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地壳物质循环及
地表形态的塑造
【核心考点整合拓展】
核心考点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明确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及其意义,把握板块构造理论及其对地壳运动的说明。

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板块构造理论
内容
理论要点
①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固,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图示
说明


用板
块张

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生长边界
板块相撞
①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处于消亡边界;
②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庞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处于消亡边界
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充满天
空,在7 000~10 000米左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

材料二:冰岛火山灰要紧扩散区域分布示意图。

(1)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A.7,a B.3,b C.2,c D.1,d
【解析】第(1)题,依照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规律,再结合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变质作用”这一信息可确定d为变质岩;由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形成岩浆这一规律,可确定a为岩浆,4、6、7为重熔再生作用;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可确定b为岩浆岩;剩下c为沉积岩。

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作用过程,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

第(2)题,准确的识记板块边界的类型是前提。

第(3)题,受
偏西风的阻碍,大量的火山灰飘向偏东方向,使得距火山喷发地更近的雷克雅未克几乎不受火山灰阻碍。

第(4)题,火山喷发对欧洲阻碍最为明显,火山灰阻碍光照条件,鲜切花生产受阻碍,也阻碍航空运输,进而阻碍旅行业的进展。

【答案】(1)B (2)A (3)C (4)C
【方法归纳总结】
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在各类考试中显现的频率较高。

但由于该部分内容的图示变化专门多,致使我们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采纳变式图来明白得把握就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2.运用图表法明白得板块边界类型与地势类型的关系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说明全球地貌,要注意板块边界类型(相对运动状况)与地势类型的关系。

板块间的界线,不是大洲或大洋的界线,而是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断层构造带。

边界类型示意图地势实例
生长边界

岭、大陆
裂谷
东非大裂
谷、红海
消亡边界
碰撞
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
板块
高大
山脉、高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洋中
岛弧、海

马里亚纳群
岛及海沟
消亡边界
俯冲
边界

陆板块
与大洋
板块
俯冲
角小
海岸
山脉、海

安第斯山
脉、秘鲁和智利
海沟
俯冲
角大
陆缘
岛弧、海

太平洋西部
的海沟、岛弧链
【例1】(2011·大纲全国文综,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截了当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拓展针对训练】
1.板块构造学说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图 2-4-2 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1)褶皱山
构造类型判定依据地貌特点研究意义
褶皱背斜
岩层形
状:岩层向上
拱起新老关
系:中间老,
两翼新
顺地势(背斜山):与岩层形
状一致,一样发育为山岭
倒置地势(背斜谷):因背斜
顶部受张力,岩性比较疏松,专门
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作用的
腐蚀,变成谷地
矿藏:良好的
储油、储气构造;
工程:地下隧
道;
工业:顶部地
带宜建采石场(点)
向斜
岩层形
状:岩层向下
弯曲新老关
系:中间新,
两翼老
顺地势(向斜谷):与岩层形
状一致,一样发育为谷地或盆地
倒置地势(向斜山):因向斜
槽部受挤压,岩性比较坚硬,不容
易被外力腐蚀,反而成为山岭
矿藏:良好的
储水构造;
工程:宜建水
库大坝
(2)断块山
构造类型

定依据
地貌
特点
研究意义
断层地垒

层形状:
相对上
升岩块
块状
山地或高
地,如华
山、庐山、
泰山
断层在山区经常能够看
到,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
峡谷等。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
于岩石破裂,易受风化、腐蚀,
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水、
湖泊分布地,河流发育;
阻碍工程
建设的稳固性
和安全性,如
水库、隧道工
程应躲开断层地堑

层形状:
相对下
沉岩块
谷地
或低地,如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例2】下图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解析】第(1)题,1 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是良好储油、储气构造;3 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便于储存地下水;因此 A、C 选项不正确。

2 处为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

4 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常含有化石。

第(2)题,从地表形状看,A 处背斜成山,C 处为断层构造,抬升的岩块成山,因此 A 项正确。

B 处位于河流汇入海洋的位置,常常由流水搬运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而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常形成于山麓地区;D 处为角峰,是由于冰川腐蚀而成;图示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D (2)A
【针对拓展训练】
2.若图中发觉③地层中含有石油、天然气和水,则( )
A.开采石油不应选择在①处钻井
B.它们的分布自上向下依次为气、水、油
C.在①处背斜钻井,无需增加安全设施
D.石油开采到后期可向井内注水增加压力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状的形成和进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作用紧密相关。

