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过量铁与少量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适量NaCl溶液B.加入适量的水
C.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D.再加入少量稀硫酸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2.可逆反应3H2+N2高温、高压
催化剂
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
3.“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g(OH)2。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镁片作为正极
B.食盐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C.电池工作时镁片逐渐被消耗
D.电池工作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4.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工艺中吸收过程: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使尾气中NO、NO2提高吸收效率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Ca (NO2)2
C.为提高Ca(NO2)2的产率及纯度,则n(NO):n(NO2)应控制为 1:1
D.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
5.100mL6mol•L-1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可向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A.碳酸钠固体B.加CH3COONa固体C.水D.硫酸锌溶液
6.两电极用导线连接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中溶解的氧气的影响),你认为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选项 A B C D 电极材料 Zn Fe Cu Al 电极材料 Cu Zn Ag Sn 电解质溶液 CuCl 2 溶液 H 2SO 4 溶液 CuSO 4 溶液
NaOH 溶液
A .A
B .B
C .C
D .D
7.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4A(s)3B(g)
2C(g)D(g)++,经2min 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 反应了1.2mol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充入2N (不参与反应)使压强增大可加快反应速率
B .0~2min 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4mol L min --⋅⋅
C .平衡状态时,B 、C 的反应速率相等
D .0~2min 内,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2mol L min --⋅⋅
8.最近报道的一种处理酸性垃圾渗滤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如图(注:盐桥可使原电池两极形成导电回路)。
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微生物细菌对氮的硝化起氧化作用
B .盐桥中K +向Y 极移动
C .电子由Y 极沿导线流向X 极
D .Y 极发生的反应为:--+
3222NO +10e +12H =N +6H O ↑
9.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 +4和NH 3·H 2O 的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NH +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 -
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催化剂是NO-
2
B.升高温度,两步反应速率均加快,有利于NH+
4转化成NO-
3
C.在第一步反应中,当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变时,该反应即达平衡状态
D.1 mol NH+
4在第一步反应中与1 mol NO-
2
在第二步反应中失电子数之比为1:3
10.使反应4NH3(g)+3O2(g)=2N2(g)+6H2O(g)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0 mol。
则下列选项中反应的平均速率正确的为
A.v(NH3)=0.040 mol·L-1·s-1B.v(O2)=0.015 mol·L-1·s-1
C.v(N2)=0.020 mol·L-1·s-1D.v(H2O)=0.020 mol·L-1·s-1
二、填空题
11.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mol/(L·min);
(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有_____。
A.升高温度
B.减小物质X的物质的量
C.减小压强
D.增加物质Z的物质的量
E.缩小容积
F.使用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4)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若上述容器为绝热容器(与外界无热交换),则到达最大限度所需时间将_____。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无法确定
12.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mol·L-1 H2SO4/mL30V1V2V3V4V5
饱和CuSO4溶液/mL00.5 2.55V620
H 2O/mL V 7 V 8 V 9 V 10 10 0
(1)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 1=________,V 6=________,V 9=___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 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实验E 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 (3)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 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但当加入的CuSO 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电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电池中的铝电池类型较多
①Al-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汽车的电源,该电池多使用NaOH 溶液为电解液。
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 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Li Al/FeS -是一种二次电池,可用于车载电源,其电池总反应为22Li+FeS=Li S+Fe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甲醇燃料电池由于其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工作原理如图,质子交换膜左右两侧的溶液均为1L
1241.5mol L H SO -⋅溶液。
①通入气体a 的电极是电池的___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
②当电池中有2mol e -发生转移时,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之差为_______g(忽略气体的溶解,假设反应物完全耗尽)。
(3)下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______(填“a”或“b”或“c”)。
②环境中的Cl -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
()23Cu OH Cl ,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若生成8.58g ()23Cu OH Cl ,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_______L(标准状况)。
14.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1)将0.050molSO2(g)和0.030mol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经20分钟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
①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用S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②从平衡角度分析采用过量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选填“吸”或“放”)热反应。
若反应温度升高,SO2的转化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K(B)(填“>”、“<”或“=”,下同)。
计算该温度下A 点的K p=_______(以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各物质的P(分压)=P(总)×物质的量分数)。
15.Co x Ni(1-x)Fe2O4(其中Co、Ni均为+2价)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
(1)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下图表示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在10℃时催化分解6%的H2O2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变化曲线。
由图中信息可知:
①_______水热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
②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
16.硫酸是无机工业的“血液”,SO2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备硫酸的重要环节。
2SO2(g)+O2(g)2SO3(g) ΔH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ΔH1=-99 kJ· 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属于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从能量角度分析图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F代表什么意义?____________。
