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验收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验收试卷
一、基础知识(55分)
1.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轻轻地翻动书面,聆听阳光的问(hòu)_______,欣(shǎng)_______落叶的轻舞;体悟浓郁的亲情,(xiǎng) _______受真挚的友谊;追寻先哲的思想,触摸生命的真(dì)__ _____——阅读改变人生。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B.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令人赞叹不已。

C.许静的朗诵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出望外
....,他立即同意让许静参加朗诵比赛。

D.这份试卷中的一个选择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

3.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荷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B.①④③②C.③②④①D.②④③①4.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山峰”、“太阳”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3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名句和对应意思连接起来,要记住它们。

(4分)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A. 不要空想,要实干
②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B. 不要荒废光阴,要刻苦学习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要防微杜渐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 D. 要打好基础
6.从下列历史人物中任选两位,各写出与之相关的一个成语。

(4分)孔子勾践诸葛亮祖逖欧阳修
①历史人物: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
②历史人物: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
7.名句填空(21分)
⑴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⑵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⑶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⑷《泊秦淮》中诗人杜牧借题发挥,抒发了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礼赞新生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夜雨寄北》中描绘了重逢的喜悦、感人至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吟诵《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眼前会浮现出诗人杜甫感时恨别、移情于物、触目伤怀的情形。

诗的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愁苦无法排解之情。

⑻《过零丁洋》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诗人文天祥自己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诗的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诗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赤诚之心,成为千古绝唱。

⑼《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友谊的名句很多,你还能再写一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下面的简讯概括成一句消息(不超过10个字)。

(4分)
20XX年2月23日,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报告》预测时间跨度为100年,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并得出4个结论: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2030年至2050年是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4分)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

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一学生在做值日时,认真仔细,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

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中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妇女和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⑴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学校开展“爱我南京”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小雨和小晴等组成合作小组,选择以下专题。

(5分)
【书香南京】
活动初,大家搜集到了下面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时下,经典作品稍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

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被“大话”,《三国》被“水煮”。

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了“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

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

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

”(摘自《新京报》)材料二:
我们的中文经历T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

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⑴结合对上面材料的理解,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

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

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⑵你从《西游记》《水浒》《繁星·春水》中选择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

《__________》的阅读心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除了撰写阅读心语进行宜传的形式外,你还有什么好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下列问题。

(9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诗中写何景,抒何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波浪线画出诗中两组对仗的句子并体会其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标出这首诗的韵脚,并指出押的是什么韵(用汉语拼音表示)。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15题。

(14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夜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8分) ⑴夜色入户 ( ) ⑵盖竹柏影也 ( ) ⑶念无与为乐者 ( ) ⑷遂至承天寺 (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22分)
最后一张落叶生日卡
⑴几年前一个秋天的早晨,那天是我的生日,我照常走到家附近的一个小树林去捡落叶。

树林里很静,静得只听见落叶簌簌下落的声音,踏着满地的金黄,我远远地看见树林里有个小女孩蹲在地上。

⑵她也在捡落叶?我兴奋地走过去问她。

⑶这是个年龄比我略小一两岁的女孩子。

她没有看我,仍然低头看落叶:“习惯了,每年生日我都要拣一片叶子留念。

”声音低低的。

⑷“真的?”我特别兴奋....,说:“有这样巧的事!我也是这天出生来捡落叶的。

” ⑸小女孩闪着她那双似乎带水的大眼睛说:“我出生的那天,父亲曾替我珍藏过一片落叶,问他,做什么?他淡淡笑笑说,你出生那天好大一场风雨,满地落叶,就拣了一片替你藏起来,说不定你就是哪片树叶投胎转世的呢!我也笑了,对父亲说,它是我第一张生日卡。


⑹“就这样,后来的岁月里,一片片新的落叶伴我走过一个个新的年龄。

” ⑺说着说着她的眼神黯淡....
了下去,头也低了下去,又喃喃地低语:“多希望我永远这样捡下去,捡下去,可是……”
⑻忽然,她又抬起头说:“小姐姐,明天的今天你还来捡落叶吗?”我看着她,点点头说:“会的,每年的这一天都要捡落叶的。


⑼“那么,小姐姐,明年的今天,你等着我,好不好?”
⑽“好啊!”我十分兴奋地说,简直被这个纯洁天真的小女孩感动了。

“来,拉勾上吊……”她伸出右手小拇指说,“拉勾上吊,一百年不变。

”我也伸出手说:“一百年不变!”
⑾树林里很静,只有落叶飘落的声音,我们两个就这样静静地看落叶飘零,捡起它……
⑿“小姐姐,其实落叶是刚刚结束的生命,它以变化了的色泽,正在失去的柔软,以及开始蜷曲的形体,向你展示着一个生命那最后阶段的依恋与惆怅。


⒀我简直惊讶于这些话是从这样一个纯得如水的小女孩口中说出的。

正当我还沉思于她的这番落叶哲学的时候,随着远处一声叫唤,小女孩已带着落叶跑了过去,她一边跑,一边回过头对我恳求着说:“小姐姐,别忘了我们的承诺!”
⒁当我从沉思中醒悟过来看远方时,小女孩和她妈妈的背影已消失不见了。

在这一年里,我始终没有再见到那个小女孩,虽然我其实一直在寻找她,甚至后悔那时没有问她姓名及通讯地址,因为我真的很想和她一起探讨落叶哲学和人生哲学。

⒂阳光渐渐拉长树的荫影,月光渐渐浇凉人的身影,又一个秋天迈着蹒跚的步履而来。

我又照例去捡落叶,但这年不同的是,我带着一个小女孩的承诺。

树林里
一切和前一年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只是一片落叶声,我仍是我,但落叶却再也不是前一年的落叶了。

⒃那一天我等了好久好久,也没等到那个只和我见过一女孩,只等到了她的妈妈。

她妈妈是流着泪来到我面前的,带着那个小女孩的信和一首诗。

这是我万万也没有料到的。

⒄“小女孩就在这一天的前一个月离我们远去了。

她患的是白血病,其实她早已知道她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不长了,虽然大家都瞒着她。

在临死前,她嘴里一直喃喃地说:下个月是我的生日,我和一个小姐姐有一个承诺,一个承诺……我是个……是个失信的……”
⒅我怎么也止不住的泪水早已随落叶一齐落下。

⒆“出生是最明确的一次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出发后,我又成了一片秋天的落叶,因为爸爸说过,我就是落叶的化身……”
⒇我默默思索着小女孩留在落叶上的“哲学观”。

一年来,我总也忘不了我今生今世只见过一面的小女孩。

(21)落叶跌在我们的肩上,就像在拍抚提醒我们:‘请珍惜’!”在生命的次次轮回中,我愿意如落叶般留下密密的一行行沧桑,祭那我只和她见过一面却永远忘不了的早逝的小女孩。

16.联系上下文,指明下列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⑴“真的?”我特别兴奋
....
,说:“有这样巧的事!我也是这天出生来捡落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说着说着她的眼神黯淡
....
了下去,头也低了下去,又喃喃地低语:“多希望我永远这样捡下去,捡下去,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什么“我总也忘不了那个今生今世只见过一面的小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全文,简析“落叶”在文中表达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试从文章的语言风格,比较下面两句话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⑴阳光渐渐拉长树的荫影,月光渐渐浇凉人的身影,又一个秋天迈着蹒跚的步履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又是一个秋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