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耶塞尔生于1871年.《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昂·耶塞尔生于1871年。

《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

.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

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

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

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其多列》是云南哈尼族的一首儿歌,哈尼族民歌有7类
(1)哈尼,亦称“拉巴”,是古老的叙事歌。

逢年过节,接亲嫁女,丧葬祭祀或朋友聚会时演唱,内容广泛,有12篇,包括人类起源、哈尼族历史、四时节令、农事活动、处事哲理、宗教信仰等。

以叙事性的唱述和哲理性的短歌说明哈尼族所遵奉的规矩和道理。

演唱形式有一人主唱、听众帮腔和二人对唱、听众帮腔两种,基本的音乐结构由衬词的引句、一个或若干个变化重复的乐段、众人的帮腔组成。

(2)阿哧,亦称“阿茨”、“阿其”。

有“玩的歌”之意。

主要为爱情内容,有的涉及劳动等其他社会生活内容。

传统的歌词极为丰富,亦可触景生情即兴编唱。

演唱形式有男女对唱和独唱,亦有用民间乐队伴奏的男女领唱、众人帮腔等形式。

后一种往往形成自由的多声部。

在山上大声唱的叫“赤玛”、“阿其左”,中声唱的叫“啰白”、“阿其俏”,均类似山歌。

曲调高亢嘹亮,句尾常用拖腔,上下句一起一伏,形成对比。

(3)然咕差,意为娃娃唱,即儿童歌。

内容丰富。

有《太阳歌》、《彩虹歌》、《放鸭歌》、《放牛歌》、《阿密册》、《搓泥团》等等。

(4)调式色彩多样,以五声为主的各种调式均有。

有些民歌旋律由sol、la、do或la、re、mi三音列构成,或由sol、la、do、re或sol、la、do、mi四音列构成。

红河地区还有一些极富特色的调式,如:缘春戈奎阿哧音列和红河甲寅煞枝阿哧音列。

(5)演唱的方法多样,既有大、小嗓分别演唱的,也有用大、小嗓结合演唱的,一些地方的颤音唱法,使歌声独具风韵。

哈尼族有很多歌舞音乐
“哈瑟”、“罗作”流行于红河地区,“哈瑟”意为手舞,以手的动作为主,音乐节奏舒缓适中,旋律优美。

“罗作”的跳跃动作较大,音乐节奏紧促,旋律欢快,加上舞者、围观者拍掌击节伴唱,和不时发出的呼喊声,气氛尤为热烈。

“哈瑟”和“罗作”均有简短的舞蹈歌曲自由穿插其间。

鼓舞、扇子舞、木雀舞为哈尼族特有,由打击乐伴奏,节奏较为单一,保留了古老的风貌。

得波措:是西双版纳等地哈尼族爱尼人最有代表性的歌舞,有慢速和快速两种,前者比较古老,后者欢快活泼。

竹筒歌舞,流行于澜沧勐海、孟连和景洪等地。

由一群妇女拿着一米长的背水用的竹筒顿地击拍,边唱边舞,或齐唱,或一领众和。

曲调高亢悠扬。

竹筒击节有固定的节奏和变奏两种,兼有大鼓、铓锣、镲等乐器伴奏。

哈尼族的吹管乐器较多,有梅巴(巴乌)、哩噜(草杆)、扎比、俄比、册节(栽秋号)、号翁、切波、期哩、亚加、确孛、葫芦笙等。

弹弦乐器有三弦、四弦、口簧等。

拉弦乐器有小二胡和坎吉。

坎吉构造与小三弦相同。

演奏时,置琴筒于两膝间,用马尾弓子演奏。

打击乐有鼓、象脚鼓、竹筒、铓锣、镲等。

器乐曲多来自民歌和歌舞曲。

1.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5年。

本歌为当时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首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断激励着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奋勇前进。

