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龄在体育教学、训练及运动竞赛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龄在体育教学、训练及运动竞赛中的应用
骨龄即骨骼年龄,一般是指儿童青少年的骨骼发育水平同骨发育标准比较而得出的发育年龄。

与日历年龄而言,骨龄更能准确地反映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

随着近年来骨龄测量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逐渐重视起了骨龄在体育中的应用。

科技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该运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体育活动。

骨龄在体育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应用两个方面。

目前在我国大众体育主要以学校体育为主。

本文所说的体育教学指的是学校体育。

1 骨龄在大众体育中的应用
1.1 体育锻炼对骨骼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利于骨骼及全身的钙磷代谢,可以加速骨矿物质的在骨内的沉积,能够促进骨的生长,使其新陈代谢更加旺盛,有利于骨细胞的增殖,促进骨骼发育,使管状骨变长,横径增粗,骨重量增加,从而促使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发育,即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增高作用。

1.2 骨龄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儿童青少年软骨成分较多,水分和有机物质多,无机盐少,骨密质较差,骨富于弹性而坚固不足,不易完全骨折而易于发生弯曲和形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的无机盐增多,水分减少,坚固性
增强而韧性减低,直到20~25 岁骨化完成后,骨不再增长,身高也不再增长,但骨的内部构造仍在变化。

下肢骨在16~17 岁以后骨化迅速,而脊柱椎体到20~22 岁才能完成骨化。

以上是儿童青少年骨骼发展的基本特点。

学校体育的目的就在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应该将骨龄拿到体育教学中进行运用。

每个学生的身体发育都不完全相同,有早有晚,应该利用骨龄,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的骨骼发育特点,从而进行相应的体育教学。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安排并没有完全按照学生的发育特点进行。

我们可以借助骨龄测试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去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例如,小学生体育课多以跑跳投为主,对于中学生体育课可以安排篮球等球类教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身高发育,另一方面中学生相对于小学生而言,骨密度增加,所以对于一些身体碰撞类项目,可以逐渐接触。

骨龄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预测身高,掌握不同年龄阶段骨骼发育特点,从而安排不同的项目进行体育教学,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体质这一目的。

2 骨龄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
2.1 不同专项运动训练对骨骼的影响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目的完全不同,竞技体育的目标在于获取比赛优胜,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因此,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更注重专项化练习,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训练方法和侧重点,
因此对骨骼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对于重力量型竞技项目来说,如举重,摔跤、柔道等项目,在训练中专门发展肌肉的爆发力和绝对力量至关重要,长期的极量负荷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长期进行这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骨密度都比较大,骨龄相对于其他项目的运动员来说也比较大。

对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型运动项目来说,如体操,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柔韧性、协调性,来更好地完成将来的难度动作。

所以体操项目的训练多以发展运动员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因此长期这样的训练使得运动员身材娇小,骨龄发育相对晚于其他运动项目。

2.2 骨龄在训练中的应用
骨龄在运动训练中多用于运动员的选材,从上面所说的不同运动项目对骨骼的影响不同可以看出,我们在进行运动员选材时要根据不同项目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员。

对于举重项目来说,运动员身体要承受比自身体重还大2~3 倍的力量,这就要求运动员骨骺早愈合,才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从而获取优异成绩。

因此,举重项目在进行运动员选材时,可通过测试骨龄来选取那些骨骺早熟的运动员参加训练。

对于球类项目,如篮球、排球等,对于身高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材过程中应该通过骨龄测试预测运动员身高,选取那些有身高潜力的运动员参与训练。

对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型项目,如体操,运动员在短期内很难取得理想运动成绩,需要长期进行训练,一般体操运动员在5~6 岁就开始接受训练,因此对于体操运动员的选材而言,应选取那些晚熟型运动员。


于那些发育较晚而发育持续时间正常的或发育开始时间正常而发育期较的长两类运动员,他们进入少年期后随着发育的进展,其机能、素质会提高到预测标准,可能是未来的冠军。

2.3 骨龄在运动竞赛中的应用
骨龄在运动竞赛中主要应用于比赛分组,防止运动员虚报年龄,有利于竞赛的进行。

随着比赛竞争的更加激烈,很多运动员为了获取比赛优胜,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往往虚报年龄,很多少年组报入儿童组,成人组报入少年组,这种现象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型项目中尤为常见。

在近几年的武术比赛中,虚报年龄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运动员通过修改身份证上的年龄从而混进其他组别比赛。

因此,可以将骨龄应用于比赛组别的划分,在运动员报名时,通过骨龄测试,将其进行分组,可有效地减少运动员年龄问题的“纠纷”,有利于制止虚报年龄的歪风,有利于各级比赛的顺利进行。

目前对于骨龄的应用大多在于运动选材和竞赛分组上,对于体育教学上的应用较少。

体育不只包含竞技体育,更多得是大众体育,全民健身一直是我们所提倡的。

为了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应该将骨龄应用于教学之中。

虽然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先从学校体育入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每个年级随机找几名学生进行骨龄测试,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 1 ] 许寿生,熊开宇. 骨龄研究现状与进展[ 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
[ 2 ] 李古强,郭成吉. 骨龄评估及其与运动的相关性[ J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45).
[ 3 ] 孔倩倩,田军. 儿童青少年骨龄评估的现状与展望[ J ].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6).[ 4 ] 朱琳. 骨龄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 J ].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5).[ 5 ] 赖小平,于晓军,刘源,张云源. 青少年骨龄鉴定及其相关问题[ J ]. 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