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及答案【可打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及答案【可打印】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派遣.(quǎn) 坍.塌(tān) 晕眩.(xuàn) 拈.轻怕重(zhān)
B.硬.朗(yīnɡ) 狭隘.(ài) 怦.怦(pēnɡ) 刨.根问底(bāo)
C.瞬.间(xùn) 呼啸.(xiāo) 鄙薄.(bó) 光秃.秃(tū)
D.殉.职(xùn) 水渠.(qú) 隐秘.(mì) 漠.不关心(mò)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朗润凛洌人迹罕至拙拙逼人
B.分歧默契翻来复去骇人听闻
C.惭愧慰藉美不胜收喜出望外
D.颓唐决别随声附合畏罪潜逃
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吹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
B.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
....,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C.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忍不拔
....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100公里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自从盐城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盐城警方开展了整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
C.随着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5、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一页,两页。
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D.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
6、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浑浊的污流,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
①沃野千里②繁花似锦③碧波荡漾④星光灿烂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生活哲理,揭示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请把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
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B.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C.屠暴.起(暴躁)D.止.增笑耳(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A.俭以.养德以.刀劈狼首
B.屠乃奔倚其.下屠自后断其.股
C.友人惭,下车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
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
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
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
基因。
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
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
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
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
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
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
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
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
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
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作者:胡宇齐。
有删改)1.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⑤-⑦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
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
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2、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
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
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
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
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
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
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
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
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
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
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
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
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
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
有
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
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
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
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
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天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
D
C
B
B
D
C
(1)杨花落尽子规啼(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4)应傍战场开(5)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
1.C
2.D
3.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4.示例: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三
【答案】
1.①发现了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在成年生物体中也具有活性。
②研制出一种微型植入器,让它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意思对即可)
2.打比方、作比较。
把生病的人体比作感染病毒的电脑,把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比作磁盘格式化,把这种特殊基因比作杀毒软件,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基因作用更强大,能在成年生物体中增强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
(意思对即可。
)
3.逻辑顺序。
第⑤段指出研究成果,第⑥段介绍工作原理和过程,第⑦段展望应用前景。
(意思对即可。
)
4.可以。
示例:放在第①段中合适,因为这个例子说明的是人体本身具有自愈
能力,与第①段开头提到的依靠遗传而获得的自愈能力是一致的。
(意思对即可)
“不可以”示例:因为本文主要说明的是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病变的器官自愈的问题,而这则材料所讲的是人体自身靠遗传就具有的自愈能力。
(意思对即可)
【答案】
1.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3.CE
4.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