聂耳(1912-1935)作曲家。

原名守信,字紫艺,1912年2月14日生于云南昆明市。

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斗争,是聂耳的歌曲创作中的一个重大题材。

《毕业歌》(田汉词)以激愤的音调
揭示了当时全国人民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它一经问世,就紧扣人们的心弦,掌握了亿万群众。

1934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救国六大纲领”,推动了全国的抗日救国运动,聂耳在这时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前进歌》(田汉词)等,有如战斗的号角,有力地激励着中国人民的斗志。

在抗日战争中,这歌声鼓舞着中国人民向侵略者冲锋陷阵,奋勇战斗。

1949年9月,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我国代国歌。

这是对这首歌曲的历史作用的高度评价。

聂耳在短暂的两年创作过程中,主要是创作歌曲,但也做过整理改编我国民族器乐曲的工作,在继承发扬我国民族器乐优秀传统方面作了有意义的实践。

他整理改编的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很受群众喜爱。

田汉(1898-1968)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

字寿昌,湖南长沙人。

自“五·四”运动起,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早年留学日本,•1925年创办进步文艺团体南国社,后积极投入左翼文化运动,对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歌词创作上,他运用主题歌和插曲的形式,和聂耳、星海等合作,通过电影、话剧使这些歌曲广为流传,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争取解放、要求抗日救亡的呼声,同时也给予当时对人民起着腐蚀作用的黄色歌舞以致命的打击。

他写的歌词作品(经聂耳谱曲),影响最大的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打长江》、《慰劳歌》及小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等。

《颂祖国》这首器乐曲是根据维吾尔族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管弦乐《快乐的小熊猫》
《快乐的小熊猫》是美术影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音乐片断《我有一只小羊羔》是一首美国儿童歌曲,.歌曲《摇篮曲》
《摇篮曲》由戈特(1746-1791)作词,弗利斯(1770-?)作曲。

摇篮曲是乐曲的一种体裁,有带歌词的摇篮曲,也有根据摇篮曲改编的器乐曲。

它具有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抒情,中速,力度稍弱的特点,给人以安静并有一种轻轻摇晃的动感,表现母亲在亲切温柔地摇着摇篮哄婴儿睡觉的情景。

《闪烁的小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

《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
《三个和尚》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

二胡齐奏曲《小青蛙》
《小青蛙》由徐仪作曲。

乐曲取材于山东菏泽地区一首民间儿歌《花蛤蟆》。

《野蜂飞舞》是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900年创作的。

原为歌剧《萨丹王的故事》中的一首管弦乐幕间曲。

歌剧的脚本取材于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年)同名童话诗。

音乐具有无穷动的体裁特征,连续16分音符半音级进的滑行音调,形象地模仿野蜂飞舞的嗡嗡声,曲调忽高忽低,音量时强时弱,既表现了野蜂盘旋飞舞的情景,又表现了王子归心似箭的焦急心情。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俄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他的主要作品:管弦乐曲有交响曲4首。

其中有《安塔尔》、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俄罗斯复活节序曲》、《野蜂飞舞》等;室内乐曲有钢琴三重奏曲、钢琴四重奏曲等;歌剧有《普斯科夫女郎》、《萨特阔》、《金鸡》等多部;歌曲有《夜莺和玫瑰》、《在海上》5首,《预言家》等;论著有《和声学实用教程》与《我的音乐生活》、《管弦乐法原理》等。

钢琴曲《星光圆舞曲》是美国作曲家布雷纳德创作的,《会跳舞的洋娃娃》的产生有着不平常的经历,它出自两位作曲家的手,匈牙利作曲家波尔蒂尼和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

波尔蒂尼是匈牙利的著名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

《会跳舞的洋娃娃》是一首有浓郁的儿童情趣的钢琴小品,最初是波尔蒂尼为了教学写的练习曲。

《号手与鼓手》选自法国作曲家比捷的《儿童游戏小组曲》,这首管弦乐组曲作于1871年,是根据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共12曲)中的五首小曲改编而成。

