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文化血脉共筑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以至于政治认同都是易事。因为共同的文化 院完全可以成为独具特色的 “文化统战部”。同
观念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而政 时各级统战部门也应当主动发掘并使用好中华文
治形态自古迄今从未脱离过文化形态单独存在 化的理念和方法,将之深植到统战工作中,使统
过,因此文化认同是一切认同的前提和核心。
战工作凝 聚 人 心、 团 结 力 量 的 优 势 更 为 显 著 和
在增强港澳同胞国家和民族意识的问题上, 有效。
大陆与港澳间应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和合作,充
二、以共同文化血脉凝聚最大共识
分发挥港澳在中华文化传承、现代中华文化教育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中国大陆范围内还是在
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教育合作、研究合作和项目 中国大陆范围以外的港澳台及海外,几乎所有中
合作来促进双方民族意识的融合,在此过程中使 华儿女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
领域甚至是主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独立建院的必要性,从领导体制到机构和人员编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两岸间应从 “中华文化 制都应逐步实现与同级社院分离,充分地释放中
统一中国” 的高度视野开始筹谋两岸关系的未 华文化的强大整合与凝聚功能的潜力,使其地位
来。如果两岸间能够完全实现文化认同,国家、 由统战工作边缘走向中心舞台。各级中华文化学
(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海内外同胞共同的母
问题上,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纽带作 文化
用,促进金融、工业、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实现
中华文化从时间流向可以划分为 “古代中华
双方共赢。另一方面,对待海外同胞又绝不能单 文化”、“近代中华文化”、 “现代中华文化” 和
纯地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应该以 “本是同根生” “未来中华文化” 四个阶段,从地域分布上可以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 1期 NO1,2019
畅通文化血脉 共筑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
白雪峰,刘春宇,代力阳
(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41)
摘 要:中华文化是海内外同胞共同的文化根源,中华文化本身即具备强大的 “统战效力”,海 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即是文化统一战线,打造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立意是在文化 认同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国家的认同。恢复确立中华文化国家主体性文化的地位,建立和完善中华文 化研究组织机构,扩展中华文化研究范围和领域,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加大中华文化教育的比重。
能以一种无关痛痒、如对路人的心态漠然视之。 这个 “传统” 的最主要特征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
(三) 中华文化本身具备强大的统战力
核心元素。这些核心元素就是以 “五伦”“五常”
统一战线 “大团结、大联合” 的主题与中华 为代表的民族标志性文化观念,这些看似普通的
一、构建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攸关 共同的信仰并且能够遵循。毫无疑问,在当今世
国运
界能够被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所共同信奉与遵循
所谓 “同根” 即是同一文化根源、同一民族 的主体文化,即是中华文化。因此海内外中华儿
根源之意, “同根文化” 是一种主动营造的、非 女命运共同体主要目标即是达成海内外同胞对中
·4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 1期 NO1,2019
命运共同体是一项无可替代的文化统战方略。其 加入明显的统战符号,政治色彩越淡,工作效果
统战效能极其强大,其影响力十分深远,在某些 就越显著。因此,全国各级中华文化学院确实有
港澳同胞了解大陆的政情与民情,逐步消融互相 积淀的印迹,在其思想深处都与一个国家、一 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影响力是同一文化主体在五
个民族的意识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港澳同胞 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长河中绵延不绝、世代相传的
人心的回归。
必然结果。
在促进与海外华人华侨交流、往来和合作的
根文化”是一种文化,不如说它是一种对具有关 文化” 是 海 内 外 全 体 中 华 儿 女 的 共 同 责 任 和
联性的各文化元素进行的人为关联及抽象的行为 使命。
和过程,因此打造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
(二) 以文化认同促进实现民族、国家以至
本质,即是结成包括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 政治认同
统一战线。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统战 ;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9)01-0045-05 作者简介:白雪峰 (1962—),男,汉族,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文化交流处处长,副研究员,研 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中华文化;刘春宇 (1978—),男,汉族,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文化交流处主 任科员,研究方向为中华文化;代力阳 (1987—),男,汉族,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文化交流处教师, 中国哲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的历史与文化胸怀关心关 怀 海 外 华 人 华 侨 的 境 划分为 “境内中华文化”、 “境外中华文化” 和
遇,在国际关系法则的框架内尽一切可能维护他 “世界中华文化” 三个部分,从文化稳定性上可
们的正当权益,对于他们反对民族迫害的行为更 以分为 “传统中华文化” 和 “阶段性中华文化”
应举全国之力予以道义和实质上的支持,而绝不 两种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亦即 “传统中华文化”,
打造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即是
(一) 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即 实现海内外同胞文化同一根源认同的过程。在此
是文化统一战线
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一个
所谓 “文化统一战线” 是对不同群体间在文 中国的认同,以至于对中国大陆范围内政治形态
化这一层次上达成的共识,对某种主体文化存有 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海内外中华儿女
自然形成的文化形态,是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 华文化的认同,其中最主要是在对 “传统中华文
地域文化、衍生性的异域中华文化的一种总结和 化” 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对 “现代中华文化” 的认
归纳,形成由具备同一根本属性的诸多文化元素 同,其中 “现代中华文化” 是动态完善的文化,
组成的文化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 “同 建设能够为海内外同胞所完全认同的 “现代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