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
5 监测报表格式 (8)
附录A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
附录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
附录C 土壤采样技术 (22)
附录D 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
前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DZ/T 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3.1地下水环境监测
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
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4.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4.1.1 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
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4.1.2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一次。

污染控制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

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

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

遇到特殊的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时,应根据需要增加采样频次。

4.2 采样技术
4.2.1 采样资质
所有参与采样工作的人员需要通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后才可进行地下水、土壤样品采样工作。

未通过考核的人员不宜参与采样工作。

4.2.2 采样前的准备
4.2.2.1确定采样负责人
采样负责人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采样负责人应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并了解采样监测井周围的情况,熟悉地下水采样方法、采样容器的洗涤和样品保存技术。

当有现场监测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监测技术。

4.2.2.2制定采样计划
采样计划应包括:采样目的、监测井位、监测项目、采样数量、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及分工、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需要现场监测的项目、安全保证等。

4.2.2.3采样器材与现场监测仪器的准备
采样器材主要是指采样器和水样容器。

(1)采样器具的选择
通常建议使用气囊泵、小流量离心式潜水泵、惯性泵及贝勒管做为常用的采样器具,应当依据不同的需要和目标物选取合适的采样器具。

采取常规无机物样品时,常规器具均可使用;采取挥发/半挥发有机物样品时,宜使用气囊泵或VOCs专用贝勒管;采取LNAPL(轻质非水相)样品,宜使用贝勒管;采取DNAPL(重质非水相)样品时,宜使用气囊泵或小流量离心式潜水泵在井底部采取。

常见采样器具及其适用的目标物类型详见附录D。

地下水水质采样器应能在监测井中准确定位,并能取到足够量的代表性水样。

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

(2)水样容器的选择及清洗
水样容器的选择原则: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容器壁不应吸收
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容器不应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能严密封口,且易于开启;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水样容器选择、洗涤方法和水样保存方法见附录A。

表中所列洗涤方法指对在用容器的一般洗涤方法。

如新启用容器,则应作更充分的清洗,水样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

(3)现场监测仪器
对水位、水量、水温、pH值、电导率、浑浊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色、臭和味等现场监测项目,若需进行现场污染物的快速测定,还应准备好相关快速筛查设备,应在实验室内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安全运输到现场,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正常。

4.2.3采样方法
采样洗井方式一般有大流量离心式潜水泵洗井与微洗井两种。

常规采样一般使用大流量
离心式潜水泵洗井,除对于生产井、机井等已有抽水管路的监测井位宜采用附录B 中的A (已有管路监测井采样方法)外,均可使用附录B 中的B (普通监测井采样法);对于采用微洗井方式的监测井位,可依据井管直径的不同分别选用附录B 中的B (普通监测井采样法)和C (深层/大口径监测井采样法)。

采样基本流程如下:
图4-1 采样基本流程图
(1)测定地下水位
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在采样前应先测地下水位。

到达现场后进行监测井
拍照及背景材料收集
采样设备与容器准备测量水位与井深并计
算井柱水体积
进行洗井作业(3-5倍井柱体积)
现场监测项目测试(水文、pH 、电导率、ORP 、浊度及溶解氧等)并记录各项参考值
进行地下水采样
样品分装、保存样品清点、冷藏及
采样记录
样品加保存剂
(2)洗井
若监测井未经常使用,长期放置三个月以上,在采样前应当进行一次充分洗井,
从井中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洗井后进行,清洗地下水用量不得少于3~5倍井容积,以去除细颗粒物质堵塞监测井并促进监测井与监测区域之间的水力连通。

每次清洗过程中抽取的地下水,要进行pH值和温度等参数的现场测试。

洗井过程需持续到取出的水不混浊,细微土壤颗粒不再进入水井;洗出的每个井容积水的pH 值和温度或溶解氧和电导率连续三次的测量值误差需小于10%,洗井工作才能完成。

采样深度应至少在地下水水面0.5m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洗井一般可以采用贝勒管、地面泵、离心式潜水泵、气囊泵和蠕动泵等方式。

