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轮驱动 加速土地流转 以经营规模化促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四轮驱动加速土地流转以经营规模化促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作者:张书英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5期
舞阳县农经总站张书英
一、转变观念抓流转
土地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为此,舞阳县将其作为加快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摆上重要位置,狠抓政策宣传,通过算账对比、外出
参观等形式教育引导群众,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土地不再是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而是增加收
入的重要手段。

二、健全机制抓流转
(一)建立组织管理机制
为保障土地有序流转和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舞阳县成立了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并在乡
村两级分别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和服务点,推行流转土地备案制度,有效避免了农户之间因
自发、无序流转引发的纠纷。

同时,推行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在14个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建立了“一社一册、一户一页、一地一格”的土地流转台账,进行严格管理。

(二)建立交易流转机制
在抓好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搭建土地流转中介平台,培
育农村土地经纪人或经纪公司,为土地流转提供策划、寻求交易对象、搜寻市场交易价格等方
面的服务,有效解决了土地供需双方因不能及时沟通而使流转受阻的矛盾。

三、选准模式抓流转
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把劳动力转移多、土地闲置较多的乡村作为土地流
转的突破口,培育了一批种植大户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作中重点推广以下三种流转模式。

(一)租赁
即引导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企业法人等承租方,出租的期限和租
金支付方式由双方自行约定,出租方按年度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租金。

截至目前,全县通过租赁共流转土地1.26万hm2,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62%。

(二)反租倒包
即由村集体将原有农户承包的土地承包过来,然后统一发包给其他经营者,这一模式有效
减少了承租方逐户协商的工作量,也能够提高农户土地参与流转市场的竞争力和成功率。

目前,全县通过反租倒包共流转土地0.46万hm2,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3%。

(三)互换
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的需要,对各自土地的承包经营
权进行的简单交换,这一模式有效避免了农户不愿流转而导致规模经营无法进行的现象。

目前,全县共互换土地0.08万hm2。

四、注重效益抓流转
流转土地的根本动力在效益,只有出租方和承租方双方受益,土地流转才能持续推进。


是抓产业。

农村土地流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产业化程度的高低。

为此,我们结合实际,突
出优质粮食、烟叶、蔬菜、食用菌等传统产业优势,以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优势产业促进土
地规模流转。

如2014年舞阳县烟叶种植面积0.213万hm2,其中66.67hm2以上大方5处,
13.33hm2以上大方12处;全县烟叶种植户数390户,户均种烟面积达5.33hm2以上。

二是抓
龙头。

工作中,坚持把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为促进农村
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资金、技术、管理、设备优势,通过
多种经营管理模式,推动农业向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方向转变。

目前,全县
土地流向龙头企业的达0.287万hm2,流向家庭农场的达0.313万hm2,流向专业合作组织的达0.64万hm2,流向种养大户的达0.373万hm2。

三抓就业。

农村土地大规模流转的前提是转移
农村人口。

为此,在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为更多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机会的基础上,积极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仅2014年上半年,全县新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

通过流转土地,我们深切感受到,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收到了良好的
经济增益和社会效益。

(一)整合了土地资源
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集中经营和综合治理,优质种子、化肥、农药和先进的耕作技
术得到了合理利用,有效提高了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优化了产业结构
通过土地流转,解放了大批农业劳动力,使许多农民可以离开土地务工经商,转向二、三
产业,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如烟叶产业由2011年的0.1万hm2增加到2013年的0.213万hm2。

(三)扩大了经营规模
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化程度,使家庭独立经营的小生产模式向公司合作社等集中经
营的大生产模式转变,催生了一批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

(四)增加了农民收入
将土地转出的农民除每年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收入,普遍高于自己经营能获得的利益,还可
在规模经营的土地上务工,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

土地流转既解决了务工经商农民“一心挂两头,两头都耽误”的问题,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据统计,目前舞阳县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达17万人,收入超过18亿元;全县大棚蔬菜面积达到333.33hm2,每667m2均
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连片烟叶种植大户数量是2008年的15倍,种植面积占全县烟叶种植面
积的98%以上,每667m2平均净收入在3 000元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