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18问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挑战杯18问答
1.挑战杯的全称是什么?
答: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
2.挑战杯竞赛在中国两个并列项目各是什么?
答: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称“小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称“大挑”)。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3.挑战杯竞赛宗旨是什么?
答: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4.竞赛的目的是什么?
答: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
5.挑战杯在全国大学的影响?
答:“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组织开展的,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科技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
6.挑战杯自中国大学的举办历史?
答“挑战杯”自l989年以来已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成功地举办了八届。
7.挑战杯如何参赛?
答:挑战杯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参赛。
8.挑战杯申报的作品分个人和集体两类,是以何种标准界定的?
答:个人作品:申报者承担百分之60以上研究工作,作品鉴定书、专利证书、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署名均应该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为学生,且不超过两人。
集体作品: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部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作者必须为学生。
9.申报项目分为科技A类和B类,有什么区别吗?
答:前者的科技含量较高,后者主要为一些投入较少的小发明。
10."挑战杯"对个人发展有什么意义?
答:此项活动旨在全面展示我国高校教育成果,激发广大在校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
“挑战杯”大赛注重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
参加此项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1."挑战杯"获奖证书会被社会接受吗,对以后工作有用吗?
答:经过多届大赛的锤炼,“挑战杯”竞赛科技成果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应用性增强。
社会关注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化运作成为“挑战杯”
竞赛发展的大势所趋。
根据对历届大赛部分参赛者的跟踪调查显示,很多参赛者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绝大多数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
“挑战杯”证书为个人综合素质能力提供一个有力证明。
12.挑战杯是否只眷顾理工科学生?
答:“挑战杯”不仅仅是理工科的学术盛宴,它秉承的精神是挑战自我、挑战未来、挑战极限,而哲学正是涵盖在这一主题下的一个亮点。
“挑战杯”挑战的不仅是理工发明创造的极限,还要挑战未来,不仅必须有哲学,还要有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体系的融会贯通。
今年来,“挑战杯”的发展将哲学很好的融汇其中,再次强调了人文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前景做出了指引。
13.选题方向有哪些?
答:本次比赛可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不含文学、历史两个学科)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14.申报参赛的作品为什么不含历史、文学两个学科?
答:撰写历史文学两个学科的作品,容易带入过多的主观色彩,严重者会引发社会问题。
“挑战杯”大赛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崇尚科学,追求真知。
15. 推进步骤
答:竞赛分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1).5月—6月,各省(区、市)组织本地预赛。
(2).6月25日前,各省(区、市)将作品统一报送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各省(区、市)报送作品的数额不得超过作品数额分配表中规定的数额,全国组委会不接受学校或个人的申报。
(3).8月,举行全国竞赛复赛。
全国评委会对作品进行评审,选出若干件优
秀作品进入决赛,并书面通知各省(区、市)、高校。
(4).9月底,进行全国竞赛决赛。
评委会将通过书面评审、网络虚拟经营和秘密答辩三个环节,评出若干金银铜奖及其它单项奖作品。
16.创业计划竞赛评审规则
评审工作着重从产品或服务的创意、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公司战略、财务赢利等方面综合考察参赛团队,具体分正式陈述(满分55分)、回答提问(满分30分)和团队整体表现(满分15分)三方面来考察,评分等级:极差=0、很差=1、较差=2、一般=3、较好=4、出色=5。
内容如下:
(1).正式陈述(55%): A、产品/服务介绍(10%);B、市场分析(10%);C、
公司战略及营销策略(10%);D、团队能力和经营管理(10%);E、企业经济/财务状况(5%);F、融资方案和回报(5%);G、关键的风险及问题的分析(5%)
(2).回答提问(30%): A、正确理解评委提问(5%);B、及时流畅作出回答
(5%);C、回答内容准确可信(10%);D、对评委感兴趣的方面能作充分阐述(10%)
(3).团队整体(15%): A、整体答辩的逻辑性及清晰程度(5%);B、团队成员协作配合(5%);C、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5%).
17.创业计划书内容
创业计划一般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管理团队,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的风险和问题等十个方面。
18.报告书撰写的基本要求
主题明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重点突出
论据充分、论证严谨方法科学、分析规范
文字通畅、表述准确排版规范、装帧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