《号手与鼓手》是五首小曲中的第一曲,又叫《喇叭与铜鼓》为进行曲,《法国号》是一首法国莱茵河民歌,管弦乐《火车波尔卡》
《火车波尔卡》又译为《快速波尔卡》、《剪彩波尔卡》,这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爱德华·施特劳斯(1835 -1916)的早期管弦乐作品之一(Op.45)。

是为庆祝一家铁路公司通车典礼而创作的。

爱德华·施特劳斯是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

大儿子小约翰,二儿子约瑟夫。

他们都是作曲家,每人都写有上百首的作品。

钢琴曲《捉迷藏》是作曲家丁善德1953年所作的《儿童组曲》中的一首。

丁善德(1911-1995)是我国著名作
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

江苏昆山人他的代表作有《新中国交响组曲》、《长征交响曲》、《交响序曲》以及钢琴组曲《儿童组曲》、《春之旅》、《新疆舞曲》第一、二号等。

《躲猫猫》是一首贵州苗族儿歌。

苗族优秀的作品有舞剧《蔓萝花》、芦笙叙事曲《诺德仲之歌》及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等。

合唱《平安夜》
《平安夜》由奥地利作曲家格立伯作曲。

民族打击乐器:小锣、小堂鼓、小镲
小锣,俗称手锣、京小锣小堂鼓,又称京堂鼓或战鼓。

小镲,是两片铜制的中间突出的圆形、直径为四五寸的打击乐器。

新年好》是一首英国儿童歌曲,
第二册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 挪威作曲家。

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

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
《鸭子拌嘴》是由作曲家安志顺根据同名民间打击乐曲编创的打击乐曲。

该曲作于1982年,用在《仿唐乐舞》中。

该曲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

《小象》是美国亨利·曼仙尼乐队演奏的爵士风格的乐曲。

2.管弦乐《大象》《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

《动物狂欢节》,又称《动物园狂想曲》。


是一部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

.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我是人民小骑兵》是吴光锐、齐景全、王小平作曲的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

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器乐曲《挤奶舞》是采用一首欢快的蒙古族民歌写成,《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

这首旋律流传已久,填词很多,早年为《红旗歌》、《小松树》是一首动听的内蒙古民歌。

从音乐体裁形式上,蒙古族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歌舞音乐等3类。

民间歌曲是流传最普遍、数量最多、音乐最丰富、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蒙古族民歌
主要有狩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短歌、叙事歌、摇儿歌和儿歌。

狩猎歌有:1.原始狩猎歌舞;2.动物歌,如呼盟《小白兔》;3.寓言动物叙事歌,如内蒙古西部的《三百六十只黄羊》。

狩猎歌曲调简短,节奏鲜明,带有强烈的舞蹈性,演唱形式多为齐唱、对唱和歌舞表演等。

牧歌的音乐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曲调高亢、嘹亮、宽阔舒展;
节奏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形式。

一般情况下,牧歌上行乐句节奏悠长徐缓,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形成华彩乐句;
曲式的典型结构是上下句构成的乐段。

另外由于有些牧歌的篇幅长,音调音量大,其非方整性结构的占主要地位。

带有再现意味的二部曲式、三部曲式以及多段体的联句结构,也较常见。

蒙古族民间乐器主要有:马头琴、四胡、三弦、笛、雅托克(类似汉族筝)以及古老的乐器火不思。

代表性的蒙古族器乐曲有科尔沁的《八音》,察哈尔的《阿斯尔》,鄂尔多斯的《沁王衙门》、《清泉水》等。

管弦乐《公鸡母鸡》《公鸡母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86年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我的小鸡》是一首阿塞拜疆儿童歌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管弦乐《海上风暴》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于1891年的管弦乐《培尔·金特第二组曲》。

《培尔·金特第二组曲》是根据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828~1906)的五幕诗剧《培尔·金特》所作的戏剧配
乐选编而成。

