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滩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湖滩垦殖灭螺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期2019年2月No.4February ,2019

众,高金彬
(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高邮225600)
0引言
高邮市血吸虫病流行主要疫源地的地理位置是
在高邮湖的新民滩,地处淮河入江水道中段,现如今的滩地面积为四千万平方米,历史上的螺滩地大约占总量的85%,由于该地有明显的“冬陆夏水、干干湿湿”的地理特征,非常有利于钉螺的滋生繁殖。

在1950年,高邮湖新民滩突然爆发了血吸虫病急性感染,死亡人数高达1335人,此事一经报道,震惊了全国。

至1976年,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整体达到消灭标准,螺情得到基本控制,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1988年螺情又大肆爆发,国家格外重视高邮市的治理情况,于1990年将高邮正式确定为血防试点县,又于1991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8个血防试点县。

在此之后,高邮市形成综合防治网络,充分利用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坚持社会政治的方针,利用经济和文化资源。

从区域规划和综合治理两个方向出发,运用药物灭螺和垦种灭螺两种方法进行防治,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最终于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改变了传统的血防工作思路,以现阶段的发展模式制定了“开发效益型”的防治策略,至今已连续30年未查出当地感染的粪检
阳性病人和病畜。

现将高邮市新民滩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湖滩垦殖灭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实践与体会报告如下。

1
方法与措施
1.1社会政治资源的利用
1.1.1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
为了贯彻上级领导指示,也为了尽快完成防治任
务,各级政府做出了“双线承包责任制”的决定,“双线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行政领导和业务部门形成上下配合、互帮互助的责任模式。

首先,要求市政府和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签订血防责任状,分工明确,按照规章责任制度办事,以完成情况为评价标准。

其次,将血防工作实绩列为各级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落实卫生保障工作,要求市卫计委也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血防工作责任书。

成立市血防领导小组,每个相应单位都要积极配合,成员单位也都按照部门职责落实了责任制,一致突出“分工明确、协调有力、各司其职”的主题。

做到明确分工,协调一致,各尽其职。

“双线承包责任制”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组织上的高度协调、任务上的高效完成、措施上的得当有效、经费上的合理分配。

作者简介:万众(1974—),男,江苏高邮人,主管医师;研究方向:血吸虫病防治。

江苏科技信息
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新民滩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湖滩垦殖灭螺的效果评价
摘要:文章目的是探讨高邮市新民滩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湖滩垦殖灭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方法与
经验。

回顾总结高邮市新民滩在消灭钉螺过程中,不仅贯穿了社会政治的要求,还保护了经济和文化资源,通过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坚持以综合治理为目标,不改变原有的区域规划,运用药物灭螺和垦种灭螺两种方法进行防治,全面性地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在螺情变化方面,钉螺面积从项目实施前
(1992年)的858万m 2,减少至目前(近5年)约100万m 2,纯降约750万m 2。

在经济效益方面,减少灭螺药物费用及劳务用工等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节支至少115万元。

通过土地利用、农业开发、水利防汛治理,包括粮食收入、减少防汛费用投入等所创造的间接经济效益,每年小麦纯效益可达1000万元以上。

此外,还减少防汛清障费用192万元,同时减少了芦苇阻水滞洪引发的次生灾害。

得出结论:高邮市新民滩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湖滩垦殖灭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其综合效益显著。

社会资源投入是实施垦殖灭螺的重要保证,强化社会措施是吸引社会资源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高邮湖;血吸虫病;社会资源;垦殖;灭螺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识码:A
1.1.2发挥政府负责人的作用
在春季高发期,市血防领导小组的主要同志都要深入血防工作,到达现场进行工作安排,检查工作制度是否完善,确保血防工作质量,保证血防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解决当地政府在血防工作中出现的实际困难。

1.1.3制定政策促进工作落实
根据政府下发的文件,坚决落实政府的相关规定,在规定中明确指出了“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要求以规章制度的要求来合理分配血防经费和用工指标[1]。

例如,高邮市政府以政府令的方式发布《高邮市新民滩管理实施办法》,对上滩农户的开发行为进行了规范和保护,更加合理合法地进行开发活动;所在乡镇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多方参与开发;由水利、血防部门和有关乡镇街道牵头,对新民滩有螺滩块进行逐块利用,结合省血防灭螺重点工程等项目,落实垦殖计划,保证每一块有螺滩块都发挥用处,做到综合性和全面性开发。

1.2社会经济因素的利用
1.2.1职工集资试验开发
在防治工作中,原高邮市血吸虫病防治站首当其冲,建立了血防试验区,试验开发资金是以职工集资的方式获取的,选择了新民滩滩形和螺情都较为复杂的滩块,滩地面积大约为50万m2,根据试验区内的不同滩地和不同螺情进行对比,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试验计划,通过内部差异性将试验区划分为4个试验区:垦殖灭螺实验区、钉螺自然消长观察区、自然环境改造区和家畜自然感染观察区,合理安排了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并修建了码头、晒场和实验用房,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工作,为理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分析,为政府、各部门血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

