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 培养 创新能力 为目 标的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 教学改 革探讨
赵 陆 岳
【 摘 要】 本 文主要从 以培养创 新能力为 目标 , 从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 学改革的重要依 据和 改革 内容入手 , 重点对课程教 学改革
过 程 中 存在 的 问题 进 行 了分 析 和 阐 述 , 并 有 针 对性 地 提 出 了一 系列 改 革措 施 , 希 望给 行 业 相 关 人 士提 供 一 定 的参 考 和借 鉴 。
的设计过程中 ,依据会按照 旧标 准进行 ,这样配制出来 的混凝
以, 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过程中 , 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存在
明显脱节 。Leabharlann 2 . 课 程 学时较 少 . 不 能完整 涵盖 项 目组 织程序 和 工程施 工工 艺
土木工程施工课 程内容 主要包含施工组 织和施工技术两部
分, 共十六章 , 内容复杂 、 结构庞大 , 且每个章节 内容都很 重要 。
【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施工 课程 教 学 改革
土木 工程 施 工 课 程 教 学 改革 的主 要 内容
尤其是应用 型本科高校 ,其大部分工程管理专业教 师均是 土建 类工科出身 , 其学缘结构也是造成课程教学“ 重技术 、 轻管理 ” 的
主 要 原 因 之一 。
4 . 不 同教 学模 块 之 间联 系不 紧 密 . 脱 节严 重
校无法像高职院校那样通过顶 岗实习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 。所
( 1 ) 知 识 更 新 理 念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内容要 紧跟时代步伐 ,对知识进 行
及时更新 , 特别是关于土木工程新 材料 、 新技术 、 新工艺 以及 新
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 应予 以及时 了解。具体来说 , 主要表 现为以
土木工程知识各个版面之 间的联系性可 以分 别设 置相应 的小模
相比较基础课程而言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每个 章节之 间联
系松散 , 跨度 比较大 , 具有专业化 、 模块化特点 。比如 , 混凝 土工
程 与 土 方 工程 之 间基 本 上 没有 联 系 。 但是 , 工 程 施 工 的 专 业性 和
第一, 对课程 知识 进行优化与整合 , 运用该种方式 , 教师能 够对教学过程 中的重点与难点予 以明确 ,从 而在课堂 中将重难
点进行 突出, 不仅 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 系, 还能有效提升教学
目的性和有效性 ; 第二 , 将优化与整合之后的知识体系予 以进一 步的处理和加工 , 进而形成一套相对独立 的教学版块 , 同时依据
土 木 工 程 施 工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的 具体 措 施
1 . 践 行 先进 的教 学理 念
众所周知 ,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有较强 的实践性和综 合性 ,
尤其是针对那些对于操作性要求 比较高的机械设备 、施工技术 以及施工工艺 ,通过简单 的课程理论教学显 然无法达 到传授知 识 的 目的 , 无论是采用 讲解 的方式 , 还是采用幻灯片 、 投影等多 媒体教学方式 , 都没有在施工现场进行教学 的效果好。但 是 , 在 实 际操作过程 中,因当前 我国本科教学特点决定 了很 多本科 院
块; 第三 , 逐一完成各个模块 的教 学内容 , 在划分模块与设置案 例 的过程 中, 教师应将模块与案例一一对应 , 且每个案例 中应包 含工程 背景 介绍、 施工 现场视频 、 施 工过程 中极易 出现 的问题 、
施工过程演示 内容 、 施工原理讲解 等内容 。
当前 土 木 工 程 施 工课 程 教 学 过 程 中 存在 的 问题 1 . 理 论 教 学与 工 程 实 践 脱节 情 况 比较 严 重

很长一段时间里 ,国内高校土木工程类专业多将 工程技术 作 为教 学重点 , 在 教学过程 中存在重技术 、 轻管理 的思想误区 。 据 不完全统计 , 当前 国内大部分土木工程施 工课程 中, 其施 工组 织 和管理部分 的课程基本都压缩到 了 1 6 课 时以下 , 部 分高校甚
从知识层面 的角度来 看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知识结构 主要包含
土, 其各方面性能往往存在 问题 , 不符合标准 , 也无法 达到设计
要求 ; 第三 , 对 于教材选择而言 , 尽量选用最新 版的教材 , 以便跟
上 技 术 更 新 的 步伐 , 同 时 在进 行 课 堂 教 学 的 过 程 中 , 对 相 关 材 料
复杂性特点决定 了这些原本没有关联 的知识需要被放 到一堂课
中进行讲解 , 所 以, 在 以往 的教学过程 中 , 不同教学模块 之间存 在严重的脱节情况 。 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 目标 的形势下 , 教 师必须加 强分部分项工程或者不同施工工艺之间的联 系 ,并 对 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 , 合理教学。
下几个方面 : 第一 , 对 于新 材料和新技术 而言 , 在课程教 学过程
中,应对 以矿物掺和料 以及 高效化学外加剂为特点的高性能混 凝土技术 、废物利用 技术 以及节能保温技术 予以重点关注 ; 第 二, 对 于标准的修订和制定而言 , 教师应对标准的修 订内容予以 及时掌握 , 如果没有对新标准 内容予以及时掌握 , 学生在配合 比
力学 、 测量、 材料 、 施工技术 、 施工组织 以及计算机技术 等方 面内
容 。为提升教学质量 , 达到教学 目标要求 , 教师必须对课程 内容
的研究动态及成果予 以时时关注 , 并进行适时讲授 。 ( 2 ) 科研创新理念 科研实践 是提升科研能力的基础 和前提 ,通过一系列较为
予 以科学组织 、 合理安排 , 这就要求土木工程施工课程 的学 时必 须保证在八十学时以上。但是 , 在实际操作过程 中, 该课程一般
为 4学分 , 6 4小时 , 很显然 , 课程 学时量不够 , 无法 对项 目组织 程 序和项 目工艺进行完整 涵盖。
3 . 注重 施 工 技 术 . 忽略 施 工 组 织 与 管理
系统的科研实践 , 能够让学生 的理论知识得以验证并巩 固 , 从而 全面提升学生分析 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激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具体来说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 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