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高危学生人数、名单、干预方案(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高危学生人数、名单、干预方案(示例)
附表2 心理高危学生名单
序号姓名年级班级学校危机
类别
是否已制定
干预方案
联系人及电
话
1 xxx 高三(x)班xx中学重大心
理危机
是xx
2 xxx 高一(x)班xx中学重大心
理危机
是xx
3 xxx 高三(x)班xx中学重大心
理危机
是xx
4 xxx 高一(x)班xx中学一般心
理危机
是xx
5 xxx 高一(x)班xx中学重大心
理危机
是xx
6 xxx 高一(x)班xx中学重大心
理危机
是xx
附表3 心理高危学生干预方案
姓名xxx 学校xx中学班级高三(x)班
学生主要心理症状1.情绪低落、狂躁,心境悲观、愉快感丧失;
2.自我感觉不好、对日常生活兴趣缺乏、自我评价降低;
3.持续性疲乏、睡眠差、没有食欲、记忆力减退;
4.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所做所想的事情抱有怀疑,悲观地想像自己的将来,有失望乃至绝望的想法;
5.精神运动迟缓,联想困难、语言减少、语音低沉、行动缓慢;
心理评
估结论
轻度抑郁(xxxx诊断结果)
干预方案包括原因分析与具体的干预措施,可附页。
原因分析:
一、生理原因
1.生长情况:无
2.年龄因素
(1)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产生自卑、焦虑、抑郁。
(2)青春期,性意识性冲动,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和关注
二、心理原因
1.认知偏差
(1)成长过程中负性经历内化为认知偏差。
总感觉父母是因为自己太差了因而舍弃自己,想要证明自己是很优秀的,但是效果不佳。
(2)自我防御机制不完善导致不合理信念。
2.负性情绪: 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错误观念、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3.情感表现:比较脆弱,敏感
4.意志行为:意志力比较薄弱,抗压能力弱。
5.人格特征:多疑敏感的人格特征
三、社会原因
1.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
(1)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观念和自身的生活经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2)与父母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可导致认知偏差和人格扭曲。
(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理解关注和指导。
2.社会交往中的重大事件
(1)家庭变故造成心理障碍。
(2)错误评价引发心理冲突。
感觉别人对她不够关爱,父母欠她太多。
(3)人际关系不和谐,缺少社会支持系统。
干预措施:
1、心理咨询中心对其做心理评估转介到xxxx接受治疗
2、班主任xx陪同其父母一起到二院诊断并配药治疗
3、安排其母亲陪读
4、心理辅导室根据其需要为其做心理咨询
5、根据该生要求,准其同校居住在姑姑家
6、及时做好家校联系,有问题及时通知监护人
主要责任人xxx 电
话
xxx 邮
箱
xxx
附表3 心理高危学生干预方案
姓名学校xx中学班级高一(x)班
学生主要心理症状1.情绪低落、狂躁,心境悲观、愉快感丧失;
2.自我评价降低;
3.持续性疲乏、睡眠差、没有食欲;
4.对自己没有信心,有失望乃至绝望的想法;
5.精神运动迟缓,联想困难、语言减少、语音低沉、行动缓慢;
6、无规律性的出现躯体症状,身体发麻,失去知觉
心理评估结论焦虑症(xxxx诊断结果)
干预方案包括原因分析与具体的干预措施,可附页。
原因分析:
一、生理原因
1.生长情况:无
2.年龄因素
(1)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产生自卑、焦虑、抑郁。
二、心理原因
1.认知偏差
(1)成长过程中负性经历内化为认知偏差。
希望自己成绩好,但是现实不理想。
(2)自我防御机制不完善导致不合理信念。
2.负性情绪: 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错误观念、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考试失败的经历,内心着急。
3.情感表现:比较脆弱,敏感,要强。
4.意志行为:意志力比较薄弱,抗压能力弱。
5.人格特征:多疑敏感的人格特征
三、社会原因
1.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
(1)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观念和自身的生活经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2)与父母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可导致认知偏差和人格扭曲。
(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理解关注和指导。
2.社会交往中的重大事件:考试失败的经历和自己较高的要求产生落差,因而导致心理失衡进而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干预措施:
1、心理咨询中心对其做心理评估转介到xxxx接受治疗
2、父母陪同到xxxx诊断并配药治疗
3、心理辅导室根据其需要为其做心理咨询
4、及时做好家校联系,有问题及时通知监护人
5、根据医生建议,目前休学在家调养。
主要责任人xxx 电
话xxxx 邮
箱
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