充分洗井后需要让监测井中水体稳定24h以后再进行常规地下水样品采样。

若监测井使用频繁,每次采样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周,在样品采集前只需进行简单的洗井或微洗井,待水质参数稳定后即可进行样品采样。

洗井期间水质指标参数测量至少五次以上,直到最后连续三次符合各项水质指标参数的稳定标准,其测量值偏差范围参见表4-1。

表4-1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洗井参数测量值偏差范围
水质参数稳定标准
pH ±0.1
电导率±3%
溶解氧符合±10%或±0.3mg/L其中之一氧化还原电位±10mV 地下水采样应在采样前的洗井完成后两小时内完成。

水样采集可使用一次性贝勒管,要做到一井一管。

如条件许可,也可采用离心式潜水泵、气囊泵、惯性泵等进行采样。

应当依据不同的目标物选取不同的采样位置,一般在井中贮水的中部取水。

(3)样品采集顺序及保存方法
样品采集一般按照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稳定有机物及微生物样品、重金属和普通无机物的顺序采集,样品采集时应控制出水口流速低于1L/min,采集VOCs及样品时,出水口流速宜低于0.1L/min。

半挥发性宜低于0.2L/min。

依据不同的采样场地类型,确定过滤方式。

若水样浑浊度低于10NTU时,水样均不需过滤。

对于饮用水源地补给区采样和测定溶解性金属离子项目,样品装瓶前应过0.45μm的PE 滤膜;对于污染场地区采样和测定总金属离子项目,样品装瓶前不需进行过滤,可静置后取上清液。

采样前,除油类和细菌类监测项目外,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

测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项目的水样,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隙。

测定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细菌类和放射性等项目的水样应分别单独采样。

各监测项目所需水样采集量见附录A,附录A中采样量已考虑重复分析和质量控制的需要,并留有余地。

在水样采集或装入容器后,立即按附录A的要求加入保存剂。

采集水样后,立即将水样容器瓶盖紧、密封,贴好标签,标签设计可以根据各站具体情况,一般应包括监测井号、、采样深度和经纬度、采样日期和时间、地点、样品编号、监测项目、采样人等。

采样野外编号规定为(省级行政区简称)/(GWCI)/(年)/(月)/(四位顺序号)/
现场填写《地下水采样记录表》,字迹应端正、清晰,各栏内容填写齐全。

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采样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漏采,应立即重采或补采。

现场采样设备和取样装置在一口井采样结束后,下一口井采样前要进行清洗,其清洗方法可参照如下程序:
①用刷子刷洗、空气鼓风、湿鼓风、高压水或低压水冲洗等方法去除黏附较多的污染物;
②用肥皂水等不含磷洗涤剂洗掉可见颗粒物和残余的油类物质;
③用水流或高压水冲洗去除残余的洗涤剂,自来水应为经水处理系统处理的饮用水;
④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
⑤当采集的样品中含有金属类污染物时,须用10%的硝酸冲洗,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不存在金属污染物的场地,此步骤可省略;
⑥当采集样品中含有有机污染物时,应用色谱级有机溶剂进行清洗,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丙酮、己烷等,其中丙酮适用于多数情况,己烷适用于多氯联苯(PCBs)污染的情况;当样品要进行目标化合物列表分析时,用以清洗的溶剂应选用易挥发物质,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对于不存在有机污染物的场地,此步骤可省略;
⑦用空气吹干后,用塑料或铝箔包好设备。