1.2.2引入社会资源开发有螺滩块
高邮湖区滩地既是巨大的潜在资源,又存在地方经济的局限性。

市政府为了落实“综合防治、全面发展”的工作要求,扫清高邮湖滩地自身发展障碍,决定将血防工作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利用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到开发工作中来,以新民滩的实际情况制定“垦殖、清障、灭螺”规划,组织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湖沼地区的灭螺工作,对地势复杂的滩块采用机械种植,在行洪的间隙组织人力抢种小麦和早熟的经济作物,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湖滩行洪时,光秃的滩面既利于洪水下泄,又减少了上游漂流扩散的钉螺在滩地附着孳生的可能性。

1.3社会文化因素的利用
社会文化的宣传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可以加强群众认识,还能进行血防健康教育,通过编制乡土教材进行宣传,教材主题可以从不同方面延伸,比如《新民滩的悲欢》《春柳》《翠苑》等;把血防知识和防治史实进行完美的融合,便于群众理解;建立美观实用的血防展览馆,展出面积为90m2,可组织学校学生进行参观,加强学生的认知,还可以通过血防题材作文比赛等形式进行宣传;将血防工作中出现的感人事例和真实案例翻拍成专题片;卫生部门可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结合社会传媒的广泛性对群众进行血防健康教育,系统介绍血吸虫病的相关知识。

通过这些社会文化的引导,使群众掌握了自我防范知识,提高了全民血防意识,有效推动了血防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效果评价
2.1螺情变化
如图1所示,钉螺面积从项目实施前(1992年)的858万m2,减少至目前(近5年)约100万m2,纯降约750万m2。

到2013年年底,新民滩80%以上的面积已种植小麦等农作物。

通过对新民滩钉螺消长规律和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结果表明:新民滩在1996—2013年18年内共查出有螺滩面积占新民滩总面积的8.0%;新发现有螺面积少,仅占2.8%。

钉螺面积在正常泄洪年份后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逐年明显减弱;频繁泄洪年份后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逐年明显加大。

在2001年和2007年出现明显回升,钉螺面积最高达到162.4万m2。

钉螺分布主要特征为:(1)有螺条块多现于主泄洪河道附近,呈簇状散在分布,且以小面积者(≤1.0万m2)占优势。

(2)螺情严重性表现为有螺环境多复现于部分未垦种滩块和圩外边角滩(2007年占87.3%),平均复现频率约为3次,垦种滩块螺情显著轻于未垦种滩块。

未垦种滩中钉螺面积所占比例为15%,垦种滩中钉螺面积所占比例为4‰,比未垦种滩低36倍。

垦种滩的有螺环境平均钉螺面积为0.4万m2,未垦种滩的有螺环境平均钉螺面积为4.9万m2,两者比例为1∶12。

(3)新发现有螺条块全部在主泄洪河道,其螺情较轻,表现为有螺条块数量少、面积小、刚刚受到钉螺扩散影响的特点。

2.2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药物费用及劳务用工等带来的经济效益。

如钉螺面积从项目实施前(1992年)的858万m2,减少至目前(近5年)约100万m2,纯降
约750万m2。

按卫生部制定的药物灭螺技术规范,常规使用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剂量2g/m2。

每年减少灭螺用药30t,单价3.5万元/t,节省药品费105万元;同时减少灭螺工日1250个,单价80元/工日,节省费用10万元。

预计每年节支总额至少115万元。

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土地利用、农业开发、水利防汛治理,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包括粮食收入、减少防汛费用投入等。

新民滩4000万m2,现已垦种滩地约占整个新民滩80%。

农业效益:根据高邮市历年农产品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调查分析,新民滩近3年小麦每667m2成本投入分别为337元、433元、
400元,每667m2纯效益分别为209元、265元、310元,仅新民滩垦种3200万m2,每年小麦纯效益可达1000万元以上。

同时不但减少了灭螺药物(五氯酚钠和氯硝柳胺对鱼类剧毒)对高邮湖水体的污染,保护和促进了湖区渔业生产和特种水产养殖;而且由于新民滩实施了大面积垦殖灭螺,减少了病畜等外来传染源的输入,有效地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治水效益:新民滩行洪断面10km,为泄洪咽喉要道,一般每年夏季泄洪1~2次。

在新民滩采取“高滩毁芦垦麦、低滩蓄水养殖”的垦殖灭螺方法,不但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环境,而且解决了汛期芦草阻碍洪水下泄,减少了芦苇阻水滞洪引发的次生灾害等问题。