其中流水和风力的腐蚀、沉积作用的阻碍最为普遍和常见。

作用因素作用过程对地貌的阻碍
流水作用


冲刷河床,使谷底、河床加深、
加宽,形成“V”型谷,坡面流水使
坡面地表破裂
总体来说使地表变得坎坷不平;
瀑布、峡谷是河流腐蚀作用的强烈表
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状确
实是流水腐蚀的结果沉

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
低,所携带的物质便逐步沉积下来
山区河流在出山口形成山麓洪
(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宽广的
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风力作用


在洪涝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
地表;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腐蚀搬
走,形成大片的戈壁和裸岩荒漠
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
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堆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速减小或气
流受阻,便导致风沙堆积
形成沙丘、沙垄、沙漠外缘的黄
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①河谷的演变过程
河谷地貌河谷发育
时期
分布
河段
要紧腐蚀类型
“V”字形初期上游
以溯源腐蚀、下蚀为

河弯中期中游以侧蚀为主槽形
河谷
成熟期下游侧蚀、堆积
【例3】(2011·北京高考文综,8~9)下图为地处北纬50°邻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答案】(1)D (2)C
【方法归纳总结】河流流向的判定方法
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由地势高的地点流向地势低的地点。

如我国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因此,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而亚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因此河流流向呈放射状,即由中间流向四周。

但是有些关于河流流向的试题却没有告诉或直截了当告诉地势的高低,那如何确定河流的流向呢?
(1)依照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河流在山谷中流淌,河流流经处的地势比两侧低。

只要明白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就能够确定河流的流向,即从等高线的弯曲处流过来。

如上图所示。

(2)依照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及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能够反映地势的高低,即潜水位线数值大说明地势较高。

潜水位线的弯曲能够反映河流与潜水的补给关系,即作任意一条等潜水位线的垂线,且由数值高处指向低处,若垂线箭头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流,反之则河流补给潜水。

如上图所示。

(3)依照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因此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就较小。

如下图所示。

(4)依照都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都市合理规划最要紧的是处理好工业区与住宅区的区位,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食品厂等)应位于上游地区;会产生水污染的工厂(如电镀厂、化工厂等)应位于下游地区;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较高处等。

(5)依照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6)依照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
若要依照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一定是闻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

如我国的长江及其支流、黄河及其支流、珠江及其支流、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雅鲁藏布江、黑龙江、海河、淮河、乌苏里江、怒江、澜沧江等,国外的湄公河、印度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尼日尔河、刚果河、赞比西河、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亚马孙河、墨累河等。

【易错点提醒】不管河流曲直,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河流总是右岸腐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则相反。

辨析:在直行河道中,要紧受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阻碍较大,北半球河流右岸腐蚀,左岸堆积,南半球相反。

在河流弯道处,水流做曲线运动,要紧受离心力作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腐蚀,凸岸发生堆积,致使河流的弯道越来越弯曲。

如下图所示。

【针对拓展训练】
3.读几种人民币上的景观图,各图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冰川腐蚀B.乙——火山堆积
C.丙——流水溶蚀D.丁——板块碰撞
【解析】本题通过景观图的方式考查地貌的成因。

甲图长江三峡和丁图壶口瀑布是由流水腐蚀而成,都属于流水腐蚀地貌;乙图珠穆朗玛峰属于褶皱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相互挤压碰撞,导致了褶皱山的形成;丙图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C
4.国土资源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觉了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迹——乐业天坑群。

读图 2-4-9,回答(1)~(2)题。

(1) 甲图所示地貌形状与乙图中的哪一种地貌形状成因相()
A.① B.② C.③ D.④
(2)形成这种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火山活动
C.流水溶蚀 D.风力腐蚀
【解析】乐业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与乙图中③桂林山水成因相同。

①是流水沉积地貌;②是火山锥,是内力作用形成的;④为风力腐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

【答案】(1)C (1)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