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的休克鱼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瑞敏的休克鱼理论
日期:2007-4-28 17:18:56 源自:互联网网友评论【字号:大中小】张瑞敏有一个“吃‘休克鱼’”的理论。
他说:从国际上讲兼并分为三个阶段,当企业资本存量占主导地位、技术含量并不占先的时候,是“大鱼吃小鱼”;当技术含量的地位已经超过资本作用的时候,是“快鱼吃慢鱼”;到90年代进入了强强联合阶段,即所谓的“鲨鱼吃鲨鱼”;在现行体制下,“活鱼”是不会让你吃的,吃“死鱼”你又会“闹肚子”,因此只能吃“休克鱼”,即那些硬件好、管理不行的企业。
这样的“休克鱼”一旦注入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它就会很快“活”起来。
把“吃‘休克鱼’”理论运用于实践,1995年7月4日,海尔将面临破产边缘的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接收,第三个月就实现扭亏为盈;1997年3月,海尔盘活了中国家电之乡广东顺德的爱德洗衣厂,只用了30多万元就使停产一年之久的生产线重新运转起来。
前几年,海尔共兼并盘活亏损总额5.5亿元的18个企业,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15.2亿元。
这些亏损或濒临破产的企业
加盟海尔后,迅速脱离“休克”状态,很快“活”起来。
1998年初,“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正式进入美国哈佛大学课堂,张瑞敏成为第一个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
高擎着“海尔-中国造”的大旗,他苦苦追求着那棵“梦中的橄榄树”――让海尔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海尔
张瑞敏雄心勃勃。
他不仅想要海尔响彻中国,还要使海尔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海尔。
这是他“梦中的橄榄树”!
为了这棵“梦中的橄榄树”,张瑞敏向海尔人提出:亮出你的“中国造”!“海尔-中国造”是什么?
张瑞敏的解说很有诗意:
“‘海尔-中国造’是民族造。
从鸦片战争以来的100多年间,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换来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
而今天,世界名牌的多寡已是强国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理应也必须有自己的世界名牌,这是划分世界市场版图的唯一武器。
”
“‘海尔-中国造’是全球造。
‘美国造’、‘德国造’、‘日本造’……能
为我所用,‘英格兰’、‘日耳曼’……可为我融智。
想想吧,当网络把世界浓缩到方寸之间,信息已快到令人目眩,你还能闭门造车吗?不能,只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以产生新的飞跃,使‘海尔-中国造’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造福,并受到全球的喜爱。
”
“‘海尔-中国造’是我们造。
国际化、世界名牌的大目标握在每一个海尔人的手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锲而不舍,千百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正确的动作,我们就握住了‘海尔-中国造’的真谛。
而我们团队的每个人只要齐心协力,优势互补,整体也不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质变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海尔-中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