(4)改变反应条件可改变E值大小,如加入V2O5作为催化剂,可使E值减小。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_____(填“无影响”“有影响”或“不确定”)。
(5)图中ΔH=_____ kJ· mol-1。
(6)若已知1 mol SO2(g) 氧化为1 mol SO3(l) 的ΔH2=-Q kJ· mol-1,则ΔH1_____ΔH2 (填“>”“<”或“=”)。
17.I.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II.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2)上述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原因_____
(3)如图所示,表示NO2变化曲线的是_____。
(4)平衡时NO的转化率=_____。
III. 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溶液的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10%H2O2蒸馏水2mol•L-1FeCl3初始温度
实验110mL0mL0滴20℃
实验210mL0mL3滴20℃
实验3 10mL 0mL 0滴 40℃ 实验4
8mL
VmL
3滴
20℃
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实验1无明显现象,实验2~4均有气泡冒出,反应速率各不相同。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相关问题: (5)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实验1、3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7)实验_____和_____探究浓度对H 2O 2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8)实验4中的V=_____。
18.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
如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_______。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用a 、b 和箭头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______。
(4)氢气的制备和存储是氢氧燃料电池能否有效推广的关键技术。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______;
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5)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4CsHSO 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222H O 2H O +=,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H +在固体酸电解质传递方向为:____(填“a b →”或“b a →”)。
19.(1)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根据电子运动方向,可知氢气从__口通入(填“a”或“b”),Y 极为电池的___(填“正”或“负”)极。
(2)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 2O 和Zn ,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电极反应为: Zn +2OH --2e -=ZnO +H 2O Ag 2O +H 2O +2e -=2Ag +2OH - 总反应为Ag 2O +Zn=ZnO +2Ag ①Ag 2O 是__极,Zn 发生__反应。
②电子由__极流向__极(填“Zn”或“Ag 2O”),当电路通过0.1mol 电子时,负极消耗物质的质量是___g 。
20.按照要求填空:
(1)23423Fe s +4H O(g)Fe O (s)+4H (g)() 在一可变的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①增加Fe 的量,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是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以下相同)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反应速率________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其反应速率__________ (2)2HI(g) ⇌H 2(g)+I 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改变下列条件:
①减小容器体积:平衡____(填正移,逆移,不移动,以下相同)颜色___(加深,变浅,不变,以下相同)
②加热升高温度:平衡____________
③体积不变,充入H 2:平衡_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_ (3)可逆反应2NO 2(g) N 2O 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据图判断t 2、t 3时刻采取的措施
t 2:____t 3:_______
三、解答题
21.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NH 3催化还原NO 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
一定条件下,用NH 3消除NO 污染,其反
应原理为4NH 3+6NO
催化剂
5N 2+6H 2O 。
①NH3催化还原NO的反应过程与能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②n(NH3):n(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4:1、3:1、1:3时,得到NO脱除率曲线如图2所示。
n(NH3):n(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对应的是曲线____(填“a”“b”或“c”)。
(2)研究发现在以Fe(Ⅲ)为主催化剂时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3)NO的氧化反应2NO(g)+O2(g)2NO2(g)分两步进行:Ⅰ.2NO(g)→N2O2(g);Ⅱ.N2O2(g)+O2(g)→2NO2(g)。
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4所示。
决定NO氧化反应速率的是反应___(填“I”或“Ⅱ”)。
(4)NaClO溶液中ClO-与H2O反应产生氧化性更强的HClO,可将水体中氨氮氧化为
N2(NH3比NH+
更易被氧化)
4
①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室温时,取氨氮废水200mL,在转速、NaClO投加量相同且均反应30min时,反应初始pH对剩余氨氮浓度及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如图6所示。
pH在3~7时,随着pH增大,氨氮去除率逐渐升高的原因是___。
pH在7~9时,随着pH增大,氨氮去除率逐渐降低的原因是__。
22.煤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
已知:
①C(s)+O2(g)CO2(g)ΔH=-393.5kJ·mol-1
②CO2(g)+C(s)=2CO(g)ΔH=+172.5kJ·mol-1
③S(s)+O2(g)=SO2(g)ΔH=-296.0kJ·mol-1
反应2CO(g)+SO2(g)=S(s)+2CO2(g)ΔH=_____kJ·mol-1
(2)石灰石-石膏脱硫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其原理为利用石灰石作原料在不同条件下吸收SO2
转化为石膏。
①干法脱硫的效率受添加助剂(由多种天然矿物配比而成的,价格较贵)的影响。
脱硫效率随助剂的添加量变化如图所示。
助剂适宜添加量为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②湿法脱硫的过程中,所用的石灰石浆液在进入脱硫装置前,需先通一段时间二氧化碳,以增加其脱硫效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Na2SO3溶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所得吸收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如下图所示。
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任写一个)。
(4)已知25℃时,NH3·H2O的K b=1.8×10-5,H2SO3的K a1=1.3×10-2,K a2=6.2×10-8。
若氨水的浓度为2mol·L-1,则溶液中c(OH-)=____。
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
7mol·L-1时,溶液中的
2-
3
-
3
c(SO)
c(HSO)
=____。
23.甲醛(HCHO)在化工、医药、农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甲醇(CH3OH)在一定条件下直接脱氢可制甲醛,反应方程式为 CH3OH(g)HCHO(g)+H2(g)ΔH1,实验测得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温度(K)500700T1T 2T3
平衡常数7.13×10-4 3.30×10-1 2.009.0010.00(1)已知合成CH3OH可以由CO和H2反应制备,制备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CO(g)+2H2(g)CH3OH(g)ΔH=-90.7 kJ/mol ①
2CH3OH(g)CH3OCH3(g)+H2O(g)ΔH=-23.5 kJ/mol ②
CO(g)+H2O(g)CO2(g)+H2(g)ΔH=-41.2 kJ/mol ③
则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ΔH=________________。
(2)甲醇合成甲醛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ΔH1________0 (填“>”、“=”、“<”)。
(4)若在恒温恒压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CH3OH、HCH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C.H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甲醛的生成量与氢气的消耗量相等
(5)T1 K时,CH3OH、HCHO、H2起始浓度(mol/L)分别为1.0、0.50、1.0,反应进行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达到平衡时,HCHO的体积分数______(填“>”“=”或“<”)20%。
24.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
(1)已知1molN2完全反应生成NH3可放出92kJ热量.如果将1molN2和3molH2混合,使其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上述数值,其原因是_____.