4.2.4其它注意事项
对封闭的生产井可在抽水时从泵房出水管放水阀处采样,采样前应将抽水管中存水放净。

对于自喷的泉水,可在涌口处出水水流的中心采样。

采集不自喷泉水时,将停滞在抽水管的水汲出,新水更替之后,再进行采样。

洗井及设备清洗废水应使用固定容器进行收集,不应任意排放。

采样单位应同实验室技术人员共同确定选测项目,并商定送样时间;野外采样应有实验室技术人员指导,确保样品的采集质量。

采样使用试剂(保护剂)应由承担测试任务的实验室统一提供。

严格按要求密封、保存、运送样品。

4.2.5 土样采集
仅在监测除地下水污染外,对土壤也有潜在污染风险的场地时,才需要在采集地下水样的同时,进行土样采集。

如加油站、石化企业、垃圾填埋场、再生水灌溉区等。

土壤样品采集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要求采集。

4.2.6 采样记录
地下水采样记录包括采样现场描述和现场测定项目记录两部分,地方可按表5-3的格式设计统一的采样记录表。

每个采样人员应认真填写《地下水采样记录表》。

4.3 地下水采样现场质量保证及安全防护
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持相关资质证上岗,切实掌握地下水采样技术,熟知采样器具的使用和样品固定、保存、运输条件。

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不应有影响采样质量的行为,如使用化妆品,在采样时、样品分装时及样品密封现场吸烟等。

汽车应停放在监测点(井)下风向50m以外处。

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监测项目加采现场平行样和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每次测试结束后,除必要的留存样品外,样品容器应及时清洗。

各监测站应配置水质采样准备间,地下水水样容器和污染源水样容器应分架存放,不得混用。

地下水水样容器应按监测井号和测定项目,分类编号、固定专用。

注意防止采样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在两个钻孔之间钻探设备应该进行清洁,同一钻孔不同深度采样时也应对钻探设备、取样装置进行清洗,与土壤接触的其他采样工具重复使用时也应清洗。

同一监测点(井)应有两人以上进行采样,注意采样安全,采样过程要相互监护,防止中毒及掉入井中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加油站、石化储罐等安全防护等级较高的区域采集水样时,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电力驱动采样设备,改用人工采样设备或用压缩空气瓶等方式替代,采样人员均须穿着防静电服装等防护设备。

4.4 地下水现场监测
原则上能在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

需要进行现场快速筛查的项目,在现场快筛仪器准备齐全的条件下,也可进行现场测定。

4.4.1 现场监测项目
包括水位、水温、pH值、电导率、浑浊度、色、嗅和味、肉眼可
见物等指标,同时还应测定气温、描述天气状况和近期降水情况。

4.4.2 现场监测方法
4.4.2.1 水位
(1)地下水水位监测是测量静水位埋藏深度和高程。

水位监测井的起测处(井口固定点)和附近地面必须测定高度。

可按SL58-93《水文普通测量规范》执行,按五等水准测量标准接测。

(2)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的地表水体的水位监测,应与地下水水位监测同步进行。

(3)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水位监测井,监测日期及时间尽可能一致。

(4)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自记水位仪、电测水位仪或地下水多参数自动监测仪进行水位监测。

(5)手工法测水位时,用布卷尺、钢卷尺、测绳等测具测量井口固定点至地下水水面竖
直距离两次,当连续两次静水位测量数值之差不大于±1cm/10m 时,将两次测量数值及其均值记入表5-3《地下水采样记录表》内。

(6)水位监测结果以m为单位,记至小数点后两位。

(7)每次测水位时,应记录监测井是否曾抽过水,以及是否受到附近的井的抽水影响。

4.4.2.2 水温
(1)对下列地区应进行地下水温度监测。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密切地区;进行回灌地区;具有热污染及热异常地区。

(2)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自动测温仪测量水温,自动测温仪探头位置应放在最低水位以下3m处。

(3)手工法测水温时,深水水温用电阻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量,水温计应放置在地下水面以下1m处(对泉水、自流井或正在开采的生产井可将水温计放置在出水水流中心处,并全部浸入水中),静置10min后读数。

