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剖析自然灾害课件鲁教版选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二、自然灾害的本质
自主预习
1.本质 (1)是自然进程与人类发展矛盾冲突的产物,是 人地关系 的冲突。 (2)是 人地关系 不和谐的极端表现形式。 (3)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2.人类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1)人类诞生前,无自然灾害。 (2)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规模,开始占据自然领地、改变 自然进程 时,出 现自然灾害。
解析答案
123456
2016年5月6日以来,福建省南平和三明两市出现暴雨及强对流天气。截 至16日,此轮洪涝风雹灾害已致41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亿元。5月8日, 因连日暴雨,丽水庆元县濛州街道大坑路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两人受伤。 据此完成2~3题。 2.上述材料体现了自然灾害最基本的特点是( A ) A.对人类具有危害性 B.联系和分异的双重性 C.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 D.突变和渐变的双重性
规律
表现(含义)
举例
崩塌、泥石流、水土流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
失、滑坡主要分布在山 空间分布 导性灾害、不同的灾
区,洪涝、干旱、地面 的规律性 害组合和不同的灾害
沉降、土地盐碱化主要 后果
发生在平原地区
从较长的时间 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与太阳黑 时间
尺度上来看, 子变化的11年周期相关,表现出一 分布
答案
(2)材料中提及的灾害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这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 _严__重__的__危__害__性__特点。 (3)泥石流是由暴雨引发的,这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成__因__机__制__的规律性。
答案
反思归纳
1.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自然灾害的特点 (1)突变和渐变的双重性 水土流失年复一年从长时间尺度表现为渐变的特点,但在年内主要集 中在降水较多的6~9月份,而且在此期间往往几场暴雨就能造成严重 的水土流失。 (2)联系和分异的双重性 黄土高原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但黄土高原最典型的灾害便是水土流失。
返回
课堂检测
123456
1.下列反映自然灾害社会属性的是( ) 年3月1日,台风“法茜”(热带风暴级)上午8时位于关岛南偏东方
向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 心最低气压998百帕 年4月7日4时50分,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下海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当班下井26人,其中4人安全升井,22人被困 C.近年来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的水土流失 D.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的地震及其引发的海 啸造成多人伤亡。
【练习巩固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3日凌晨加强为强台风级,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我 国钓鱼岛东偏南方大约2 4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15.9°N,144.5°E),中 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45百帕,7级风圈半径240~ 260公里,10级风圈半径80~100公里,12级风圈半径60公里。 其后,“苏迪罗”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于24小时内 增强到超强台风级(16级以上,52米/秒以上)。受其影响,6日夜间到7日白天, 我国台湾岛以东洋面、东海东南部海面的风力逐渐加大到7~8级,阵风9~10 级。8月7日后,“苏迪罗”继续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逐渐向我国台湾东部沿海靠近,并于8月8日前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_双重性
自然问题
_____规律
自然科学
a.自然社会灾科害学的发生、发展既是
,也是
自然和社 社会问题
自然
会双重性 b.自然灾害的防治既要依靠
行和为工方程式技
术,也要依靠
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
a.难免:原动力是
所固有,难免发生 答案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 1.意义:是 灾害防治 的重要基础。 2.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①表现:不同区域有不同的 主导性灾害、 不 同 的 灾 害 组 合 和 不 同 的 灾 害后果。 ②控制因素:自然地理环境 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具有周期性和 阶段性 。 (3)成因机制的规律性:突出表现是“ 灾害链 ”现象。
(1)台风经常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及周边国家的季节是( D )
A.春夏
B.冬春
C.春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夏秋
(2)上题体现了自然灾害的什么规律?
答案 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3)台风除了能带来灾害以外,也有为人类造福的时候,试说出其对人
类的有利之处。
答案 ①大量降水,缓解旱情;
②降温消暑。
答案
(4)台风登陆之后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哪个特点? 答案 洪涝、风暴潮、大风、滑坡、泥石流等。 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5)简要说明台风引发灾害的难免和可防双重性。 答案 引发强降水的天气是自然存在的,目前人类无法改变其进程。 但是,我们可以认识它发生、发展的规律,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进 而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因此台风引发的灾害具有难免和可防双重性。
答案
123456
3.强降雨能够引发山体滑坡,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B ) A.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B.成因机制的规律性 C.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D.难免和可防双重性 解析 由材料可知风雹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体现了自 然灾害对人类具有危害性的最基本特点。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说明了自 然灾害在成因机制上具有规律性,即出现“灾害链”现象。
(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影响的原因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加重作用既有直接原因,又有根本原因,其内 在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练习巩固2】下列地理事件直观地表明自然灾害本质的是( C ) A.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遭受台风袭击 B.河流对泥沙的搬运沉积导致黄淮海平原多洪涝灾害 C.黄土高原的人为植被破坏,使其水土流失灾害加剧 D.冬季大规模冷空气南下带来寒潮灾害 解析 自然灾害的本质是人地关系的冲突,而A、B、D三项只表明了自 然过程的异变。
各种自然灾害 定的周期性。地震发生频率的变化 的规
总是表现为周 存在活跃期和相对平静期交替出现 律性 期性和阶―诱―段―发→性 的现象,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诱――发→ 台风除带来大风外,还会带来暴雨,
