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一轮复习讲学稿 (九)相亲相爱一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中考政治一轮复习讲学稿(九)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看一看,熟悉教材
16、孝敬父母和长辈。
(P8—17) 理解
17
、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认识逆反心理。
(
P19
—27
)理解 二、理一理(重要观点)
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理解)
涉及到的课文: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孝敬父母和长辈。
(理解)
涉及到的课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 无悔的奉献: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2)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受到我们的孝敬。
(3)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4)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怎样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
(3)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4)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如果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如果他们触犯法律,我们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2、正确认识逆反心理(理解)
涉及到的课文: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产生烦恼和代沟的原因:
(1)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行事,我们与父母之间经常产生矛盾。
(2) 我们与父母的差异,
(3)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如何看待逆反心理:
(1)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2)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1)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
(2)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
(3)要掌握有效沟通的要领,其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
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4)学会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三、写一写(观点过关)
1、孝敬父母和长辈。
(理解)八上第1课
(1)了解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
(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3)孝敬父母和长辈的做法:
①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②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
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③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④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⑤如果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如果他们触犯法律,我们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2、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认识逆反心理。
(理解)八上第2课
(1)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①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②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
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
③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认识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①青春期渴望独立,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经常产生矛盾;
②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
③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3)辩证看待逆反心理和行为:
①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
②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的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同时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我们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4)消除与父母之间矛盾和冲突的积极做法:
①和父母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
②掌握有效沟通的要领。
其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
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③学会和父母交往的艺术。
学会得体的赞赏父母,认真倾听,帮助父母,竭力为父母分忧,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四、练一练,运用巩固
(一)选择题(1-3题考点十六,4-8题考点十七)
1、对中学生来说,孝敬父母最重要的表现是()
A.赡养父母 B.口头上表达孝心
C.侍奉父母 D.敬重和爱戴父母
2.一场“德行天下从头起——我为父母梳次头”的大型亲子活动在某校举办。
当孩子给父母梳头时,很多家长禁不住流下眼泪。
这一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
A.在日常生活中,子女要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B.子女学习好就是对父母的最好回报
C.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D.中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现在谈孝敬父母为时过早
3、我们与父母的冲突,万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
A、高期待、严要求
B、蛮横
C、不善解人意
D、误解
4.我们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A.都是错误的 B.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C.都是正确的 D.要辩证看待,有的不无道理
5.下列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逆反心理都惩罚了自己,伤害了父母
B.逆反行为是错误的,子女不应反抗父母
C.对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不能一概说错
D.逆反心理是正确的,子女可以反抗父母
6.逆反心理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亲子隔阂,导致种种不快。
下列做法中有助于克服逆反心理的是()
A.聆听教诲、唯命是从 B.平等沟通、换位思考
C.固执己见、决不让步 D.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7、要减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错误做法是()
A. 求同存异,保持对父母的尊重理解
B. 敞开心扉,坚持自己正确观点
C. 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立场看问题
D. 绝不迁就,要求父母听从自己
8、目前,许多初中生总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隔着一堵“心墙”。
要拆除这堵“心墙”,正确的做法是()A.主动和父母沟通 B.拒绝与父母交流
C.凡事依赖父母 D.事事自作主张
(二)主观题(9-12题考点16,
9、初中生明明在学习上从来不让父母操心;在家里还经常帮助妈妈做些家务活。
可是最近的一件事情让明明很烦心:爸爸在一次酒后驾车中闯了红灯,爸爸要求明明帮助隐瞒事情的真相;明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答应了爸爸的要求,他觉得自己这回做了一个“孝子”。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3点,7分)
10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请谈谈你的认识。
(3点,7分)
11、2003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常回家看看》表达了许多子女的心声,一经唱出,立即走红。
这首歌的歌词非常朴实: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
这首歌表达了我们教材中关于孝敬父母的哪些观点?
12、(1)在家里,小飞同学是个孝顺的孩子,每年爸爸妈妈过生日,或父亲节、母亲节时,小飞都会给爸妈送上一份特别的惊喜。
请你猜测一下小飞送给父母的可能是什么样的惊喜?(请写出具体形式,不少于两种4分)
(2)小飞的邻居,大刚夫妻俩新盖了小洋楼,但却让自己年迈的父母住到了地下室,小飞很气愤,心想:“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是要受舆论谴责的,你们等着挨父老乡亲的骂吧!”。
请问:成年子女不赡养父母,只需要受舆论谴责吗?(6分)
13、星期五下午,林强在学校帮老师批作业回家晚了,急性子的妈妈没有了解清楚以为儿子贪玩,劈头盖脸就对儿子一顿训斥。
林强满腹委屈,眼睛红红的,呆坐在沙发上,他不知妈妈为什么这样不讲道理。
⑴你猜想林强的妈妈为什么这样发火?
⑵如果你是林强,在这种情境下怎样与妈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