(4)连续监测两次,连续两次测值之差不大于0.4℃时,将两次
测量数值及其均值记入表5-3《地下水采样记录表》内。

(5)同一监测点应采用同一个温度计进行测量。

(6)水温监测每年1次,可与枯水期水位监测同步进行。

(7)监测水温的同时应监测气温。

(8)水温监测结果(℃)记至小数点后一位。

4.4.2.3 pH值
用测量精度高于0.1的pH计测定。

测定前按要求认真冲洗电极并用两种标准溶液校准pH 计。

4.4.2.4 电导率
用误差不超过1%的电导率仪测定,报出校准到25℃时的电导率。

4.4.2.5 浑浊度
用目视比浊法或浊度计法测量。

4.4.2.6 色
(1) 黄色色调地下水色度采用铂—钴标准比色法监测。

(2) 非黄色色调地下水,可用相同的比色管,分取等体积的水样和去离子水比较,进行定性描述。

4.4.2.7 臭和味
该项目仅对于饮用水源地补给区水样进行测定。

测试人员应不吸烟,未食刺激性食物,无感冒、鼻塞症状。

(1) 原水样的臭和味
取10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内,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用适当词语描述,并按
六级记录其强度,见表4-2。

与此同时,取少量水样放入口中(此水样应对人体无害),不要咽下去,品尝水的味道,加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强度等级,见表4-2。

(2) 原水煮沸后的臭和味
将上述锥形瓶内水样加热至开始沸腾,立即取下锥形瓶,稍冷后按(1)法嗅气和尝味,用适当的词句加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如表4-2。

表4-2 臭和味的强度等级
等级强度说明
0 无无任何臭和味
1 微弱一般饮用者甚难察觉,但嗅、味敏感者可以发觉
2 弱一般饮用者刚能察觉
3 明显已能明显察觉
4 强已有很显著的臭和味
5 很强有强烈的恶臭或异味
注:有时可用活性炭处理过的纯水作为无臭对照水。

4.4.2.8肉眼可见物
将水样摇匀,在光线明亮处迎光直接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肉眼可见物。

4.4.2.9 气温
可用水银温度计或轻便式气象参数测定仪测量采样现场的气温。

4.4.3 现场监测仪器设备的校准
所有现场监测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未使用时应定期维护。

自记水位仪和电测水位仪应每季校准一次,地下水多参数自动监测仪每月校准一次,以及时消除系统误差。

布卷尺、钢卷尺、测绳等水位测具每半年检定一次(检定量具为50m或100m的钢卷尺),其精度必须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允许的误差规定。

水表、堰槽、流速仪、流量计等计量水量的仪器每年检定一次。

水温计、气温计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2℃,最大误差不超过±0.2℃,每年检定一次。

pH计、电导率仪、浊度计和轻便式气象参数测定仪应每年检定一次。

目视比浊法和目视比色法所用的比色管应成套。

5.监测报表格式
地下水监测井基本情况表见表5-1。

洗井记录表见表5-2。

地下水采样记录表见表5-3。

表5-1 地下水监测井基本情况表
监测井编号
位置
(地理位置)
监测井类型(经纬度)
监测对象
成井单位成井日期
井深/m 井径/m
地下水类型地层结构附近潜在污染源描述备注说明
埋藏条件含水介质
类型
使用
功能


/m


/m








年月日
注:“埋藏条件”按滞水、潜水、承压水填写,“含水介质类型”按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填写。

表5-2 洗井记录表
井管内径水位面至井口
深度
井底至井口深

井水深度井水体积预计洗井时间
型式型号抽水速率抽水方法泵进水深度井筛长度水位洩降现场仪器测量频率
洗井开始时间
洗井结束时间
表5-3 地下水采样记录表监
测井编号经


采样日期
采样时间采样方法
采样深度
/m


/





现场测定记录
样品
性状年月日
水位/
m
/℃
水量
/(m3/s)