《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

弹拨乐合奏《快乐的啰嗦》
《快乐的啰嗦》是作曲家张式业根据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编而成的弹拨乐合奏曲。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
意为“本地人”。

土家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在调式上,徵羽调式较多,宫调式较少,部分民歌有调式交替现象。

曲式结构上以二乐句、四乐句、五乐句的乐段结构较多;在一些偏远山寨有一个乐句不断反复的乐句式结构。

在各种民歌中,多段(联曲)体结构比较普遍。

旋律多为级进,与语言紧密结合,富于吟诵性。

器乐土家族民间流传的乐器有咚咚喹、唢呐、竹号、牛角、木叶等。

咚咚喹是土家族妇女、儿童喜爱的单簧吹管乐器,流行于龙山、保靖两县。

竹制,约13厘米长,开3孔或4孔,直吹,音色柔和悦耳。

流传的曲调有《巴列咚》、《慢巴列咚》、《咚咚喹》、《那帕克》、《呆嗜里》、《乃哟乃》等8首。

乐曲短小,旋
律流畅。

土家族的器乐合奏,曲牌丰富,风格独特,有打溜子、五支家伙、花锣鼓、丝弦锣鼓等。

管弦乐《铁匠波尔卡》
《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而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

.管弦乐《小狗圆舞曲》
《小狗圆舞曲》又称《一分钟圆舞曲》或《瞬间圆舞曲》。

由波兰作曲家肖邦作于1846~1847年间《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

由美国作家R.安德森作曲。

<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俗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

有人曾将本曲与奥尔特的《在钟表店里》、米夏埃利
斯的《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个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艾伦贝格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德国喜歌剧作曲家。

1848年1月13日出生在梅泽堡,1925年12月26日逝世于柏林。

艾伦贝格的代表作有喜歌剧《库里科伯爵夫人》、《米达斯王》、《玛里埃特》,舞剧《西勒斯的玫瑰》,管弦乐《森林水车》等。

艾伦贝格写过很多作品,只有这首《森林水车》流传最广。

《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在钟表店里》为德国作曲家奥尔特(1850-1893)所作,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

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此曲也有泽作《打切分音的钟》、《打出切分节奏的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

同年夏季由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首次演出。

安德森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

1908年6月29日生于英国剑桥。

安德森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哈佛幻想曲》、《打切分音的钟》、《以色列组曲》、《小号手的摇篮曲》、《会跳舞的猫》、《打字机》、《蓝色的探戈》、《遗忘的梦》、《船长和国王》、《爵士拨弦曲》等。

《四小天鹅舞曲》即:《小天鹅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里的一段舞曲。

这部尽人皆知的《天鹅湖》完成于1876年。

管弦乐
《糖果仙人舞曲》
《糖果仙人舞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

《有一个人在林中》是一首19世纪初的加拿大民歌,也是一首蔷薇花的谜语歌曲。

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的旋律出自一首藏族民歌,被当地人称作“工布箭歌”。

《雪莲献北京》是剪纸影片《金色的大雁》中的一首插曲。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是一首藏族扎囊地区的童谣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藏族民歌,《劳动歌》是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插曲,由贺锡德泽河、记谱、配歌。

《种玉米》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

《袋鼠》是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又称《动物园大幻想曲》)中的第六曲。

由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于1886年。

乐曲常采用两架钢琴和小型管弦乐队的形式演奏。

全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

它的十三首小曲分别是:《序奏与狮王进行曲》、《公鸡与母鸡》、《骡子》、《乌龟》、《大象》、《袋鼠》、《水族馆》、《长耳朵的角色》、《森林深处的杜鹃》、《鸟舍》、《钢琴家》、《化石〗、《天鹅》。

这组雅俗共赏的标题性音乐作品,运用漫画式的笔触,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标题的内容。

