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有机化学教学比较中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两国有机化学教学比较中的思考
我国的化学教育是从国外引进的。
这个缺陷不仅导致了我国有机化学教育严重滞后,而且也影响到了我国教育界对教学改革的决心与信心。
下面就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大家交流探讨:
现在,我们看到中国的有机化学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以日本为例来比较一下我国与日本有机化学教学的区别。
一、教学目标不同中日两国对有机化学教学都十分重视,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高校普遍开设了有机化学课程,并将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来加以强调。
而这种高度的重视往往忽视了基础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因此,在具体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就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日本对有机化学的教学非常注重有机物之间相互转化及有机合成路线的推导,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有机物的复杂性。
如我国在近几年进行的有机化学基础教学改革中,普遍将“有机物之间相互转化”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不同中日两国对有机化学教学都十分重视,中国在第四版《有机化学》教材中,将各类有机反应、典型有机物的合成以及催化剂的作用等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进行详细介绍,并设置了丰富的习题。
而日本则更多的是在“实验”环节上下工夫。
它们普遍认为在基础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操作十分重要,必须精选实验内容,力求体现教学的启发性、典型性和趣味性。
教师能够较好地抓住有机化学课程特点,设计好课堂教学。
三、教学内容不同中日两国在教材的编写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对于两国来说都属于新开课,从教材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到实验教学的开展,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摸索和研究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使我国在有机化学课程的开设时间短,内容偏深,在前期的内容中涉及较少,更重要的是在教材的编写中存在一些弊端。
一方面,日本在编写教材时更多的是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了大量习题,以增强学生的能力。
另一方面,我国的教材内容安排上往往有所欠缺,许多前沿知识都被埋没在了各种文献资料的大海里,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