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
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中药陈皮中含有七叶树内脂,具有抗菌作用,若1mol七叶村内酯分别与溴水和NaOH溶液反应,则消耗
Br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3mol,2mol
B.3mol,4mol
C.2mol,3mol
D.4mol,4mol
参考答案:
B
2. 下列命名中正确的是
A.3—甲基丁烷 B.2,2,4,4—四甲基辛烷
C.1,1,3—三甲基戊烷 D.4—丁烯
参考答案:
B

3.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
D

4. 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分别为
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为 ( )
A. 4
B. 3
C. 2
D. 5
参考答案:
A

5. 已知某温度下,四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a(HCN)=
6.2×10-10mol/L、K a(HF)=6.8×10-4mol/L、K a(CH3COOH)=1.8×10-5mol/L、K a(HNO2)=6.4×10-6 mol/L。

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HCN B.CH3COOH C.HF D.HNO2
参考答案:
C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不加热,一定不能发生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参考答案:
D
7. 将下列晶体熔化:氢氧化钠、二氧化硅、氧化钙、四氯化碳,需要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①共价键;②离子键;③分子间作用力,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②③ B.②①②③
C.②③②① D.①①②③
参考答案:
B
解: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属于离子晶体,熔化时需要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离子键,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熔化时需要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共价键,四氯化碳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需要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故选:B.
8. 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 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②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H2S ③ 用乙醇和3%的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④ 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⑤ 将敞口久置的电石与蒸馏水混合制乙炔
A.只有①⑤ B.只有③④⑤ C.只有
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D
9.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浓H2SO4蚀刻工艺玻璃上的纹饰 B.用含AI(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Ca(OH)2处理酸性废水 D.用加入Na2S的方法除去废水中的Hg2+
参考答案:

10. 向浑浊的水中加入适量的FeCl2?6H2O并搅拌以后,水便由浑浊变得澄清。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

()
A 是纯化学变化 B是纯物理变化
C 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D 不能确定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参考答案:
C

11.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容器中SO2、O2、SO3共存
B. SO2与SO3的浓度相等
C. 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参考答案:

12. 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A.3s
B.3p C .3d D.3f
参考答案:

13.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B.任何一种蛋白质只高·考¥资%源~网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不含其它元素
C.肌肉、血清、毛发、指甲中都含有蛋白质
D.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
B

14. 质量为ag的铜丝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为红色而质量仍为ag的是:
A.盐酸 B.石灰水 C.硝酸 D.乙醇
参考答案:
D

15. 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

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 或C),其中正确的是
A.c(Na+)>c(HRO3-)>c(H+)>c(RO32-)>c(OH-)
B.c(Na+)+c(H+)=c(HRO3-)+c(RO32-)+c(OH-)
C.c(H+)+c(H2RO3)=c(RO32-)+c(OH-)
D.两溶液中c(Na+)、c(HRO3-)、c(RO32-)分别相等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ks5u
步骤Ⅰ准确称取w g食盐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步骤Ⅱ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已知:KIO3+5KI+3H2SO4 =3K2SO4+3I2+3H2O)
步骤Ⅲ充分反应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Ⅳ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 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已知:I2+
2S2O32-=2I-+S4O62-)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Ⅳ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碘含量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___ ____ 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 ___。

④判断步骤Ⅳ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
示)_____mg/kg。

参考答案:
((1)①偏高②无影响③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颜色
(2)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是(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参考答案:
(1);(2)吸热;(3)b、c;(4)
830

18. (6分)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都易溶于水,已知它们的
阳离子有 K+、Ag+、Ca2+、Ba2+、Fe2+、Al3+,
阴离子有,
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 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强弱为 A>E>C;
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
D 、
E ,
(2)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参考答案:

19. 下列三种有机物都是某些植物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种有机物均属于(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

a.芳香烃 b.酚类 c.芳香族化合物 d.不饱和烃类
(2)一定质量的有机物C,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消耗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3)A能发生的反应类型(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

a.消去 b.与NaOH溶液中和 c.加成反应
d.氧化反应 e.加聚反应 f.还原反应
(4)A分子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均含有两个“-OCH3”和一个“-CH2-
CH==CH2”基团的芳香族化合物除A外还有五种,请写出其余任意两种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分) (2)6∶7 (2分) (3)cdef (4分)
OCH3
OCH3
CH2=CH-CH2

-OCH 3
(4)
(8分) OCH3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