其音乐形象的
塑造,生动而别具一格,幽默而戏谑。

《袋鼠》可以说是这组乐曲中一首轻盈短小的乐曲。

我的小绵羊》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唢呐独奏《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山东民间乐曲最早是由山东菏泽专区代表参加1953年春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时介绍给人们的,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后流行全国《快乐的音乐会》是由马华作词、潘振声作曲的一首民
歌风的儿童歌曲。

《唢呐配喇叭》是一首短小的五声羽调式的湖南民歌,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歌声与微笑》是由王健作词、谷建劳作曲的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
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歌曲。

《同坐小竹排》是一首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的一首壮族儿歌。

《西伦达》是一首
巴西儿童游戏歌曲《龟兔赛跑》是中国福利会上海儿童艺术剧院史真荣为儿童编写的一部童话故事音乐,并由作者编写了说明词。

这是一部由大管、单簧管主奏的管弦乐作品,完成于1959年,并在1960年第一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大鹿》是一首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

芭蕾舞剧音乐《窗花舞》是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选曲。

舞剧《白毛女》是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作的,芭蕾舞剧《白毛女》于1965年5月在“上海之春”音乐节首演。

这部舞剧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浓厚的民族风格的音乐享誉国内外,自问世之日起,相继在亚、欧、美、澳洲等国家演出了1300余场,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中国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晚会》原来是一首叫做《闹新春》的钢琴曲,由贺绿汀作于1934年,1940年改编为管弦乐曲,
贺绿汀(1903--1997)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创作了《暴动歌》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头奖和名誉二等奖。

《春天里》、《天涯歌女》《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合唱《新世纪的前奏》,秧歌剧《刘德顺归队》,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晚会》写有《人民领袖万万岁》、《英雄的五月》、《工农兵歌唱“七一”》、《牧歌》、《快乐的百灵鸟》、《党的恩情长》、《绣出山河一片春》、《十三陵水库》、《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及《上饶集中营》、《宋景诗》、《曙光》等电影音乐。

半个世纪以来,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近百首歌曲、6首瞿希贤(1919- )女作曲家。

上海人。

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小拜年》是根据湖南花鼓音乐改编而成的儿童歌曲。

第四册
《嘀哩嘀哩》是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的儿童歌曲。

《儿童团放哨歌》是《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中的一首奋进向上的儿童合唱歌曲。

由女作曲家瞿希贤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

瞿希贤(1919- )女作曲家。

上海人。

其中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也受到音乐界的好评。

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

寄明(1917-1998)女作曲家,原名吴亚贞。

生于苏州,原籍江苏淮安有小歌剧《干活好》(和张棣昌合作)、《谁沾光》等,歌曲《庄稼人小唱》也传唱一时。

1953年起,先后为《小八路》、《凤凰之歌》、《李时珍》、《平凡的事业》、《鲁班的故事》等近30部电影作曲。

其中《凤凰之歌》、《给解放军叔叔洗衣裳》等电影插曲广为流传,《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系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此曲于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于1980年获少年儿童音乐作品一等奖。

《共产儿童团歌》是一首革命历史歌曲,曾被作为故事片《红孩子》插曲《卖报歌》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3年底
聂耳(1912-1935)作曲家、音乐活动家。

原名守信,字子义(紫艺)。

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

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

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1933-1935),却为8部电影、3出话剧、1出舞台剧写出了20首主题歌或插曲,创作了15首歌曲,整理改编了4首民族器乐合奏曲、2首口琴曲,共创作了41首音乐作品。

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3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刊出)。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大路歌》、《卖报歌》、《梅娘曲》传唱至今。

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代国歌、国歌。

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出发》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于1945-1950年间所作的交响组曲《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曲。

《冬日的篝火》由《出发》、《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少先队员的聚会》、《冬日的黄昏》、《进行曲》、《回城》8首独立的标题性小曲组成。