肉眼
可见

pH值
电导率/
(μs/cm)
固定剂
加入情况
备注
采样人员:记录人员:
10
附录A
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项目名称采样容器保存剂及用量保存期采样量①(ml)
容器
洗涤
色* G,P 12h 250 I 嗅和味* G 6h 200 I 浑浊度* G,P 12h 250 I 肉眼可见物* G 12h 200 I pH值* G,P 12h 200 I
总硬度** G,P
250 I 加HNO3,pH<2 30d
溶解性总固体** G,P 24h 250 I 总矿化度** G,P 24h 250 I 硫酸盐** G,P 30d 250 I 氯化物** G,P 30d 250 I 磷酸盐** G,P 24h 250 IV 游离二氧化碳** G,P 24h 500 I 碳酸氢盐** G,P 24h 500 I 钾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 14d 250 II 钠P HNO3,1L 水样中加浓HNO310ml 14d 250 II 铁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 14d 250 III 锰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 14d 250 III 铜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②14d 250 III 锌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②14d 250 III 钼P 加HNO3,pH<2 14d 250 III 钴P 加HNO3,pH<2 14d 250 III
挥发性酚类** G 用H3PO4调至pH=2,用0.01~0.02g抗坏血酸除去余氯
24h 1000 I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P 24h 250 IV 高锰酸盐指数** G 2d 500 I 溶解氧** 溶解氧瓶加入硫酸锰、碱性碘化钾溶液,现场固定24h 250 I 化学需氧量G H2SO4,pH<2 2d 500 I
五日生化需氧量** 溶解氧瓶0~4℃避光保存12h 1000 I P 冷冻保存24h 1000 I
硝酸盐氮** G,P 24h 250 I 亚硝酸盐氮** G,P 24h 250 I 氨氮G,P H2SO4,pH<2 24h 250 I 氟化物** P 14d 250 I 碘化物** G,P 24h 250 I 溴化物** G,P 14h 250 I 总氰化物G,P NaOH,pH>9 12h 250 I
汞G,P HCl,1%,如水样为中性,1L水样中加浓HCl
2ml
14d 250 III
砷G,P H2SO4,pH<2 14d 250 I 硒G,P HCl,1L水样中加浓HCl 10ml 14d 250 III
镉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 10ml②14d 250 III 六价铬G,P NaOH,pH=8–9 24h 250 III 铅G,P HNO3,1L水样中加
浓HNO3 10ml②14d 250 III 铍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 10ml 14d 250 III 钡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 10ml 14d 250 III 镍G,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 10ml 14d 250 III 石油类G 加入HCl至pH<2 7d 500 II
硫化物G,P 1L水样加NaOH至pH至9,加入5%抗坏血
酸5ml,饱和EDTA3ml,滴加饱和Zn(Ac)2
至胶体产生,常温避光
24h 250 I
滴滴涕** G 24h 1000 I 六六六** G 24h 1000 I 有机磷农药** G 24h 1000 I
总大肠菌群** G(灭菌) 水样中如有余氯应在采样瓶消毒前按每
125ml水样加0.1ml 100g/L硫代硫酸钠,以消
除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6h 150 I
细菌总数** G(灭菌) 4℃保存6h 150 I 总α放射性
P HNO3,pH<2 5d 5000 I 总β放射性
苯系物** G 用1+10HCl调至pH≤2,加入0.01~0.02g抗
坏血酸除去余氯12h 1000 I
烃类** G 12h 1000 I 醛类** G 加入0.2~0.5g/L硫代硫酸钠除去余氯24h 250 I 注:需清洗之设备,应包括:水位计、贝勒管、手套、绳子、抽水泵、取水管线。

1、“*”表示应尽量现场测定;“**”表示低温(0~4℃)避光保存。

2、G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

3、①为单项样品的最少采样量;②如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可改用1L水样中加19ml浓HClO4。