(2)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经过10min后,生成
10molNH3,则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
(3)一定条件下,当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
c.该条件下,N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
d.N2和H2的浓度相等
e.N2、H2和NH3的体积分数相等
f.恒容时体系密度保持不变
(4)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该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用编号填写).
A.v(NH3)=0.45mol•L-1•min-1 B.v(H2)=0.5mol•L-1•min-1
C.v(N2)=0.25mol•L-1•min-1 D.v(H2)=0.01mol•L-1•s-1
(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_____.
A、B、C、D、
25.I.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
0.6molPCl5,其分解率α1等于________;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α2,α2________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ΔH3=____________。
Ⅱ.某学生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时,将2支试管编号为①②,并按下表中物质的量进行实验,记录的时间数据是:16s、28s。
请将2个数据填入下表的适当位置,并写出实验结论。
试管编
号加入3%Na2S2O3加H2O加稀盐酸(1∶5)出现浑浊时间
①3mL3mL5滴 a._____s
②4mL2mL5滴 b._____s
(1)将对应①②的时间分别写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一)已知煤气化制合成气(CO 和H2)的主要反应有:
①C(s)+H2O⇌(g)CO(g)+H2(g)△H1=131.3kJ•mol﹣1
②C(s)+2H2O(g)⇌CO2(g)+2H2(g)△H2=90kJ•mol﹣1
(1)有利于提高上述反应①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
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
(2)研究表明,将C(s)和H2O(g)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氢气的含量也显著增大,理由是_____。
(3)由合成气制甲醇能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0,在相同容积的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amolCO和2amol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
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min时CO 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①三个容器中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甲”“乙”或“丙”);该容器中CH3OH(g)的体积分数为_____。
②在图中分别画出反应CO(g)+2H2(g)⇌CH3OH(g)△H<0在无催化剂、有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_____。
(二)运用电解法,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CO2转化为C3H8O,写出电解生成C3H8O的电极反应式_____。
27.煤的气化在煤化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然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283.0kJ/mol 和﹣726.5kJ/mol.请写出CH3OH(l)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CH3OH (g)△H.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L2•mol﹣2 2.041 0.270 0.012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由表中数据判断△H__0(填“>”、“=”或“<”)
②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4min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此时的温度为______,则反应速率v(H2)=_______.
(3)T℃时,在t0时刻,合成甲醇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若在t1
时刻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在t2时刻又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图中用曲线表示t1~t2时间段氢气、甲醇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示意图(其他条件不变,曲线上必须标明氢气、甲醇)._______.
(4)如果用CH3OH和空气作燃料电池,用KOH作电解质溶液,请写出该燃料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28.纯橄岩为含镁的硅酸盐矿物,并含有MnO、Fe2O3、FeO、SiO2和一些有机物等杂质。
工业上利用纯橄岩制备一水硫酸镁(MgSO4·H2O)的工艺流程如图:
(1)酸浸时温度控制在90℃~100℃之间,并且要连续搅拌2小时。
①连续搅拌2小时的目的是___。
②酸浸时适宜的酸度及用量对酸浸工艺十分重要,浓度过低,浸取不完全,浓度过高
(>5mol/L)造成浆料黏度过大,出现“包团现象”,根据酸浸反应原理分析,造成浆料黏度过大的物质是___(填名称)。
(2)已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且溶液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升高。
为了从滤液中充分回收MgSO4·H2O,采取将滤液蒸发浓缩、加压升温的方法结晶,需要加压升温的原因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