乐曲描绘了孩子们冬日郊游的情景,为标题音乐作品。

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苏联作曲家、钢琴家,尤以《第七交响曲》最为典型。

主要作品还有童话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声乐-交响组曲《冬日的篝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宝石花》,清唱剧《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保卫和平》,歌剧《战争与和平》以及不少钢琴、小提琴的器乐作品,是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

加伏特”原是法国古代民间舞曲。

17世纪中叶由法国作曲家吕利(1632-1687)采用于歌剧、舞剧后,在法、德两国流行一时。

弗朗索瓦·约瑟夫·戈塞克(1734--1829)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民族器乐曲《霍拉舞曲》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1889-1946)约作于1906年。

《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哈里啰》是一首特立尼达民歌。

《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曲。

这首雅俗共赏的标题性音乐作品由13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

它们分别是《狮王进行曲》、《母鸡和公鸡》、《骡子》、《乌龟》、《大象》、《袋鼠》、《水族馆》、《长耳朵的角色》、《森林深处的杜鹃》、《鸟舍》、《钢琴家》、《化石》、《天鹅》、《终曲》。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行在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以波兰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器乐曲
波尔卡是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民间舞。

波尔卡是Polka的音译,它是从波希米亚语“半”字演变而来,意思是说这种舞的舞步比较碎,是以半步为基础的。

从这点上,可以得知波尔卡是一种活泼的舞蹈。

“波尔卡”这种舞蹈的特点是2/4拍,通常由几个小舞曲组成,乐曲前奏常加有短小引子,较少用附点音符,节拍重音常常落在第二拍上。

大提琴独奏《天鹅》
《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由大提琴演奏,两架钢琴伴奏。

《月光光》是一首温州民歌。

2小提琴独奏《蜜蜂》
《蜜蜂》是由德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弗朗索瓦·舒伯特(1808-1878)所作的小提琴曲。

这个舒伯特不是以“歌曲之王”著称的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他们之间无任何亲属关系。

《蜜蜂》是一首带有练习曲性质的带标题的音乐小品钢琴曲《蝴蝶》《蝴蝶》选自于挪威作曲家格里格钢琴抒情曲集。

格里格自21岁(1864)起历经37年时间写成了66首钢琴抒情小曲。

格里格(1843--1907)是19世纪后半叶挪威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其中以钢琴抒情小品最为著名。

在他的晚年曾先后出版10卷这类钢琴抒情小品,是使他获得世界性声誉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其他如歌曲、室内乐、管弦乐及戏剧音乐方面,也有许多富于挪威特色并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典范之作。

即《a小调钢琴协奏曲》、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

《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湖北黄冈地区的民歌。

女声独唱《新疆好》
《新疆好》是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改编的一首歌曲,由马寒冰作词、刘炽作曲;作于1954年。

原为《边疆战士大合唱》中第三节的一首歌曲,后来作为女声独唱歌曲和合唱歌曲,流传甚广。

《新疆好》以富有维吾尔族民歌音调特色的七声音阶及节奏编写而成,
刘炽(1921-1998)作曲家。

陕西西安人共作有10部歌剧音乐(有的与别人合作),10部大合唱、10部电影音乐,500余首各种形式的中、小型音乐作品。

较著名的有歌剧《牧羊姑娘》(与陈紫合作)、《阿诗玛》,大合唱《祖国颂》,歌曲《胜利鼓舞》、《翻身道情》、《生产忙》(东北民歌改编)、《新疆好》、《我的祖国》(故事片《上甘岭》插曲)、《风烟滚滚唱英雄》(故事片《英雄儿女》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故事片《祖国的花朵》插曲),舞蹈音乐《荷花舞》等。

其作品旋律隽永秀美,民族风格浓郁,富于歌唱性。

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一号)
《新疆舞曲》(第一号)是我国作曲家丁善德于1950年创作的。

这部作品是将我国民歌曲调与西洋和声手法相结合的一个典型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