4、Ⅰ、Ⅱ、Ⅲ、Ⅳ分别表示四种洗涤方法:
Ⅰ——无磷洗涤剂洗1次,自来水洗3次,蒸馏水洗1次,甲醇清洗1次,阴干或吹干;
Ⅱ——无磷洗涤剂洗1次,自来水洗2次,1+3HNO3荡洗1次,
自来水洗3次,蒸馏水洗1次,甲
醇清洗1次,阴干或吹干;
Ⅲ——无磷洗涤剂洗1次,自来水洗2次,1+3HNO3荡洗1次,自来水洗3次,去离子水洗1次,甲醇
清洗1次,阴干或吹干;
Ⅳ——铬酸洗液洗1次,自来水洗3次,蒸馏水洗1次,甲醇清洗1次,阴干或吹干。

5、经160℃干热灭菌2h的微生物采样容器,必须在两周内使用,否则应重新灭菌。

经121℃高压
蒸气灭菌15min的采样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将瓶内冷凝水烘干,两周内使用。

细菌监测项目
采样时不能用水样冲洗采样容器,不能采混合水样,应单独采样后2h内送实验室分析。

附录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A.已有管路监测井采样方法
对于已有管路监测井地下水样品采集工作涉及到了采样器管材、采样设备连接、样品采集过程等诸多方面。

1、采样器管材及采样井的确认
套管和提水泵材料:应该是PTFE (聚四氟乙烯)、碳钢、低碳钢、镀锌钢材和不锈钢。

提水泵类型:采用正压泵(例如离心式潜水泵)。

出水口条件:不能在沉淀罐、水塔等设施之后采样;提水泵排水管上需带有阀门,且距离井位不能超过30m 。

2、导水管路连接如果泵的排水管上安装有带阀门的支管,且排水口距离该支管的距离超过2m ,则可将一管径相匹配的内衬PTFE 的PE (聚乙烯)软管(软管的中部接有一段玻璃管,以下简称采样软管)连接到该支管上,在采样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一长度约为350mm 、内径约为5mm 的不锈钢管。

如果泵的排水管上安装有带阀门的支管,但排水口与支管相距不足2m ,则应在排水口连
接一段延伸管,使排水口与采样支管的距离延伸至2m 以上(如图3所示)。

如果泵的排水管上没有支管,但泵的排水口距离井口较近(例如农灌井),则应在泵口上连接一支管上带阀门的三通管件(不锈钢或PTFE 材质),连接管路采用内衬PTFE 的PE 软管(如图4所示)。

3、井孔排水清洗
采样前必须排出井孔中的积水(清洗)。

清洗完成的条件是:所排出的水不少于三倍井孔积水体积且水质指示参数达到稳定。

4、采样基本条件
如套管和提水泵材料为PVC 和HDPE (高密度聚乙烯),采集有机物分析样品时,应冲洗半小时以上。

如果出水口不具备阀门,则在出水口处需加分
图3 采样管路连接示例 1
图 4 采样管路连接示例
流管采样。

观察采样软管中部的玻璃管,不得有气泡存在,否则通过调解采样支路阀门消除气泡。

调整采样支路阀门使采样支管出水流率为0.2~0.5L/min。

排水达到水质稳定条件后,取下流动池(如果使用),准备采样。

现场工作人员注意事项:不得吸烟;手部不得涂化妆品;采样人员应在下风处操作,车辆亦应停放在下风处。

5、VOC样品的采集
旋下40mlVOA瓶螺旋盖,滴入4滴1:1盐酸溶液。

盐酸溶液可在实验室内预先加入。

将不锈钢管出水端口伸入VOA瓶底部,使水样沿瓶壁缓缓流入瓶中,同时不断提升不锈钢管,直至在瓶口形成一弯月面,迅速旋紧螺旋盖。

不可产生过多溢流,否则该瓶样品作废。

不锈钢管外壁不要对样品污染。

将VOA瓶倒置,轻轻敲打,观察瓶内有无气泡。

若发现气泡,则该瓶水样作废,换一个新VOA瓶,重新采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