据统计,每年可减少防汛清障工日24000个,单价80元/工日,节约用工费用192万元。

例如在1998年、2000年和2003年的泄洪漫滩达5次,尤其是1998年泄洪量百年未遇,2003年泄洪量历史罕见,由于在新民滩实施了垦殖灭螺,经过耕种的滩面无高硬柴草,极大地利于汛期泄洪,避免了洪水灾害的发生。

3结语
通过研究近50年来血吸虫病防治实践工作内容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是防治工作中的基本出发点[2]。

根据现阶段的国情而言,由于防治工作具有防治时间久、难度大、资金数额大的特点,政府投入难以满足防治工作的需要。

所以一定要吸引其他资金支持,运用多方社会资源对血防工作进行巩固[3]。

在新民滩采取“高滩毁芦种麦、低滩蓄水养殖”的垦殖灭螺方法,不但彻底改变钉螺滋生环境,而且解决了药物灭螺后钉螺容易复现、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汛期芦草阻碍洪水下泄等问题。

实施垦殖灭螺必须要有相应经费投入,但仅靠政府投入难以满足防治工作需要。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此项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垦殖灭螺举步维艰或难以维持,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地方经济实力增强和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增长,引进个人、集体等社会资本作为血吸虫病防治资源的条件已逐步具备。

如果没有社会资本的投入,新民滩大面积垦殖则无法实施,新民滩仍将处于满滩芦苇、遍地钉螺之态。

实践证明,垦殖灭螺是高邮湖区消灭钉螺最有效的办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治理和经营湖滩为主要工作内容,实现防治和开发两不误,以现有市场为导向,以国家政策为中心思想,将国家、集体和个人资金串联起来,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和发展地方经济联系起来,形成综合体,合理分配防治经费,确保血防工作的长久稳固性,达到了“政府引导投入少、群众参与受益多、集体管理有收入、开发有序灭钉螺”的效果[4]。

事实表明,高邮湖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采取垦
殖灭螺行之有效。

社会资源投入是实施垦殖灭螺的图1新民滩1992—2013年有螺面积
重要保证,强化社会措施是吸引社会资源的必要条件。

在高邮湖区通过强化社会措施,吸引社会资源,使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共同聚成合力,加快了垦殖灭螺工作进程。

同时在湖区钉螺治理过程中,加强区域联防协作,钉螺溯源调查与垦殖灭螺同步开展,从而使垦殖灭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措施发挥更大效益,实现血防工作由传统的“消耗型”向现代“开发效益型”的转变,促进了血防工作可持续发展。

虽然新民滩经过大面积垦殖结合药物灭螺,使钉螺分布发生由“片块状”到“点簇状”的明显变化。

但由于其地处泄洪要道,加之环境未彻底改变,仍适宜钉螺孳生。

而据孙乐平等学者研究观察,滩块从局部低密度有螺扩散到全滩高密度有螺的时间一般为3~4年[5]。

因此,今后仍需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结合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等项目,积极做好钉螺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波,黄晓光,闵捷,等.江苏省高邮市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7):1072-1074.[2]袁鸿昌,张绍基,姜庆五.血吸虫病防治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郑江.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应坚持以社会措施为主导的策略[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1):427.
[4]闵捷,陈业军.高邮市血吸虫病防治管理的几点做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7(6):367-368.[5]高金彬,陈业军,匡瑞祥,等.新民滩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12年螺情消长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4):2-3.
(责任编辑程雅琪)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using social resources to implement
reclamation of lake and beach in Xinmin beach snail control
Wan Zhong,Gao Jinbin
(Gaoyou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Gaoyou225600,China)
Abstract: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experience of blocking schistosomiasis transmission by using social resources in Xinmin beach of Gaoyou city.Methods during the process of snail eradication in Xinmin beach,Gaoyou city,not only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requirements,but also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protected.Without changing the original regional planning,the two methods of drug control and cultivation are use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snails,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Results the snail area decreased from 8.58million m2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1992)to about1million m2at present(recent5years),with a net decrease of7.5million m2.In terms of economic benefits,th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by the cost of snail control drugs and labor services are at least1.15million yuan per year.Through land use,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ater conservancy flood control,including grain income,reducing the cost of flood prevention and other indirect economic benefits,the annual net benefit of wheat can reach more than10million yuan.In addition,the cost of flood prevention and obstacle clearing is reduced by1.92million yuan,and the secondary disaster caused by reed water blocking and flood detention is reduced.Conclusion the utiliz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in Xinmin beach of Gaoyou city can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of schistosomiasis by reclaiming and killing snail in lake beach,and its comprehensive benefit is remarkable.The input of soci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arrying out reclamation and killing snails and strengthens the social measures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attracting social resources.
Key words:Gaoyou Lake;schistosomiasis;social resources;reclamation;snail contr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