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 (2)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氧气,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规律。
通过学习氧气的性质能更好的理解氧气的用途,同时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根本操作,为氧气的制取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响两局部。
第一局部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碳、硫、铁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响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局部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响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响和氧化反响;同时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
根据学生实际,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响和氧化反响,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稳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响。
二、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难点:
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3.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拟活泼。
四、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因为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他们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始,处于盲目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准确的描述,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的。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
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
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根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响,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②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认识硫、磷、碳与氧气反响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问题方法;
②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观察实验现象。
③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开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②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中体验,并从中得到知识、能力、体验。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 ③不易溶于水。
④101kPa,-183℃淡蓝色液体 101kPa,-218℃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能供应呼吸 2、支持燃烧 ①带火星的木条 ②与硫反响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氧气中: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硫+氧气点燃
→ 二氧化硫
S + O 2 点燃→ SO 2 ③与碳反响
空气中:发出红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热量。
氧气中: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热量。
碳+氧气点燃
→ 二氧化碳
C + O 2 点燃→ CO 2 ④与铁反响
空气中:红热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 + O 2 点燃→ Fe 3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