成因 原生灾害
暴雨易引发洪水和水土流失,暴雨 和洪水引发泥石流和滑坡;滑坡和
[方法技巧] 灾害之间联系性的判断方法 (1)分清主灾和次生灾害。在判断哪些灾害之间能形成灾害链时,分清 主灾能诱发出哪些次生灾害是关键。 (2)看看能否联成灾害链。自然灾害链主要包括三类:串发性灾害链、 并发性灾害链和串发—并发灾害链。 例如:
解析答案
123456
4.自然灾害的基本属性是( B )
①规律性 ②自然属性 ③社会属性 ④周期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自然灾害的定义包含着自然和人类社会两个基本要素,自然属性
和社会属性是自然灾害的基本属性。
解析答案
123456
5.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损失出现加速增长态势的根本原因是( D ) A.世界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 B.迅猛的城市化进程 C.防灾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 D.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 解析 自然灾害的本质在于人地关系的冲突,也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观念 指导下不合理的传统发展模式使人类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课堂讲义
逐点探究,逐级掌握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
自主预习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 1.最基本的特点:对人类具有危害性 。 2.基本属性
基本属性
含义
突变和渐 自然灾害大多具突有发性
渐变
变双重性 发展又往往表现为
特点,但其发生、 过程
答案
联系和分异 灾害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灾害的分布具有地明域
_________ 显分异的_____
解析答案
123456
6.阅读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 地震 水灾 热带风暴 死亡人数 0.72万 15.1万 17.3万 74.5万
(1)写出在成因机制上有联系的自然灾害:火__山__爆__发__和_地__震__,_热__带__风__暴___ 和_水__灾___。 (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明显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 致灾因子强度。
答案
(3)人类无节制地扩张并改造自然时,自然灾害 开始加重 。 3.自然灾害加重的原因 (1)直接原因 ①世界人口和 经济规模 的快速增长。 ②气候变暖。 ③迅猛的 城市化进程和相对滞后的 防灾体系 建设。 (2)根本原因 在于 人类中心 主义观念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造成的人地关系 失衡。 4.认识自然灾害本质的意义 强调人类在利用自然的活动中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
答案
123456
(3)分析热带风暴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原因。
解析 本题以不同自然灾害及其危害为背景,考查了与自然灾害的规律
及其本质有关的内容。自然灾害成因机制上的规律性的突出表现是“灾害
链”。在表中所列自然灾害中,在成因机制上有联系的自然灾害是火山爆
发和地震,热带风暴和水灾。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是因为
答案
合作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4年7月3日,湖南遭遇了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湘中及以北 大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特别是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遭遇大规模山体滑 坡和泥石流袭击,滑坡体阻断河流,形成一座堰塞湖,将米贝乡一处老 街和临河的集贸市场淹没,水深6至7米,数十栋民房泡在水中,灾情影 响近77户300余人。 (1)怀化市的滑坡和泥石流是不是自然灾害?为什么? 答案 是。怀化市的滑坡和泥石流是自然异变引起的,并严重危及了人 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
(3)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其土壤特性、降水密不可分,但人类不合理的 活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 (4)难免和可防的双重性 由于黄土高原地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特点决定了水土流失的难免性, 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从这一方面来讲,水土流失又 是可防的。
2.自然灾害主要规律的对比 自然灾害的发展有规律可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解析答案
返回
课堂小结
知识提纲
提纲挈领,巧妙记忆
强化记忆
自然灾害的四个特点、三个规律、一个本质 1.自然灾害的特点:突变和渐变、联系和分异、自然和社会、难免和可 防的双重性。 2.自然灾害的规律:空间上的群聚性,时间上的群发性,成因上的链发 性。 3.自然灾害的本质:人地关系的冲突,是人地关系不和谐的极端表现形 式,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答案
反思归纳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的本质 自然灾害尽管是由于自然过程的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 亡、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混乱,从而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 但归根结底是自然进程与人类发展矛盾冲突的产物,其本质是人地关系 的冲突,是人地关系不和谐的极端表现形式,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致灾因子的强度不同。世界许多地方,每年都会多次受热带风暴侵袭,
且其影响地区多为人口稠密、经济密度高的中低纬度地区,因此造成的
伤亡人数成为四种自然灾害中最多的。
答案 热带风暴影响的地区多为人口稠密、经济密度高的中低纬度地区;
热带风暴发生频率高。
解析答案
返回
活动指导
教材P12~13活动 提示 可画出如下的由干旱引发的灾害链示意图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剖析自然灾害课件 鲁教版选修5
学习 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本质,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2.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规律。 3.探究自然灾害的规律,学会全面分析某一具体地点自然灾害的特 点及发生、发展规律。
栏目 索引
课堂讲义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活动指导
逐点探究,逐级掌握 提纲挈领,巧妙记忆 随堂训练,体验成功 解疑释惑,学以致用
解疑释惑,学以致用
答案
合作交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 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_泥__石__流_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 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__滑__坡__(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答案
(2)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大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3)由于本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大型建设工程要加固,要有防震结构;对于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 段尽量避开,或者是对岩体进行加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