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栽培上的两大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蒜栽培上的两大常见问题
近年来,在大蒜的主产区金乡、巨野、苍山、中牟、开封等地区,由于重茬、管理不善和施肥不科学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问题不少,可以用9个字来概括:“黄叶、干尖、死苗、产量低”。

笔者现将近年来大蒜栽培上出现的令人头痛的两大问题的发生原因介绍给广大农技推广工作者、大蒜种植户。

问题一:大蒜年前长相正常,少许黄叶干尖发生,但返青后,蒜苗严重发黄,黄叶干尖迅速加重,冲一遍肥就出现死棵现象。

这种现象在大蒜主栽培区最为常见,而且近年来发生越来越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1.长期超量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并且多年重茬(有的地块连续种蒜30年不歇茬),加上近十多年来土壤从不深翻,只用旋耕机打地,为了省油,旋耕质量不高,旋耕厚度往往只有十多公分。

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

大蒜适宜的土壤pH值是6.0-7.0,酸化的土壤pH值往往低于6.0,是不利于大蒜生长的。

另外超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微生物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有益菌缺乏,土传病害加重,抗逆能力弱。

2.底肥氮过多,轻微烧根,返青前低温时表现正常;返青后,气温地温上升快,受损的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弱,冲劣质肥后更加刺激受伤根系,导致蒜苗很快发黄,干尖加重,重者死棵。

3.年前退母期养分供应不足和土壤过湿,可导致年前大蒜的黄叶干尖现象发生。

11月中旬前后,地膜栽培的大蒜开始退母,此期根
系继续增多、伸长,地上部继续分化幼叶,叶片逐渐加宽伸长,种瓣的营养慢慢被吸收殆尽,大蒜由“异养生长”向“自养生长”过渡。

此时根系短且少,如果养分供应不足或土壤过湿造成透气性差、柔弱的根系吸收水份养分差,就会造成大蒜的营养“青黄不接”,供需不平衡,出现黄叶干尖。

4.冬天受到冻害或年后受到倒春寒危害。

5.蒜蛆等地下害虫危害。

大蒜生长期内,除了冬季外,均可能遭受蒜蛆危害,特别是气温偏高年份,部分蒜农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就会导致蒜蛆大量发生。

蒜蛆蛀食大蒜植株假茎,引起组织腐烂、叶片黄化,重者死棵。

6.叶茎部病害,如紫斑病、叶枯病、疫病、细菌性软腐病等。

7.除草剂药害。

8.春季干旱的话,不浇水亦会引起黄叶。

问题二:产量没有突破,大蒜头比例减少。

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问题、种子问题、科学施肥问题、病虫害(包括叶部病害、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防治是否得力四个方面。

当然气候原因也是最大的一大方面,但气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为控制不了。

总结一下,以下几方面皆是产量没有突破、大蒜头比例减少的主要原因:
1.重茬问题:多年没有深翻土地,下部太硬,透气性差,同时重茬导致土传病害加重,这些都会造成根系生长不良。

根不深,叶不茂,当然产量上不去。

2.施肥问题:重底肥,轻追肥,化肥使用量过大,生物有机肥或菌肥严重不足。

因为化肥养分浓度高,都比较贵重,连年用量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但带来的却是土壤日益板结、酸化、盐渍化、pH 变小等一系列对土壤的伤害,同时根系差,病害重,产量没有突破。

3.中微量元素严重缺乏。

4.底肥上大量使用速效肥料,利用率低,流失淋失严重,后期脱肥早衰,影响产量。

因为苗期所需养分不多,速效肥料年前释放快还导致蒜苗贪青旺长,对进入严寒的冬季准备不足,一旦寒流到来,必冻无疑。

越冬前,幼苗长到5叶1心至6叶,苗壮不旺长是最理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