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习俗。

并将一些有趣的字幕材料打印下来,反复模仿诵读或者进行配音练习,这样既可以增加自己日语语音的准确性,也可以更进一步的加深对字幕材料内容的理解。

不知不觉中就克服了高考听力困难的恐惧心理。

总之,在外语学习中,听力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坐难以逾越的大山。

若考生本人不能学会在课下寻求一些合适的训练方法来进行自我提升,只一味依靠老师上课时听力材料的简短播放方式来试图达到考纲要求,效果确实差强人意。

所以考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听力能力才是高考取胜的关键。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